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16党课讲稿、理论文章汇编(127篇)

2024-02-07 23:25:14 584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最新党课讲稿、理论文章汇编:2022年最新党课讲稿、理论文章汇编(127篇)

2.让党旗飘扬新业态13

3.激发担当作为自觉15

4.思想伟力领航前行17

5.青春向党不负人民20

6.斗争精神的当代践行27

7.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33

8.让法治精神在乡村扎根36

9.创出新特色展现新作为39

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4

11.年轻干部培训班党课讲稿49

12.激扬奋进迎接党的二十大57

13.民法典具有深厚文化底蕴59

14.以机关党建引领项目攻坚62

15.指引中国法理学创新发展66

16.履行好保护声环境的义务72

17.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75

18.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77

19.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86

20.坚定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91

21.提高统一战线服务大局能力94

22.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作风建设97

23.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廉政党课104

24.勇于自我革命战胜风险挑战115

25.实干创新担当托举强国梦想118

26.发挥统战优势汇聚强大合力121

27.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124

28.强化纪律观念,严守规章制度137

29.具有重大世界意义的法治思想146

30.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149

31.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153

32.坚决扛起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156

33.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161

34.凝聚统战力量助推高质量发展176

35.八举措支持推动新乡贤统战工作179

36.领导干部需要培植十四种好性格184

37.青年干部如何成为优秀骨干力量197

38.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204

39.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奠定坚实基础207

40.三措并举抓好《条例》贯彻落实210

41.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现强大生命力212

42.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215

43.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221

44.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机关意识223

45.以传统文化立身促全面从严治党232

46.凝心聚力抓落实笃行不怠攀新高235

47.挖掘新阶层优势夯实统战新阵地237

48.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40

49.创新引领走在前凝心聚力促发展243

50.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发展正能量246

51.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落实主体责任254

52.奋楫争先谋新篇笃行实干开新局260

53.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62

5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65

55.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68

56.助力打造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276

57.凝心聚力,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79

5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81

59.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88

60.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入法的时代意义290

61.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96

6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298

63.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303

64.上好党史“必修课”,赓续百年好作风308

65.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313

66.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316

67.持之以恒学党史,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319

68.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29

69.“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课讲稿332

70.让担当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337

71.基层党员干部要练就过硬的“政治三力”341

72.在依法履职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347

73.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干什么350

74.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团362

75.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373

76.促进“两个健康”凝心聚力新福建建设376

77.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381

78.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384

79.学习《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党课讲稿387

80.在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彰显法宝作用395

81.夯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职平台399

82.始终保持奋斗、团结、实干、勤学、廉洁402

83.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409

84.围绕六项重点做好强基固本凝心聚力文章412

85.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5

86.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四个关系”418

87.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424

88.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27

89.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430

90.以履责担当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437

91.在实践中运用好民主集中制的领导方法的探讨440

92.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450

93.从“五个全面”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452

94.永葆“赶考”的清醒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455

95.深刻认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458

96.喜迎二十大党课讲稿:以奉献之姿书写生命之美461

97.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让理想之光照亮强国道路466

98.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470

99.以饱满热情和昂扬状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473

100.奋进新时代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476

101.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480

102.永葆“三劲”,让“时时放心不下”铭于心践于行483

103.以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为抓手,培树合格党员新典范490

104.突出“四个强化”做“时时放心不下”的领导干部503

105.担当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509

106.坚决当好“四个表率”做“两个确立”的忠诚维护者512

107.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及启示520

108.聚焦“六个基础”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31

109.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541

110.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打好党风廉政建设持久战549

111.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555

112.不断增强“三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563

113.为开好党的二十大奠定重要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572

114.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576

115.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579

116.抓牢“五个一定要”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582

117.全面从严治党永葆生机活力奋力在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591

118.“四力”齐发涵养“好家风”为净化政治生态贡献“家劲”597

119.用好用好“三字诀”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605

120.迎接党的二十大|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凝心聚力营造氛围613

121.传承重要法宝发扬优良作风争做绝对忠诚可靠的年轻干部618

122.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以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622

123.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625

124.综合发力一体推进“三不腐”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631

125.迅速掀起攻坚争先新热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637

126.践行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640

127.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工作上来645

近日,在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契机,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公司党员认真学习了印发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学习后,我们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要求和举措有了全新的认识,广大党员也纷纷表示,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找准了自身定位、增强了思想自觉。今天我们组织大家开展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的党课,主要任务是动员全体党员继续深入、精准、全面地学习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新要求,在公司发展中心工作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严字当头,切实将《规定》的要求和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以从严治党的新成效推动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下面,我再谈三点意见: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要增强三种意识

(一)增强政治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所以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以及全体党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座各位要积极参加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不能因工作忙碌而减少政治理论学习。要重点学习党中央对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作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我们要学懂悟透《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在学习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素质,将上级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二是强化党性修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修养。在座各位是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广大职工的模范表率,要在工作中严格标准、严于律己,努力做廉洁务实、担当尽责的表率,以坚强的党性修养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不断深入贡献力量。

(二)增强服务意识。党建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职工群众的满意程度是检验党建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座的党员中有公司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更有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大家在开展工作中一是要深入基层发现职工身边问题。在公司多年发展中,出现过项目部克扣截留职工工资的现象,也出现过职工福利待遇甚至是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的和谐,更影响了公司政治生态的涵养。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到项目一线仔细排查、调查研究职工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从中发现存在于职工身边的各种不正之风和难题问题。二是要真诚服务汇聚党建工作合力。我们要从解决职工身边的不正之风入手,加大对问题的处理力度和对职工的关爱力度,切实将职工的思想和力量汇聚到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开展中来,汇聚上下同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增强担当意识。《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印发后,公司党委之所以在多个场合、以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因为《规定》要求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重要举措,更是因为公司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比如党员的作风转变不到位、党风廉政问题还时有发生等。各类问题若想从根源解决,我们要动真碰硬,更要担当尽责。一是增强担当意识。公司纪检监察人员要严格落实公司党委、纪委的要求,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从思想深入抵御各种诱惑、强化责任担当。二是狠刹不正之风。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配合好纪检监察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一起履职尽责,提升监督执纪效能,将党员干部存在的各类问题处理好、规范好,共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要解决四个难题

(一)破解难题方法不多。刚才提到,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还存在不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彻底解决,将影响公司的政治生态及发展稳定。但是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在调研中发现,党务工作者及党员干部在破解党建、党风廉政建设难题上还存在思路局限、办法不多的现象,根源在于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深入性、精准性。广大党员包括领导干部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时,更多的是倾听和记录,没有结合公司实际去思考、去研究,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开展的成效与公司党委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作风建设力度不够。公司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力度还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迅速落实上级要求部署。在集团公司、公司党政2020年工作会议召开后,部分党组织和职能部门没有第一时间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会议精神,也没有将贯彻落实举措报送至公司。这说明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还不实、工作落实力度还不大。为推动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加速提质完成,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二是没有脚踏实地解决职工难题。公司党员特别是部分干部,还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到一线调研职工难题、解决职工问题的次数较少。

(三)队伍建设成效不显。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公司党委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细致谋划。我们今天说的队伍建设,主要是党务工作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成效十分不明显。在多个会议上,公司党委都对各级党组织提出要求,要加大党务工作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但是截至目前,各分公司通讯员还存在兼职的现象,这充分表明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重视程度更不够。队伍建设不到位,从严治党工作开展的成效将会大打折扣,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四)纪律规矩意识不强。公司党委及基层党组织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宣传、教育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在全公司党员内营造维护规矩、严守纪律的浓厚氛围。对于部分党员身上存在的作风浮漂、漠视纪律等问题,基层党组织没有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时存在上报不及时的现象。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没有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执行规章制度方面存在大打折扣的问题,导致基层单位在材料采购、费用报销等领域廉政风险点还较多,直接影响了工作开展的质量及公司品牌的塑造。

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要加强四个建设

同志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需要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发力,更需要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正视上述问题、聚焦存在问题、结合实际解决,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一)加强思想力建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公司党委将把打造学习型党员队伍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锤炼党性修养、强化业务技能,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一是开展党性教育。我们反复强调,坚强的党性是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保障。在七一前后,公司党委将组织全体党员赴开山岛,深入学习时代楷模王继才的事迹,教育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拼搏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二是开展专题研讨。将思想成果变成发展成果,需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引导党员职工对公司发展献智献策。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大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认真汇总整理,努力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干群的智慧和力量。

