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2023年工作要点资料汇编|(23篇)
目录
1.2023年市级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要点
2.2023年水利工作要点
3.2023年信息中心工作要点
4.2023年XX县统计局工作要点
5.2023年XX市教育保障服务工作要点
6.2023年XX市信访工作要点
7.XX教育体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
8.2023年全区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9.2023年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10.XX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2023年教育法治工作要点
11.XX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
12.XX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
13.2023年XX市体育产业与行业管理工作要点
14.XX市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15.XX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3年度工作要点
16.XX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
17.XX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
18.XX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工作要点
19.X县民政局2023年民政工作要点
110.XX市禅城区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
21.XX市统计局2023年工作要点
22.XX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2023年工作要点
23.XX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市级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要点
2023年市级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机关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聚焦精塑“紫薇花开”机关党建篇章、激发“四化”同步机关党建动能、聚力“多作贡献”机关党建支撑三大任务,实施四项行动,以干部敢为推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一、实施思想引领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把党的XX大报告和党章作为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密切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宣传宣讲、研究阐释,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XX大精神上来。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永葆市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机关党组织定政策、做决策、抓落实前首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标“三个表率”,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严从实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落实。强化政治监督,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恪守“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总结以往主题教育务实举措和经验做法,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力戒“空对空”“两张皮”等问题,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分层分类抓好学习教育。发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举办中心组学习秘书专题培训,推进巡学旁听全覆盖,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青年干部理论学习攀登”计划,在市级机关普遍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分片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深化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打造诚信机关、志愿机关、书香机关。
抓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三链三化”意识形态管理工程。把握重大时间节点,科学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积极稳妥处置风险隐患。落实主管主办责任,加强对部门单位所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风险防控。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适时组织专题培训,增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和舆论斗争能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实施强基提能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实“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基层党建“紫薇花开”强基固本工程,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建好党建阵地,提升阵地功能。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抓细抓实党支部和党员积分管理、评星定级,深入开展党支部分类达标定级。优化机关党建片区“四联共建”,以“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为牵引,培树一批示范支部,打造一批党建阵地,创新一批工作案例。
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突出忠诚、担当、能力三个核心,抓好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实施发展党员“浚源”工程,突出政治标准,建立重点培育对象信息库,注重从市级机关各领域代表性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中发展党员,持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提优党员队伍结构。突出主题谋划,创建活动载体,让党员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建设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突出培强、培优、关爱三个关键,抓好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严格党务干部配备,优化队伍结构。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练就做好党建工作的宽肩膀、硬本领。加强和改进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机关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培训,做到培训全覆盖。
提质党建引领统战群团共建工作。坚持以党建促统战,牢牢把握团结奋斗时代主题,立足机关职能特点和工作特色,统筹做好统战、群团等工作,推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引领。推进群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组织参评五一劳动奖、三八红旗手(集体)等,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活动。
打造智慧党建。以提升机关党建数字化水平为目标,主动融入全市党建数字化建设系统,建设“机关智慧党建”数字化平台,运行机关党建工作即时管理、考核评价等应用场景,实现数字信息技术与机关党建工作的融合与优化,让数字化成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鲜明标识和内在要求。
严密机关党建制度体系。深入贯彻、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提高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围绕履行专责机构职责、党建工作督查、考核评价,以及落实好政策保障等方面,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研究,围绕党的XX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积极探索机关党建新思路新办法新载体,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实施党建融领行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增添机关党建动能
打造机关党建融领“四化”先锋。落实“把支部建进小区”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双联双促”,着力构建精准承接、高效落实的机关在职党员“接单”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成效。构建“党建牵引多维联动”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先锋服务队”,开展“百支联百企携手攀新高”活动,通过部门融进、力量融入,推动机关党组织把战斗堡垒建到“链”上,让先锋力量扑在“点”上,用“党建链”串起“创新链”“产业链”。
实施党建项目“托举工程”。坚持以精塑项目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党建项目化、项目精准化、推进责任化。以深化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为牵引,加强指导督促,高质量推动实施机关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打造一批跨单位、跨领域、跨条块的深度融合项目。组织动员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到发展主战场选“党建课题”、到攻坚最前沿抓“党建项目”,重点围绕“党建+产业链”“党建+基层治理”等,培育“党建+”创新项目。发挥理论指导实践作用,开展机关党建服务宿迁现代化建设课题研究。
深化党建资源下沉机制。坚持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组织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一线争先创优。加强部门联动,整合党建资源,推动机关党建资源力量向一线汇聚、问题到一线破解、工作在一线落实。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深化拓展省级机关党组织、省级机关文明单位与宿迁企业、村(社区)等结对共建成效。
