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典型材料、汇报汇编:教育工作典型
材料、汇报汇编(13篇)
1.以首善标准推进“双减”行动3
2.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6
3.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服务全面振兴9
4.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12
5.对标共同富裕办好教育15
6.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17
7.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保障福建教育高质量发展20
8.落实政治建设统领地位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全面进步22
9.攻坚实施教育信息化2.0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25
10.推进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27
11.探索学科建设新路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9
12.开启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32
13.夯实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35
xx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要求,在教育部的有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率先在全国开展“双减”行动。坚持“治乱、减负、防风险”和“改革、转型、促提升”并重的工作思路,坚持近期远期整体统筹、校内校外双管齐下、线上线下同步治理、教育内外齐抓共管,以首善标准推进“双减”,促进教育发展理念回归、教育治理创新和教育生态重塑,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领域深刻变革。
一、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xx“双减”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校外培训治理成效明显。机构数量大幅压减,全市原审批备案机构压减率超过xx%,无证机构全部实现动态清零。“营转非”“备改审”工作已全部完成。总体看,达到了“大大压减”的要求。校内提质增效稳步实施。编制作业指导手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深入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校园,全覆盖开展课后答疑辅导,学生自愿参与率达到xx%以上。出台《xx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开展全学段试卷评估检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全面推行初中教师线上答疑辅导。全社会支持“双减”改革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
二、在推进“双减”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感受。
(一)始终坚持正确方向。
xx始终坚持政治立场和人民立场,毫不动摇将抓好“双减”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
(二)始终坚持高位推动。
市委书记高度重视、直接推动,把“双减”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区主要领导狠抓落实。
(三)始终坚持为民情怀。
以学生为重,开展暑期托管,获得家长好评。动员全体机关干部,利用周末时间,逐一回应学生家长退费、消课等诉求万余件,促成xx余家机构退费约xx亿元。
(四)始终坚持协同联动。
建立包括xx个成员部门的市区两级工作专班,强化统筹协调、分工协作、联合执法,集中办公、每日调度、周周检查,合力推进“双减”行动。
(五)始终坚持首创精神。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首善标准创制“双减”系列文件,率先开展资金监管、“营转非”“备改审”等各项工作,为“双减”的深入推进探索了有益经验。
(六)始终坚持精准施策。
召开万人校长大会,深入发动、凝聚共识;坚持新闻发布机制,舆论先行、统一思想;实施全覆盖大检查,通报问责、促进整改;立足xx实际,采取一企一策、一址一案,清单化项目制推进,确保中央政策精准实施。
(七)始终坚持稳妥落地。
将防风险放在首要位置,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建立每日分析、联合约谈、随时预警、快速处置等工作机制,确保“双减”工作总体平稳可控。
xx市将继续坚定有序推进“双减”工作,巩固提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效,稳步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xx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把职业教育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增进民生福祉的着力点,在创新上发力,在改革上攻坚,加快部市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为xx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一、坚持德技并修,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标杆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全国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成xx平方米新时代思政教育“红馆”,推出xx门市级思政理论品牌选修课和“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将理想信念、工匠精神、质量意识、信息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育训结合机制,推广“海鸥现代学徒制”模式,全市xx所职业院校x万人次参与“x+X”证书制度试点。发挥大赛引领作用,xx名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x个金奖,在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x枚金牌,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在职业院校蔚然成风。
二、着力提质培优,打造技能社会建设标杆
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导向,扎实推进x所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建设,遴选xx所高职、xx所中职开展市级“双高”和“双优”建设,投入xx.xx亿元提升办学能力,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打破职业教育“天花板”,率先贯通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显著增强。深化“三教”改革,建立校企“双栖人”互聘机制,获批xx个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推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实现联动开发。职业院校年培训企业员工近百万人次,连续x年超额完成高职院校扩招任务,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技术创新服务标杆
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出台“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组合激励政策xx条,成立xx个职教集团,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xx家。聚焦xx“x+x+x”产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在高端装备、智能科技、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养老护理等领域,设置对接专业点xx个,实现专业链、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助力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职业院校与华为、xx、京东、林肯汽车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技术工程中心,攻克手表机芯零件高速精密级进模具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四、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标杆
发挥xx职教资源优势,在欧、亚、非三大洲xx个国家建成xx个“xx工坊”,超额完成xx“xx工坊”建设任务。成立“xx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制定“xx工坊”建设规范和标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贡献了中国方案、xx智慧。搭建xx个京津冀产教对接平台,助力xx新区职业教育发展。坚持“输血”与“造血”双轮驱动、“扶志”与“扶智”两手发力,全市xx所职业院校对口支援x省市xx个州县,援建xx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为中西部地区培训万余名职教师资。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xx要加快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力争积累更多经验,为服务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技能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xx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xx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一、加快建设职教改革创新发展高地,夯实xx产业转型升级根基
聚焦数字xx、智造强省建设,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建设与xx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的高水平职业院校xx所、优势专业(群)xx个。
(一)深化产教融合改革。
率先开展“x+X”书证融通,制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xx个,开发认证单元xx个,覆盖技能点x.x万个;推动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骨干企业共建兴辽产业学院xx个,联系企业xx余家,订单培养x.x万人,解决关键技术问题xx个。
(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在xx所职业院校开展中职、高职、中高职贯通培养,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试点。
(三)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
出台指导意见,建设“厂中校、校中厂”,推进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四)建设“数字职教”。
推动xx个传统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增设智能控制等新领域专业xx个;实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建成省级职教大数据平台,推进教育管理数字化;启动覆盖全省职业院校的数据基座建设,打造一批信息化标杆校,推动数字校园全面普及。
二、深入实施高校开放办学,构建服务xx振兴发展新机制
持续实施“教育厅长突破项目”,推动开放办学,提升服务振兴发展合力。
(一)优化校际开放办学。
组织省内高校实施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聘、平台开放、协同创新、国际合作等重点项目xx个,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二)强化省际开放办学。
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教育厅联合印发意见,实施新医科教育联盟等首批重点合作项目xx个。
(三)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承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发起成立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召开高端国际学术会议xx次,积极实施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三、深化高考综合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一)科学制定方案。
出台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措施,采取“x+x+x”新高考模式。
(二)稳妥有序实施。
在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的同时,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选课走班、分层教学。
(三)精心组织命题。
组建命题、审题团队,严把命题质量,实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命题与全国高考统考科目命题有效衔接。
(四)顺利完成首考。
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安全保密制度,细化考试招生管理,实现新高考“零差错”“零失误”“零事故”。
下一步,xx将按照国家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扎实工作,勇毅前行,为xx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号召,赋予xx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重大任务。xx教育系统在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育才、聚才、用才“三管齐下”,着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一、抓识才育才,创新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
(一)探索拔尖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路径。
建设基础教育阶段拔尖人才早期培养平台,试点推行弹性学制,通过中考保留自招批次等通道,实施特才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