(二)加强战斗力建设。队伍的战斗力怎么样,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发挥的作用是关键。公司党委将在今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是建强干部队伍。上半年,公司将开设党务工作、安全管理、财务工作等培训班,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教育参训干部全面掌握开展业务工作的最新知识、防范风险的过硬技能,努力为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各类风险的化解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锤炼党员队伍。接下来的工作中,安全生产工作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要加快步伐、融资投资工作要提档升级,这些重要任务中必须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在关键任务、重点环节中锤炼党员、培养党员,将党员队伍打造成为讲大局、能奉献、善作为的过硬团队,推动党的建设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三)加强凝聚力建设。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效,要加强凝聚力建设,组织职工参与到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来。一是营造健康氛围。党员工作有特色、有亮点,党员队伍干净、担当、务实是凝聚职工力量的重要保证。公司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廉洁风险管控,以开展专项检查、专题调研等方式,排查职工身边存在的不正之风和不良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支持配合公司纪委开展工作,在公司内部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的干部管理格局,切实将党员干部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额扼杀住、解决好,为公司的发展涵养风清气正的生态。二是丰富企业文化。我们要以丰富的企业文化增强队伍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向职工宣贯公司发展理念,并且开展好各类文体娱乐活动,让全体职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四)加强执行力建设。有执行力才能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果。各级党组织要加强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打造出本职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担当的党员优良作风。一是落实好工作责任。组织党员反复学习、深入学习公司党政对开展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学习中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找准自身在企业发展中的定位,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到人,推动干部职工增强执行力,全面落实好工作任务。二是加强好工作督查。工作开展的质量,还要以督查加问责的手段来提升。公司纪委要在公司重大决策、重要文件出台后,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进行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督促全公司上下以不讲理由、不找借口的态度落实好工作要求,推动公司作风建设的质量实现新的提升。

同志们,我们要高度重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在工作中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加强作风建设、杜绝违规行为,全力以从严治党的新成效推动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当前组织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破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完善服务体系、突出引领带动、融入基层治理,切实把发展活跃地带打造成党建坚强阵地。

一、聚焦“两个覆盖”,把群体组织起来。抓覆盖是基本要求,也是现实难题。要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和方式,帮更多新业态企业“安家”,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党员“回家”。通过双向排查、双向比对,摸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底数。在新业态企业及其末端网点建立党组织,在分拨中心、仓储基地、项目团队、中心站点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确保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跟进覆盖到哪里。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以先行建立群团组织,把新就业群体职工团结凝聚起来,为建立党组织打好基础。强化党群服务提升吸引力,通过设置爱心驿站、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举办新就业群体子女爱心托管、组织联谊活动等方式,用心用情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

二、聚焦作用发挥,把力量凝聚起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韧性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把他们凝聚起来,推动各项中心工作和企业自身发展落地见效。建立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有效机制,引导和督促企业规范合法经营、有序健康发展。指导新业态企业在经营场所、加盟门店、营业网点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在参与经济建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中“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注重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楼宇社区的优势,引导新就业群体担任“小巷管家”“兼职网格员”、社区志愿者,有序参与民意收集、社区巡防、反诈宣传、志愿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让他们成为城市文明形象的“移动窗口”。

三、聚焦思想引领,把人心聚拢起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思想活跃,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高思想觉悟和党性意识,是新业态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要遵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特性和规律,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集成碎片化时间,因地制宜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要把握现代年轻人的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打造深度、效度、温度兼具,色香味俱全的新时代“金课”,以党课宣讲、法律咨询、红色电影、青年展演等为载体开展党性教育,使党的创新理论在润物细无声中随风潜入夜,转化为团结奋进的思想共识和力量。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激励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引导干部以赶考的心态、拼搏的姿态,奋进现代化,跑赢新赛程。

一、精准考核,树立担当鲜明导向。精准考核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考人考事结合,实施差别化考核、分类考核,考准考实干部实绩,全面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通过年初“任务单”、年中“对账单”、年底“成绩单”,记实干部担当业绩。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相结合,开展“谈优谈差”活动,从信访维稳、疫情防控等斗争一线提拔重用干部,让优秀者优先、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以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二、正向激励,解除担当后顾之忧。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组织的有力担当、温暖关怀,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强大后盾。以政策聚力,制定出台推进落实“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若干措施,构建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的良性循环,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以关爱暖心,及时慰问救助身患重症、家庭重大变故、生活困难干部,以组织暖心让干部安心。常态举办运动会、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助缓解工作压力,彰显组织关怀。以制度减负。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围绕看问题性质、工作依据、主观动机等“八看”,客观分析干部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偏差,推动容错纠错,加大澄清正名力度,切实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三、从严管理,形成担当行动自觉。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能够提高“不为”的成本,推动形成在位谋政、在岗尽责、在职思进的自觉。开展担当作为专项检查,推动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冲得上去。抓实日常监督,坚持“管早管小”,注重在日常调研、审计巡察、党内政治生活中了解干部担当作为实际表现,对不担当不作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严格落实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用好组织处理规定,对患得患失、消极避事的干部,做样子、混日子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


“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彰显百年大党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全党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历史自信,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奋进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通古今之变”的历史纵深,贯通民族复兴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明辨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努力方向,深刻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她以原创性理论贡献、严密性科学体系、标志性思想观点、引领性行动价值,和无与伦比的时空贯通力、现实解释力、实践改造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标注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中华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璀璨文明的精华融会贯通,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堪称“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先进的思想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智慧结晶,是以高远视野、深邃思考写就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答卷。纵观当今世界,没有哪一种思想能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样,引领划时代的变革、解决世界性的问题、影响数十亿量级的人群、蕴含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融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潮,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大理念,为促进全球和平进步事业贡献着卓越的中国智慧。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通往民族复兴伟大征途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定能以强大思想伟力为引领,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指明方向。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他曾说:“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多所高校,走进校园和大学生朋友面对面,谈梦想、谈志向、谈信仰。

亦师亦友,言谆意重,温暖的话语,是指引青年前进的力量。

青春向党,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1990年7月下旬,北京大学黄誌、李树峰等30多名学生赴福州开展为期10天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获悉后非常重视,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到实践团驻地看望大家并座谈。

“中国比较大,国情比较复杂,各个地方的情况可能都有差异,但是,如果我们要真正的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有报国理想的话,应该更多地深入到基层,真正了解实际的国情是怎么样的。”“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

语重心长的嘱托,让同学们至今难忘。

2018年,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通过实地走访,从贫困山村到繁华城市,从黄土高原到山水江南,从国内到国外,努力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轨迹。

在采访中,他们常听到这样的数字——“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的足迹遍及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他去过123个,跟着他下去调研,一年要穿坏三四双解放鞋”;“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他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虽然只在上海工作了7个月时间,但他马不停蹄考察了全市所有19个区县”……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本幅员辽阔、瞬息万变的“无字之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青年惟有用眼睛阅读山河,用脚步丈量大地,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激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在实践中真切体会改革之难、骨头之硬、创新之要,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

青春向党,要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回望历史,那一段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光辉记忆,是新时代青年的“人生灯塔”。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正式发表,划破了旧时代的夜空,照亮新时代的航程,这一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1921年,在民族危难、山河破碎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小小红船承载千钧,见证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1927年,年仅29岁的共产党员陈延年被捕,他宁死不跪,偏要站着受刑,高呼:“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被反动派乱刀砍死;1928年,陈延年的弟弟、年仅26岁的共产党员陈乔年受尽酷刑,从容赴死,他给后人留下了一句话: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我们看到,中国精神正在青年的身上延续和传扬。

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热血里流淌着敢为人先的勇气,涌动着一往无前的执着,承载着对人民对国家舍我其谁的责任与使命,熔铸成为梦想、为民族的奋斗与担当。

青春向党,要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2020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树高千尺必有根,水流万里也有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长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地上,青年的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须臾不可分离。

曾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一生都在倾听群众的声音。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抗战时期,她就曾担任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组长。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担任了副社长。按照当时的规定,干同样的工作,女社员只有男社员一半的工分。申纪兰了解到,这种不合理的计酬机制严重挫伤了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操持家务,而这又妨碍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为了证明“男女同工同酬”的合理性,她组织女社员同男社员开展劳动竞赛,证明了女性劳动能力并不比男性差。1952年,西沟村就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5岁的青年申纪兰,坐着驴车走出大山,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倡议,写入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对推动实现男女平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是农民出身,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直到91岁逝世前,申纪兰始终和人民在一起,为青年做出了榜样。

