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光明日报》评论汇编(28篇)

2024-02-07 22:46:10 583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目录

作者:吴荣生《光明日报》(2021年09月16日10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一语,出自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明武宗时期,王阳明因为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官至贵州龙场。当时此地为穷乡僻壤,民智未开,王阳明到任后因俗而治,教化众民,深受百姓爱戴。王阳明曾在龙冈山的小石洞中参理悟道,史称“龙场悟道”。豁然开朗的王阳明讲学授徒于龙冈书院,并且写下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其中,训示诸生四事: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王阳明把立志看作为学的第一要义,“夫学,莫先于立志”。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讲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如果不立志,做任何事情就像庄稼没有扎根一样,无论如何施肥灌溉,终将是一无所获。他认为百工技艺能够成功,没有不本于立志者,治学也是一样,有的学者没有志向,终日旷废隳惰,玩岁愒时,终将百无所成。所以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如果要达成目标,必须先立志,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较为强调立志之说,重视将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作为人生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说明他在少年时期就立志向学,胸怀远大抱负和理想,并终身为之奋斗和努力。儒家还讲究“持志”,即确立志向之后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不能彷徨不定,时过志迁。如孟子所言:“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志连着气,志向坚定了就要一鼓作气去实现目标,有了浩然志气才能屹立于天地之间。所以孔子才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定的志向是高贵人格的尊严所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树立了远大志向之后还要勇敢面对千磨万击。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要树立志向就得经历艰辛和磨难,抵御住周边的欲望诱惑和私心贪念,集中心力达成理想,正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少年立志、终成大器的典型代表。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绍兴的官宦之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他十二岁时正式进入书塾求学,并由此确立自己成圣成贤的人生志向。有一次,他向私塾先生请教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先生按常理回答曰“博取功名,光宗耀祖”。王阳明不以为然,他认为还有比科举登第更重要的事,那就是通过读书成为圣贤。以成圣成贤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王阳明,开始了一生的奋斗,不仅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写出《传习录》等经典名著,还曾平定宁王之乱,总督两广,造福地方,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从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人要志存高远,要有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站在新的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青年人更应赓续五四精神,争做有志有为的新时代青年,树立为人民奋斗、为祖国献身的宏伟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不渝、不懈奋斗。

以思想之光引领文化强国

作者:颜晓峰《光明日报》(2021年09月16日10版)

【光明论坛·奋进新征程·建设文化强国系列谈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

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一个民族思想高度、理论水准、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强国的显著标志和思想引领。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就难以建成文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缺乏思想引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让思想之光照亮前进道路、引领民族复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哲学社会科学则是文化的基座、底蕴和血

脉。哲学社会科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构筑了文化强国的思想理论根基;哲学社会科学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熏陶人的心灵品性,形成了文化强国的国民精神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培育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民族的理论创新水平,决定着文化强国的国际影响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古代社会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经历了若干学术思想繁荣时期,产生了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留下了深邃丰厚的思想理论财富,是历史上中华文明走在世界前列、造就文明高峰的思想原因。

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伟大的历史创举、重大的社会变革,没有现成的方案和路径,并不仅仅是科技现代化的问题,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等各个领域现代化建设的统筹推进、协调发展,需要深入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规律体系,构建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飞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实践,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同时又是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极好契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思想理论建设是厚植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

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是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必须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等等。讲话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夯实了基石、指明了方向、擘画了全局,我们必须以这篇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造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局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旗帜。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宽阔视野,加深对这一思想的当代实践基础、深厚文化根基的深入研究,展现这一思想理论鲜明的中国气派,同时彰显这一思想在“两个大局”历史交汇中独特的世界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搭建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人才、基础在队伍,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实施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要构建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包含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贡献。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开启新征程,推进“两个创造”,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回答和解决,还有许多新的规律需要认识和发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入大发展的新征程,必然会在新的创造性实践中大有作为、大放光彩。

能否善待“老漂族”是出给城市的一道考题

作者:朱昌俊《光明日报》(2021年09月16日10版)

