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并用“十三个坚持”概括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来说,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既是职责所在、更是使命所系,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坚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十三个坚持”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这凸显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和关键性举措。安徽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彻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把关,制定实施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坚决把政治上有问题的人挡在门外;教育培训突出政治训练,大力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基层组织突出政治功能,在落实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中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领,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做好人才团结凝聚工作。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最根本的还是要推动党员、干部及人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将加强干部政治历练,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任务重大斗争最前沿、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扎实历练、经受考验,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强化政治监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作为监督的首要内容,及时找准并纠治贯彻落实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坚持重温入党誓词、过集体“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从思想上淬炼党性、固本培元。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这深刻阐明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鲜明指出这次主题教育的主线。安徽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门制定出台若干规定,深入实施“铸魂赋能强基”工程,举办全省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和4期省管干部培训班,分类分级开展县处级领导干部集中轮训。主题教育期间,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扎实推进理论学习,第一批158家单位都举办不少于1周的读书班,各单位组织党员开展集体学习10.2万余次,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新时代新征程上,目标越远大、任务越艰巨,越需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我们将按照党中央部署,扎实推进第一批主题教育,统筹谋划、有序衔接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扎实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学习培训,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学安排,作为组工干部学习培训的首课、主课,加强对“十三个坚持”的整体性、体系化研究,切实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重实干重实绩导向,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强调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这既生动立起了新时代好干部队伍的鲜明标尺,也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课题。安徽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创新建立“竞争赛马”制度安排,每季度对各地各单位工作情况逐项晾晒、逐一分析,坚持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大任务一线考准察实干部。今年以来,省委提拔重用101名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其中关键岗位干部31名,调整9名政治能力不过硬、工作打不开局面、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先后选派31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和专业人才到沪苏浙企业和产业园区跟班学习,推动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交流任职,帮助干部开阔视野思路、提升素质能力。
推动事业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推动党员、干部知重负重、担当作为,努力创造一流业绩。我们将严把选人用人关口,注重选拔对党绝对忠诚、开拓奋进、具有顽强斗争精神、严守纪律规矩的干部,坚决调整心态“佛系”、状态“躺平”、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加强干部政绩观教育,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偏差;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新一轮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常态化实施干部“三跨”交流任职,选派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能力的年轻干部到市县挂职;落细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系列措施,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科学界定容错情形标准、优化设置容错工作程序,让担当干事者无后顾之忧,更好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期间,都对做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勉励我们下好创新“先手棋”,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实施人才兴皖工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制定国家实验室人才“18条”、科学中心人才“10条”,加快建成各类“国字号”创新平台;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先后出台4个人才“30条”,形成点面结合、上下呼应、相互衔接的人才政策矩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扶持科技人才来皖创业;抓实人才服务工作,编制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建设运行“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开展突出贡献人才奖评选表彰。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00多万人,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逐年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位。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将突出抓好人才引育工作,大力推进“战略帅才”项目,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合肥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抓好产业人才、卓越工程师等紧缺人才培育;持续为人才放权松绑,完善分类评价制度,深化编制周转池等改革,赋予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完善省、市各级“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才创业融资、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积极营造一流人才生态。
持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强调要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具有严密组织体系的强大优势,充分体现了各级党组织应有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和政治责任。安徽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马毛姐、李宏塔两位同志获得“七一勋章”;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制定乡村组织振兴实施方案,开展选派工作“六项行动”,推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建网格党组织1.7万多个,设置党群服务中心(站)7100多个,实施“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强化党建赋能发展,围绕战新产业、特色产业等成立110个党建联盟,推动5.8万户非公企业、1.1万个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特别是面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大战大考,全省19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380多万名党员闻令而动,建立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3.24万个,带领群众共同筑牢红色堤坝,经受了重大考验、彰显了组织优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须臾不能放松的重大任务,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我们将认真学习总结浙江“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提高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能力,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把乡村振兴的基础夯得更实;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持续实施“皖美红色物业”行动,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注重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结合,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承诺践诺等机制,加大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党的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基本原则,生成于习近平总书记长期的实践、思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实践根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党建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把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为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系统、完整、成熟的党建理论,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推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格局性变化,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组织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进行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探索实践,是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为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提供了“金钥匙”。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为总纲领、总遵循,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是以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原则,践行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的根本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采取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重塑性的重大举措,解决了过去一个时期党内存在的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新征程上,组织部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着力解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等问题,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