细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也有不少“80后”“90后”。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的勉励下,来自江西九江的李洪亮毅然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整村容村貌,听群众呼声,促产业发展,握住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四川代表团最年轻的“95后”代表徐萍,通过直播与年轻网友积极互动听取意见建议,每场直播都超过10万播放量;“85后”农民工代表柴闪闪,在调研中走街串巷,把手机号存在了许多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的通讯录里,就是为了反映更多基层劳动者的所思所想,期盼与大家的人生一起“闪闪发光”。

青春向党,要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写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交流的方式之一。翻开《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239封书信中,写给青年朋友的有近30封。

2000年到2022年,河北保定学院200多名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工作生活。对于扎根西部的青年人,习近平总书记感同身受:“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

“你们在信中说,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需求,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讲得很好。”“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支教毕业生代表回信。一纸信笺,承载着殷殷期许,从中南海传到边疆远塞,飞到支教青年的心坎上。

赞许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勉励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嘱咐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一次次跨越山海的“信笺对话”,于润物无声中,引领青年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引领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深入基层、投身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在复杂艰苦环境中成就人生。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1981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中,就有许多青年先进典型。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其中很多是像黄文秀、吴应谱、樊贞子这样年轻的面孔,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人民的事业。

我们看到,冬奥赛场上,中国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历史最好成绩,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倍感荣光。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为参赛各方带去春天般的温暖,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我们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援鄂医疗队2.86万名护士中,“80后”“90后”占90%。广大青年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在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同志们,今天根据课程安排,我围绕着“党的斗争精神的当代践行”为主题,和大家交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共产党人要不断夯实斗争的理论根基、涵养斗争的政治定力、激发斗争的内生动力、提高斗争的实践水平,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和高超的斗争本领,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创造新的胜利。那么如何更好将斗争精神转化为实践行动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在学深悟透中夯实斗争的理论根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必须要进一步丰富斗争精神的理论之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这就要求共产党人要把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作为必修课,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以克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

要继续突出理论学习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的相关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些论述蕴含着深邃的斗争智慧,内涵着科学的斗争方法和斗争规律。只有学懂弄通才能深刻理解并运用好斗争武器,不断增强斗争的勇气、骨气和底气,增强斗争的风骨、操守和胆魄。所以,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斗争立场、观点及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斗争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使斗争更有力量和效用。

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百年党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各种艰辛困苦、矛盾困难的斗争史。百年来,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各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各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内涵着重大矛盾和重大难题。百年来,几代共产党人凝聚智慧和勇气,与各种复杂矛盾困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斗争的丰富经验,获得了丰富的斗争智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要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我们要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前辈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从党史中汲取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力量。

要努力做到学思践悟。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我们党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意义和价值,高度重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的正向引领作用。但是,还应清醒地看到,学用脱节、知行不一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不实、践行浅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必须深刻反思、认真加以克服。学习要下苦功夫、要学到底;思考要真思深思、消化吸收、内化于心;实践要去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领悟要总结规律、提炼经验。否则,就会对新时代开展新的伟大斗争产生消解作用,对新时代维护好党的光辉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对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危害甚深。

二、要在坚定信仰中涵养斗争的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崇高信念的指引和激励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饱尝苦难,却始终初心不改,勇往直前,敢于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内心的崇高信仰,坚定的为人民谋利益的信仰宗旨。作为共产党人,要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汲取真理的力量、斗争的力量,始终保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奋斗不已。然而在现实中,还是有一小部分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缺失甚至丧失,为民谋利意识淡薄甚至与民争利,对工作中潜在的危机和矛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应对能力。这些问题的成因之一,就是这些党员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为民众幸福而奋斗和斗争的意志不坚定,缺乏同困难和矛盾斗争的勇气和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明确了斗争方向,也就明确了斗争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只有坚定这样的政治立场,具有这样的政治定力,才能把准斗争的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一以贯之地推进下去。

三、要在增进为民情怀中激发斗争的内生动力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的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依靠民众、发动民众进行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共产党人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实践主体去开展斗争,在斗争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斗争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斗争中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新时代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始终践行和彰显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由人民共享这个根本立场。亿万民众是共产党人进行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依靠,背靠亿万民众,中国共产党人就有了敢于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当前,十四亿中国人民正在党的带领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地迈进。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于共产党人能否做好引领,关键在于共产党人是否勇于为民众幸福而斗争。共产党人要牢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是进行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开展斗争的目的,也是进行斗争的终极追求。共产党人以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来克难攻坚,为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断努力、不断斗争。凡是违背人民意愿,凡是损坏人民利益的言行,共产党人就要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不犹豫、不观望,不推诿、不逃避,不畏缩、不躲闪,挺起脊梁、冲锋向前。

四、要在汲取经验中提高斗争的实践水平

共产党人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绝不是什么宣传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共产党人的具体斗争实践之中并从中汲取斗争经验,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斗争水平,实现斗争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只有深入斗争实践,切身感受斗争的艰辛,才能磨砺出坚强的斗争意志、塑造出无畏的斗争品格。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在面对困难时决不能退却,要敢于发声亮剑,敢于直面艰险,敢于主动出击,斗争到底直至胜利。毛泽东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哪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在毛泽东看来,进行斗争实践就是本职工作,解决困难才是好同志。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儿上练。因此,我们共产党人要到基层、到一线、到实践,在与各种困难挑战、现实风险的斗争实践中学真本事、长真才干,在斗争实践中化危为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斗争实践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在斗争实践中争取团结、谋求共赢,在斗争实践中推进我们的工作与事业。

同志们,过去我们靠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将来惟有斗争,才能争取更大的荣光。课程尾声,以一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与大家一起共勉。


7月31日,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学习心得体会,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我们要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十大战略”,全力把河南的事情办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伟大思想回答时代课题、指导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系统阐述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是又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河南发生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取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实现综合实力的重大跨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高度重视、非常关心,先后多次亲临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我们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切期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原更加出彩迈出坚实步伐。

旗帜指引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中原大地结出累累硕果。要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结合起来,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同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及时学、带头学,系统学、深入学,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要深入宣传、准确解读重要理念、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大力营造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科学理论一旦被掌握,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深学细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思想内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增强信心斗志,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中原儿女必将同全国人民一道踔厉奋发向未来,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进一步做好普法教育、提高涉农执法水平、完善涉农公共法律服务,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派发普法传单,推出普法宣传三句半,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在吉林省的一些村镇集市,人民法院干警为群众现场普法。法律进村屯、培育懂法人,法治乡村建设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有序推进。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乡村之路。2021年以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推动法官、乡镇政法委员、村干部共建司法服务网格,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目前,这一服务网格已覆盖304个行政村、2810个村民小组。实践证明,打通法治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需要主动作为、多方协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下沉一线、下沉乡村。

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扎根,要做好普法工作。在乡村振兴路上,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会面临一些新情况,需要进一步做好法律普及工作。为此,梨树县建立“法官说事点”,法官每月进村,春天说承包土地,秋天讲粮食买卖,主题应时应景。一位村民感慨:“法官不念法条,举村头例子、给实在建议,咱愿意听,也听得进。”立足实际、着眼需求,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法律进村入户,让普法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拉近了法律与群众的距离。

建设法治乡村,需要改进工作方法。一位法官说:“村民之间的纠纷,有时就是为了争口气。”如何既解开矛盾又让村民服气,考验着工作方法。在梨树县,有村民因土地纠纷来找法院解决。一位法官来到地头,请双方测量面积后,讲了法律规定,当场进行调解:“到秋天,这块地长多少粮食,让他折成钱给你,行不?”后来,双方握手言和,其中一方还主动提出让步。深入一线,了解实情,现场办公,不仅有助于化解矛盾,还能推进普法教育。建设法治乡村,需要更多俯下身子察民情的法律工作者,也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带动更多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参与到为民办实事中来。

建设法治乡村,还需要凝聚众力。群众学法知法是第一步,让更多人懂法用法、形成人人尊法崇法的氛围,更为关键。在吉林省,东辽县安恕镇定期选派一批有法律基础、群众基础的村民参加法律培训,让村民为村民调解纠纷;通榆县集中培训各村的种养大户,鼓励他们开办法律“炕头讲堂”。人民群众是法治乡村建设的主体,法治乡村建设也要紧紧依靠群众。当村里的“法律明白人”越来越多,依法办事就会成为人们的习惯和自觉,乡村依法治理就能迈上新的台阶。

