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205:今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资料汇编

2024-02-07 23:35:52 603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1.XX法院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2

2.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8

3.区发展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13

4.区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22

5.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31

6.区市场监管局2023年度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37

7.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42

8.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48

9.市住建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54

10.县统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60

11.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66

12.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82


 

2023年以来,XX法院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XX提供了坚强司法保障。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深化学习,全力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建设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法治建设工作8次,坚持与审判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党组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把普法工作分解落实到审判管理、刑事、民事、执行以及信访工作全领域、各环节。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法治意识。抓好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教育,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6次,坚持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完善干警日常学法制度,将法律法规学习作为法官任职培训、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邀请共建院校老师、上级法院法官授课2次,开展“天法毓秀·青年干警大学习”活动10期,组织业务骨干参加民法典知识竞赛获二等奖,不断厚实干警法治素养。

三是抓好主题教育,深化调查研究。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充分发挥党组、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三位一体”机制效能,采取集中读书、研讨交流、现场参观、观看红色影片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大兴调查研究,总结调研成果、深入剖析典型案例、交流研讨举措建议等,发出司法建议书5份,4篇论文获省级以上表彰,4篇论文中标省法学会2023年法学研究课题。

(二)发挥职能、公正司法,竭力服务社会大局

一是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2023年1-11月,受理各类案件10557件,审结9682件。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审结刑事案件484件740人,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围绕中心大局,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成立高新区暖企巡回法庭,率先启动涉企民商事案件集中审理工作,打造“3+”模式精准服务高新区经济发展。制定出台《XX法院关于建立企业司法需求快速响应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持续实施“百名干警进百企”大走访工程,走访企业392家,征集意见建议39条,凸显营商环境法治“底色”。

三是强化府院联动,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与市政府召开“府院联动”联席会,“府院联动”进入新常态。紧盯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3年1-11月,审结行政案件28件,办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4件,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设立行政争议诉前和解中心,建立“调解员库”,调结行政诉讼案件26件,调撤1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积极践行司法为民

全力做优诉讼服务。打造“厅线网室”诉讼服务模式闭环,实现诉讼服务“一窗通办”;提升“指尖诉讼”便捷,1-11月,网上立案4459件,网上保全607件;推进“总对总”平台作用,成立“涉侨调解工作室”,以14个调解组织为群众提供菜单化、一站式诉前解纷服务,诉前调解案件5586件,调解成功3258件,诉服综合质效排名全省第1名,“4+”调解模式被省高院推广。

全力打造法庭“枫”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茉莉”“和润”等调解品牌。1-11月,人民法庭调解案件659件,其中诉前调解案件430件,诉前调解成功率84.65%。打造“半小时诉讼服务圈”,上门立案、巡回审判23次,开展“赶集送法”“夜市送法”29次,铜城法庭被省高院命名为“枫桥式人民法庭”。

全速加大权益保障。开启“江淮风暴”惠民暖企执行行动、百日攻坚专项执行行动,1-11月执结案件3664件,结案率89.74%,执行到位XX亿余元。推进执源治理,成立全市首个执前调解工作室,在铜城、秦栏人民法庭派驻执行员,督促执前履行。邀请市政协在法院设政协委员监督执行工作室,“一案两委员”监督见证执行工作被《人民政协报》《人民法院报》等媒体深度报道。

(四)多样释法、深度宣传,认真讲好法治故事

结合司法公开,拓展普法范围。依托智慧法院建设,运用好“四大平台”,把诉讼全公开作为普法展示窗口,充分保障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直单位干部旁听庭审、见证执行350余人次,把庭审现场变为普法课堂,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结合集中普法,提升普法实效。加大重要时间节点普法力度,在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各个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5次。加大重点人群普法力度,持续打造“法润春苗”四色光谱法治宣教品牌,建成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文化长廊,制作《润苗微课堂》8期,举办“法院开放日”14场;深入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制作《防养老诈骗指南》手册500份、微视频2个,营造全民防范养老诈骗氛围。

