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807党建理论汇编(30篇)

2024-02-07 23:32:24 584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2023年党建理论汇编(30篇)

目录

1.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始终把握历史主动3

2.充分发挥高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重要作用8

3.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6

4.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3

5.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回答重大时代课题28

6.牢牢把握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历史责任32

7.雷锋精神时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37

8.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41

9.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鲜明实践性46

10.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53

11.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60

12.现代化的中国构架67

13.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72

14.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81

15.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7

16.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97

17.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103

18.积极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111

19.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抉择116

20.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28

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意蕴134

2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155

23.学习雷锋同志崇高品格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61

24.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品牌建设169

25.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成功经验172

26.掌握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179

27.新时代何以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184

28.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195

29.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目标意涵199

30.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204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始终把握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以理论上的主动把握历史主动的内在机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这一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把握历史主动的成功密码、胜利之钥。

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凝聚起把握历史主动的强大合力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角和主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是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激发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创造性,我们党才能永立时代潮头,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坚持自信自立,是立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大党大国实际把握历史主动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实现强大和振兴的历史进程,都是紧紧依靠自身力量来推进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有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充满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穿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大大增强,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只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坚持守正创新,为把握历史主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两个结合”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两个结合”做得越好,理论创新之源就越丰富,理论创新之力就越强劲,理论创新成果就越能把握历史主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只有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党才能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权。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在发扬斗争精神、做到立破并举中把握历史主动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彰显了鲜明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体现了强烈的担当精神、斗争精神。十年前,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面对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面对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等问题,提出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等等。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更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坚持系统观念,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系统观念为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是运用系统观念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赢得历史主动的光辉典范。坚持战略思维,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坚持历史思维,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揭示出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秘诀;坚持辩证思维,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法治思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坚持底线思维,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我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我们党才能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赢得未来。

坚持胸怀天下,为把握历史主动提供了宽广视野、开辟了宏大格局

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才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一系列重大理念和主张,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只有拓展世界眼光,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党才能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向着更加美好的前途前进。

充分发挥高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XX大报告系统概括和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并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论断凸显了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联,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丰富和发展现代化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这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坚持“四个第一”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科技的创新动力来自人才,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又依赖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可见,发展是引领,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这四者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协同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驱动引擎。其在实践层面则是必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持续联动、系统集成,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首先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到党的XX大报告作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的重大论断,我们党始终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一以贯之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已然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共识。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本质要求、首要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其中,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第一”两字凸显了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诸环节中的主导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此外,纵观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虽道路不尽相同,但科技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迈向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期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倚赖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优势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以自身为标准的文明理论,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主导地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科学技术成为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正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世界现代化向前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从而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

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人才队伍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党的XX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史,摒弃了西方国家财富两极分化的资本主导逻辑,遵循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逻辑,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化了党对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需要人才,因而在始终保持对人才的饥渴度的情况下,一手抓引进,择天下英才而育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更要一手抓自主培育,尊重人才发展规律,依靠我国自身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和智力支撑。

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多方努力,当前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充分释放,正在由过去的跟跑为主,逐步地转向更多领域中并跑领跑。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创新动力不足依然是一大短板,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瓶颈尚未发生根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改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牛鼻子”。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创新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全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切实发挥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乘数效应”。

高校应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中走在前列

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科技兴。在以往党代会的报告中,教育更多被放在社会或文化领域,科技放在经济领域,人才放在组织工作之中。党的XX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专章论述,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体谋划、整体部署,集中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有机整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党的XX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高校作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是教育、科技、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承载着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和显著优势,理应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中走在前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要坚持立德树人,下好教育优先发展先手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求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又要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这都必然离不开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一方面,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鲜明的制度属性决定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传承红色基因,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另一方面,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高校落实这一根本任务,既要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本质道理,又要善用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还要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双轮驱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建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要坚持创新驱动,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性、原创性科技创新上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肩负着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一方面,科技创新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新兴、边缘、交叉学科领域。因此高校要把创新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打破学科、专业、学院的有形无形壁垒,融通、整合各不同学科优势资源,努力培育科技创新生长点。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成果只有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校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以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基本导向,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类创新主体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衔接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路径。

