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2023年工作要点汇编(8篇)
目录
1.2023年XX区民政局工作要点1
2.2023年区水务(海洋)工作要点9
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要点17
4.2023年XX市XX区教育局工作要点22
5.2023年XX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点33
6.2023年XX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点37
7.2023年县安委会工作要点44
8.2023年XX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51
2023年XX区民政局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XX民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论述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新目标、谋求新突破,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进一步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一是完善社会救助工作长效机制。发挥好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完善机制,提升救助工作效能,发展“9+1”救助体系,努力实现“广覆盖,不遗漏”。运用精准救助平台,通过算法主动寻找生活可能存在困难的家庭,线下结合“四百”走访机制,发现“沉默的少数”,社区救助顾问实地走访,核实并征求家庭需求,精准给予救助,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助力社会救助。社会救助要引导更多人民的参与,发挥好社区基金会、综合帮扶、暖心基金等作用,为生活发生困难,但又暂时无法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提供救助,弥补政策救助的不足。继续做好“普心守护”“架心桥增能量”等慈善项目。
三是强化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持续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以标准化平台为抓手,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托互联网+、人脸指纹识别、DNA采样比对分析等手段提升寻亲效能。完善核对业务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收入核对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核对效率,确保救助申请工作有序规范。
二、进一步提高民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全面完成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养老床位250张,改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20张,护理型床位不低于养老总床位的60%,新增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2家,完成2家智慧养老院功能建设。新建4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0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新增5家日间照护中心,新增9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新增1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300户老年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二是持续加强综合监管。定期开展养老机构专项审计和安全检查,强化与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镇的联动合作,对养老机构开展“三位一体”的联合监督检查。制定《XX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与相关部门、属地街镇签署《2023年XX区养老服务监管责任与管理清单》,共同落实对养老机构“条块”监管责任。完善《养老机构服务合规监管指引》,促进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和质量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开展养老机构运营考核,加大各部门、属地街镇对养老机构日常检查情况打分的权重比例,深化考核的结果综合运用。完善养老机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健全养老机构从业准入审核机制,对机构运营方、院长加强准入运营审查、信用监管。探索建立养老机构“一院一档”数字监管新模式,逐步实现事中事后动态“云监管”。
三是拓展深化智慧养老。通过数据互联等技术,推动家庭照护床位普惠乐享,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提升。拓展社区智慧养老新场景,助力推动适老化生活数字无障碍建设。新建“XX区智慧养老助餐管理系统”,实现老人从一个平台入口进行点餐、送餐、补贴申请以及多元化方式支付。拓展电视“一键通”场景应用试点覆盖面,满足慢病配药、叫车出行、买菜购物、辅具租赁等日常生活需求。提升XX区养老服务云平台管理能级,数字化动态管理本区独居、纯老家庭以及孤老等特殊老年群体。街镇全覆盖持续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活动,全年为5000人次长者开展数字应用学习和帮办服务。
四是推动养老服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加强与专业院校、第三方职业培训机构联系合作,开展机构院长“赋能班”,护理员“专业技能培训班”,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将机构运营服务质量与年度考核评优、人员绩效奖励、运营补贴直接挂钩,发挥扶持激励机制在行业人才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三、进一步创新基层社区治理
一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夯实基层治理体系。稳步推进居委会规范建设全覆盖,按照“适度规模、合理幅度”原则,对全区超过3000户且管辖多个小区的居民区、2000-3000户且管辖多个小区的居民区以及500户以下的居民区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居委会设置调整优化。加强居委会标准化建设,推动沿街设置,优化服务空间,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半径,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会同区卫健委共同推进居(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全覆盖,发挥公共卫生委员会在社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服务管理、宣传教育中的长效作用。推动社区基金会规范化建设,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二是落实一体化培育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探索为街镇自主招录管理社工赋权,结合居委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考量常住人口数量、服务对象群体、自然小区数量等因素,探索居委社工“N+X”额度核算机制,赋予街镇更多自主调配权限。优化基层社工干部队伍培育体系,依托各街镇“书记工作室”建设,落实基层干部队伍一体化培育带教模式,确保社工培训全覆盖。抓实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四百”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定期走访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做好网上群众工作,落实居委干部进入小区业主、楼组、网格“工作群”,发挥主导作用。