突出结合创新,打造普法亮点。持续探索“互联网+”普法,加强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建设,及时传递最新法治资讯和法院动态,发布普法视频20个,观看量达12万人次。制作“天小法”布包、玩偶,免费对外赠送,打造普法精品周边,深受群众喜爱。获2023年全省法院媒体融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建设责任感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警对法治建设在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针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总结,典型案例资源的发掘和运用仍有提升空间。二是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我院司法便民措施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少数干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还不够丰富,运用新形式、新技术、新媒介推进以案释法工作的能力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省、滁州、XX市委和上级法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抓好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一是高质量学习,以更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部门职能、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有针对性地深化理论学习举措,推动广大干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是高站位推进,以更大作为助力市域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抓好审判执行工作,营造平安法治环境。持续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司法惠民惠企政策,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各类纠纷。积极发挥专业法官会议作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度剖析案件特征、法律因素、社情民意,切实服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三是高力度保障,以更优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法院实践,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扎实推进诉源、执源、信源治理,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着力打造为基层群众提供均等普惠的诉讼服务。

四是高水平创新,以更新模式提升普法效能。积极探索普法服务供给新模式,从立案、审理、执行和能动司法等方面全链条发力,全力打造立体化“普法矩阵”,更好回应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时间节点,推动法治宣传对象再细分、内容的再精准、形式的再多样。


今年以来,XX街道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坚决打赢“两场硬仗”等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区委“三城五区”建设总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面实施街道“五大行动”,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更大进步。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是聚焦产业振兴,答好区域发展“必答题”。1-11月,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XX亿元,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XX亿元重大项目1个,落地优质产业链项目3个,新招引企业824家,其中核心产业楼宇企业40家。推进法律产业集聚,国内顶级红圈所金杜律所税务关系成功迁入,预计将带来年均XX万元税收增长;新招引律所2家,目前律所数量已达15家。打造“线下+线上”立体型运河商务社区,营商服务物理空间覆盖到楼宇前哨、心理空间滋养到每一个企业人心,打造全区首个新业态公益法律服务点等优秀经验做法作为省唯一基层治理新实践案例被《人民日报》报道。

二是聚焦精细管理,答好亚运攻坚“关键题”。结合亚运会召开契机,全力推进绿化景观提升、国际化标识改造、景观灯带拾遗补缺等洁化序化亮化工程,获评市“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品质大提升”洁美杯单位,1-11月累计获市环境大整治优胜榜荣誉8次,综合排名全区第一。结合仓基新村列入省第七批未来社区创建契机,大力推进社区面貌提升改造。信义坊商街市场化物业正式进驻,大兜路与信义坊两条重点步行街容颜焕新。深化垃圾分类,杭办大厦获评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推进食品安全工作,获市级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集体嘉奖。

三是聚焦改革先行,答好赋能增效“创新题”。稳步推进“上统下分、强街优社”改革试点工作,搭建“片区大党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的“2+8+25”组织架构。科室管理服务职能下沉,建立东西片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现代社区“一带两域”片区化服务场景,探索“一支队伍管环境”的治理模式。精细划分25个小区,建立小区大家坊,凝聚“1+6+N”共治力量,开展“小区治理圆桌会”,推进“寻找小区治理最优解”行动,双荡弄社区荣登市村社“争星榜”。迭代升级“湖数通·掌上社工”闭环管理工具,优化“线上服务大厅”功能,对25个小区进行精准画像,切实强化数字化支撑。拓宽思路,创造性地推进渔业新村207户回迁安置工作,实现一举三得,包括居民早日回迁、闲置房源重新利用、原有地块得到优化,打造回迁安置“XX模式”,把最难的工作变成了最亮的亮点。

四是聚焦民生优享,答好惠民服务“基础题”。聚焦高龄、失能等五类保障对象,以“七助”服务为支撑,1-11月累计为全街重点老人提供服务5000余次。建成2个省级社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建1家百姓健身房,被省民政厅列入社区治理创新试点单位。仓基新村获评市老年友好型社区,社区服务综合体入选省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名单。妥善处置运河商厦等重点人重点事,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建设走在全区前列,推进平安小屋宣传阵地建设,社会发展大局平稳有序。

