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君如《光明日报》(2021年10月08日11版)
代。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历史地位?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科学认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全部奋斗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知,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就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是新时代的历史地位。理解新时代,就要从这一历史地位出发,准确把握新时代同以往民族复兴进程的一脉相承,准确识别新时代的新内涵和新意蕴。
新时代,从根本上说,就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离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越来越近,而且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已然不可逆转。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但在近代以来却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全体
中华儿女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奋斗历程。在这个历程中,转折点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此之前,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在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同时,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经过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辛探索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确定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以进入新时代为起点,开始了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不可逆转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把在此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性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在中国,“民族复兴”和“现代化”从来就是一体两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改变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中国之所以在近代以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列强入侵、瓜分中国;内因是封建统治者腐败、夜郎自大,在世界范围发生工业革命的时候错过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机会,最终导致落后挨打、山河破碎。中国共产党在赢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后,就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提上日程;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更是果断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进一步提出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
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最成功的探索和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及其形成的思想内涵和话语体系,就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融合了社会主义、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三大文明元素的人类文明最新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由此可见,新时代,新就新在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历史进程。
在中国,“民族复兴”从来都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初心”这一重要范畴,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同中外媒体见面时,他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这一切的一切,始终贯穿着一个崇高的目的:一切为了人民幸福。我们在新时代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知道,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建立在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了科学阐释:一是“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二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点依据,一是强调“美好生活”
的内涵,既包括了更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又包括了非物质文化生活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发展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二是强调“美好生活”的外延,在区域上是覆盖全国各个地方的,在人群上是覆盖全体人民的,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共同富裕”。这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因此,新时代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制约因素、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进程。
在中国,“民族复兴”与“世界文明”也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人还不知道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就已经预见到“中国革命对文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当毛泽东同志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时候,强调的就是“中国人”对“人类”的意义。他说:“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全新的事业。这一事业,不仅没有因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而失败,相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显示出了巨大优越性。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在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得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出色,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力。
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引人瞩目。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此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世界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战略、举措和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人民指出了光明的前景。另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又坚定深化对外开放,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持续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国际社会面临“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困惑之际,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在国际舞台响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同各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时代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历史性新贡献的伟大历史进程。
作者:梁燕《光明日报》(2021年10月08日11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这一文献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具有强大领导力执政力”“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等五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历史使命、理想信念、领导能力、自身活力和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的发布,坦然理性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自身形象,并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这一文献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献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性质。文献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地结合,走出了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具有重大原创性意义的贡献。
这一文献准确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紧密性、一致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文献郑重表明:“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而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的希望诉求相一致,党与人民一体同心、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党为人民排忧解难,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种源于人民、与民同在、造福于民的血肉联系,正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强大底气和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舍家纾难,同舟共济,为人民付出巨大牺牲,体现了无私、无畏与担当。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一文献清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不断自我完善、保持活力的机制。文献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符合人民利益,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得到了人民广泛拥护,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
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依法治国的方略,是难以凝聚9500多万党员和庞大体量的中国社会的。70多年的执政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与自信心。
文献也毫不讳言,中国共产党曾经历过曲折、出现过失误,但善于实事求是地总结教训,在修正错误中继续前进:“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这种气魄和格局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也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勇气与担当。
这一文献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价值理念和实际行动。文献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以及中国有发展的权利、中国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等方面出发,合理分析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逻辑:“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历史潮流,顺应世界大势。”“中国发展的目的是赢得尊严和安全,让历经苦难的人民过上好日子。”历史必然、现实考量和中国发展需求,要求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与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世界相关国家摆脱贫困贡献了中国力量。放眼世界,中国共产党一再申明自己的立场:“中国共产党是有远大抱负的政党,这种抱负不是称霸世界,而是贡