坚持人才强校,筑牢一流人才蓄水池。人才是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国家优秀人才的主要培养地、汇聚地和策源地,应该自觉承担起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一流人才蓄水池的时代重任。一方面,高校要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将人才培养与学校办学定位相结合、与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相融合、与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需求相对接、与世界一流人才相对标,积极探索人才自主培养路径,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高校坚持人才强校,要积极依托各种平台引才聚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着力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生态,真正建设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时代呼唤担当,担当需要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站在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上,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一体部署、协同发展,合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坚持“两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度历史自觉开拓进取,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成功之道。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实践依据和深厚文化底蕴。“两个结合”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两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矛盾,面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要求,自然存在着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时代坐标,根据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成果,才能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党和人民事业无法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就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结合起来,形成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表达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内容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焕发蓬勃生机,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深刻认识坚持“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既不丢掉老祖宗,又讲出许多新话,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10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的开辟,还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无论是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都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作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典范。这一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从五千多年的深厚文明积淀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极大鼓舞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雄辩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胜利前进。

当前,我们党正带领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大胆探索,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需要直面和解决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这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把化解矛盾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新鲜经验转化为理论话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沃土中汲取历史经验、人文精神和民族智慧,不断作出理论创新,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理论支撑。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的征程、新的实践,给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激发人民实践创造的热情与活力,及时发现、概括、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并指导新的实践。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在回应人民现实的需要与关切中,不断增强理论的生命力、解释力与创新力,形成“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不断回答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要认真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聚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在研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回答好“中国之问”,立足基本国情,紧贴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回应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对未知领域大胆探索创新,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回答好“世界之问”,以天下情怀和世界眼光分析世界发展变化形势和趋向,为解决好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回答好“人民之问”,聆听人民心声,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回答好“时代之问”,站在时代发展潮头和人类发展前沿,作出更多引领时代潮流的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运用中华文化丰富宝藏,使激活传统与弘扬传统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厚植理论创新的历史根基、文化血脉,提出更多蕴含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精神的思想观点,赋予党的创新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华文明增添新的生机活力,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思想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XX大报告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党的新时代中心任务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特色,又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原则遵循。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是逻辑起点:必须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党的XX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论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特征,道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要坚持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就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XX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共产党为坚强领导核心和本质要求,时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坚持为民造福的目标指引,并把人民标准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

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属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集中体现了其内在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用“人民至上”取代西方“资本至上”的现代化发展理念,改变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历程中剥削压迫的本质及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现象,摒弃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利润至上”“见物不见人”的固有弊端,逐步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根本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内在地包含了“人民至上”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民是力量源泉: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党的XX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不断壮大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党的XX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一方面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在教育和科技等各领域深入挖掘人民主体创造潜力,着力推动质量效益双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体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汇聚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再一方面要完善人民主体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一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保障人民参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过程的权利;二要完善社会治理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参与模式,促进现代化治理更加公正民主。

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决破除现代化发展中的阻力障碍。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XX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赢得亿万群众支持拥护、全面凝聚亿万群众智慧力量、充分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其一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坚决打赢反腐败的人民战争;其二要坚持民主监督与自我革命,牢牢把握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大制胜法宝,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其三要坚持政策导向“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人民是价值旨归:必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XX大报告强调:“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既强调现代化建设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又注重现代化建设成果代际共享,还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开拓新境界。

持续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建设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党的XX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7亿多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首先,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其次,要着眼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最后,要聚焦人民关心的民生实事,通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现代化建设成果代际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新征程上,推进人类永续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代际共享,一要牢固树立并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经济朝着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二要持续推进治污、防污,全面整治人居环境,坚决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三要妥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四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以美丽中国建设助推世界可持续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世界人民福祉。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放眼于为世界人民谋幸福、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拓宽了世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突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使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改善世界人民生活水平,为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实现共同繁荣与清洁美丽贡献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加快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国际垄断,为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扭转“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作出突出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回答重大时代课题

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本内涵和科学体系发展作出的精辟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时代意蕴,彰显理论自信和思想智慧,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一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取得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得到集中体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结晶。三是战略部署和基本方略实现重大拓展。新时代以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战略上的系统谋划和方略上的统筹安排,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底气和底蕴。

“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论断,充分彰显了对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回答与阐释。

其一,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深刻理论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在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对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要旨和核心要义作出深刻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牢牢把握正确方向,顽强斗争、矢志不移,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融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探索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这一历史进程所实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各个方面逐渐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从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上的特征日臻成型。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显科学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

其二,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战略擘画。

党的十九大以后,从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透析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特点新要求,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党的XX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阐释,以一系列创新性的观点和创造性的理念,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感召力和理论伟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在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初步构建的;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创新性阐释,也成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的辉煌理论成果。

其三,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不懈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需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在此过程中,更加凸显“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也更能体现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在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的重要意义所在。