五是聚焦精神共富,答好文化传承“加分题”。成功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下一个50年”纪念活动,先后组织“北关市集”、杭州首届啤酒音乐节等特色文体活动20余场,推出青年艺术家“繁星计划”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再现“十里银XX,璀璨不夜天”的繁华景象,助推大运河知名度、影响力提升。辖区英蓝中心推出奥利地艺术展、《艺术家生涯》、第三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作品展等艺术展,总客流量逾12万余人次,成为杭城新晋网红打卡点。启动“XX新八景”评选,深入挖掘XX故事,XX经验被中央、省市区主流媒体报道250余次。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是出新出彩,进一步打造经济亮点。聚焦运河CBD法律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做好律所定向招引,加快在谈3家律所引进,力争律所总量早日突破20家,借助金杜所税源回归契机,打造“法务小镇”律所总量龙头区块,实现“助法与法助”双向奔赴。始终关注指标短板,紧盯外资企业动向,特别是岳佑运河的股权变更问题,力争全年外资招引额完成1800万美元任务。抓好科技型,特别是研发投入增长情况较好的企业招引,加快浩恪生物统计关系迁入,进一步拉动出口指标。依托商务社区“前哨”作用细化助企服务,深化“湖数通”楼宇智治平台助企效能,以“亩均论英雄”量化商务社区考核指标,重点做好“墅企回归”工作,力争年底50万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回归6家,同时做到无重点税源企业外迁。

二是用心用情,进一步创造幸福生活。加快渔业新村地块回迁安置,力争早日完成最后2户回迁安置任务。建好仓基新村等一批美丽家园,推出大兜路等一批精品街巷。推进未来社区打造,深化九大数字应用场景,努力建设省属高校社工实践基地。推动小区专员深入走访,持续评估更新困难群众抗风险能力,建强片区式特殊人群关爱中心,优化“三色人群”服务机制,形成全人群、全周期、全链条的保障体系,避免极端事件发生。深化“一支队伍管环境”改革,确保集成式办公、联合式执法、片区式销号等工作扎实落地。聚焦“监管一件事”,打好数智执法“组合拳”,有效承接“三横两纵一中心”红旗班精细化管理示范点建设,让城市管理可感可知。

三是敢想敢试,进一步实现改革突围。推进资源统筹,重塑流程机制,进一步优化“街道统筹各方、片区集成服务、社区主体领导、小区就地解决、楼道善治循环”的“五级微治”模式。按照“坚持一核多堡建设、坚持一核多元培育、坚持一呼百应运转”总原则,提升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有效性,强化25个“小区大家坊”服务能力,凝聚“1+6+N”共治力量,开展小区专员赛场赛马,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吸纳在职党员、企退人员、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治理,在“武林大妈”“红茶议事会”品牌统领下,形成老旧小区道德评议团等XX特色基层微治理经验,积极探索“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社区服务运营模式,打造XX“大运河幸福家园”共同体。

四是精致精美,进一步营造文明风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延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一个50年”主题活动内涵,做强运河“水遗产”、“XX新八景”IP,助推信义落樱、大兜六艺等特色景点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让运河XX段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积极做好杭州英蓝中心周边整体提升及精准招商,打通大兜路街巷里弄,打造当代艺术和现代生活中心,呈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文化风貌。开展好“北关市集”、元宵踩街、啤酒音乐节等活动,放大青年艺术家“繁星计划”、公益音乐下午茶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效应,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探索打造社区微型博物馆,在家门口共享运河文化。紧抓“后亚运”时期,充分整合利用4200方标准网球场等文体设施资源,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群众精神生活服务矩阵。


2023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实施区委“比学习争示范、比作为争先锋、比实干争一流”行动,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经济运行、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推动经济稳步向好

1.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抢抓经济复苏机会窗口,牵头制定开门稳、一揽子政策等指导性文件,加速释放政策红利,实施精准推送等便利化措施,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各项政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助力经济平稳运行,2023年三季度我区GDP实现XX亿元,累计比增5.2%。

2.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部署,出台我区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37条措施及其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结合区情提出市场主体总数等8个方面的预期发展目标,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全区市场主体历史性突破16万户,其中民营经济占比97.6%。