二是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要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鲜明提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福建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优势,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工程,推动党员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我们深化“循足迹、悟思想、铸忠魂、担使命”活动,优选特色教材,打造特色场景,开发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活动,做足特色文章。精心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室,系统展示伟大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和发展,引导党员干部从理论源点和实践起点,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有效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光辉旗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坚持不懈用这一伟大思想凝心铸魂,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掌握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以满腔热忱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三是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为根本职责,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中精准定位、积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聚焦服务保证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举措,要求我们认清新形势、把握新定位、锚定新目标、肩负新使命,通过建强组织、配强班子、用好干部、盘活人才,更好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有效组织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凝聚起来,汇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组织工作的使命所系、价值所在。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把组织工作置于大势、大局、大事之中来思考谋划,找准履职尽责的结合点、开展工作的聚焦点、狠抓落实的着力点,推动组织力量、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坚持事业为上选干部、配班子,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积极选用专业素养好的干部,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人才、育人才,因地制宜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速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大海外引才力度,深化闽台人才融合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基层、打基础,大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拓展近邻党建工作内涵,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突出从严管理强队伍、激活力,严把发展党员政治标准,坚持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积极搭建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联系服务群众中挑重担、打头阵。
四是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重大任务,坚决扛牢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鲜明提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强调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体现了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有机统一,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组织部门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负有重大责任。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严的要求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准确把握严管与厚爱的辩证统一关系,健全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制度,制定实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20条、深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新20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激发干部“拼闯干”的精气神。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围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立足组织部门职能职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落实全的要求、严的基调、治的理念,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监督,常态化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实化细化“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秉承“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传统,深入纠治“四风”,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编者按:近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会议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新时代十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大成就,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任务作出部署。
●既要有原汁原味的品读又要有走心入心的体悟,既要有精学研学的钻劲又要有求实务实的思索,既要有常学常新的坚持又要有常悟常进的收获,既要有学思践悟的细照又要有真信真用的笃行,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
●把握组织工作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中“发挥三个职能作用”的精准定位,跳出党建看党建、跳出组织看组织,主动把组织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把握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新征程上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最紧要的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领会深、把握准、落到位。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就要坚持深学细悟笃行、实践实干实效,展现组织工作新担当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凝聚组织力量。
在学深悟透中系统掌握这一重要理论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通篇贯穿着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大思路、大布局、大担当,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不断学思践悟、全面贯彻落实。增强“孜孜不倦”的学习自觉。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既要靠组织推动,更要靠自我主动。作为组工干部,既要有原汁原味的品读又要有走心入心的体悟,既要有精学研学的钻劲又要有求实务实的思索,既要有常学常新的坚持又要有常悟常进的收获,既要有学思践悟的细照又要有真信真用的笃行,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作为组织部门,不仅自己要带头学,而且要组织党员、干部、人才都来学;不仅要对接理论学习的“需求侧”,而且要改善教育培训的“供给侧”。涵养“了然于胸”的境界追求。注重从百年建党理论实践探索来把握其鲜明的理论原创性,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来把握其强大的实践引领力,从坚持“六个统一”来把握其系统的科学方法论,加强对“十三个坚持”的系统性学习、体系化研究,整体把握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融会贯通、入脑入心。提升“运用自如”的实践能力。切实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聚焦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拿出更多有效的破题思路、破冰办法、破局举措,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在把准定位中充分发挥组织工作职能作用。把握组织工作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中“发挥三个职能作用”的精准定位,跳出党建看党建、跳出组织看组织,主动把组织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把握。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加大贯通落实力度。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推动落实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在各层级、各领域、各方面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在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殷嘱托,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通过建强组织、配强班子、用好干部、盘活人才,切实把干部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加大基础支撑力度。善于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立足组织部门职能职责,找准着力点、发力点,在重大任务上担当尽责,在主责主业上守土负责,在配合补位上义不逃责,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担负起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这一根本使命。
