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党组第75次会议讨论通过)
《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是指导青浦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2021年召开的区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区人大常委会已将开展“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列为2020年度重点工作。为做好“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新青浦”的奋斗目标和青浦在上海“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框架中的战略定位,聚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重大问题、制约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代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尚未解决的瓶颈问题、短板问题,充分体现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进一步凝聚共识,汇集智慧,既为区委决策和区政府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也为
审查批准“十四五”规划纲要打下坚实基础。
二、调研要求
高质量地审查和批准“十四五”规划纲要是人大的法定职责,也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掌握“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对规划编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开展专题调研工作要注重以下四点:
(一)与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涉及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规划编制涉及的重点问题,既有综合性问题,又有专业性问题。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下,区人大各部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结合年度工作安排,选择若干重点,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专题调研题目如下:
(二)加强市区、区镇(街道)人大联动。“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是2020年市、区人大上下联动的重点项目。区人大各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市区工作例会等形式,加强沟通交流。要深入镇、街道开展调研,更多地吸收人大代表参加,广泛了解工作实际、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通过街镇人大工作例会,加强与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的联动配合,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上来。
(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结合区人大代表“凝心聚力促发展,担当作为再出发”履职实践活动,依托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开展人大代表问卷调查,分专题召开代表座谈会,开设网上专栏,结合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走访区人大代表活动,征询人大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代表专业小组的专业优势,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到规划编制全过程中,支持代表依法履职,为规划编制群策群力。
(四)有效衔接“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要加强“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对接,密切关注“十三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执行情况,在全面评估“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我区战略目标定位,深入研究“十四五”各
项指标体系,推动提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三、工作安排
(二)调研阶段(4~9月)
1.4~9月,区人大各部门按照各自确定的调研重点,制定调研工作方案,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政府部门编制有关专项规划、有关街镇编制规划的汇报,了解“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9月底,形成各自的专题调研报告;
2.4~8月,区人大各部门组织召开代表座谈会,围绕城市管理精细化、优化营商环境、公共卫生体系等领域,听取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梳理汇总。
3.5~6月,财经委、代表工作室、办公室组织开展人大代表问卷调查,了解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的看法、意愿和需求,
4.7月,组织代表听取区发改委汇报规划基本思路、规划纲要草案初稿等阶段性成果,结合区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组织区代表评议区政府上半年工作时,听取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
5.9月,通过召开街镇人大例会,听取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通过市、区人大财经工作例会,与各区沟通交流“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成果。
1.10月,组织区人大代表听取区政府关于“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情况汇报和内容解读;
2.10~11月,财经委汇总调研情况,形成区人大常委会“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报告,汇编区人大各部门的调研报告;
3.11月下旬,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十三五”规划执行和“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4.2021年初,区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审查和批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四、组织保障
为确保“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调研的顺利进行,常委会成立“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领导小组,由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
常委会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分管副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室、代表工作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在常委会领导下,具体领导、统筹协调专题调研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区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担任组长,相关专委会、工委、办公室、研究室、代表工作室相关负责人担任成员,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落实、推进专题调研工作。区人大财经委负责工作方案的起草,重点活动的组织,同区“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联系;区人大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分头开展调研,广泛收集、及时梳理意见建议;常委会办公室、研究室负责综合性活动统筹,协调常委会领导出席调研活动,做好新闻媒体报道,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等。
附件:区人大常委会“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组长:朱明福(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副组长:陶夏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胡海民(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宏林(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常务副组长:何强(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印国荣(教科文卫工委、侨民宗工委主任)华琼(预算工委主任、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许峰(办公室、研究室主任)
张丽莉(法制委、监司委、社会委主任委员)陈达(城建环保工委、农业与农村工委主任)金国宏(代表工作室主任)