深化创新打造党建活力之源。把创新思维贯穿机关党的建设始终,对标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树立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更好激发机关党建新动能。在基础工作强规范、重点工作谋突破、特色工作创品牌等上用劲发力,对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及时总结提升推广。重点围绕机关党建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发挥推动作用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发挥保障作用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发挥攻坚作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谋创新求突破,充分彰显“第一动力”。
四、实施“四敢”护航行动,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担当敢为
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敢为善为。推动党员干部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使命担当,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严管厚爱促敢为、减负赋能促敢闯、亲清有为促敢干、为民惠民促敢首创”,开展“四敢四拼”实绩晾晒,组织“优作风促四敢”宣传引导,选树护航“四敢”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三真三实”作风,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改进调研方式,办好为民实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不断完善作风建设体系。集成作风建设办法举措,统筹推进作风建设。狠抓正面引导和负面纠治,依托作风督导员、监督员、联络员三支队伍,开展靶向督查、专项督查、联合督查、常态督查四类督查,发挥“两单一袋”、“小切口”项目整治、“亚健康”问题监测、“啄木鸟”行动、模块化管理考评等制度机制最大张力,推动作风问题查改落实,凝聚护航“四敢”行动合力。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加强日常监督,紧盯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不作为等问题,深挖根源、精准纠治。坚持开门抓作风,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整改,不断提高机关效能。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有力发挥监督执纪问责作用。加强机关纪委建设,强化机关纪委职能。做细做实日常监督,综合运用谈心谈话、走访调研、约谈提醒、督查检查、列席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处置问题线索等方法,主动发现问题,推动监督下沉。扎实做好案件审理和评查工作,切实发挥审核把关、监督制约、执纪平衡作用,巩固市级机关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认真履行统一领导责任。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认真履行统一领导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党的工作、指导督促党组(党委)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职责。加强对市级机关党建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优化党建工作片区等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对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等监督督查力度。优化机关党建和机关作风考评体系,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严格落实党组(党委)抓党建主体责任。党组(党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内至少听取2次机关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党组(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内按要求开展1次机关党建专题调研,发现问题、抓好整改。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对分管领域党建工作指导。制定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年度具体措施,指导支持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开展工作,加强力量配备,强化基础保障。
2023年水利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十四五”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局上下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即墨高质量发展中心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发展思路、细化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努力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即墨水利力量。为明确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现提出水利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转变治水思路,从“重建设”向“强监管”转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年度工作任务,部门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全面达标提升,河湖长制、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成效、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对上考核力争进档升位,完成全区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年度任务,智慧水利业务应用系统不断拓展,行业安全生产无事故,保障全区安全度汛。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区域水网规划建设。继续推进宋化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组织实施水库帷幕灌浆、新建东侧防护堤、引水渠、汇水渠以及大坝加固等项目,按期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满足即墨区客水调蓄需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责任科室:宋化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专班)配合青岛市开展官路水库-宋化泉水库-蓝谷调水工程前期工作,组织开展宋化泉水厂工程及五龙河调水工程前期规划论证等工作。(责任科室:发展规划科)
强化水资源主客联调。争取提高大沽河分配水量指标和三座中型水库许可水量,充分利用宋化泉水库调节功能,将大沽河水、引黄引江水引入宋化泉水库,全面增强当地水源调蓄能力;要最大限度争取黄水东调工程客水指标,结合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官路水库建设,争取将我区水资源输配体系纳入青岛市配置网络,有效解决即墨高质量发展用水短缺问题。(责任科室:水资源科)
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准绳,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进一步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做好城乡供水原水调度,制定城乡供水水源调度方案,保障城乡供水安全。(责任科室:水资源科)
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流浩河水生态保护项目建设,改善提高断面水质;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及时掌握各水源地水质变化;配合环保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环保断面稳定达标;组织各管护单位做好水利管理范围日常管护,结合河长制工作开展,会同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做好水源地上游区域环境排查整治,减少污染物进入。(责任科室:水资源科)
加强取用水监管。加强自备水源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取用水行为及管理秩序,提升自备水源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即墨区小型农业农村取水工程的整改提升。(责任科室:节水服务科)
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节水宣传引导,推广普及《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提升全民节水意识,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优先举措,贯穿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深化节水载体建设,推动节水型企业、单位、学校、小区等创建工作。严格计划用水管理,落实用水定额管理,加大重点用水户监管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与农业农村、工信、住建等部门沟通,发挥节水协调机制作用,推进节水工作协同发展。(责任科室:节水服务科)
(二)抓实各项防御措施,筑牢水旱灾害防线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大信村和豹山2座小型水库维修加固。实施移风店镇防洪排涝应急工程,重点实施河道疏挖,骨干排涝沟疏通,拆除重建涵闸、管涵,整修XX管理路等项目,切实提高农村低洼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完成皋虞河、社生河挡潮闸拆除重建工程建设以及小型沟塘治理工程、2022年应急度汛和水毁工程、水库维修养护等项目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责任科室:水旱灾害防御科)
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落实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和防御队伍,组织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开展山洪演练和业务培训,编制《即墨区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人、山洪灾害“包保”责任人。加强监测预警,做好水利工程调度运行,确保工程安全。(责任科室:水旱灾害防御科)