随着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一部分老年人为支持儿女事业、照料孙辈,“候鸟式”离家漂至陌生城市。他们在异地他乡面临着医保、文化差异甚至语言不通等问题。尽管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优老政策,但媒体调研发现,有的政策相互“打架”,有的政策距落实落地仍有差距。

“老漂族”话题在十多年前就已出现。有关善待“老漂族”,完善对“老漂族”公共服务保障的呼吁和建议,也持

续多年。到今天,这个话题和群体依然有被关注的必要,说明某些状况仍待改变。近些年,随着医保异地结算等改革的推进,相关情况已经有了一些改善,但过去十多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漂族”规模持续扩大,还是对相关领域公共服务的改善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老漂族”在融入陌生城市中的不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医保等公共服务壁垒尚未完全打通,相当一部分“老漂族”既享受不了新城市的市民化待遇,户籍地待遇也无法做到无缝迁移,于是就制造了不少麻烦。比如调查中发现的老人购药难问题,有的老人不得不背着重达十斤的药袋“漂泊”,这显然是必须改变的“痛点”;再比如,他们在陌生城市的休闲生活,以及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得不到足够关照。这些问题叠加,就催生出一个“身心漂泊”的老年群体。由此,无论是老年人的权益保障、老龄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还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形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巨大豁口。

善待“老漂族”,其实路径和方向是非常明确的,关键在于认知和行动上的响应不足。比如,对于“老漂族”群体的数量和规模,缺乏足够的正视。从数据看,“老漂族”的规模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大。在2018年的一项专项调查中,52.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的父母是“老漂族”。因此,千万不能再以个别现象来看待“老漂族”群体,且在一个老龄化程度仍在加深的社会中,也不能寄望于靠时间来自动消化这个问题。

善待“老漂族”,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在制度上作出更深层次的改革。应该看到,这一特殊群体所遭遇的不便、

不适,与“留守儿童”问题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如今,各级政府正从公共服务、户籍、土地等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转变。而对于同样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老漂族”问题,也理应作出妥善的制度安排。

从行动上看,近些年,不少城市都加大了引才、留人力度,但我们注意到,多数城市出台的针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定中,一般都只强调对随迁子女的公共服务保障,却鲜见对随迁老人的配套安排。这种看似“无心”的现象背后,其实是某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观念偏差。

加大对“老漂族”的关照,离不开制度、观念的更新,也确实还对应相关成本分担问题。但是,不能把这种成本狭隘地理解为负担。一方面,很多环节的优化,并不需要那么高的成本。如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车站、机场、医疗机构等场所,应当设立老年人优待服务窗口,老年人可优先购买车票、船票、飞机票,优先就诊、化验、检查等,然而各地落地情况不一,有些政策甚至成了“空头支票”。这背后其实更多还是态度问题。

另一方面,功利地来看,善待“老漂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实际也是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解决干事创业后顾之忧的配套服务。更现实地理解,相当一部分“老漂族”是为了帮年轻人带娃、分摊家务而进城,降低他们融入不同城市的门槛和阻力,置于当前生育政策放开的背景下,客观上也契合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城市都该有宏观上的考量。

随着老龄化和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像重视“留守儿童”一样,善待城市“老漂族”,已显得刻不容缓。从国家到地方,不妨将之当成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课题来对待。

破解“僵尸桩”须对症下药

作者:于平《光明日报》(2021年09月16日10版)新能源车销量正不断创下新高,充电桩的数量也水涨船

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僵尸桩”的出现。有媒体报道,目前上海约有11万根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其中大约27%为一年内一次都没有利用过的“僵尸桩”。在多个消费者投诉平台上,都可以查询到不少针对公共充电桩无法使用或疑似运营商跑路事件的投诉。业内人士表示:“各地区充电桩利用率的统计方式不同,放在同一衡量标准下的话,上海充电桩的利用率其实还是属于高水平的。”

充电桩,是破解新能源车“里程焦虑”,支持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也正因为如此,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列为国家七大“新基建”之一。现实中,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常常遭遇“充电难”问题,为了车辆充电费尽周折,与此同时,却有一大批充电桩处于“僵尸”状态,这显然是严重的资源错配和极大的浪费。

