20210930:《光明日报》评论汇编(42篇)

2024-02-07 22:39:49 583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目录

“两个确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

性意义

作者:辛鸣《光明日报》2021111602版)

【光明论坛】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②】

伟大复兴要有坚强领导核心的引领,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保障和思想保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遵循政党建设规律、担当政党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领导权威、领袖至关重要。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列宁总结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明确指出:“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看同样如此,有没有全党公认的领导核心关乎党的生命。1935年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我们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便焕然一新。正是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才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于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说:

“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也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一百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拥有一个全党公认的领袖,是我们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是在引领伟大时代、领导伟大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到全面从严治党,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脱贫攻坚,每个重要节点和重大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强烈历史担当、深厚人民情怀。

为什么面对国际风云惊涛骇浪,中国这艘“复兴号”巨轮能行稳致远?为什么面对世界经济的低迷,中国这列“复兴号”高铁能风驰电掣?是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确立,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掌舵人,有了主心骨,有了定盘星。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而是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

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不仅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还进一步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从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之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从“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从新发展理念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造,深刻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思想旗帜,有了理论武装,有了锐利武器。更加激发出了蕴藏在中国人民身上巨大的精神主动和前进的磅礴力量,更加激发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自觉与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辛鸣,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光明日报》(2021111602

版)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

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对于全党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

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决议》还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

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新华社北京1115日电人民日报评论员)

北交所开市:资本市场改革又一标志性事件

作者:钟超《光明日报》2021111602版)

【光明时评】

1115日,备受关注的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当日发行的10支新股早盘全线大涨,截至午盘休市,在开盘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的新规制下,这10支新股涨幅均超过100%。北交所的“开门红”,反映了首批参与市场交易的投资者的积极态度,这有助于引导更多机构投资者进入,形成市场的正向良性循环。

北交所开市,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又一标志性事件。今年9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从宣布设立到正式开市,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可谓蹄疾步稳。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初

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之初的反复试探与各方博弈,可知当下合理利用资本力量促进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正如当年从无到有建立证券交易市

场,是为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入经济循环体系、缓解企业资金匮乏的局面、助力企业扩大再生产一样,今天在上交所、深交所之外再设立一个北交所,同样承担着为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融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殊使命。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大背景下,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促进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的集聚效应,这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发展新动力的重要举措。

在国内几大证券交易所中,上交所立足主板,重点服务的是各行业各地区的龙头骨干企业,深交所立足中小板,主要服务中型企业和初创型企业。但总体上看,这两个市场的上市门槛都较高,对急需资金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难以起到融资平台的作用。此次成立北交所,其方向是将新三板交易平台发展为规范化、标准化的融资平台,这对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丰富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国人对资本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就资本市场而言,如今还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的人恐怕已经是凤毛麟角,但如何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防止因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市场失灵,如何让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市场主体能够以公开透明的方式,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实现经济体系的自我优化和提质升级,这是我们应当着力思考和改革的方向。

北交所的开市,也是向国内外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中国对资本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欢迎资本而不是打击资本,国家倡导和鼓励更多的资本进入与国家宏观政策相吻合的轨道,优化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生态,增加它们成长为“小巨人”“独角兽”的机会,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更高但收益更丰厚的市场机会。

北交所还是一个初创的平台,虽然有国内外的许多有益借鉴,但其发展成熟仍需要一个过程。从北交所快节奏的设立和开市,我们可以看出决策层对资本市场的使命和任务非常清醒,态度清晰而坚定。读懂此中真意,就读懂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钟超)

事业单位招考破除“唯学历”还需多走几步

作者:熊丙奇《光明日报》2021111602版)

最近,事业单位纷纷发布2022年招聘公告。对比往年的招聘公告,准备报考事业单位的求职者发现,虽然在统一的招聘公告中,有的事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已经有所淡化,如将之前的“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要求改为普通高校毕业生,但具体岗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本科及本科以上”。有的地方在发布公告时提出大专以上也可以报考,但能报考的岗位只占总岗位数的不到3%,绝大部分岗位的学历要求是本科及本科以上,还有的岗位要求研究生。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含技工