做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加快构建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落实全覆盖管理责任,实施全周期动态监管,强化全要素目标考核,确保每项水利工程管得住管得好。根据水库、中型水闸标准化达标要求,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确保通过标准化复查验收。深化“8+N”管理模式,每月会同镇街对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及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改,为镇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责任科室:水旱灾害防御科)
(三)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加大河湖保护治理力度。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考评机制,压实镇村级河湖长履行河湖治理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突出抓好各级河湖长巡河督导。持续开展河湖清违治乱,加大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和拦河工程整治工作,聚焦河湖“四乱”问题,紧盯“一河(湖)一策”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加强排查整改,强化巡查督导和“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及时彻底、不反弹。(责任科室:河湖管护科)
实施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围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主动融合水质提升、文化发掘、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多元素,提前编制实施方案,对温泉河8.97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继续打造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对60条河道进行美丽幸福河湖达标建设。(责任科室:河湖管护科)
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强化生产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对全区新开工项目做到监管全覆盖,建立部门间协作机制,及时掌握有关施工许可、立项备案等项目信息,逐个核查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情况。从严、规范审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会同税务部门做好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工作,及时互通信息,掌握征收情况。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对上级下达的遥感监管任务,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对账销号,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做好全区年度水土保持考核工作,对照上级下达任务,及时对有关部门和镇街项目建设情况汇总数据,不足部分,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完善任务数据,确保完成年度治理任务。(责任科室:水保中心)
(四)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监管能效和水平
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坚持服务与执法并重,找准“突破点”,瞄准“发力点”,走进企业主动服务,对涉水违法行为主动出击,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扭转被动执法局面。加强水源地规范化管理,深化地下水集中整治,开展“回头看”,对洗车、洗浴业取用水户规范管理,定期复检,加大对印染、纺织等高耗水企业监管力度;主动巡查各辖区内的涉水事务,对重要河道、易发生非法采砂点位、重点水利工程、饮用水源取水点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做到关口前移,预防和减少涉水违法行为发生。(责任科室:水政监察大队)
持续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修订相关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制度。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整治重大风险、重大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水利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责任科室:工程管理科)
严格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加强水利工程招投标监管,严查水利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维护水利建设市场秩序。以质量安全为主线,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巡查,严格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加强工程项目开工备案管理。(责任科室:工程管理科)
做好重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对大沽河和石棚、王圈、宋化泉、挪城四座中型水库实行标准化管理,提升重点水利工程运行管护能力。做好省级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自评工作。修订完善工程调度运行方案,切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物资管理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度汛。(责任科室:大沽河管护科、灌区管护科、石棚水库管护科、王圈水库管护科、宋化泉水库管护科、挪城水库管护科)
(五)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夯实民生水利基础
加强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城乡供水工程提升改造,对自来水公司片区15个村庄供水工程进行改造提升,铺设村外管网8.4公里,铺设蓝村水厂给水管道6.5公里,根据计划实施超设计使用年限或出现漏损的村内外管网维修养护。强化农村供水管理,对具备接入供水主管网条件的单村供水村庄,协调供水单位尽快办理接入手续,利用考核机制督促更多村庄接入供水主管网,进一步提升规模化供水接入率。对仍然使用单村供水村庄,充分发挥县级统管机制,会同相关镇街做好村庄供水日常运行管理,积极开展水质检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责任科室:农村供水服务科)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组织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回头看”,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该项工作的收尾,并逐条、逐项、逐个落实,及时补充完善资料。(责任科室:农村供水服务科)
做好库区移民扶持工作。完成移民人口核查和直补资金发放,做好三峡移民信访工作。按计划实施12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及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基金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绩效目标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切实改善提高移民生活水平。(责任科室:水利移民服务科)
(六)深化改革创新突破,拓展“智慧水利”业务应用
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对照区委、区政府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围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本着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有利于统筹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水事问题,深入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构建一个部门主管、一个主体运营、全区供排水实现“一体化、一张网”的运营管理模式,努力实现保供水、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抓节水“五水共治”。(责任科室:机关党委、人事科、财务科、农村供水服务科、水资源科、节水服务科)
开展全员岗位创新活动。促进和引导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岗位创新项目质量,确保课题项目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加强创新项目推广应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干,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和干劲。(责任科室:发展规划科、机关党委)
拓展“智慧水利”业务应用系统。依托“智慧水利”平台,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供水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果,实现运行管理事项的信息化、流程化,及时掌握工程设施运行动态,全面提升农村供水智慧化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数字河湖和中小水库管护平台优化提升和应用维护,做好平台数据补充、信息更新,不断优化完善系统设计细节,提高平台预报分析的准确性和操作使用的便捷性。(责任科室:办公室、农村供水服务科、河湖管护科、水旱灾害防御科)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务实高效水利队伍
抗牢管党治党责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牢树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班子成员定期到基层党支部讲党课,抓紧政治理论学习,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筑牢一线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责任科室:机关党委、各党支部)