充电桩成“僵尸”,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企业参与充电桩建设,是冲着政府补贴去的,没有做好长期运营的准备,充电桩建好后,拿完补贴就走人。许多闲置的充电桩,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慢充桩,这种充电桩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

求。有些充电桩因为运营企业经营不善而弃置,其拆除成本比建设成本还高,成了棘手的遗留问题。

从“僵尸桩”的成因看,只要能对症下药,解决起来其实也不难。比如,对于骗补问题,只要在补贴策略上做出相应调整,就能弥补漏洞。以上海为例,对充电桩的补贴就从之前的“补建设”,改变为“补运营”,给运营企业直接提供电费补贴;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慢充桩,理当进行淘汰,在审批和验收上把好关;对于运营企业“弃桩”,只要做好日常监管,第一时间介入处理,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化解风险。

“僵尸桩”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监管思维和效率的问题。大量充电桩的“僵尸”化,说明此前在一些地方,充电桩的建设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问题,产业发展方式粗放、监管滞后。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各类充电

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为55.8万个。然而,如此庞大数量的充电桩,有多少处于“僵尸”状态,无疑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部分充电桩“僵尸”化,无疑将进一步加重车主的“里程焦虑”,成为新能源车发展的掣肘和隐忧。

面对“僵尸桩”带来的资源错配和浪费,上海已经启动“僵尸桩”的治理。对此,其他地方也要尽快跟上,对现有充电桩进行全面排查,查清“僵尸桩”的数量和分布,尽快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在充电桩产业发展和规划上,也要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如此,才能保障充电桩产业的科学规划和高质量建设,为新能源车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续航”动力。

乡村建设应注意“和而不同”

作者:林万龙《光明日报》(2021年09月16日10版)

近期有媒体报道,长三角的一个村庄建了标准化的网球场,但由于不贴合村民需求,球场基本闲置,成了摆设,造成了很大浪费。

这一案例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因乡村建设项目盲目追求“高大上”、因不符合农村实际而造成浪费的案例还有不少。2017年,福建省曾公布了一批负面案例,展示在一些乡村建设中糟糕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日前,福建省再次公布了在乡村建设中的另一些负面案例。其中,就有不少因在村里修建大广场、修建城市化景观池导致乡土特色不足、利用率不高的案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那么,应该如何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开展乡村建设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实行了较长时期的城镇偏向的城乡二元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为我国以较快速度完成工业化所需基本积累的同时,也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大差距,并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于城镇地区。乡村建设行动要求补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是对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的纠偏。为此,要把城镇基

础设施网络(如供水、通信信息网络、交通网络等)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如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养老保险、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另一方面,在政策实践中,也必须充分注意到,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乡村多样化的自然景观、较低的人口密度、亲近大自然的居住环境是其明显特征,乡村的人口特征和居民的需求偏好等也可能与城镇存在差异。城乡的这些差异恰恰正是城乡各自的特色所在,是一定区域多样性的表现。在乡村建设行动中,必须充分挖掘、紧密结合农村独特的文化、资源、自然特色,充分考虑乡村的人口特征,重视乡村的多样性,正视城乡的差异性。

对上述统一性和差异性的把握,是乡村建设的核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乡村建设的目标是使农村居民跟城镇居民一样,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是乡村建设行动的出发点。在乡村建设中,凡是符合这个出发点的,就是适当的、必要的行动。简单地以建设城镇的思维、模式来建设乡村,表面上实现了城乡的无差异,但实际上是对城乡融合的最大误解。

一言以蔽之,乡村建设行动应该“和而不同”。

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岂是“大材小用”

作者:易之《光明日报》(2021年09月16日10版)

近日,武汉东湖高新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44名社区干事,多位博士获得免笔试资格。其中最抢眼的,是一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专业方向的博士,而这也引发了是否“大材小用”“人才浪费”的讨论。网友有这样的观感不意外。行星学简直是“仰望星空”