总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不仅体现了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旨向和意蕴,而且拓新了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视野和境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


牢牢把握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历史责任

党的XX大报告提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统一战线事业开创新局面,科学谋划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牢牢把握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历史责任,全面增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彰显统战工作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有力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统战工作持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以上率下、带动全党形成了重视和发展统一战线的良好局面,修订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全面规划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系统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重要文件中,充分彰显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地位,明确提出“坚持统一战线”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科学指引。新时代以来,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已成为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建立大统战工作格局的目标,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方向,为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前提和条件。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团结起绝大多数的人,成为党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决定因素,为真正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提供了根本途径。坚持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做到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统筹做好民主党派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和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港澳工作、对台工作、侨务工作,形成了大统战工作格局,产生了新时代统战工作合力。

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牢记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准确把握统一战线这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一是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科学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理解社会政治力量的真正联合、怎样实现此种联合的基本原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围绕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任务,在完成历史使命中滋养了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厚土壤。在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党的力量、领导和团结不断壮大、巩固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在全面继承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二是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XX大报告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纳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容。在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推进,都与统一战线的伟大成就密不可分。作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内容、路径上与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高度一致。新时代新征程,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本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人民性支撑了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全面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善治水平,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实践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大格局保证了中国式民主的成色品质,最大程度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凸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有价值,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民主和集中的统一。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以大团结大联合真正实现了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充分凝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智慧力量。三是要开创工作新局面,提高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真本领。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中,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有效聚合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的人才,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中,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协调社会关系、畅通利益表达、优化协商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提供国内国际合作平台,汇聚海内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提升国内大循环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增强国内国际的市场资源联动效应;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全新探索中,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所想所干通过具有标识性的话语表达出来,借助饱含文化精髓的叙事体系传播出去,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全面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必须把握历史主动、提升治理效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加强统战工作的顶层设计,聚焦问题、精准施策,掌握统战工作的科学方法,充分发挥党的统战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独特的积极作用。在总的战略安排下,党的统战工作必须锚定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抓住关键时期的关键问题,发挥统战工作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交通阀”作用,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任务中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一战线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关键性问题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问题,主动谋划、积极沟通、牵头协调,真正做好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具体实践,实现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的齐抓共管,通过党的统战工作有效形成工作推进和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


雷锋精神时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六十甲子荏苒星移,《学习雷锋好榜样》始终传唱。雷锋,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优秀代表,陪伴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逢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雷锋精神的提出与传承

自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开始,雷锋与雷锋精神便深深镌刻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从雷锋事迹被报道到雷锋精神被广泛传承与弘扬,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1960年底,雷锋的先进事迹开始被大众广泛了解。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雷锋题词。雷锋的模范事迹以报道、展览、话剧、电影等形式进入大众视野,迅速掀起全国性的学习热潮。每年的3月5日为学习雷锋纪念日,每年三月为学雷锋月。中华大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和学雷锋先进集体,他们将雷锋精神赓续传承、发扬光大。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后,学雷锋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深入推进。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著作《向雷锋叔叔学习》等文艺作品相继问世,促进了雷锋精神在代际之间的传承与发扬。

新时代以来,各行各业涌现众多雷锋式的奋斗者和感动中国人物。传承雷锋精神与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平凡之中见伟大。“雷锋班”“雷锋式好人”等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核心内涵的雷锋精神接续传承,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心聚力、凝神聚气。

雷锋精神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思想。雷锋,出生于旧中国,成长在红旗下,在家庭的苦难和时代的困境中淬炼,将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与精神命脉牢筑于心。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中强调的“家国一体”观念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要求都在雷锋精神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雷锋精神中展现的大公无私的爱国情感、忠于人民的亲善美德、自强勤劳的奋斗底色、助人为乐克己修身的美好品质等都生动诠释了仁爱信义、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和谐共生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延伸和彰显,并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然焕发旺盛生命力。

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基本要求。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将自己节约下来的钱全部捐赠给农场用于购买拖拉机;他勤学苦练、昼夜翻耕,用汗水将荒芜浇灌成米粮川;因救火而受伤的手指还未愈合,他便投入抗洪斗争之中;在国家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他将自己的饭让给能吃能干的同志,还给战友重病的父亲寄钱买药,等等。这些事迹体现的爱国敬业、互助友善的特质依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大力弘扬的基本道德元素。