夯实意识形态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切实做好“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复审工作,激励干部职工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舆论引导水平,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维护水利行业安全稳定。(责任科室:机关党委、各党支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干部素质能力和担当精神,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水利干部。推进党员干部专业培训、实战历练和服务锻炼,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主动协调相关水利院校,拟定培训方案,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综合素质,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及业务骨干定期开展水利大讲堂活动,召集年轻人才参与交流学习,传承水利经验。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整体效能,确保水利事业后继有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责任科室:人事科、机关党委)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扎实开展廉政教育活动,注重经常性教育,强化针对性教育,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防线。坚持廉洁自律,一严到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强化监督检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健全提醒约谈、谈心谈话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抓好党建文化和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全局干部职工形成遵规守纪、尚德守法的浓厚氛围,确保水利行业山清水秀、风清气正。(责任科室:机关党委、各党支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助创文明典范城市。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以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复审为契机,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培育行业文明新风,提高行业文明程度,为治水兴水新篇章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的精神文化条件。将水利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融入到全区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工作中去,坚定信心,攻坚破难,全面梳理水利工作中的不足,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改进,抓好抓出成效,为我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贡献水利力量。(责任科室:机关党委、各科室)
2023年信息中心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党的XX大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信息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一盘棋布局、一张网建设、一体化发展,以提质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统筹、融合、变革和赋能,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更高起点、更深联通、更优体验上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基本社会服务便捷化水平。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
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的民政工作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养成,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积极健康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对党的XX大精神的学习领悟,开展好主题教育,推动民政网信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学习,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示范作用,举办“青年学堂”,用好“红色家园”,多措并举提升理论学习实效。深入推进对党忠诚教育,持续开展“学思想、悟指示、强政治、践使命、促发展”专项行动。
强化党的组织建设。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四齐”工作法的实践运用,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全面提升党支部的领导力、组织力、战斗力。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严肃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夯实“一支部一特色”工作法,持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做好新时代群团工作。
二、坚持“一盘棋”布局,不断提升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水平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涉及民政部任务落地见效,大力推动民政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乡村、“跨省通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大任务持续深化并取得丰硕成果。
深入开展民政数字政府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民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按照中心贯彻落实分工方案,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履职能力、制度规则、数据资源、平台支撑、安全保障等体系框架建设。加大数字政府建设宣传力度,开展民政数字政府建设技能培训,强化统筹协调和评估问效。
推进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和标准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民政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完成“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项目立项,深入开展技术调研论证,推进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开展2023年度民政信息化行业标准立项,加大标准规范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对地方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
加强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成果应用推广。深化民政社会安全时空大数据和基础信息平台应用推广,完成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项目(民政部分)竣工验收。完成“金民工程”财务竣工审计和项目竣工验收。
三、坚持“一张网”建设,不断提升“系统通”“数据通”“网络通”水平
提升政务系统联通协同能力。建立健全全国统一、规范高效的民政业务协同机制,迭代升级各类政务系统,实现部级统建系统与省级自建政务系统高效协同。全面推广应用协同办公系统,支撑机关办文、办件、办事“网上办”,移动端协同工作“掌上办”。完成全国养老服务、全国儿童福利、流浪救助管理、婚姻登记等系统优化升级,做好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技术保障。加强政务系统运维管理,健全完善系统运行情况通报机制,定期开展工作调度,提升运维保障能力。
有效促进政务数据纵向贯通。提升多元化数据采集和主题化数据汇聚能力,有效归集管理各级各类民政政务数据资源。拓展数据资源对接方式,通过接口实现部统建系统政务数据“按需回流”“实时回流”,形成数据跨层级、跨区域高效流通的交换体系。根据典型应用场景,逐步建设高频需求数据的查询、核验接口和隐私计算方法,为地方民政部门提供共性基础数据服务。
推进民政统一视联网络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雪亮工程”国家共享交换平台等,初步构建民政统一视联网络,推动各级民政服务机构视频图像信息资源有序接入,制定视频资源共享使用管理规范,打造视频数字资源融合共享平台,支撑民政服务机构动态监管、疫情防控、指挥调度等应用服务。
四、坚持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民政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优化升级民政全业务支撑平台。发挥平台横向拓展、纵向支撑的作用,构建统一用户身份认证体系,实现政务系统及协同工作平台(含移动端)各级用户统一账号管理,增强用户认证及权限控制的统一管理能力,为各政务系统提供公共服务。应用电子地图、视频监控、视觉识别等信息技术,优化政务系统地理信息空间展示功能,图形化、可视化展现民政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空间分布特征。
推进新技术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民政政务服务场景中的应用,加强数据分析、知识图谱、人脸识别、语义识别、图像视频理解等能力建设,并在决策支持、机构监管、人员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快推进民政领域数据安全、有序上链,深入开展慈善捐赠区块链典型应用示范,深化试点经验应用推广。
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效能。强化信息与服务多渠道集约整合,深化政务服务平台与门户网站共享互通,持续加强“民政通”品牌建设。加大服务资源供给能力,推进业务服务专栏上线,推动地方更多高频便民服务应用对接,健全完善地方民政专区服务矩阵。不断强化电子证照、地图服务、数据开放等基础支撑能力建设,一体推动民政领域业务场景创新应用。
创新提升民政网络宣传能力。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集约化发展,推动门户网站政民互动个性化、便捷化、智能化。弘扬意识形态主旋律,加强网络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提升民政典型宣传网络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精准民政”宣传策划能力,开展新媒体调研学习与交流合作,深化民政信息化宣传推广和解读引导。