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对于这一要求,用人单位是否真正执行值得关注。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根据岗位的需要提出学历要求,对技能型岗位,可调整为大专及以上,切实建立起重能力而淡化学历的用人标准。

当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不但要看最终学历,还搞出一个“第一学历”概念。只有切实破除用人单位的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才能营造重技能淡化学历的氛围,给职业院校办学提供平等的环境。在唯学历、唯名校导向下,我国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低,不但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进职业院校求学,职业院校办学者也不愿意坚持职业教育定位,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破除用人单位的唯学历导向,首先需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在招聘中取消不合理的学历要求。破除唯学历、唯“第一学历”,第一步就是应该清理招聘公告中不合理的学历要求,并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过程的监管,受理求职者的包括学历歧视在内的就业歧视投诉,及时纠正不当做法。

当然,给高职毕业生各种应聘机会,与其能否竞争得过具有本科学历的毕业生,是两回事。机会平等是公平就业的基本要求,人才市场的基本规则是“供需见面,择优录用”。用学历要求把职业院校毕业生拒之门外,连机会也不给,这就是学历歧视,剥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平等机会,也让职业院校毕业生低人一等,这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办学。而用人单位的招聘考试如何考、考什么也是在取消学历要求之后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只进行知识考试,那职业院校毕业生可

能考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但是,对于技能型岗位,应该重视技能考核,由此建立起与岗位对应的用人评价体系。

用人单位也要有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责任感。可以

说,当前许多家庭都受唯学历、唯名校所困,消除全社会的教育焦虑,需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用人单位更责无旁贷。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建设,其实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很多求职者片面追求以提升学历来规划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并不重视提高自己的能力,用人单位即便获得一大批高学历员工,可是却存在能力缺失,这会影响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积极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既能让社会走出教育焦虑,也会令用人单位建立起与自己发展定位相匹配的合理的人力资源队伍。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72岁“吴姥姥”成科普网红“不刷题”的

快乐人人能懂

作者:李潇潇《光明日报》2021111602版)

【网言】

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用铁锅演示天眼、用扫帚模拟太空中的宇宙射线……这位灰白短发的“吴姥姥”说话风趣,站在镜头前做趣味物理实验时,像哆啦A梦一样,从马甲的口袋里不断掏出鸡蛋、花生、硬币等“脑洞大开”的道具,给孩子们带来惊喜连连。“@不刷题”的霸气账号名称,已经成了吴教授当下吸引百万粉丝的“流量密码”。

“硬科学”该怎么教、怎么学?这是时代抛给每一位老师的问题。短视频让科普触达更多圈层和年龄段,其传播时

间和地域也不受限制。现场直播完成后,还可以回放重播,有效放大了传播价值。

从科普内容来看,“吴姥姥”团队也配合短视频的形式做了“量体裁衣”。早在同济大学教《大学物理》课程的时候,吴於人就觉察到不少学生对物理有明显的畏难情绪。擅长做题的学生,却不真正热爱物理。所以,她的科普直播,摈弃了干巴巴的板书、PPT讲课形式,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接地气的小实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展现物理科学的真正魅力。

“阴极射线管”“普氏摆现象”,这些“高大上”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术语,一度令人望而却步。“吴姥姥”这样的“网红”老师却让我们看到,科学是实用有趣的,不必再以高冷面目示人,渴求知识的热情和好奇心到位了,科学实验在家照样也能做。

“@不刷题”账号受追捧,优质科普内容生产者与平台双向赋能、互相成就,无疑是好事一桩。公众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科普知识,让流量向更加健康、智慧、深度的内容倾斜。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看作是公众对泛娱乐类视频审美疲劳后的一种价值回归,从需求侧倒逼平台更好地构建内容生态。

(原载于新京报网作者:李潇潇摘编:项锋、杨心悦)

坚持党的领导是命脉所在、命运所系

作者:赵纪萍《光明日报》2021111810版)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③】

【光明论坛】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奋斗,从挫折中奋起,于进取中开拓,在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总结概括为“十

个坚持”,并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十个坚持”之首提出来,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为新的赶考路上坚持并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决定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深重苦难之中,中国共产党之外的各种政治力量都没能拯救民族危亡,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气概、“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扛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正确道路,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阐明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方向原则、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重大问题,有力引领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坚持和加强