在吉林省不少村屯,一面面法治文化墙引人关注。以漫画故事、图解知识等形式呈现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内容,既美化了村屯环境,又厚植了法治文化。进一步做好普法教育、提高涉农执法水平、完善涉农公共法律服务,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法律服务提质增效,一定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刘以晴 为人民日报吉林分社记者)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共青海省委及时召开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印发实施意见,作出全面部署。在省委的领导下,青海省政协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升政协整体功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新格局,推动新时代青海人民政协工作创出了新特色,展现了新作为,开创了新局面。

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彰显新担当。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三力”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和落实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完善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为引领,主席会议集体学习、常委会专题讲座、专委会学习研讨为常态的理论学习制度机制,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全国政协和省委部署要求,持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走心。同时,建立10个微信读书群,扎实开展委员和机关干部读书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书香政协”建设;围绕加强民主监督工作、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政协工作全面提质增效等主题,连续3年开展专题理论研讨,深化了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总之,通过扎实有效的政治引领和理论武装,使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切实筑牢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打下了坚实思想政治基础。

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展现新作为。始终把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作为主责主业。一是丰富协商民主实践,持续深化全委会协商、常委会协商、双月协商、对口协商等常态化协商议政内涵建设,建立完善以主席集体视察、界别联合调研视察、专委会专项调研视察为重点的民主监督新机制,构建形成省党政主要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省政府领导领衔办理重点提案、省政协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和专委会分工督办重点提案的工作格局,使各族各界更加灵活、更加经常参与政协协商民主,更好地享受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二是强化制度机制保障,坚持全过程协商理念,制定协商工作规则,修订完善全委会和常委会工作规则、专委会通则、委员履职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协商民主更加规范有序推进。三是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落实“三审一报”(专委会主任会议、秘书长会议、主席会议分别审议,报省委常委会批准)协商议题研究确定机制,依托专委会参政议政人才库强化调研协商质量把关,建立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工作机制,推动重要协商成果向社会公开,协商议政水平持续提升。这几年履职中最直观的感受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党政部门主动配合、积极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发挥越来越好,省政协每年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重要民生问题组织开展40多项重点协商议政活动,基本实现了精准协商、件件有批示、事事有推动的目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效果显著。

在促进大团结大联合上取得新成效。始终坚持履职中心环节,先后两次召开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出台凝聚共识的实施意见,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等主题每年开展凝聚共识主题活动,建立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委员讲堂、委员面对面访谈等凝聚共识有效载体,借助新闻媒体、青海政协微信公众号等,有针对性加强对各族各界的团结引领,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重大政策举措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积极为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更好履职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合作共事取得丰硕成果。突出青海省情实际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托委员优势强化对界别群众思想引领,我们重视发挥全省政协民族宗教界委员和港澳委员作用、助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做法分别得到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和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的肯定。

在强化政协整体功能作用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不懈在全省政协开展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努力提升政协工作质量和水平。一是委员工作明显加强,首次召开全省政协委员工作会议,深入开展“学习领袖思想,争做责任委员”主题活动,如期完成届内所有省政协委员轮训一遍目标,扎实推进委员履职“四个一”活动,建立完善委员履职管理和考核考评机制,首次在省政协全会上对18名优秀委员进行了表彰,委员参与政协履职的责任感、获得感明显增强。二是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先后制定出台政协党的建设、理论学习、协商建言、民主监督、提案工作、专委会和委员工作、机关建设等方面制度文件80多项,政协工作“四梁八柱”制度构架基本形成,为更好激发和释放人民政协制度效能提供了重要支撑。三是指导基层措施有力,省政协把贯彻落实中央市县工作意见精神、推动解决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作为指导基层政协工作的重要任务,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统筹协调、持续用劲发力。特别是抓住去年市县换届有利时机,以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委编办和省政协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在市县领导班子换届中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协工作的意见》,并联合省委督查室加大督导落实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目前,市县两级政协优化委员界别设置,根据青海实际和各市县特点,市州政协设置20-27个界别,县级政协设置15-20个界别并统一规范界别名称;规范专委会设置,市级政协设置6个专门委员会,州级政协设置5个专门委员会,县级政协设置3-4个专门委员会,并统一规范了专委会名称。

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上开创新局面。省政协党组切实肩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全国政协和省委关于政协工作的部署要求,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省委请示报告制度,紧贴省委中心工作增强思想引导、谋划工作思路、推进履职实践,始终确保了政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突出政协组织特点,注重发挥党组成员和党员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注重发挥9个专委会分党组抓党建、促协商、带委员的重要作用,注重发挥各类履职活动中临时党组织的教育监督作用,在实现“两个全覆盖”上取得了新进展。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首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出台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党建+履职”品牌创建,严肃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持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全省政协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能力、责任担当和履职意识有了新的加强,为人民政协发挥好“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准确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创造性提出的重大论断。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吉林省56个民族成分齐全,少数民族人口208.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67%,是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我们要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一、在加强党的领导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就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为契机,自觉把民族工作放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下统筹谋划,推动各级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民委委员制度,建立社会化民族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严格落实民族工作责任制,推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及巡视巡察重点事项,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职责使命,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纽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各族人民人心认同、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任务,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灵深处。突出抓好青少年群体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实施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程,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使之成为各民族民心相通、文化认同的桥梁和纽带。要扎实开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吉林行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

三、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只有广泛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断增强。要顺应新时代新形势,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全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双百”示范创建工程。支持长春、吉林等市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扩大社会覆盖面,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把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要工作,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好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使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着力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优化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四、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加快发展,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指导“一州三县”民族地区融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制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我省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科学编制《吉林省“十四五”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在边境地区启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推动把民族地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地区、优先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也是协调民族关系,保障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只有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衡量标准,修订完善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健全具有吉林地方特色的民族法规体系。要强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理念,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用法律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坚决依法防范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切实维护全省和谐稳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良好环境。


各位同学: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年轻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和大家交流两个方面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严三实”,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5年,中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三严三实”是年轻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广大年轻干部应自觉学习和践行,真正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在自律、修身、工作上。

一、把握“三严三实”内涵,增强严与实的自觉性

首先,“三严三实”是党内规矩、做人要求的总汇。我们党已经成立超过100年、执政70余年,一路走来,立了很多规矩,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提出了很多要求。仅十八大以来,中央新制定或修订的党内法规和党建制度就有100多件,其中有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规范领导干部生活待遇的,有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的,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等等。这还只是成文的规矩,一些不成文的党内传承、要求和惯例更多。如果把这些规矩和要求提炼汇总,可以发现,都没有离开“严”和“实”。可以这么理解,大到全党,小到个人,无论谋事创业,还是修身做人,都不能背离“三严三实”。否则,党内规矩和要求就有“挂空挡”的风险,党员干部本人就可能出岔子、出问题。想想一个拥有近1亿党员的大党,如果规矩成了“稻草人”,风险会有多大,后果会有多可怕?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做人做事没有规矩、没有遵循,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形象?近几年查处的腐败分子为什么会出现那么严重的问题,原因当然很多,最主要的是他们心中没有规矩、纪律,党组织过去一些年没有把规矩抓落实。这些年干部队伍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在于干部规矩意识强化了,党组织执行规矩严格了、到位了。

其次,“三严三实”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不断进步的保障。“严”是爱护,养操守境界;“实”是磨炼,涵能力机遇。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是个漫长的爬坡过程。现在干部出问题,尤其是出比较大的问题,有组织管理不严格、不到位的因素,更多还在于个人不“严”不“实”。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年轻干部要经受各种考验,抵制各种诱惑,确实非常不容易。但只要严格要求、严守规矩、严以律己,诚实做人、扎实做事,一切都会变得简单,不会出什么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以前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社会风气不正和选人用人中的怪现象比较多,不少人受到影响随大流,而有一些干部不为所动,仍然坚持正派做人、扎实做事、严以律己,静下心来想问题、扑下身子干实事,表现出了良好素养和较高境界,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当时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已无多少考虑,但十八大以后,大多数这样的同志得到提拔,有的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而那些随风跑、不严不实的干部,有的滑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有的从重要岗位调整下来。这样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广大年轻干部永远吸取。