提升基础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云网一体、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和安全可靠的新一代民政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提升网力、算力和承载力。集约整合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资源,推进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统一运维管控平台建设,提升态势感知、监测预警、智能防御、事件处置和灾难恢复等于一体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能力。优化门户网站“两地三中心”部署,完善数据容灾备份体系,稳步有序推进IPv6改造,保障民政电视电话和云会议系统稳定高效运转。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严密防范网络攻击渗透。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信息通报机制,开展网络安全实战演习、等级保护和宣传教育。加强对部属单位和民政系统督促指导,做好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加强安全保密管理,提升密码管理水平。
五、坚持数据赋能,不断提升大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民政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持续健全民政大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据目录清单化管理,建立“目录-数据-系统”关联关系,与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有效对接。不断完善时空一体化的民政政务数据“一张图”,提升数据质量,挖掘应用场景,提高服务品质,释放数据价值。加大跨部门数据共享协调力度,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深入推进民政政务数据精准高效安全共享。
提升民政数据资源治理能力。加强数据资源一体化管理,优化完善电子档案库,持续推进民政电子档案归集,不断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水平。持续开展数据质量监测,促进问题数据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持续提升数据的一致性、可用性、可得性。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和机制建设,依法依规确定民政重要数据、核心数据目录,初步形成制度和技术手段相衔接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体系。
优化完善民政大数据服务体系。促进数据服务与业务应用深度融合,深化民政社会安全时空大数据平台应用推广,聚焦低收入人口、养老服务等形成大数据分析产品,为司局、地方民政部门等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数据产品服务。深化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服务应用,建设全国慈善组织参与“救急难”信息对接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政府部门、慈善组织、救助对象等多方面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整合共享。加强行政区划代码、村(居)委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并动态更新,为民政政务系统提供统一、权威的区划代码基准服务,拓展对外服务渠道,提升赋能服务水平。
六、深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能力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切实发挥中心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更好发挥中心纪委专责监督作用,持续抓好巡视整改走深走实。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持之以恒强化正风肃纪。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持续夯实中心基础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力度,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健全和完善中心制度体系,加强中心文件、档案、保密、资产、项目、财务、文印等管理。加强业务工作督办,推动实现工作目标可量化,分析评估更客观,工作落实更有力。持续加强财务管理,夯实内控机制建设,强化项目绩效评价。加强文印生产、人员和保密管理,优化文印管理信息系统,持续推进文印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2023年XX县统计局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我县“四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我局将围绕国家、省、市决策部署,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按照“夯实基础、提升水平、激发活力、树立形象”的工作思路,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统计服务。
一、抓党建引领,把牢政治方向
一是持续深刻领会并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以“党建红”引领“统计蓝”,始终确保统计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做好统计业务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加强与乡镇、企业党组织的结对帮扶,进一步发挥好后盾单位职能,为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和县域经济活力贡献统计力量。
二、抓统计服务,服务中心大局
(一)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工作。一是紧盯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经济形势的预判以及对潜在风险的预警能力,向县委县政府提供月度经济运行监测信息及经济形势分析资料。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发挥统计“智库”作用。二是主动融入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围绕“四区”建设,积极组织力量开展联合调研,努力提供有深度、有份量、可操作的调研分析精品。
(二)加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坚决贯彻省、市、县委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密切关注各项统计指标,精准化靶向献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三)加强数据解读发布工作。深入分析解读经济运行的新亮点新变化新特点,及时撰写、整理、编印《统计年鉴》《统计信息》等统计资料,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统计数据、普查资料、统计信息和分析研究成果,按时更新门户网站统计数据,强化舆情监测和有效应对,不断推进统计公开透明。
三、抓经济普查,摸清全县家底
2023年是全国“五经普”调查基年,关系到以后五年区域经济结构和总量基数,县统计局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全局上下将锚定目标、细化任务、厘清责任、倒排工期,全力以赴开展好普查宣传动员、“两员”选聘和培训、绘制电子地图、摸底清查、正式登记等各阶段工作。同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质量,保质保量完成好党的XX大召开后的首次全国性经济普查工作。
四、抓巡视整改,厉行统计法治
主动积极作为,扛牢业务主体责任,写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始终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当下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行动上,要逐一对照整改要求,认真分解,细化责任,确保巡视整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以本次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着力加强统计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统计法治水平。一是加强对《意见》《办法》《规定》等文件的再学习再领会,巩固深化国家统计督察整改、省委巡视整改成效;二是加强统计执法力度,强化统计管理,开展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工作,完成统计执法工作任务;三是继续抓好领导干部、乡镇企业统计员两个关键群体,紧扣“9.20”“12.4”“12.8”等关键时点,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普法水平。四是积极做好统计监督与各类监督方式统筹衔接、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更加有效发挥好统计在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五、抓难点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一)夯实统计基层基础。继续从工作任务、制度管理、业务流程、统计服务、人员配备、教育培训、办公场所、经费保障八方面全面加强乡镇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着力强化乡镇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乡镇统计工作考核赋分办法,督促指导乡镇完善统计组织、强化统计业务、提升统计服务、深化统计法治。
(二)加强名录库建设。加强名录库与各专业统计的对接,严格把关入库资料,确保基本单位真实可靠,强化部门之间交流联动,及时与名录库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和更新。促进项目库总额、结构、个数合理化,客观反映我县工作实际。
(三)狠抓“纳规入统”。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工作有序进行,加强项目推进落实,紧盯投资序时进度,力促实现“四上”单位入规跨越式发展,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指标及五经普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
(四)做好样本轮换数据衔接。加强与省、市的及时对接,密切关注基础数据差异,集中培训新一批辅助调查员,为今年五年工作打好基础。
六、抓队伍建设,打造统计铁军
(一)强作风建设促真抓实干。以全县“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继续推动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要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带头,坚持学干并重、查改贯通、建治结合,全面查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出台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把能力作风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嵌入工作。