三是深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能力建设,打造特色服务功能,强化业务骨干能力水平,推动受理中心内部改革创新和优化发展。探索数字化管理创新,优化居民服务体验,提升绩效考核实效,强化数据分析利用,提升受理中心公共管理服务的规范性、高效性。
四是加强全流程管理建强“家门口”服务体系。结合本市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片区点位建设。优化提升片区(中心)运营效能,依托“八度空间”指标体系,组建一支体验官队伍,搭建运营赋能培训平台,落实全周期、全流程、陪伴式督导。推动片区(中心)分类治理可持续发展,开展片区网格精准画像,推动“多网融合,多格合一”机制在片区(中心)落实,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四、进一步规范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一是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组织登记、检查、评估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区社联会党委统领作用,进一步丰富“零距离·益加盟”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提升社会组织党建质量。发挥好社会组织新联会“新联益+”平台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探索在区社联会中成立团组织,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工作。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稳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持续推进社会组织“一网通办”全程网上办理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申请人“零跑动”。严格登记审查,强化社会组织发起人责任;落实部门协同,加强对社会组织负责人、资金、活动的管理。持续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登记“有进有出”,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隐患。
三是大力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贯彻落实《关于高质量发展XX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和《XX市高质量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做实做强“两会一中心”“1+10”枢纽平台,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各类综合服务和指导支持。以社区社会组织为纽带,持续加强对社区群众活动的引导和支持,积极发挥其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公益慈善、生活服务、社区事务和文体活动,扩大服务供给。
四是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积极配合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依规稳妥推进高中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登记工作。充分应用年报和年度检查机制,强化责令整改,完善整改评定意见反馈机制,以闭环监管将年检工作做细做实。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等级评估率,按照“应评尽评”的原则,加强等级评估宣传动员;支持主管单位、街镇探索建立激励机制,给予分级奖励扶持政策;结合信用信息平台预警,聚焦养老、教育等重点领域,配合业务主管单位,依法加强对民办养老院、非营利民办培训机构的检查执法。
五、进一步推动社会事务提质增效
一是继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区未保办的协调功能,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丰富、拓展未保站服务内容,把未保站打造成集服务的窗口、宣传的阵地、合作的枢纽、实践的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运营平台。加强困境儿童关心关爱,强化基层儿童队伍专业能力,开展困境儿童及家庭照护者家庭支持、心理疏导等关爱项目。
二是进一步提高婚姻服务质量。加强人员配备,完善工作机制,在全市通办的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为后续开展补领婚姻登记证的全市通办、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等提供XX经验。
三是扎实推进民政法治建设。有序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推动各科室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行政执法培训、执法证考试报名及证照办理工作;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广泛宣传法治建设成果及相关法律规章,做到应宣尽宣,应学尽学。
六、进一步加强民政综合能力建设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XX大精神上来,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作为首要和长期政治任务,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切实将学习成果体现在工作成效上。
二是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民政工作各环节、全过程。深入推进“四则协同”机制,持续纠治“四风”,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打造“五有”干部队伍。深入推进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民政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
三是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聚焦数字治理,积极开展“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建设,推进“免申即享”“一件事”改革等工作。严密防范民政领域各类风险,统筹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12345热线工作。
2023年区水务(海洋)工作要点