第三,“三严三实”是年轻干部抵制诱惑、确保平安的盾牌。“严”是平安,促善始善终;“实”能淡泊,保事业无虞。东方文化对人伦“善终”看得极重,骂一个人“不得善终”,通常会被认为是很重的毒咒。应当看到,在复杂的社会风气下,负面影响很多,年轻干部面临的权钱色利诸方面的诱惑也不少,如果不能以严守道、以严凝神、以严聚气,放低境界追求,放宽用权边界,放松约束标准,光靠组织、单位进行教育、警示,的确很难管住。腐败、犯罪通常很私密,不会在大庭广众下进行,多数在“小圈子”里发生,容易想当然地认为不会暴露。怎么可能呢?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按规矩做人做官,极易堕入泥潭。很多腐败分子,都是从不以为然、收受小惠开始,被不知不觉套牢、拉下水的,先是针眼大的窟窿,逐步发展为门窗皆破、私欲洞开,彻底没了规矩,上千万、上亿都敢拿、都敢贪,令人触目惊心。分析那些锒铛入狱的贪腐分子的心态,几乎都悔不当初。有的人说,没有被抓的时候,也总处在担惊受怕的状态,过着“不知靴子何时落地”的惶恐生活。年轻干部在还没有多少权力的时候,心中一定要有“三严三实”的铁律,以此护身、以此净心,在名利问题上淡化一些、再淡化一些,慎独慎微慎初,确保行稳致远,一生平安。

二、以“三严三实”标准修身,力求“诚、善、正”

第一,“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五千年的文明史,关于诚的箴言比比皆是,如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王充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鲁迅的“诚信为人之本”等等。“诚”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对年轻干部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对党要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保持对党的忠诚心。还多次指出,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忠诚。忠诚,是一种气节和操守,是内心的坚守,是理念、精神、意志的支撑。作为党员,对党忠诚是首要的义务,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党的要求为官,按群众期盼理事,真正做党的好干部。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时刻维护党,通过自身的言和行,努力为党的形象、威信和事业增添正能量。其次,对组织要诚实。诚实是人立身之本,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就是说只有诚实,才能取信于天下。对年轻干部来说,诚实在日常工作中就是真实表现自己,别为了在领导面前得到一个好印象而说一些不恰当的话,做一些不应该的事;别为了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掩饰什么而言语失礼、行为失常。要做到八小时内外一个样,在任何时候和环境下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再次,对同志要真诚。“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干部来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不容易,在一起的时间比家人都要长,如果每个人都以诚相待,就会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工作起来就舒心。讲真诚,首先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的诚意、你的平和。无论为人、处事,讲话、作文,最好也是最有效的与人沟通方式就是实在,不能为了虚荣抬高自己、粉饰自己,更不能装模作样、口是心非,对群众、外人摆官架子、打官腔。要人前人后一个样、对上对下一个样,做人要敢于当面红脸、背后维护,绝对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人后“两个样”,变成言行不一的“两面人”。

第二,“善”是人类的通用名片,具有丰厚的伦理、哲学乃至宗教意蕴,具有强烈的美好的吉祥意境和共同向往的价值指向。“人之初、性本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既是对善的阐释,又是为善的劝导。对年轻干部来说,首先,要有善良之心。为善是东方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道德伦理的制高点。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都是与人为善精神的体现。“善”的一大特征就是利人利己,提倡那些对自己有益,同时对他人也有益的言行。干部对于集体来说,最大的“善”,就是保持团结和谐,促进共同进步、实现共同价值。应该明白,在一个成功的集体里没有失败者,在一个失败的集体里不会有成功者!在评价看待集体、工作和他人时,要用善的眼光去看待,多一些正面评价,少一点挑剔,多理解别人,多设身处地为他人和集体着想,不要老站在个人角度看问题,更不能因为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杂念就作出不负责任的评价。特别是遇到一时不好理解的事,更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和集体的角度去分析,不要急于表现情绪。这不仅有利于集体和他人,对自己也是最好的保护。其次,要有容人之量。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善,不仅仅强调付出待人,更体现在一个人内心的宽厚、思想上的博爱、待人接物过程中的容忍与宽恕。姬昌初春打猎获母鹿而不取,以“善”而闻名,此后所以兴周;三国周瑜贪利而中计,受三气而卧于床,怀恨抑郁而终。对同事、对朋友多一份支持,这样自己也会往宽处行、往好处走,也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在一个集体里,由于大家成长环境、教育水平、家庭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在对问题的看法、理解和解决方式上有所不同。要尽量把心放宽一些,不要一双眼睛老盯住别人短处和缺点;对看不顺眼、有意见的同志,多注意发现他的友善;对得罪过自己且实践证明对方错了的人,要注意淡化反感情绪,以平和的心态与之相处,理性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切忌树立对立面、走极端。极端言行伤害的不光是同事、集体,受伤害最深的往往是自己。能上能让、能屈能伸、有进有退,才是智慧人生。再次,要有孝义之行。“百善孝为先”,中国人重孝道,把“孝”作为根本人伦,作为至善要求,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念,把“孝”推至社会秩序维护的层面,体现出慎终追远的浓重情怀。道理很明白,一个对父母都不感恩、不孝敬的人,很难指望他会对别人怎么样,会做出什么善良的事情,会有多少利他、利集体、利社会的举动。孝敬父母,是最起码的做人要求。当然,我们的文化对“孝”的界定从一开始就是广博的,没有仅仅局限于家庭人伦。《庄子·天运》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理解这一点,对年轻干部很重要。往大处说,会让年轻干部有“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自觉服务集体、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往严处说,会让年轻干部更加自重自爱,就像写下“百善孝为先”的清代王永彬说的,“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心中常怀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忍心去做,好好地清正做人、清白做事。

第三,“正”就是正直,与诚实、善良一样,正直始终处在人类道德的高点,也是当代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莎士比亚说过:“世上没有比正直更丰富的遗产。”普柏讲:“正直的人是神创造的最高尚的作品。”汉字“正”,上下左右笔画的工整划一,也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正”的认知和态度。做一个正直的人,首先,要有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绝不是个人小事,在社会群体中,每一个人的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人。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讲是非、讲原则、讲规矩,正派做人、公道处事、爱憎分明,对一般人来说并非易事。有一些人缺乏明确的是非观,对身边的人和事,不是冷眼旁观,就是熟视无睹;更有甚者,对别人的善意之举,不但不称赞学习,反而指手画脚、冷嘲热讽。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正确的是非观是健康成长最基本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当然,有时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按规矩办事,可能会得罪人,有时还会让领导不高兴,但一定会赢得多数正直正派人的支持、理解和认同。其次,处事要公道。公道正派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对人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对事的看法要入情入理。处事公道的基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这样看人评事就会理性、客观,就不会做出给自己带来后遗症的事情。再次,严格按规矩办事。十八大以后,有一批干部被查,究其原因,主要是心中没有规矩,眼里没有法纪,侥幸心理作怪。有的人以为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勾搭上了,大树底下好乘凉;有的人以为在基层,天高皇帝远,腐败问题这么多,查不着我、查不到我。还有的人觉得,腐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我不说,肯定没有问题。如果自己有铁律在胸,做到不该得的不得、不该要的不要、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就能远离腐败、远离危险。可以说,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给年轻干部提供了血的教训。这次反腐,年轻干部不能当旁观者、议论者,应作为思考者、参与者,从中认真吸取人生的教训,从而强化规矩意识。要按照党章要求、公务员规定、各种纪律规矩规范自己的言行,八小时以外尤其要严格要求自己。


近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了全面深刻的政治动员、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自觉,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凝忠诚之心,聚信念之力,抓好“当前要务”。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当前,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认认真真学讲话、悟讲话、用讲话,抓好讲话的宣传宣讲和理论阐释,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讲话精神落地落实,全面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结合学习讲话,深刻体会讲话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思想本质和实践要求,认真思考十年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光辉成就,全面领悟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探索,学出理论坚定、学出初心使命,真正在认真学讲话、喜迎二十大的过程中,实现加强理论武装、坚定信念信心的“双结合、双提升”。

凝担当之心,聚奋进之力,抓好“关键大事”。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必须进一步保持勇猛精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迎接党的二十大,必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上。鼓舞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与分析形势、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结合起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忠实履职尽责,努力担当作为。具体到当前一个阶段,尤其要多做提振士气、凝聚人心的工作,多干维护安定、促进团结的事情,展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的可喜变化,真正以伟大变革、光辉历程中的鲜活故事和生动案例鼓舞人、感召人、激励人,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出应有的贡献。