(二)强能力建设促提质增效。持续打造“学习型机关”,紧密结合统计事业发展目标、工作特点、干部队伍实际,着力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政策水平、专业能力和实践本领,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常态开展集中学习、统计讲堂、兄弟单位借鉴交流等活动;二是持续以赛促学,开展统计台账竞赛、分析材料竞赛等;三是深入一线调研,鼓励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项目现场走访调研,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经济发展特点规律。
七、抓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以贯之地推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用科学、全面、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管人管事,促使管理上水平、工作上台阶。一是要继续推行干部绩效考核管理,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绩效考核,规范干部行为,鼓励创先争优;二是要继续推行业务标准化管理,按照《XX县统计局统计基础工作绩效考核方案》要求,在2022年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落地;三是要继续推行乡镇、部门、企业规范化建设管理,吸取规范化示范点创建的成功经验,要求乡镇、园区对标对表创建,如期实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四是推行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在财务管理、办文办会、后勤保障等方面进一步管细管好,使机关运行更高效,办公室服务更暖心。
2023年XX市教育保障服务工作要点
2023年,教育保障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全面融入以“三高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新XX建设和“品质教育”建设,牢牢把握“树立‘品质教育’新品牌,为建设现代化新城市贡献教育力量”的要求,唯实惟先、善作善成,有力服务保障教育发展大局。突出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航聚魂,以更强的党建引领事业发展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团结奋斗合力。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关注民生、服务师生”,以市教育保障服务中心队伍为龙头,辐射带领区县(市)后勤办及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主动作为、高质发展,锻造出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良、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队伍。创新开展党的XX大精神宣讲学习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夯实政治安全。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抓实抓好党员全员轮训,组织好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规范党员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党员日常管理、党费收缴使用、党员走访慰问、党内统计分析等工作;完善主题党日“3+N”模式,提升机关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强省会战略、清廉学校(机关)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一把手”监督和领导班子监督,把“关键少数”管住用好。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和运行监督制度,强化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学校后勤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二、实干担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
全力确保校园食品安全零事故。落实桂英书记对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工作调研精神,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学生营养供餐管理。持续巩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果,盯紧春秋季开学、“三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督导检查,配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校外托护机构(小饭桌)的食品安全监管。督促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行政、教师、家长代表陪餐制。在市食安办调度下,每季度对各区、县(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暗访暗查并实行差异化计分,每季度对市教育局局长包保主体(XX财经学校、长郡天心实验中学、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XX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幼儿园、开福区满庭春摩码幼儿园)进行一次督查。督促各级各类学校食堂、食品配送企业及师生全面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做到应保尽保,最大程度降低食安风险。
持续强化学生食堂问题专项整治力度。一是学校食堂要压实落细“两个责任”,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二是继续开展多部门联合行动,强化执纪问责,督促区县、学校以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及上级暗访督查线索为导向,加强随机督查和自查自纠。三是进一步指导学校设定招标门槛,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严格履行招标程序;建立健全引进和退出机制,推进工作落实;规范学校学生奶进入校园的销售管理工作。四是开展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食堂的专项调研,切实解决学生及家长关切的问题。五是继续开展以“化解食安风险,提倡诚信经营”为主题的餐饮服务企业负责人约谈机制,更好地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深入推进“营养改善行动”。一是实施营养健康计划,广泛开展“三减三健”、营养均衡配餐工作;推进营养师培训计划,每所学校配备专(兼)职营养师,为学生制定带量营养食谱,开展学生营养调查分析,每学期出具营养分析报告;严格落实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每年开设不少于10课时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课程。二是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开展反对餐饮浪费、“光盘行动”,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三是积极参与营养健康学校创建验收工作,全市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50所市级营养与健康学校的创建目标。
继续开展薄弱学校食堂扶持工作。重点面向农村薄弱学校(办学规模500人以下的)开展食堂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工作,改善学生就餐条件,满足学生安全就餐需求,并逐步向XX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倾斜。对已评定的学校开展资金使用情况督查工作,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发挥效益。
三、深耕主业,有效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不断加强校园饮用水安全监管。全面落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的通知》(湘卫监督发〔2021〕14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村学校饮水安全管理,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检测,着力提高水质达标率、供水保障率,切实保障农村学校稳定、安全供水。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应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及时反馈,与市卫健委联防联控,确保安全。推动市直学校直饮水项目新一轮招标,指导学校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和流程开展采购。
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优化资产处置、配置预算程序,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一是根据根据长财资产〔2022〕71、75号文件要求,建立市直单位不动产管理整改问题台账,分类落实各项问题清单。二是科学合理做好资产配置预算、调整、处置工作。三是出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专用资产配置标准。四是根据市教育局项目投资计划,现场审核各单位上报的设施设备类投资项目。五是指导市教育局直属单位按时完成资产折旧及资产月报工作,及时处理各单位资产特殊调整事项。
切实加强校园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保险保障工作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一是组织风险管理顾问有序进入市直学校开展风险演练及培训活动,组织区县、市直学校风险管理员开展校园风险防控演练培训。二是做好对承保校责险和学平险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顾问的考核评估。三是按季度统计区县、市直学校校责险和学平险投保理赔数据。
持续优化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市直学校物业管理工作,加强学校物业、安保管理考核。一是全面梳理并掌握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安保和物业项目情况。二是规范审核市直学校物业合同,初审上报市直学校物业管理费资金。三是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走访调查、发放问卷的方式,组织对部分直属学校的安保和物业项目现场检查。
严格规范文印服务管理。一是根据市直学校文印服务政府采购上报情况,建立市直学校文印服务定点采购台账。二是督查部分直属学校文印服务采购合同履行情况。三是开展对部分直属学校的文印项目现场检查。
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对师生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防疫物资的统筹调配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防疫物资出入库登记、领用和台账管理工作,确保购买和接收的防疫物资去向清楚、有据可查。
四、高效统筹,加快推进校外教育发展转型