最合适的描述,社区干事也非常精准地匹配“脚踏实地”。但行星学的专业知识,很难想象对社区工作有什么直接帮助。而且这个岗位在一些网友看来也不够“诱人”,比如属于合同制、没有“编制”。但客观来讲,基层吸引高学历人才,是近些年肉眼可见的大趋势,政策也在发挥着导向作用。比如东湖高新区的招聘启事里就写了,博士研究生可以免笔试,这事实上是对博士报考的鼓励。招聘启事这样写,也体现了社区对高端人才的渴望与诚意。基层很重要,社区当然也需要高学历人才,这里是社会生活最基础的网格,提升基层单位的整体学历,也是完善基层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今天这个高速流动、自由择业的社会,也不必抱有专业对口的执念。学校、专业、岗位、个人喜好、现实情况要一一对应,某种程度是一种奢侈。人生从来也不是生产线,有着固定的投入产出路径,也很难说有什么浪费,所以不妨淡定看待这种专业和岗位反差巨大的人生选择。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传播力

作者:冷凇《光明日报》(2021年09月23日15版)

【光明论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和目标,指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凝聚力、影响力,应成为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向,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课题。

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理论,其改革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系列精彩动人的故事。如今,人们正越来越频繁地借助大大小小的屏幕去感知和接触世界,这些屏幕连接起全媒体传播渠道和丰富资源。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由影视长视频、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和移动短视频等媒体构建起的多元矩阵和传播闭环已经形成,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闭环,发挥差异化的资源优势,释放强大的传播合力。

首先,充分发挥电视长视频的高品质与公信力功能。受移动端流量增长的影响,尽管传统电视的开机率有所降低,但党媒固有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促使电视长视频在传播链条之中始终扮演着精品创作和“超级宣推”的重要角色。专业团队工匠般的创作方式使其成为精品内容的重要供给站,这些优质内容经视频网站、短视频等平台进行新的裂变传播,最终形成了广而强的渗透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不断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挖掘宝藏,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让饱含文化创新元素的优质内容成为传播链条上具有强大传播力的“爆点”。例如,河南卫视是

老牌传统电视平台,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其处境几乎是所有电视台的缩影。然而,河南卫视凭借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创新的姿态主动拥抱媒体融合,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和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以刷屏的态势打开了影视艺术美学对外传播的通路,让中华文化的感召力通过奇观视觉走出国门。

其次,充分发挥视频网站垂直题材的分众开发功能。走向纵深式发展的当代媒体不应一味追求大而全、广而多的传播效果。国内外大批热爱中华文化的观众,各有各的喜好。视频网站就充分发挥了垂直化探索和圈层化传播作用,为每位受众建构了“细分影院”,街舞、求职、文物等分众题材借助陌生感所催生的浓厚兴趣持续破圈,并通过社交媒体引发新一轮的围观。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将传播视角推向不同偏好的圈层和更为细分的领域,借助视频网站的影响力,用直播、弹幕互动等形式,让每一位受众与中国故事发生深入交互。

再次,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导向积极的议题发酵功能。如果说视频网站依托个体兴趣和专业领域划分出了云端圈层,那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则定位于人际关系的圈层连接和虚拟公共场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精品内容通过共享与交互形成社会议题,转发与评论使得信息传播拥有更强的勾连和共振,形成对外传播重要的“舆论战场”。

中国故事的核心是“变化”二字,中国人靠着勤劳和智慧夺取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这些鲜活的“变化感悟”便是最好的“微故事”。每逢重大节日,大家对杰出人物的云端致敬、对中国文化的追忆探讨,都从个体感悟出发辐射更

广泛的人群,诉说着最生动的中国故事。在前不久的云南象群北上新闻中,外媒在争相报道象群“躺平萌照”时,都侧面肯定了中国在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上所做的努力,形成了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典型案例。通过对网络原生事件积极的话题引导,配合以日益健全的监管制度和及时高效的舆情反馈,“两微一端”日渐成为中国彰显国际舆论引导力的优质渠道。

最后,充分发挥短视频以小博大的精准触达功能。短视频已成为传播闭环中辐射更广、频率更高的媒体形式,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对外传播既需要严肃节目的义正词严,也需要短视频的情感共振。微小叙事和精准到达的“点穴”效应使其拥有更强的精准穿透力。