3.完成“十四五”中期评估。扎实推进“十四五”中期评估,采取自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委托闽江学院团队开展评估工作。期间,深入调研“两中心五平台”产业发展载体,实地走访小茉莉托育园等资金项目,多次组织“面对面”沟通交流座谈,广泛收集调查问卷815份,全面梳理掌握全区“十四五”期间工作成效亮点,系统分析后半程工作思路,经多轮意见征求,形成《〈福州市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4.推动总部能级攀升。实施总部经济集聚区专项行动,开展“总部有约”系列活动,搭建总部企业互联互通桥梁。总部队伍实现再扩容,2023年新认定9家市级、4家区级总部企业,全区市级、区级总部企业数分别达45家、12家,其中新认定市级总部数较上年翻番,总量稳居全市首位。开展市级总部企业扶持奖励申报工作,帮助26家市级总部申报2022年度奖励。

5.加快楼宇经济提质。增强楼宇承载空间,建成投用香格里拉中心等高端商务楼宇,新增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持续升级楼宇服务,以“标准化+”为手段,开展楼宇贯标培训,修订出台《促进楼宇经济效益提升的七条措施》。五四路中央商务区荣获“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前20强,“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排名提升至全国第8位。

(二)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1.完成科创走廊建设。全面完成科创走廊三年建设行动,廊内累计新增载体面积85.6万平方米,汇聚创新主体595个、高层次人才2942名,汇集61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平台,集聚全区90%的专精特新企业、57%的高新技术企业,福州软件园入选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园区名单。

2.提升海创高地能级。提速海创高地载体建设,建成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海洋经济主体展陈大厅,依托首届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榕召开契机,赴上海、广州等地开展海洋专题宣传推荐活动6场,已入驻企业32家;正式上线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与陈清泉院士团队开展战略合作,落地国际院士科创中心,打造新兴产业创新孵化生态链;设立海洋科创赛事中心,成功举办各类论坛赛事近百场,全力打造全省海洋经济会客厅。

3.高效培育创新主体。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29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打造创新主体培育梯队,2023年我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3家,全区现有高企总数达733家,位居全市前列;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19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41家,位居全市第一。

4.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注重研发费用投入,鼓励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7.9%,创近四年新高。2023年完成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XX亿元,登记总额居全市第一。推动“双创”平台建设,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孵化器1家。全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数量达35家,创新能级不断加强,赛迪创新百强区评价位列第18位。

(三)深入实施项目带动

1.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依托“项目攻坚增效年”专项行动,形成项目联动谋划、服务、保障的有效合力,推进123个项目提速攻坚,实现开工、竣工项目各39个。稳步推进129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XX亿元,超序时8个百分点。

2.靠前服务项目申报。建立健全“1533”项目工作机制,加强资金申报工作,强化部门联动配合,积极推动储备项目持续转化。2023年,我区共有捷报小茉莉托育、儿童友好街区水部片区适儿化改造等13个项目累计获得各类资金支持XX亿元。

3.提升项目审批质效。2023年已办理完成项目审批45个,总投资XX亿元,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127个,总投资XX亿元。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工作,2023年事项认领率、实施清单梳理率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四)聚力推动社会事业

1.牵头经济社会事业改革。牵头全区32个经社改革成员单位,圆满完成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设“一刻钟幸福圈”等15项重点改革事项。其中,中心城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完成五大领域试点标准200余项,实现标准覆盖率达90%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5%以上。

2.组建专家委员会。制定出台《XX区社会治理专家委员会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精准聚焦闽都文化、产业发展、法治建设、数字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邀请专家参与区委全会、“一刻钟幸福圈”建设专题会议等重大会议和活动近百场,提出各类意见建议近500条。

3.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全力推进事前信用监管,在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公示信用承诺38万余份。持续推进信用数据归集共享,2022年至今,累计归集信用信息78万余条。开展信用建设工作优秀案例推荐,筛选10个具有行业代表性、值得向社会推广的信用工作案例,形成《福州市XX区诚信与信用建设工作优秀案例汇编》,联合区委宣传部等部门举办以“诚信兴商法治XX”为主题的2023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暨熙街口诚信商圈创建活动。