献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霸道、对话而不是对抗、开放而不是封闭,才是人间正道,才能赢得未来。”这体现出一个大党的高远目光、国际情怀和充分自信。
作者:鲁品越《光明日报》(2021年10月08日11版)
某些西方国家将多党选举制民主自诩为“真正的民主”,以此作为“道义的制高点”,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武装侵略、颠覆他国政权。那么,这种“民主”到底是怎样的民主?中国的人民民主与这种西方“民主”的本质区别何在?让我们对此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无论中西,“民主”一词的本意都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判断一个政权是否民主的标准,应当看其是否能够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否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此标准的民主就是真正的民主。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对剩余劳动的争夺与占有,权势阶级及其各派集团就致力于将经济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力,以维护其地位和利益。在权势集团支配经济基础的社会,国家权力机器必须得到这些权势集团的支持才能运行下去,由此,国家权力只可能代表权势集团利益来统治人民,而绝无可能实现人民民主。这是一条铁律。然而在西方,代表权势集团根本利益的国家政权却通过“多党选举制”等
一番操作,公然标榜自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民主国家”。这种匪夷所思的“民主幻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原来,每个社会都面临必须解决的公共事务。处理这些公共事务是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这是国家公共权力存在的理由。然而,怎样处理公共事务,不同阶级与阶层则会立足自身利益采取不同的执政主张。公共权力一旦被代表特殊资本集团的执政者所掌握,就必然沦为其牟取特殊利益的工具,由此使公共权力具有了阶级性。正因如此,经济基础中拥有经济权力的权势集团必然争夺公共权力,为自身牟取利益。那么,如何争夺公共权力呢?多党选举制是其最佳路径。
要把经济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力,最粗陋原始的手段是直接用金钱购买公共权力。而资本集团则尽其所能将这种行为制度化——用金钱兴办与资助政党,推出其各个级别的利益代理人参加议会和政府竞选,以获取对公共权力的支配。而这些政党的唯一任务是把钞票转化为关键选民的选票,从而把资本权力转化为政府与议会的政治权力。经过这种制度化操作,公开购买公共权力的腐败行为便披上了冠冕堂皇的“人民授权”的“民主”外衣,从而具有了统治人民的合法性。而为了确保当选人是自己利益的代理人,各个资本集团会采用一切手段操控选举与施政的所有环节,进行“全过程博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确保各候选人是资本集团的代表者。在社会资源被资本占有、社会传媒被资本垄断、一切政党活动依靠金钱开路的现实环境下,唯有代表“大金主”根本利益的政客才能成为有用的候选人。因此,无论选举结果如何,起作用的当选者只可能是资本意志的代表者。整个选举过程无非是各
资本力量争夺选民以推举其代理人的博弈过程。一切民意支持度调查等,哪怕是最客观的,也只是限定在这些代理人及其推行的政策范围内,归根到底代表资本集团的利益,而非人民利益。
其次,由执政党与反对党相互博弈的议会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度,并非人民监督国家权力的制度,而是各资本集团通过政党进行利益博弈的制度。虽然各政党之间的确存在相互监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制度外腐败,但也无可避免地陷入各方争夺利益的恶斗,其结果往往导致真相与谣言相混,进而引发民众分裂,形成对腐败现象的掩盖与保护。美国在控枪议题上的折腾、防疫问题上的党争,就是其表现。再次,官员任命与施政过程成为资本争利博弈的过程。
选举只是选出极少数的当权者,而选举之后大量官位与职位需要重新任命,形成各权势集团的利益博弈场。依靠资本集团上台的各级官员,在市政建设、政府采购等公共权力上,不可能摆脱相关资本集团的支配。下台官员又利用其政治资源而经“旋转门”进入商界、学界,形成被称为“深层政府”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这类腐败现象不胜枚举。
最后,选举博弈最终集中于对选民的争夺,造成社会撕裂。各政党及其候选人为了争夺选票,迎合部分选民的利益,但这只是资本集团购买公共权力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远小于其通过公共权力所得到的巨大利益。而且这种代价最终还要由人民来负担:例如为了竞争而不断加码的福利许诺,将导致国家破产,最终还是由人民买单。争夺选民的过程必然导致撕裂社会,这是因为选举原则是“赢者通吃”,只需部分
关键选票就能获得对全体人民的统治,为此可以完全无视其他选民的反对,这就给社会分裂埋下祸根。
因此,多党选举制是将资本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力的最佳途径。它既确保了由此产生的政治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资本集团手中,又能使其披上民意合法性的外衣而产生“民主幻象”,同时也能据此裁判博弈结果,平息各资本集团的争权斗争。这是资本集团争夺政权的“资本的民主”,而决非人民的民主。它不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只是假人民之名代表资本集团的利益。
这种“全过程博弈”的“资本的民主”,与中国共产党依法组织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构成鲜明的对照。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力量的组织和领导下才可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通过民主集中制、协商民主等形式广泛吸收民智,形成人民的集体意志及政策,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由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环相扣、内在统一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链条,切实将民主的理念和制度在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中加以落实,有效防止了西方民主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实践已经证明而且还将继续证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完善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而多党争夺选民的“资本的民主”,只会因资本集团追求私利而导致社会对立和撕裂。
作者:王素萍《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1日08版)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与主动性,在乱云飞渡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时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这三个“坚持”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中央要求全党同志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延安时期,党成功地发挥了战略主动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的利益在第一位”。1941年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以党性为主题,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直接以增强党性为名的中央文件。该文件指出,要达到全党的集中、统一、团结,全体党员就要增强党性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利益。也正是由于党始终
强调把党的利益挺立在最前面,才得以从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组织千百万群众取得了最终胜利。
当前,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光荣而艰巨,面临的挑战考验复杂且严峻。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都不允许我们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也都迫切需要我们团结起来、统一思想,增强战略主动性、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广大共产党员只有将自己的利益、愿望与党的利益和愿望融为一体,把党员个人的利益服从于党的利益,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党才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才会在复杂的局势变化中行稳致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推动者,是真正的时代英雄。党最大的力量,就是来自群众。只要取得群众拥护,就没有不能够克服的困难。一切依靠群众,才可能成就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因此,我们的工作只有紧紧依靠人民而谋划与落实,才能在复杂的局势变化中有底气,真正做到拨云见日、积极有为。
一切为了群众,才可能一切依靠群众,才能真正走入群众心中。中国共产党不仅第一个喊出了“人民万岁”,而且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党都与人民手拉手、心连心,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只有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我们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力量。
“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没有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无论是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筚路蓝缕的建设年代、春潮澎湃的改革时代,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中国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把党的根本宗旨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作者:王纵横《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1日08版)
文化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并且用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方式深刻影响着这个世界。一直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些地区的贫富分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更不能无视一些国家奉行的强权政治、丛林法则、贸易壁垒。这些不和谐因素不仅加剧了
全球局势的动荡不安,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重大障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意味着中国文化必将以一种更加强健且丰满的姿态,参与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以文化之魂,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价值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依托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生成的一种价值理念。“尚和”“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具象表达描绘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特征。这样一种文化基底,凝聚了中华各族儿女,助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它能否在世界意义上更具说服力?能否在人类未来的道路选择上创造新的可能?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最好回应。在此,文化之“强”并不意味着文化霸权,而是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足够自信,以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形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只有坚守这一原则,我们才能在诸多冲突与挑战面前,会同天下,共克时艰。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10930:《光明日报》评论汇编(19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15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