凝团结之心,聚平安之力,抓好“基础保证”。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必须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一方面,把斗争精神作为化解风险的重要法宝,自觉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提高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能力本领,锤炼政策策略水平,全力以赴做好保平安、护稳定各项工作,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加强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矛盾风险的分析研判和化解处置,确保“万无一失”。同时,把深入群众作为化解风险的治本之策,认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事烦事揪心事,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户接着一户访,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我国民法典颁布两年来,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法律文化,是民法典的一个鲜明特色,也决定了民法典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只有刑法,没有民法。这种看法失之偏颇。实际上,只要存在财产流转和商品交换,相应的民事法律规范就不可或缺。只是在不同社会,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各不相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中华法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礼法合治,礼的许多内容被用来调整社会交往中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比如婚姻继承等,都有相应礼制。我国历代制订的律、令、例等形式多样的成文法中也包含为数不少的民事法律规范,涉及婚姻、家庭、继承、土地、契约等许多事项。此外,还有众多调整田宅细故的乡规民约、民间习惯等。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民事法律不仅存在,而且内容丰富,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丰厚滋养。在民法典编纂中,我们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

民法典的深厚文化底蕴,还体现在对中华文化精神的弘扬上。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华文明的这些精神特质也为民法典所继承和发扬,使民法典更加彰显出鲜明中国特色。

讲仁爱是儒家的重要主张。孟子讲“仁者爱人”。仁爱意味着推己及人,底线要求是尊重他人权利,更高要求是扶危救困、见义勇为。民法典鼓励见义勇为,免除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而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民事责任,这样有助于避免人们因各种顾虑放弃救助。这可以说是仁爱思想的鲜明体现。

重民本是中国古代的优良传统。“敬天保民”“民惟邦本”等说法都体现着民本思想。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注重保障民生,回应人民关切,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重要法治保障。例如,制定人格权编,保障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各项人格权利。又如,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利益,规定“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守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管子》云:“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历来为人所称颂。财产交换、商品流转等民事活动尤其强调诚信为本,不能见利忘义。民法典将诚信原则作为基本原则,要求民事活动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许多具体规定也从诚信原则出发来解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进而确定各方权利义务。

崇正义体现着对公平公正的追求。《说文解字》解释“法”的繁体字“灋”: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表示法律应公平如水,除恶扬善,体现出对公正的追求。民法典既赋予民事主体丰富的民事权利,又要求侵害民事权利者承担民事责任,还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尚和合强调社会状态和谐。中华文化推崇“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谐秩序。民法典致力于促进社会和谐。例如,在相邻关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有助于厘清邻里之间的权利义务,促进人们和谐共处。民法典还将绿色原则作为基本原则,要求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在分编中作详细规定,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如,民法典有“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的规定,把传统家庭和睦观念融入当代民法制度中。

求大同在社会关系上体现出对老幼的帮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大同理想的重要内涵。民法典通过非营利法人、赠与合同等规则设计,为济弱扶困的善举提供法律支持和规则依据,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更好帮扶困难群体。民法典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理念,同时也有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是机关党建核心任务和职责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攀枝花市委根据中央和省委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发展实际和形势任务变化对攀枝花的战略路径进行了思考谋划,形成了“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同时将今年确定为“项目攻坚突破年”,要求全市上下以项目工作推动经济、统揽全局。

一、提高站位、系统谋划,凝聚项目攻坚共识

把牢政治方向。深刻认识“项目攻坚突破年”的重大意义,把心和力聚焦到项目攻坚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攻坚克难推进项目建设。深入把握“项目攻坚突破年”是攀枝花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彰显决心、传递信心,不断实现攀枝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精准把握大局。增强政治敏锐性,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市发展大局中去,准确研判,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凝聚共识,时刻不忘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峥嵘岁月,牢记艰难时期创业的宝贵经验,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践行三线建设时期的优良传统,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信念不动摇,积极投身项目攻坚伟大事业。推动深度融合。找准项目攻坚与机关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既树牢同心同德谋项目的鲜明导向,最大限度把党组织的先进性转化为项目发展优势;又以大项目建设为依托,把“五好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在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实现党建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把项目成效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同时,深化“水润花城”“工业挑大梁·惠企做先锋”等机关党建品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项目成果+党建品牌”新模式,打造以项目攻坚为特色的机关党建新品牌,把项目“烙上”党建品牌“印记”,以项目建设凝聚发展合力。

二、坚持学习、增强本领,提升项目攻坚能力

注重从书本上学。强化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相关政策学习,原汁原味学、广泛深入学、实事求是学,坚持精读、深悟、细研,增强知识储备。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强国、“两微一端”等线上线下学习方式,不断增强学习实效。注重在实践中学。以实践为学习导向,“缺什么补什么”,边学边干,开展党员干部项目攻坚业务知识培训,在薄弱环节上不断寻求重大突破和新的起色。围绕在建项目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以赛促研究、以赛促提升。增强把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现场作为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的阵地,用好“联建共建”载体,实现互学互助。坚持深入基层了解掌握实情,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注重“走出去、学先进、取真经”,不断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办法,破解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智慧密码”。注重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知识不断内化,为实践提供指引与方法,善于运用方法找到项目攻坚的症结,在解决难题的具体实践中升华理论、增进认识,积极把握项目工作规律。开展“三级书记”讲党课、党员讲微党课、机关大讲堂等活动,不断推动从学习到思考再到讲解分享的转化,在通过讲解加深认识同时,为项目攻坚传递好的经验和必胜信心。依托机关党建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各部门项目攻坚好的经验做法和成功案例,营造相互学习借鉴的良好氛围。

三、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展现项目攻坚成效

用事不避难的精神抓落实。大力弘扬“以事业为重、以干事为主、以事成论英雄”的事业观,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全面推进“项目攻坚突破年”各项工作任务。主动承担责任,做到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扛起责任用心干、开动脑筋创新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对当务之急立说立行、不等不靠。用“一盘棋”的意识抓落实。强化全局意识,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放到全市项目攻坚大局中去思考、去筹划,注重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处理问题,加强与项目职能相关部门沟通交流,自觉维护全局利益。针对重点项目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明确牵头人和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融入责任链条,用好“双报到”等载体,发挥机关职能优势,建立机关和企业之间“政策直通车”,解决企业实施项目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用深入一线的勇气抓落实。主动去项目攻坚“一线”作为,把项目攻坚的火热实践作为“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能力、比作风、比实绩”的重要战场,不断在一线的“大熔炉”中淬火成钢、成长成才,用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组织的信赖。开展“党旗飘在一线”行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党建引领各类专项攻坚行动;在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按照“六有”标准规范化建设临时党员活动室,让一线党员干部过好“工地组织生活”;积极为项目一线工人贴心服务,设立临时休息站。

四、廉洁自律、涵育新风,夯实项目攻坚保障

坚持廉洁自律。在项目谋划储备、项目招引落地、项目建设推进等过程中大项目、大资金多,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进一步强化“阳光纪检”工作理念,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严格践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本色。开展新时代机关廉洁文化系列活动,做到正面典型教育、反面警示教育,讲好正风肃纪反腐倡廉新故事。强化作风建设。持续整治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做到清白为官、干净做事,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以良好家风促进工作作风。着力建强班子。以高标准严要求建强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增强领导班子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把只动口不动手的“甩手掌柜”、得过且过的“撞钟和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不推不动的“提线木偶”坚决清除。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开创性。习近平法治思想运用系统观念看待法治,深化对法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强调正确认识把握法治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为新时代法学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思想指引。

法理学是研究法的现象、本质、价值、作用、发展规律、实现形式等基础理论问题的学科。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法理学关注的重点不同,在内容和特色上各不相同,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们对法的不同理解。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厉行法治,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开创性,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指引中国法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概念

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立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子体系,涵盖从法的制定到实施、从监督到保障等法治建设的多个领域和环节,使法治建设成为一个构造完整、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这既为我们把握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提供了一幅科学清晰的结构图,又为我们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可执行、可操作的施工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运用系统观念看待法治,克服西方法理学就法论法的片面性,从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等维度全方位揭示法和法治的各种功能,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有机的完整体系。例如,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治理角度,提出“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深刻指明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等,深刻指明法治在规范政府和市场关系方面的重要功能;从社会公正角度,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深刻指明法治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这就从更高历史站位、更宏观视角丰富和发展了法的功能学说。