党的全面领导,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大踏步前进;反之,就要受到严重损失。党和人民从历史中深刻总结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从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先进性出发,强调无产阶级必须担负领导革命的使命,并认为这是革命获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列宁甚至指出,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如何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如何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深化拓展了对坚持党的领导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毛泽东同志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阐明一系列重要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

政党建设理论,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底气。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两个确立”统一思想、凝集共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把“两

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各项制度规定中,贯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进一步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等,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体制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

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赶考路上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赵纪萍,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王松涛《光明日报》2021111810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量”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力量来源、力量性质等根本问题,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马克思高度重视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问题。《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加,它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从微观上洞察到无产者个体力量处于压抑、分散与差异状态,从宏观上预见了无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壮大以及革命合力的形成,强调无产阶级只有经过先进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政党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迅速改变了中华民族一盘散沙的无力局面。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

强”。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凝聚全党力量,始终坚持以国家民族大义聚合统一战线力量,始终坚持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赢得群众力量,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才能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力量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党坚强领导之力。我们党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并将始终承担民族复兴的第一领导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从东西南北中,到党政军民学,党的领导犹如磁场产生强大作用力之势,将各类社会主体有机而紧密地团结起来。通过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我们党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人民团结奋斗之力。我们党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心手相牵、同心同向、休戚与共,既注重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又注重从新领域新阶层发展变迁中把握并引导新生力量,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画出最大“同心圆”。“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意味着我们党不仅根植于人民、力量来源于人民,而且将全部力量始终指向人民利益,始终服务于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和人民幸福的不变主线。

军事强而不霸之力。在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背景

下,我们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人民军队坚决听党指挥,正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同时,我们也郑重警告敌对势力,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中国会用拧成“一股绳”的韧劲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坚决有力的斗争。任何外来势力妄想欺负、压迫、奴役我们,“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1921年嘉兴南湖那一艘小小红船,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已经发展壮大为巍巍巨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汇聚起更加强大的前进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一定能破浪前行,胜利到达光辉的彼岸。

(作者:王松涛,系统战问题学者)

新“雁阵”引领新时代人才强国新格局

作者:王光辉《光明日报》2021111810版)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给新时代人才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最近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

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围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考察近代大国崛起的过程,人才都是关键变量。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要任务是推动实现人才协调发展、协同共用,要正视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特点、发展方式、发展过程等问题,坚持从区域发展、人才需求实际出发,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客观规律出发,从人才成长发展基本规律出发,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发展高地、集聚平台、网络支点,充分发挥不同区域各类人才的示范引领效应、平台集聚效应和节点支撑效应,推动形成有梯度的人才分级和各自区域的比较优势。

依托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雁阵格局中的示范引领效应。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便利的交通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还拥有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这几地应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头雁”的示范引领效应,加强对其他地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人才引进方面,应结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大对主要国家或地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有效服务国内大循环。在人才使用方面,应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契机,发挥其高端人才的溢出效应,实现各类高端人才的区域流动与共享。

依托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的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雁阵格局中的平台集聚效应。高层次人才集中

的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或主导功能、发挥枢纽作用的大城市。这些城市的人才服务保障能力相对较强,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专业急需紧缺人才相对集聚的区域。在新时代人才强国雁阵格局的战略布局中,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人才工作的重点是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对接平台,突出强调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的支撑,以实现“强雁”的平台集聚效应。

依托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城市人才发展战略支点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雁阵格局中的节点支撑效应。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城市协调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具有差异性,相关城市或区域人才工作的重点应是形成各层级的人才发展战略支点,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实现“群雁”的节点支撑效应。对于一线城市,应重点加强顶尖、高端、战略性科技人才及团队建设,支撑其率先建成国际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于二、三线城市,应重点加强领军、专业、特色性科技人才及团队建设,支撑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四线及以下城市,应重点把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攻方向,支撑其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才是关键,应将不同区域人才发展战略支点建设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有机衔接,切实支撑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光辉,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

研究员、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

滤镜滥用:“真”之不存,“美”将焉附

作者:吕珍珍《光明日报》2021111810版)