稳步推进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做好2023年度劳动与实践教育试点学校申报工作,开展好现场评定工作,力争创建更多劳动与实践教育试点学校。培育20所市级劳动教育实验校,不断推进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加快推进公办素质教育基地发展转型。推进公办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做好公办素质教育基地经费使用和日常管理监督工作,开展好公办素质基地现场考核工作。积极协调推动各素质教育基地转型为劳动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拟定推进全市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文件。
五、精准举措,推动重点工程建设落地落实
逐步实施后勤服务智慧监管。为促进教育后勤管理工作更加智慧、规范、便捷,积极推进后勤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及运行工作。在不断优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好全市平台试运行工作,力争上半年全市各中小学能正常使用后勤管理平台,推进后勤管理智慧化、规范化。
聚力推进食堂标准化建设。加强组织领导,落实《XX市教育系统食堂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创建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中小学食堂标准化建设与管理。2023年创建50个以上的市级标准化食堂;各区、县(市)稳步推进域内学校标准化食堂创建与评定工作,完成25%中等规模公办中小学校、20%民办学历教育学校的创建工作。
全面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推动落实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全覆盖。通过网络监管平台全面公开学生食堂的操作过程、后厨环境等信息,实时监控、巡视食堂管理工作,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实现远程、动态、全过程监管与社会监督。
六、凝心聚力,提振新时代干事创业精气神
继续采用片区管控和评价驱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工作活力。对业务范围内的食品安全、资产管理、物业服务、校园保险、文印服务等工作按季度、分片区开展督查,采取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制定年度考评细则及办法,组织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全市阶段性情况通报中,纳入区县(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绩效考核评价中,以促推学校履行主体责任,企业规范服务行为。
扎实开展教育后勤理论研究。一是继续开展教育后勤论文评审工作,将优秀论文推荐到省教育学会和省勤工俭学学会参评。二是力争成功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展课题研究现场调研,组织开展子课题单位课题讨论会,撰写课题调研报告、开题报告,并根据课题研究报告组织各子课题单位做好课题前期研究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保障服务水平。
加强教育后勤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职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业务技能培训,积极参与上级相关部门组织的外出学习培训,引导后勤管理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拓展工作视野,提升后勤队伍业务能力和监管、服务水平,打造一支敢为有为的高素质教育后勤队伍。
2023年XX市信访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和“十四五”时期信访工作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精神,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底线思维,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突出控新治旧防变,以贯彻XX大、落实新条例、开创新局面为主线,忠诚履行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项职责使命,切实抓好信访机关政治建设、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积案常态化、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为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XX信访工作新局面。
一、聚焦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专题培训、座谈交流、学习研讨等形式,组织开展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运用党的XX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认识党的XX大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更加坚定地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开创未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XX市信访工作。
2、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学习研讨、宣传解读和教育培训,引导广大信访干部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九个坚持”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信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新时代全市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3、全面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立足把信访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益补充,持续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要求,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领导体制、工作格局、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推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在信访工作中有机统一。
二、聚焦基层基础,强化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力度
4、积极推动信访工作融入基层党建网格。积极推动全市2.3万余名信访代办员融入基层党建网格,依托“一格一干多专多群”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做好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协调处理信访事项等工作,推动实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结、难在基层解”,帮助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推动“枫桥经验”XX化。
5、及时化解新发生的信访案件。在平时接访及办理群众来信、网上信访过程中,及时交办处理,督促协调化解。紧盯信访“三率”指标,实行案件办理情况日监测、日通报,对临期案件及时通报提醒、对1个月内未化解案件发提醒函、对久拖不决的案件进行实地督导,深入调查研究,持续跟踪问效,争取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6、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按照国家信访局、省信访局工作要求,聚焦源头治理和前端化解,制定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各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牵头,加强统筹指挥,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过程控制,加大对基层信访工作的督促指导保障力度,确保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7、建立健全访调对接工作机制。探索在县级信访接待中心建立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加强与县级综治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联动,整合信访矛盾化解资源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和“网格化+党员联户”优势,组织老干部、老党员、专家学者、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参与信访矛盾调处化解,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矛盾纠纷多元治理共同体。
8、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统筹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做实信访矛盾化解实战化平台,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健全会议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判化解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化解难度大的信访问题;矛盾突出的地方,相应增加会商研判的频次;对重大突发问题,随时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化解责任和措施。
9、深入推进“零上访”村(社区)创建。推动信访工作融入社会治理,树牢强基导向,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信访矛盾。
10、高标准推进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创建。坚持高位推动,督促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经常过问指导、安排专班推进,发挥县级信访工作基础支撑作用,完善源头预防、矛盾排查、纠纷调处、多元化解的信访综合治理工作机制,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基层信访工作质效整体提升。
11、开展好“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加大对基层一线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积案的督查指导力度,及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加大对领导接访处访的视频检查调度通报力度。健全市局联系基层制度,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信访突出问题调研。
三、聚焦业务办理,努力提升信访工作水平