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境界。一般而言,从公与私关系的角度,可以将人的道德境界划分为自私自利、先公后私、大公无私三种层次。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共产党人和要求进步的先进分子应追求的高尚境界。雷锋作为一名践行共产主义道德的优秀战士,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坚守正确鲜明的政治立场,秉持忘我的精神为人民服务,始终怀揣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拥有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成为贯彻共产主义信念和无产阶级斗志的精神旗帜。新时代青年需要接续传承这面精神旗帜,并从中汲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所需的道德力量。

雷锋精神时代化的实践要求

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革命道德在长期实践中融合的产物,代表着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追求。为什么雷锋精神具有几十年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因为雷锋精神所体现的无私奉献、胸怀博大,对集体、对他人、对社会的热忱关怀,反映了人类特有的理性精神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传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践行雷锋精神需要将其传承的精神实质内化为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

在一言一行中践行。雷锋精神不是教条,而是可知可感、可学可做的价值导向。学雷锋不能停留在口头,不应局限于形式,而是需要真正落实到自觉自愿的实际行动中。进入新时代,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但雷锋精神所倡扬的勤劳俭朴、敬业乐群、艰苦奋斗等美德依然闪现着时代光辉。每个人都应积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积善成德,力争“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有限的“小我”融入无限的“大我”,共创新时代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在常学常新中发扬。雷锋精神在60年的传承中历久弥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弘扬雷锋精神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倡导;弘扬雷锋精神也不是一时的事,而是需要常学常新、久久为功,以常态化学雷锋助推彰显雷锋精神时代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这一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知行合一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居于首位。要解决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保障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必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

一、扩大内需既是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举措也是着眼于长远的战略选择

扩大内需是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总需求不足突出矛盾的关键。受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其中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发挥出口作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但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保护主义不断加剧、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充满不确定的条件下,扩大总需求的立足点只能也必须是扩大内需。党的十八大以来,内需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供给结构中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从2006年峰值的67%下降到2021年的34.2%,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提高;2013年至2021年,全社会投资总额和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超过9%。但近几年内需增长增速减缓,需求收缩的压力比较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必须抓住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扩大内需是主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扩大内需不仅仅是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措施,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的基点是坚持国内大循环,而国内大循环畅通的重要条件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但必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才能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扩大内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党的XX大报告阐明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本质要求和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都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首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逐渐向多样的、多层次的、高品质的方向转变,在关注“有没有”的同时,更关注“好不好”的问题,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基础上,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丰富,而这些需求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通过扩大内需提高物质和精神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需求,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手段,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

二、我国有扩大内需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充分发挥了外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融入全球经贸体系获得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出现过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引致外需缩减、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风险。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都对我国外需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由于有效采取了扩大内需战略,我国都成功应对了这些冲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扩大内需是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扩大内需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扩大内需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同时,不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特别是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为扩大内需提供了重要基础。二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成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利条件。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不到6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产业转型升级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有效渠道。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有序推进,亟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投资需求潜力巨大。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产业体系,但在一些短板产业容易形成技术“卡脖子”风险,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也将带来巨大投资需求。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保障对粮食、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需求方面,公有制经济发挥压舱石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则能充分发挥竞争性市场的优势,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充分提高全体居民消费能力。

三、扩大内需应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内需包括消费与投资这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部分。扩大内需既要增加消费又要增加投资,更要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共享的现代化,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消费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基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城乡体系等多个方面的需要,投资又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此,特别是目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扩大内需应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着力。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挖掘国内消费潜力,提升消费数量,改善消费质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完善就业政策,加大社会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线下消费,为线下人员流动或聚集提供便利,应对好疫情后线下消费短期快速恢复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三是重视将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有机结合,加快建设和完善高效率、低成本、服务优的物流体系,加强对平台经济发展的引导和监管,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传递、产品服务交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全面提升消费质量,重点关注新需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充分以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倡导绿色消费,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消费,通过消费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五是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为消费创造条件。

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投资对于扩大生产、优化供给、改善就业、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既能起到短期刺激的作用,又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当前,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一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二是加大对民间投资发展的支持力度,利用投资补贴等优惠政策,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等。三是政策性金融要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兼顾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鲜明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既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所证明和检验,既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创新理论

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深深植根于近代以来特别是我们党百年以来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逻辑。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求索尝试的失败,证明其他现代化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各种政治势力纷纷探求强国复兴的道路。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等接连失败,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后都无果而终,说明这些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出的方案、开出的“药方”不适合中国国情,需要以新的主张探索新的道路。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中,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和目标并作出“三步走”战略安排,团结带领人民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040807党建理论汇编(3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3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