【文化评析】

近年来,滤镜技术在电视剧拍摄和播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滤镜下唯美浪漫的画面和外表完美无瑕的人物,本应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观剧体验,但却日渐成为被诟病的对象,一些热门剧集甚至因为滤镜滥用导致口碑崩塌。

观众对滤镜滥用的不满,直接原因是画面的失真。在滤镜的超厚“粉底”笼罩下,画面中正常的光线、阴影、轮廓被抹杀了,所有角色的皮肤都嫩白透亮,五官轮廓不清,甚至连80岁的老翁脸上都看不到皱纹,衣服没有纹理和质感。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艺术之美,植根于其所反映的生活之真。滤镜的过度使用,使电视剧的画面脱离了剧情设定,也脱离了生活真实。

与演员真实的皮肤状态一起被掩盖的,还有真情投入的表演技巧,尤其是充满戏剧张力的眼神和微表情。电视剧《小欢喜》中控制欲极强的宋倩,在听到女儿对自己的控诉时,饱含热泪,微张着嘴,苹果肌随着嘴角的动作隆起,脸颊肌肉微微颤抖,把人物的意外、悔恨、焦灼演绎得入木三分。这种细节所带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高饱和的美颜镜头无法呈现的。

美源于自出机杼的艺术创造。滤镜的滥用,则导致了艺术创作的同质化。在一些热播剧集的带动下,电视剧制作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调色法则,古装剧追求“高级”的低饱和度、悬疑剧的色调越来越暗沉,甜宠剧的柔光愈加刺眼……滤镜风格成为最显眼的类型标志,题材、人物、情绪、冲突等方面的内在差异却被忽略了。

滤镜滥用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技术发展的反噬造成的畸形审美观可谓滤镜滥用的直接推手。在一定程度上,使用

滤镜是技术发展对影视制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高清镜头和高分辨率的屏幕前,演员脸上的任何细微瑕疵都会清晰地呈现给观众,柔光、磨皮等滤镜技术的使用则可有效遮盖瑕疵,改善观感,并给精益求精的制作方带来贴合影片风格的视觉美感。但凡事过犹不及。滤镜的普及也使观众对美的标准更加严苛,容貌焦虑成为一种普遍心态。契合剧情的真实面容、自然的韵味和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因其不“美”而成为一种“罪过”。为了更美而诞生的滤镜技术,反而成为大众审美异化的催化剂。这使我们不能不反思:技术的运用,应当如何平衡适应观众审美需求与实现价值观引领之间的关系?

国产剧创作工业化程度不足、尚未形成良好的创作体

系,是滤镜滥用的另一重要原因。影视剧的制作需要全局通力配合,画面呈现不仅包括后期的调色、特效处理等,也包含了服化道、美术、灯光的设计和摄像等前期工作。国内外的优秀电视剧,无不在场景、道具等细节上用心,以不同的光影色调丰富影像画面,塑造画面层次,以恰当的色调风格配合剧情的呈现。当影视制作进入数字时代,后期制作的可操作空间增加,一些主创忽略了前期拍摄的重要性,盲目依赖后期制作。同时,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导致制作粗糙、缺乏沟通、流程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也使“一键滤镜”成为弥补前期不足、跟风热门色调的捷径。合理使用滤镜,需要整个行业作出改变。

电视剧应该有自己的审美表达。高级的质感和引领潮流的审美风格,只能建立在真实的观感基础上。滤镜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应当是锦上添花,而非画蛇添足。国产剧的创作

需要更加走心,尊重现实生活,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以更加契合题材内容的表达,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并引领更加健康的审美观。

(作者:吕珍珍,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数字化转型赋能文化产业新增长

作者:陈楠《光明日报》2021111810版)

【光明时评】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查数据显示,以视频直播、创意广告等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两年平均增长24.0%,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4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助推器,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顺势而为,又应寻求突破。

产业融合是探索文化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必由之路。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加强跨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产业的区域性集群效应,其实是强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一是产业外部跨界融合。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探索跨产业协同合作,如“文化+数字+旅游”“文化+数字+会展”等,充分利用各产业的丰富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比如,为充分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增强产业合力,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就成立了集合各类文化功能的文化旅游区,构建“北有宋庄原创艺术、南有台湖演艺小镇、东临张家湾与城市绿心、中有环球主题度假区”的文旅产业新地标。二是产业内部深度聚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相关者的集约,推动数字力量集中赋能。通过文化产