202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区水务局(海洋局)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和“十六字”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建设“主阵地、主城区、样板区”的战略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八届区委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统筹水务建设和管理,不断推进新阶段XX水务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治水管水事业新篇章。
一、坚持党建先行,全力以赴引领水务事业健康发展
(一)抓好“五学”宣传贯彻,推动党的XX大精神落地生根。聚焦党的XX大精神学习这条主线,坚持“五个牢牢把握”,持续抓好党组中心组集中研学,各级党组织书记围绕党的XX大精神及水务工作实际带头讲学,邀请专家老师就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开展专题辅导学,组织党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围绕“建功水务新时代,XX大精神我来讲”主题活动赶超比学,结合水务工作实际实干践学。
(二)打造“五优”干部队伍,激发水务人才活力。深化“水滴计划”青年人才品牌,打造“有信仰、有成绩、有担当、有情怀、有底线”的“五优”水务干部队伍。组织新进职工培训,厚植水务情怀。开展水务青年人才调研,调整优化水务储备人才库。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健全完善“水滴计划”青年人才沙龙机制,发挥人才的“集智”作用。
(三)探索“五型”党支部,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服务XX科创中心主阵地为使命,以提升党员整体素质为主线,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思想教育、建“学习型”党支部,抓日常管理、建“规范型”党支部,抓开拓创新、建“创新型”党支部,抓融合发展、建“务实型”党支部,抓作风纪律、建“廉洁型”党支部,为水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
二、坚持底线思维,全力以赴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一)夯实防汛基础设施。加快实施葑村塘水闸重建,力争2023年汛期前完成。完成一线水闸安全鉴定全覆盖、病险水闸改造全覆盖。推进北泗塘水闸外移重建,协调推进沿线码头关停调整、专项规划方案批复,配合启动前期征地动迁。实施一线防汛设施提标改造,积极推进蕰东水闸至沪太路桥等2.6千米堤防专项维修工程。协调推进泰和污水处理厂段等堤防专项维修前期审批工作,尽早实现进场施工。
(二)扎实开展汛前准备。强化总结评估,全面梳理薄弱环节,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编制2023年防汛工作计划,召开2023年汛前准备会议,完成区级防汛预案大修,协调落实城运中心新址的灾时信息保障和有关运转事宜。推进“10+6+x”重点防汛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开展防汛重点工作、重大隐患专题调研督导检查。
(三)全力做好汛中处置。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开展入汛动员部署。认真组织“梅汛期”防御工作,及时发现处置易积水点,督导落实“梅汛期”暴露出的问题隐患闭环整改。开展汛中检查,做好防汛物资补充采购,召开汛中暴露问题专题分析会议,进一步细化主汛期防御措施预案。强化防汛值班值守,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快速高效应对“风暴潮洪”袭击,努力实现全区“安全度汛”的年度目标,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三、坚持人民至上,全力以赴打造XX幸福河湖
(一)持续巩固河长制工作基础。定期召开年度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强化区镇两级河长办能力建设,有序推进年度河长培训尤其是一线河长及民间河长培训,充分发挥民间河湖长职能。做好年度河湖长制考核工作,开展全覆盖河道巡查,以泵站放江、岸边排口、违规堆载、违章搭建等为重点,加强巡河力度、提升巡查效能。继续压实压牢市场化养护企业“四项”职责,发挥其“专职河长”职能。
(二)持续开展河长制专项督查。以历年中央、市、区三级督查发现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跟踪督查及“回头看”,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不回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继续开展区委、区府督查室,区纪委(监委)、区检察院、区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联合督查、巡河行动,强化考核问责警示效应。深化巡查问题督导、跟踪、问效,发挥河长制工作月报、督查通报及年度河湖长制考核指挥棒作用。拓展深化“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以司法力量助力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三)持续提升河道监管水平。坚持以水质论英雄,持续开展水文监测工作,加强水文测报,继续开展市、区、镇级河道水质监测,考核断面预警监测,村级河道和其它河湖全覆盖监测。推进入江入海水文测站建设,新建老石洞闸水文测站。开展桃浦、南泗塘进出水断面水质影响分析研究项目验收和成果运用,完成罗泾水源地保护区农田面源污染分析和论证方案编制。完善河湖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定期开展全区河湖及农污设施的季度、年度考核。加强区域水面积管控,继续做好填河许可批后监管、疑点疑区专项核查工作,顺利完成全区水面积考核年度指标。加强部门联动,做好泵站放江后河道保洁养护,缓解泵站放江对河道水体的影响。
四、坚持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一)骨干河道整治和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加快西随塘河、桃浦河和南泗塘疏浚、东茭泾河道综合整治等续建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工。加快历年项目收尾,如期完成市级河道整治考核目标。高标准推进列入2023年水利专项预算新建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市水务局加快“十四五”水利储备项目审批。推进月浦、罗店、罗泾镇3个生态治理清洁小流域单元河道整治项目,配合相关镇统筹推进其他条线建设任务,并完成相关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区级认定。
(二)初雨调蓄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南大北、真大、盛宅、虎林、庙彭、葑村南、大场老镇、庙行、宝工北、月浦(南)初雨调蓄设施建设项目。有序落实水务“十四五”建设规划,深化空白点排水系统及初雨调蓄设施的项目储备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要求,适时启动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实施宝钢支线及军工路、长江路污水收集管网,进一步完善区域污水收集管网。积极配合推进竹石连通管、泰和东总管、合流污水一期复线等工程建设,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排水管网及设施检测修复工作。开展污水管网空白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区域污水纳管处理率。持续加强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长效管理,积极推动全区排水管网及设施检测、修复、完善工作,督促区交建中心、各镇同步开展相关工作,推进主管、支连管结构性检测工作,落实管道结构性修复和检查井修复,全面完成雨水口截污挂篮加装工作,推进检查井防坠设施安装。
五、坚持常态长效,全力以赴深化水务监管水平