4.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充分发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挥棒作用,牵头起草《关于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代拟稿)》。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粮储领域专项警示教育,加快粮食安全生产、流通、储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落实辖区涉粮单位安全检查。

5.执行价格管理制度。推进收费管理制度改革,取消收费许可证及年审制度;公布区级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名单及收费项目清单,覆盖行政事业单位27家;执行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每周开展主要粮油副食品等商品价格监测;落实5家区属景区门票收费情况。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抓产业转型升级

1.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XX区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强化已出台政策的督促落实。借助“五经普”契机,加强对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和分析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为丰富发展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贡献XX经验。

2.持续扩大总部能级。用好用足市、区两级政策,持续开展总部企业认定、政策奖励等工作,组织各街镇、园区推荐辖区重点企业,进一步充实总部后备培育库。依托“两中心五平台”建设,精准招引一批高能级高成长总部企业。用好用足“企业直通车”特色服务,持续加大服务力度。

3.优化提升楼宇经济。新建续建兴业银行建设集团福州营运中心、中国华电福建总部大楼等优质载体。深入实施楼宇标准化提升工作,开展第三届星级楼宇评选。宣贯《XX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楼宇经济效益提升的七条措施》,引导楼宇评星创优,推动楼宇业主招大引强,催化市场各方力量主动参与楼宇提质增效。

4.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力低空经济、元宇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5+2”产业链链长制,依托开展“平台载体跃升年”行动,着力强链延链补链,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二)抓项目攻坚突破

1.深化“1533”项目工作机制。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高度重视项目谋划储备,紧盯各级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项目资金投向,聚焦安居工程、养老托育等领域,超前谋划一批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项目,推动更多项目获得专项债及各级预算内资金。接续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重点实施重大项目招商、重大项目提速、提质增资扩产、拓展土地空间、优化营商环境等五大攻坚任务。持续发挥有效投资拉动作用,稳步推动106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开工32个项目、力争建成40个项目,加快形成全区“共谋共管”项目发展的合力。

2.积极助力资金申报。紧密跟踪政策导向,增强项目策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建立项目储备库,完善项目从谋划、生成、开工、入统、投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综合发力提高项目谋划效率。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及项目业主单位落实项目日常监管工作,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进度。

(三)抓科技创新跃升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创新“沃土”计划,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实施科技“硕果”计划,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成年度市对我区下达的技术合同登记任务,保持全市前列。

2.持续建强海洋科技会客厅。建设全省海洋渔业数据中心应用基地、海洋文化传播基地,招引涉海企业50家以上入驻海创高地,推动“应用兴海”。打造不落幕的海洋装备展,持续扩大海洋科创赛事中心影响力,拓展创新多领域赛事品牌,推动“以赛助投、以投促引”,实现赛会流量变“留量”。

(四)抓深化改革开放

1.探索开拓两岸融合新路径。紧扣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重要使命,持续引育“融”的主体、提升“融”的平台、夯实“融”的基础,贯彻落实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相关任务,加快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推动闽台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2.加强中心城区服务标准化成果应用。根据国家标委会部署要求,认真做好迎检准备,推动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总结验收,加快形成推广一批XX服务经验。深化中心城区标准化成果应用,坚持以标准化促进公共服务品质提升,聚焦“一刻钟幸福圈”十大元素标准升级,加快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生活服务业品质化、多元化发展。

(五)抓社会民生事业

1.深化巩固专委会工作。利用“两会一员”机制多次获国家层面推广契机,发挥专家委员会外脑智囊作用,依托XX智脑平台,加快推动专家委员会工作全电子化运行。同时,探索形成联动机制,鼓励专家参与政策咨询、规划制定、课题研究,全方位为XX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策。

2.加快打造儿童友好街区。依托XX区水部片区适儿化改造工程、学园路及周边通学路适儿化改造工程等项目,以“儿童+”为思路,拓展建设“一米高度”的导视牌等设施。联合区妇联牵头指导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等相关工作,分区域(街镇)、部门谋划生成适儿化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扶持。

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执行党务政务公开;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升机关效能水平;树牢安全底线意识,托稳全年各项工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011205:今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资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1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