12、加强信访业务规范化建设。落实“13710”工作机制和首接首办责任,加强日常跟踪督办,对每起信访事项盯紧盯牢、一抓到底,坚持以过程规范,促办理规范,保结果公正。加大抽查评查通报力度,加强对职能部门受理办理信访事项的指导。按照国家信访局部署,开展“微笑服务满意窗口”创建活动,热情细致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引导群众依法有序文明走访。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保障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解决。强化复查复核程序和实体性审查,实行“谁复核,谁负责”。
13、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全面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法治框架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严格落实诉访分离制度,推动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持续推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健全信访部门与有权处理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机制,切实做到归口清楚、责任明确,避免空转。完善复查复核制度,细化操作规程,切实履行审查、纠错等职责,推动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模式转变,不断提高复查复核规范化水平。
14、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落实好中央、省关于建设“智能好用”信访信息系统的安排部署,统筹用好“12345”热线电话和“郑好办”APP等线上平台,形成“AI赋能、系统分类、自动派单、限时办结、督办落实、绩效生成”的闭环工作机制”,结合我市城市大脑数据资源平台建设情况,探索打造集数据收集、研判分析、自动登记、催办回访等功能于一体的信访智能化系统平台,全方位提升我市信访工作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四、聚焦重点领域,依法分类化解信访问题
15、积极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分析研判方面的作用,探索实行市级分管领导主导、行业系统牵头、涉及部门配合的行业联席会议(专项工作组)制度,推动研究解决行业系统内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积极协调处理跨地区、跨部门的重要信访问题和异常、突发信访事件,通过明责、定责、履责,推动问题解决;定期开展大数据分析、典型案例解剖、综合分析研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评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16、坚持重复信访积案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源头预防、排查梳理、综合施治、积案攻坚的长效工作机制,定期梳理交办信访积案,定期通报化解情况。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推动信访问题“案结事了”、信访群众“事心双解”,有效避免和减少重复信访。
17、开展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抓行业必须抓信访责任,采取上下联动、市县对接、责任捆绑等措施,梳理城乡建设、劳动社保、涉法涉诉、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自然资源6个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纳入治理。市联席会议统筹指挥,成立市领导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市直单位牵头成立专项工作攻坚组,落实市、县级领导包案,台账动态管理,专班强力推进,严格督导问效。
18、加强疑难案件会商研判。不断充实市、县、乡三级“信访专家人才库”,组织邀请各行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特殊疑难信访案件的研判会商,通过召开专家研判会、评查会,为问题依法依规化解提供思路、方案。在全市信访系统定期组织开展业务“练兵”,相互交流学习接访、办案经验,通过共商共研,不断提升全市信访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提高信访案件的办理质效。
五、聚焦责任落实,压实各级信访工作责任
19、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制度。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实践的“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作风,认真执行中央文件有关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通知要求,健全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机制,将领导干部接访融入工作日常,采取到信访接待场所接访、预约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制度化、常态化接访下访。严格落实《XX市县处级领导干部信访包案工作实施办法》,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主动受理处理信访问题。
20、加强跟踪督查问效。统筹督查力量,聚焦信访工作责任落实、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抓督查,推动党委和政府督查部门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列入督查范围。严格落实“三星督办”机制,对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领域,及时发提醒函、督办函,组织督导、约谈,提高信访督查精准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21、健全考评奖惩体系。不断完善信访工作绩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聚焦控制访量和化解问题,结合年度重点任务和信访基础业务短板,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推动信访工作责任制落实,推动源头防范化解,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责任清单,制定明责、履责、督责、追责闭环落实机制,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信访工作责任的,依程序进行责任查究。
六、聚焦队伍建设,打造一流信访干部队伍
22、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引导广大信访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3、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大兴“提高效率、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和群众”之风,严格落实“13710”制度,弘扬甘于清贫、勤于学习、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XX信访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强化实干担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4、加强业务素质建设。开展精准化的理论、政策、业务、法规培训,通过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挂职交流、岗位练兵等方式,提升信访干部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综合技能。开展新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和联席办主任培训。加强信访干部交流使用,让信访干部队伍始终凝心聚气、保持生机活力。
2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加强对信访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守牢纪律底线,巩固拓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XX教育体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盟教育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促进公平、提升质量,启动实施教育体育提质七项行动工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
一、实施党的建设引领工程,把准教育高质量发展航向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全盟教体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通知》,抓好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在校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学习教育。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自治区、盟委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发挥盟教体系统宣讲团职能职责,分层次、有侧重精心组织学习宣讲。通过学校党组织牵头、教师团队集中指导、学生骨干集体备课等形式,打造一支以学生为主角的宣讲团体,推动党的XX大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持之以恒加强教体系统党的建设。持续挖掘“三亮两创两服务”品牌内涵,按照“一学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思路,深化“红烛先锋”“微光筑梦”“科创先锋”等品牌创建,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体系统党建展现新气象。统筹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深化“双培养”机制,做好党员纳新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三)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严格落实盟委行署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要求,重点聚焦精文减会、厉行节约、规范因公出国出境等方面内容,着力解决“三多”“三少”“三慢”问题。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回头看”工作,持续巩固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实施五育融合赋能工程,擦亮教育高质量发展底色
(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北疆教育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组织开展“书香校园”青少年读书行动,打造“风华少年”阅读品牌,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助力价值观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