(一)水务行政审批。深化“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持续优化局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内部工作流程,探索“许可科牵头、相关科室支撑、协同审批服务”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和质量。根据“一网通办”年度考核要点,结合市水务局重点任务清单,推进相关工作。继续做好线上线下帮办服务、全流程跟踪服务,确保合法合规快速许可,不断优化水务营商环境。
(二)水务行政执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压实工作责任,持续强化“强执法、重监管”效能。继续推进落实环保督查整改,举一反三,突出排水“六小行业”执法监管。聚焦河湖执法、清四乱长效管理、河湖水面率管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长江大保护等,全面开展四大行业专项执法,严厉打击危害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厘清水行政执法事项权利清单,明确执法权责界面,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做到行政执法事项执法全覆盖。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以案释法、典型曝光,放大精准普法宣传效果。巩固区域水行政执法和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上下协同、区区对接执法联合行动,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三)水务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坚持“强监管、补短板、出亮点”,聚焦突出问题,重点开展建设领域深基坑、高坠、物体打击等常见问题专项检查。完善水务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质量制度,强化参建单位责任主体,进一步加强水务安全重点和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加强水务在建项目安全质量日常监管,组织安全质量“四季”大检查,开展“安全月”“质量月”主题活动。以“啄木鸟竞赛”为平台,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业务培训,创建“五化六型”监督班组,不断提升水务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效能和监管水平。
六、坚持建管并举,全力以赴增强行业管理服务能级
(一)海洋管理工作。配合市海洋局及区灾普办做好普查成果转化和运用,积极开展“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加强与海事、公安、海警等部门沟通协调,开展长江沿线河道采砂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行动,配合区农业农村委严格落实长江禁捕工作。
(二)水务安全生产管理。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任务清单,进一步完善水务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一计划两报告”制度,编制2023年区水务局安全工作计划,并在基层单位全面实施。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调研,梳理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短板、重点隐患和瓶颈问题,编制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强化组织领导,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专项行动,进一步夯实水务项目工程建设、设施运行、防汛防台工作安全基础。初步建立水务行业安全工作责任体系、防控体系、监督考评体系,全力确保水务行业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三)水务精细化管理。突出水闸制度管理、痕迹管理,提升“五化”管理水平。深化堤防精细化管理措施,完善堤防设施日常管理制度。加强排水管网测绘系统、泵站数据接入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市区排水设施联动管理机制。完善排水设施养护考核机制,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全面开展排水管网及设施检测、修复。加强对区交建中心、各镇管养设施的行业监管,开展区级对非区管设施的养护抽检工作,进一步提升水务行业管理水平。开展小区出门井实时监测设施安装试点,做深做细小区雨污混接改造长效管理。
(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深入推进节水用水相关工作,进一步夯实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管理基础。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落实节水评价制度、取水工程(设施)管理,强化水资源监管基础,提升水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规范化水平。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加大节水载体创建力度,深入推进区水务局节水机关及区域相关节水载体创建工作。
(五)其他管理工作。继续抓好水务热线处置工作,聚焦水务热点,创新工作方式,稳步提升热线工作“四个指标”。创新机制、畅通渠道、拓展平台,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2023年度政务信息公开率达100%。进一步夯实信访工作业务基础,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强化保密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增强保密意识,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坚持分类施策和统筹推进相结合、重点落实与全面推进相结合,认真做好区“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认真做好文件的收发、归档、立卷等基础工作,注重电子档案、实物档案积累。
(六)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步伐转变职能,扎实有力行法治,坚持不懈强基层,持之以恒正作风。坚持以百姓心为初心,倾情倾力办好惠民实事,勤勉扎实解决群众难题,以自己的服务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六仗”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打非治违、监管执法,质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为主要抓手,以科学整治、精准整治、依法整治为工作方针,以提升本质安全为核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坚决实现“两坚决,双下降”,力争实现全市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三零突破”。
一、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
(一)落实安委办工作制度。按照“三管三必须”“一岗双责”“谁靠近谁牵头”“管合法也要管非法”原则,厘清职责边界,消除盲区漏洞。通过分析研究、督促检查、巡查考核、警示约谈、指导协调、排查治理、联合执法、事故调查等方式强化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