徐一军(财经委主任委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变革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前阶段和整个“十四五”时期,做好促进就业相关工作、实现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对青浦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区人大社会委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部署,围绕“促进更稳定更高质量就业”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调研,为科学谋划编制本区“十四五”就业相关规划积极建言献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就业规划实施情况评价
“十三五”期间,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贯彻实施
《促进就业法》,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健全促就业公共服务机制,本区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就业质量取得了新的提高。
(一)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促就业工作的相关
业人数”的指标,更加科学、也更切合当前实际。另外,高技能占比的指标从“十三五”初期的19.6%提高到了30%,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本区就业结构质量的变化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成效。
(二)促就业的工作体系基本构建。一是建立了“1+1+N”的区级就业政策体系,包括一个综合性的指导意见、一个促进农业就业的行动计划和25个涵盖就业、创业、见习、培训、特殊人群扶持等内容的具体补贴政策,为促进本区就业提供了基础支撑。二是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开展两轮创业型城区建设,打造创业社区新阵地,华新镇被评本市特色创业型社区。加强创业服务扶持,培育市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2家,创业载体发展迅速。三是就业服务不断完善。搭建了“线上
+线下”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了覆盖区、街镇、村居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提升了就业服务的覆盖面和时效性。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聚焦不同对象分类施策,推动了重点群体和困难家庭就业。
二、本区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促进就业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当前本区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外部大环境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化蔓延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全球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情况带来
严峻挑战。从本区情况看,产业布局不平衡导致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土地减量化、青西水源地企业清拆,长三角示范区产业项目和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就业的效应,短期内难以显现。从本地劳动力的情况看,多数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不足,无法适用企业的用工需求。部分人员的求职意愿不够强,家门口就业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促进本地就业任务艰巨。从劳动力资源市场的情况看,劳务外包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承接外包项目的劳务公司为降低成本雇佣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居民就业造成了一定冲击。
当前,本区促进就业工作在三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有待提升。一方面,就业政策依旧多而杂。比如在“1+1+N”的政策体系中,与农民相关的专项政策就有8件,政策适用存在一定交叉重叠。另一方面,存在政策真空。当前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比如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零工经济、隐性就业等相关情况缺少明确的扶持政策。同时,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联动不足。《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青府发
〔2018〕34号)作为“1+1+N”的政策体系中的总领性文件之一,明确提出了“在制定产业、贸易、项目投资等重大政策
时,综合评价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等带来的影响,发挥正向牵引作用”等要求,但实践中产业政策的制定缺少人社部门的有效参与,对就业的牵引效应效果未完全显现。
二是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有待增强。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对就业政策的知晓度不够高,政策宣传的方式还需改进。个别政策条款实施效果不理想,比如2019年全区用人单位吸纳未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本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岗位补贴,发放单位仅1家,补贴2人,发放金额0.22万元,未能有效发挥引领和激励作用。
一是就业情况的底数亟需厘清。相关信息平台不够完善。我区尚未建立区级劳动力信息资源库,目前依托市级相关平台系统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本次调研中基层就业援助员普遍反映,市级平台系统的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影响了就业服务的质量。部分就业形态监管存在盲点。随着社会发展,就业的形式日益多样,除了单位就业之外,灵活就业、隐性就业、不正规用工就业等多种用工渠道情况复杂,难以准确掌握。
二是基层就业援助员队伍建设仍需加强。本区的就业援助员队伍基本实现了村居全覆盖,在基层就业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街镇对基层就业援助员的递补招录等管理手势
不一,有些在援助员离岗或退休后由村居委会干部兼任。有些就业援助员兼职的村居事务较多,工作无法兼顾,有些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业务能力也有待提升。
三是就业补贴资金的监管和拨付机制还需完善。区就业促进中心履行补贴资金受理、审核、发放的职责,同时担负资金监管职责,两者并行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区级补贴政策的受理审核、补贴资金发放等程序,没有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了工作量,也容易造成安全风险。
一是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显示度不高。据统计,2019年全区24293人次的培训总人数中,本市失业人员参与培训仅有304人次,占比不足1.3%。一些偏向个人兴趣类的培训项目与劳动者就业的匹配度不高,促进就业的效果不够明显。二是企业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方面,部分企
业忙于生产发展,对职业培训有所忽视,组织职工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培训的管理也相对松散。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和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培训的力度等还需加大。
三是公办职业院校参与职业培训的保障机制不完善。据了解,近年来区工商信息学校承接职业培训的数量逐年下降。由于政策因素限制,学校利用双休日开展社会化职业培训的
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学校的培训师资、专业设备等未得到有效利用。
三、对“十四五”就业规划的意见建议
机遇与挑战并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进博会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发展动力的转化调整,“三大两高一特色”为主导的新经济产业支撑,给“十四五”时期本区促进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结合本区实际,对“十四五”就业规划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领,夯实就业基础。一要强化政策统筹性协调性。就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本区“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区域政策的统筹力度,结合青浦“两大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特点,在产业、经济、人才等综合性政策制定时要预先评估对就业的影响,提出稳定就业、增加本地就业岗位的具体措施,加大对就业的支撑保障力度。二要提升政策针对性实效性。聚焦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就业岗位局部性缺失、“求职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等问题,制定一批不局限于单纯补贴扶持、更加精准立体的综合性激励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感受度和获得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