凭借着文化非遗、美景美食、功夫绝技等海量贴近现实又极富创意的优质短视频,更多海外受众感知到中华文明的厚重感、人情味和烟火气,从而发自内心地爱上中国。短视频不但开启了文化交流的全新模式,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工具。未来,形式多样的短视频将持续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在“见微知著”中沟通世界。

智能电视、网络视频、两微一端、移动短视频等各具特色的传播媒体构成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矩阵。在这个差异化的传播矩阵中,媒体不必成为内容输出的原点或起点,而应顺势发力、彼此借力、循环接力,形成精品内容多渠道分发、多形态拆解的立体矩阵,为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类文明新形态,究竟“新”在哪里

作者:季冬晓《光明日报》(2021年09月23日15版)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

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而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探索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中国方案。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发展价值上的以人民为中心。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进程中,始终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的根本,始终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在中华大地上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些发展成就和理念无不彰显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情怀。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发展模式上开拓出的中国道路。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创造了辉煌的发展成就。正如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却反映出其自身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例如贫富差距、种族矛盾、社会撕裂等。中国共产党在辩证吸收西方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为欠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益借鉴。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它开创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新模式。纵观当今世界上的西方发达国家,其走向文明的进程,无不伴随着野蛮掠夺和殖民统治,给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这种将自身迈向文明进程的步伐建立在其他国家的灾难基础上的“西方中心论”模式,不符合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独立自主探索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零和博弈、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立己达人的包容性和平发展道路,既造福中国,又惠及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新希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创新与开放的文明态度,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努力按照新时代要求,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为实现人类文明的美美与共提供对话基础。

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旨还有人性化

作者:李勤余《光明日报》(2021年09月23日15版)

日前,四川达州一所学校因不准带牛奶入校,两中学生被迫蹲在校门口喝奶的消息引发人们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关注。

从网上流传的图片看,两位中学生蹲在校门口把一箱牛奶拆开来一盒接一盒地喝。至于喝了多少,有的说是10多

盒,还有的说是12盒。不管具体数字是多少,一口气喝这么多牛奶,感受如何可想而知。

为什么不让学生带牛奶进学校呢?该学校负责人回应,主要是出于保证校园食品安全的考虑。因为该校的学生数量比较多(1万多名),学校又在城乡接合部,学生在外面买食品,若吃了过期食品、霉变食品或者不卫生的食品出现食物中毒,学校“肯定脱不了干系”,所以才出台这样的规定。

这一解释听上去有点道理,而且一切为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想也没有错。但不让学生带牛奶入校和蹲在校门口喝奶的必然联系在哪里?尽管校方事后称,并没有强迫两名同学喝奶,但显然,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有更妥善、更合理的方式。

校方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初衷并没有错,但为什么在具体做法上出现了那么大的偏差?因为禁止将校外购买的食品带入学校,反而给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这需要学校进行反思:安全管理是为了人,但安全管理的要旨不应忽视人性化。

据媒体报道,不少学校附近的超市,都是与学校“有关系”的人开的,安全食品被这些超市“垄断”了。一些学校甚至规定学生只能买在校内开设的超市、小卖部的食品。这就难怪人们据此发出质疑:学校不让学生外带食品,就是为了照顾校内食堂、超市和小卖部的生意。实际上,只要学生带进学校的是正规渠道购买的保质期内的食品,学校没有理由强行阻拦。说到底,学校可以制定相关规定,但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定下的规矩就成了“霸王条款”。

目前,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已经介入,约谈校长并责令立即整改。有关部门要求该学校,“对于学生家长或社会提出的改进意见,学校也应当吸纳,从而对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和优化”。该校负责人也表示,学校会召开行政会,就今后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学生自带食品进校园的规定进行调整和完善。

知错能改,学校积极整改的态度也算真诚,但这件事带给教育部门的思考却不能就此而停止——任何规定该不该制定,该怎么制定,最终的落脚点都该是“以人为本”。学校的管理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就不愁制定不出科学化、人性化的规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930:《光明日报》评论汇编(2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15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