深化对法治发展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没有定于一尊的制度样板,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国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道路。”西方法理学对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了许多解释模型。例如,从习惯法、官僚法到法律秩序的演进模型,从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到回应型法的发展模型等。这些模型有其特定产生背景,不能照抄照搬来解释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不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法治发展模式。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像英国、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呈现出来的主要是自下而上社会演进模式,即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需要,经过一二百年乃至二三百年内生演化,逐步实现法治化,政府对法治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像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呈现出来的主要是政府自上而下在几十年时间快速推动法治化,政府对法治的推动作用很大。就我国而言,我们要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在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地推进法治化。”这生动阐明了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主张从本国国情出发自主探索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破除了法治发展的“西方中心主义”,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法治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主张法治发展自主性的同时,也强调法治文明的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这深刻阐明了法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法治发展理论。

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

法的价值追求可以理解为法治为什么人的问题。西方一些法理学研究者将法治的实际运行与目标追求对立起来,对法的价值产生怀疑。我们党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体。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深刻回答法治中国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科学阐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彰显了真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法治建设的评判标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良法善治守护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这就为法的价值评价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标准。

习近平法治思想还系统论述了公平、正义、民主、平等、人权、安全、和谐等诸多法的价值。例如,把公正作为法治的生命线,明确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刻阐释活力和秩序、安全和发展等不同法的价值之间的内在关系,使法治价值理论更加科学完备,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正确认识和把握法治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政治和法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持续讨论的经典论题。西方法理学一些实证主义、形式主义研究者主张把政治、道德等因素从法律中剥离出来,试图让法律成为一个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独立运行体系,这并不符合法治运行的实际情况。一些西方政治学者也承认,西方民主模式下,政党不仅能对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施加影响,也能影响司法机构。

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律置于社会系统中来审视,科学阐明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等重大关系。

在政治和法治的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这就破除了法治和政治无关的认识误区。在这个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党和法治的关系,强调:“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政治对法治的深刻影响,深化了政治与法治关系的研究。

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上,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阐释了法律和道德、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明确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和法治对道德的保障作用,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认识和把握法治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体现了深刻的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为新时代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有宁静环境守护神之称的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等内容,用法治方式、制度力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噪声污染问题。

为防噪、降噪、治噪提供法律武器。栗战书委员长强调,噪声污染防治是重要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对法律实施效果充满期待。要重点抓好法律中新制度新规定新要求的贯彻实施,切实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噪声污染防治法紧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宁和谐环境需要,重新界定噪声污染内涵,针对有些产生噪声的领域没有噪声排放标准的情况,在坚持“超标并扰民”的判断标准基础上,将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纳入噪声污染范畴。

实现源头防控与分类管理并重。源头防控是噪声污染防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法律强化了相关要求,包括完善产品噪声限值制度,对于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工业设备、施工机械等产品,要求在其技术规范或者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噪声限值,并且对产品及其使用时发出的噪声进行监督抽查;要求制定、修改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环境影响篇章、说明或者报告书中应当包括噪声污染防治内容;规定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应当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验收、交付使用等。

分类施策精准治污。噪声污染一般分为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法律分设四章,明确防治措施。对于工业噪声,要求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新建排放噪声的工业企业,改建、扩建工业企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业噪声污染等;对于建筑施工噪声,明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等;对于交通运输噪声,规定新建交通项目应符合有关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规范以及标准要求等。

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广场舞喧嚣等突出问题,法律拿出了“新招实招硬招”,在“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专章,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并明确公共场所管理者可以采取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等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群众自觉减少噪声,共同维护和谐安宁的家园。

“法律责任”专章用十七条规定加大惩戒力度。对生产、进口、销售超过噪声限值的产品,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排放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工具运行时未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等违法行为,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明确了罚款额度,完善了处罚机制。如第七十一条规定,拒绝、阻挠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为解决处罚手段欠缺等问题,噪声污染防治法完善责任种类,新增责令拆除,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责令暂停施工等。如第七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域新建与航空无关的噪声敏感建筑物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建设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

在完善民事责任方面,第八十六条规定,受到噪声侵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侵权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对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相应的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对于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第八十七条规定,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让法律制度的牙齿有力“咬合”,把“让污染者买单”落实到位,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全社会应当增强噪声污染防治意识,自觉减少社会生活噪声排放,积极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活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噪声污染防治氛围,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


学习的成效要靠实践来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同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及时学、带头学,系统学、深入学,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更加强化责任意识,担起政治责任,振奋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实干求实效,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要立足当前,奋发有为。今年以来,我省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四个拉动”等,上半年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趁风扬劲帆,我们要以竞进状态、拼抢姿态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坚持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不断巩固提升稳中向好的态势,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为稳住全国经济大盘担当尽责、多作贡献。

全力打好防疫防汛两场硬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坚持就是胜利、防住就能稳住、常备就有安全”的意识,精准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统筹防控,不断完善防疫生产双线运行和深度嵌入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全面落实“123”和“321”工作要求,以保每一次过程降雨安全来确保安全度汛。

放眼长远,不懈奋斗。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殷殷嘱托,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十大战略”,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奋力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丰硕成果,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同志们:

大家好!按照统一安排,今天上午这堂课,我们共同度过,交流、探讨的内容是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在座的同志,党龄都很长,长期从事领导工作,应该说对党性和党性修养的理解、实践,都深有体会。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和思考,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同大家交流、探讨,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党性修养

我们要探讨“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这一课题,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党性,什么是党性修养,以及党性修养的提出、发展和内在要求、外在表现。

(一)什么是党性

从政治角度讲,党性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世界上有很多政党,共产党的党性是什么?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本质的特征,是阶级性的升华。列宁同志最早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刘少奇在《论共产党人的党性》中也指出:“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者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刘少奇同志对党性的阐述比列宁同志更加具体,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就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所以说,党性是什么?就是阶级性,是一定的政治形式在党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固有的本性。

(二)什么是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共产党员党性的某种程度,或者可以理解为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改变自我的过程。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管理能力修养等等。这就是说,要加强党性修养,就要从这几方面来提升,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名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体现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才能够在改造自己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是肩负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使命的党,每一位共产党员,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党性修养的提出及发展

党性修养的提出及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一个政党建立之初,不可能对党性有一个高度的认识,认识是一个深化和渐进的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历来十分重视共产党员的修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和世界观改造都曾有过论述,列宁第一次使用了“修养”这一概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针对中国革命和党的自身建设的特点,明确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思想,并把加强党的思想教育,作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重要问题和中心环节,而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思想修养。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特别强调党的队伍的“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强调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改造与党员的自我改造。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更加明确的指出,全党要更加普遍、更加深入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刘少奇同志1939年专门撰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党员修养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等作了科学、深刻和全面的阐述,有力地推动了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正因为我们党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始终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注重党员修养,尤其是党性修养,就把占党员队伍大多数的出身于小生产者的农民和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斗争实践中教育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成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战员和坚定的党的干部,解决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途径问题,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党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这同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和修养,从而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密不可分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共产党加强世界观改造和思想修养,决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共产党员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我们党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党员修养搞得好,党员队伍素质就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然或放松了党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党员修养,党员素质就下降,党的形象就要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要受到影响甚至挫折。注重党的修养,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条成功经验。

二、当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加强党性修养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之所以要突出强调加强党性修养,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非常注重修养。“修身为本”,是古代思想家一直注重倡导的基本观念。古人云:“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把修身作为第一准则。为此,古代思想家设计了不同的修养标准,比如孔子提出了三级标准,第一是君子,就是心肠好,心底坦荡;第二是仁人,就是自己成功,让别人也成功;第三是圣人,就是内有盛德,外有功绩。其实,中国儒、道、佛三教都非常强调自身修养。我国古代思想家总结出了多种方法:一是为学,就是注重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强调学思结合,乐学、勤学、善学;二是慎独,就是自己独处时,用高尚的道德约束自己,不做越轨的事情;三是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不对的怎样进行修正;四是改过,就是发现问题,立即改正;五是知耻,知耻近乎勇。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心,任何事情都会做出来,所谓“知耻才能知止”,就是只有知道哪些是耻辱的事不能干,才能知道到哪为止。清朝有一本书叫《围炉夜话》,讲“仁者从人,义者从我”,也特别强调要从自身做起。

(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当今世界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三大趋势,一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19世纪人类知识科技翻一倍需要50年,到上世纪80年代需要3年,当前仅需3天。发达国家正是掌握了最先进的大量的前沿科学技术、尖端产品,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强势地位。二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市场上有一本书非常畅销,就是《世界是平的》,讲的就是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在这种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所以人们很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可以讲,我们党正面临着如何正确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抓住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和平崛起的考验。