在担当作为中持续提升组织工作整体质量。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更加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用好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这个牵引。持续抓好党员干部人才集中轮训调训,健全完善理论教育培训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方式创新等长效机制,多运用沉浸式、体验式、案例式等教学形式,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在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持续强化首课、必修课的思想浸润作用,用好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河南党性教育资源,丰富教材库、课程库、师资库,内涵式提升5所干部学院的办学层次,讲好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河南故事。扭住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关键。落实好干部标准和“四选四不用”重大要求,突出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品行关、廉洁关,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注重选拔那些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作出突出业绩的优秀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加强干部专业训练、实践锻炼、斗争磨炼,推动干部到重大斗争一线锻造敢担当善担当的铁肩膀、宽肩膀,深入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墩苗育苗”计划,落细落实能上能下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度措施,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筑牢现代化建设人才队伍这个支撑。围绕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专项行动,在引育一流创新人才上用非常之功。一体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省实验室体系重构重塑、“双一流”高校创建和中原科技城、中原农谷、中原医学科学城建设,搭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发挥领军人才的虹吸效应、高端人才的磁吸效应、海外人才的期待效应、潜力人才的羊群效应,形成河南特色的人才发展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升级“1+20”一揽子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反应灵敏、责任清晰的人才政策落实机制,健全完善线上线下“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打通人才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锚定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个目标。聚焦“人、治、物、效”,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总抓手,用好“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派驻整顿等五项机制,深化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整体效能。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实现减负赋能增效。统筹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实施非公企业“强党建促发展五项行动”,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抓好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这个根本。实施农村发展党员“育苗计划”,加大在产业工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稳步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从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探索不同群体党员管理的有效办法,深化“金桥工程”、党员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制度机制。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以党员队伍纯洁确保党的肌体纯洁。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和价值追求,为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组织部门要深刻领会、坚决落实,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抓实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首要原则,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深化拓展政治素质考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总结好、坚持好政治建设考察”的重要指示,建立健全将政治建设考察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的常态长效机制,把政治素质和政治表现作为换届考察、任前考察、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首要内容。建立健全干部监督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政法、巡视巡察、审计等部门衔接,把组织部门掌握的情况与各方面提供的信息贯通起来,延伸政治素质考察的触角。强化考察成果运用,把政治素质考察与干部选用结合起来,坚决把政治不过关的干部“挡在门外”。完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网络学院主课必修课,分类分专题抓好常态化、全覆盖学习培训。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建立健全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长效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推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每月相对固定一天,推动支部党员讲微型党课、观看党员教育片,到经济发展第一线、民生工作最前沿、乡村振兴主战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把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以政治生活历练铸牢政治忠诚。
深入推进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鲜明提出,要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把准新时代干部工作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坚持标准“选”。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现实表现日常调研,统筹抓好政治素质考察、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加大政绩观考核比重,真正把干部的政治表现、工作业绩考准考实,切实把那些政绩观端正、坚持真抓实干、做出突出业绩的优秀干部识别出来。突出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坚持并完善预审预警制度,大胆发现使用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突出专能“育”。持续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立正确政绩观、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防止统计造假等开展专题培训。健全常态化实践锻炼机制,加大选派干部学习跟班和挂职力度,实施金融干部培养专项行动。研究制定推进干部交流的实施意见,常态化推动干部交流。通过专业训练、实践锻炼、交流历练,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全面从严“管”。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强化对关键少数和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重点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健全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机制,推动干部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鲜明导向“用”。建好用好干部管理数字平台,把政治素质考察、任前考察、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等各类考察考核掌握的情况进行可视化信息集成,并将考察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紧密挂钩,与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激励担当作为相结合,真正让那些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干部受重用、有舞台。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和效能。要认真落实“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要求,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全面推行重点村分类管理,加强重点管理和风险防范。持续派强管实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实施新一轮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计划,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防范风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群众持久受益。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依法依规、全面展开村(居)民代表工作,全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建立“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的闭环机制,推动村(居)民代表更好发挥好上传下达、反映诉求、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集中攻坚,创新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工作机制,加强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加强对新兴领域人员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打造近悦远来的湖湘人才高地。始终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全力支持长沙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对照中央政策要求,研究出台系列配套措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持续推动创建长沙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坚持以长沙平台建设为引领,探索区域人才发展政策统筹机制,深入推进长株潭人才政策、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全省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培育。深入实施“芙蓉计划”,积极推进科技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培育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培养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锻造大批卓越工程师、湖湘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坚持自主培养,采取校企联合、产学研协同培养等模式,培育产业高端人才,壮大工程技术人才,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名师、技术名匠、企业名家。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赋予用人单位在编制使用、岗位设置、用人招聘、薪酬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更大自主权。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在分配方式、薪酬制度、股权激励等方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