业企业的群聚效应,通过集结一批演艺产业头部企业、造就一批文化科技类企业,可以推动产业内部优质资源整合,培育新型的文化业态与消费模式,最终壮大文化市场,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传播技术向文化产业全方位渗透,畅达了生产、消费、传播等关键环节,提升了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各端的协同性,这一趋势需要我们深度把握。一是“文化+科技”助力艺术创作生产。通过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促使文化企业产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增强产业韧性,推动文化产业做强做优。二是“线上+线下”畅达文化产品消费传播环节。互联网、5G等新兴信息传播技术改变了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打破了时空隔阂,赋予了文化产品高效传播和规模复制的能力。当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外生冲击,文化企业“上云上线”的各类探索是其稳抓机遇、探寻出路的重要举措。

数智助力是焕发文化企业管理新活力的关键要素。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文化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而数字化的全面渗透更需延伸至文化企业管理的基础,改革传统滞后的管理模式。一是引入数字管理模式。文化企业管理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艺术创作与运营管理之间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化企业更应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使管理决策过程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二是夯实高质量人才基础。文化企业在开展数字化管理变革的同时,还应以“高精尖缺”为靶

向精准发力,深度挖掘、引进、培养一批具备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强化文化企业发展人才保障。

无论是疫情倒逼还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叠

加,文化产业的数字化都是其立足新格局、开创新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转型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主体的复杂系统,需要产业发展、产品生产、组织运作各端的协作联动,以最大限度释放数字化转型的红利与活力,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作者:陈楠,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从价值与方法维度把握“坚持人民至上”

作者:田鹏颖《光明日报》2021111902版)

【光明论坛】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④】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根本密码,把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为人类求解放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民自由解放的道路,并以科学的理念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等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是历史观。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一切奋斗、牺牲、创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从根本上说,党的理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一百年奋斗历程中的生动再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使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

风雨兼程,夙兴夜寐,我们党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我们党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把人民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源”和“本”,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我们党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根”和“魂”。坚持人民至

上,所以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这是历史呈现的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必然逻辑。

“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坚持人民至上”是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治箴言和价值追求,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现实表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道理、学理、哲理,已经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最新叙事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得到全面巩固。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疯狂肆虐的危难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研判,精心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坚持人民至上,已经激发起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凝聚起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磅礴伟力。

“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倍加珍惜的重要方法。“坚持人民至上”是方法论。首先,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最有解决问题的经验,最能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和工作方法,坚守人民情怀,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必须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

主,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

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实行全链条、

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让立法更接地气、执法更合情理、守法更加自觉。

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必须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让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和煦阳光普照全体人民。

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也是“坚持人民至上”题中应有之义。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建构全面而平等的社会关系,不断激活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坚持人民至上,百年大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田鹏颖,系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

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作者:任晶晶王维淼《光明日报》(2021111902版)

2021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8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

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

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描绘了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壮丽前景,也为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创新动力。

“一带一路”为国际社会搭建了良性互动的桥梁。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一带一路”传承中国“和合共生”的文化传统,赓续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惠、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不同于二元对立和零和博弈的思维,致力凝聚共识、共享发展成果,推动了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打造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累计超过9.2万亿美元,目前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展现了中国工程建设的强大能力和高效

率。研究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一带一路”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已经向1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7亿剂新冠疫苗,其中多数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以来,中欧班列逆势而上,月行千列,共开行2.5万列,运送货物超过230多万标箱,运送防疫物资1300多万件。可以说,“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丝绸之路”,为全球供应链稳定和基本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重要契机。中国提出并推动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截至目前,已141个国家和包括19个联合国机构在内的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提升了国家和地区间互联互通水平,有效促进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促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当今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正在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全世界的合唱。8年来的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适合沿线国家实际,促进沿线国家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吸引力,必将行得更稳、走得更远,结出更多互利共赢的硕果。

(作者:任晶晶,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一带一路”研究

中心副秘书长王维淼,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930:《光明日报》评论汇编(4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6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