(三)党情现状迫切要求加强党性修养。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的主体意识、社会格局、利益格局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社会问题必然会波及每个人的思想变化,对党性修养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方面也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概况起来就是“四化”:一是对党性教育的弱化。现在都过多地强调人性化要求,无形中弱化了党性、原则性的要求。人性化要求提出来了,党性要求退后了,这样就使一些党员干部对党性锻炼得不到有效重视。二是对党性教育的淡化。就是党性的共性要求和党员的个性需求,没有有机统一起来,人为的割裂开了,甚至把共同的理想和具体的行为规范混为一谈,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对党性的一种淡化。三是对党性教育的简单化。这种简单化,主要表现在工作状态方面,现在很多党员干部认为,只要我把工作干好就行了,对加强党性修养以及个人的修为、品德就有所放松,这是对党性简单化的理解。同时,现在各级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对工作具体要求的多,思想上的神圣感、自豪感强调的偏少,而且好多人认为这些道理不需要讲,谁都清楚,自认为自己讲的比领导还要好、理解的还要深,导致一些党员对党性的简单化理解。四是对党性的理解庸俗化。这与社会大环境、大气候有关系,现在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浮躁之气,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这在好多人身上都有体现,这些都是不对的,也是党性不纯或没有党性的表现,都需要我们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克服和抵制。

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首先,要培养德性。古人说:“德者本也”,德,乃人性之回归,是人存身立世之根本,也是人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德性是基础,党性是德性的升华和最高阶段。要加强党性修养,就必须首先加强德性修养。实践证明,当个好官,必须首先做一个好党员,而做一个好党员,则必须首先做一个有德性的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自身的修养放在第一位,做官先做人,为官重修德,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更要注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在立德、自律、修身上狠下功夫,努力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一是要以大爱之心对人。常言道:人能感动,是因为有爱,有爱才有快乐。爱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爱自己,要有博爱的胸怀,要有“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境界,需要有“念人之过必亡人之功”的意识,需要有“尚贤为政之本”的情怀。人一旦丧失了爱心,便失去了接受真实、真情、真爱的能力,也就失去了直立于人世间的精神骨架。二是要以无私之心对事。湖北江陵,清代为荆州府治所,文学家梁章钜曾为之题写了一副短联:“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上联道出了从政的要谛——于民便;下联则强调政务应公开、透明,要心底无私,不干见不得人的苟且之事。“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便无畏,无私便心安理得,无私便光明磊落,无私便不怕半夜鬼叫门。三是要以感恩之心对党。就是总是心存感激,感激组织的培养、感激群众的支持、感激同事的帮助;最基本的,要感激党给了我们存身立世、谋生度日的岗位,多想想我们一个月几千元的工资,我们到底为单位做了些什么。四是要以自律之心对己。就是不论大事小情,都要行不失身份,为不损品格。党的干部慎于行,不仅要清醒地把握好自己每一个具体的行为,处处体现出党员干部应有的表率意识、规范意识、自律意识,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作风素养和人生态度;而且要自觉做到慎独慎微,当面背后一个样,明里暗里一个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一身正气,坦坦荡荡。

其次,要锤炼心性。心性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思想、意志、性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修身养性、不断完善自己的历史。注重个人修养,讲求内心调适,崇尚人格完善,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历代有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注重“修身养性”,把修身看成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而修身的根本途径在于端正内心。明代吕坤《呻吟语》对保持良好心态作了具体阐述:“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可以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的个人能力基础上,心态决定命运,状态决定人生。心态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外在形象、事业发展、前途进步,而且更有可能透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和他人,影响着组织内部的氛围,影响着整个社会政治生态。

第三,要修炼官性。俗话说:“做人必须象人,做官不可象官”。一个人对做官的态度,决定其“官性”、“官品”的好坏。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有些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了,放松了党性修养,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整日趾高气扬,指手划脚,“只做智叟,不当愚公”。修炼官性,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的远大理想。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干部干事,往往是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激情,越干越有成就;不干,于事无成,于己荒废,于组织和群众更是无法交待。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做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开阔大视野,以求大作为,要跳出个人和局部的“小我”,把眼光放宽到“围绕事业谋发展、围绕群众谋利益、围绕部门树形象”上。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政绩。提拔看政绩,政绩出干部,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一条基本原则,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于干事创业的大潮之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做出一番事业。但是,对于政绩如何理解、如何创造,持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则在不同的干部心目中有着不同的结果,甚至存在天壤之别,成为测试一个干部“官性”的“试金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站高望远,深谋远虑,把当前与今后结合起来,既讲实效、更重长效。切实防止创造那些当前有“甜头”、今后吃“苦头”,表面看似“有作为”、其实质是“坏作为”“乱作为”的“病政绩”。有的干部做事只搞“短期行为”,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对领导和群众一眼就看得见的“显绩”干得轰轰烈烈,对领导和群众一时看不见的“潜绩”刻意掩盖,对一时完不成甚至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搁置一边。这实质上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是私心在膨胀,不仅与党的宗旨观念格格不入,而且对干部本人的成长非常有害,最终会被人民群众不齿和抛弃。

同志们,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同消极思想和意识作斗争、不断超越和改造“旧我”的过程,是极其漫长、极易反复甚至是非常痛苦的过程,没有坚强的毅力是难以完成的。希望每一位同志都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保持积极健康心态,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为实现奋斗的征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愿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有坚强的党性、美好的人生!

谢谢大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更好地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今日起,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社科联、新乡日报社组织我市社科专家开展解读阐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赶考”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特有的一种精神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实践的形象表达,体现了浓厚的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迎接党的二十大、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早在处于局部执政地位的延安时期便具有了强烈的“赶考”意识,并逐步将其内化为党的自觉意识和优良传统。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中讲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步步由弱到强终于推翻明王朝,却在进京后面对巨大胜利丧失忧患意识因骄而败的故事。身在延安的毛泽东读到此文后深受启发,将其作为延安整风的文件下发全党,并认为“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这体现了毛泽东对革命胜利后如何长期执政的思考。1945年7月,到延安访问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如何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对历史周期律问题的思考表明毛泽东对如何进行“赶考”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一行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临行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正式提出“赶考”问题,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赶考”问题,明确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强调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二、应对风险挑战,必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国共产党对风险挑战的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新时代10年来“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10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基于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要求:“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因此,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的当下,正因为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全党才必须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三、为人民“赶考”,永远在路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因此,“赶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长期执政的政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此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也是共产党人“赶考”初心的根本体现。只有不忘“赶考”初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中国共产党才能强化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只有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加紧密,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也才能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作出的重要论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错失了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国,从所谓“天朝上国”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鱼肉”。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才根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祸根,实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

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岁月到昂扬前行的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根本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抓住这一目标不动摇,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拓展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完善,加速了现代化发展进程,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走自己的路,我们矢志不渝、步伐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各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目标与使命不同,不可能选择同一条发展道路,而且人类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与振兴的。我们立足神州大地,传承中华文明,顺应时代潮流,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不断变为现实。

当现代化道路加上“中国式”,普遍规律融入现实选择,宝贵的“中国方案”既改变了中国自身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格局,让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生动。在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看来,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没有经验可循,没有先例可参,没有现成道路可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方针,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一方面,理论上创新求突破,坚定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深化新的现代化生动实践,以原创性现代化新理论,应对并解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另一方面,实践上创新求突破,坚定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鼓起敢为天下先、勇立时代潮头的朝气和锐气,从宏大处着眼,于细微处落笔,锲而不舍实现一个个既定目标。

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复兴中的民族、行进中的中国,正在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社会主义中国生机蓬勃、前途无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通往更加光辉的未来!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营造有利条件。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具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汇聚众智、增强合力,注重开发蕴藏在统一战线中的人才资源,持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提高统一战线服务大局能力。

一、服务转型发展,激发“双创”动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技术创新、产品集成、管理创新、供应链培育等都需要汇聚人才。大量党外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可以通过行业选才、平台引才、社团聚才、项目育才、环境留才等工程,创新抓领军人才、抓领头资本、抓龙头企业的组织方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四川绵阳科创区依托统战工作揽才聚智,培育形成新媒体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基地、数字产业及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网红特色街区等,有效激发“双创”动能,为统战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服务基层治理,打造共治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协调社会关系、提供公益服务、进行民主协商、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等作用。调动他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制度化参与渠道,有助于把统一战线的组织、人才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绵阳市涪城区迎宾社区构建多元共治激励机制,依托110多名各界代表人士,组建了16支社区治理服务队伍,参与社区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维护、社区养老、诚信建设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使社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

三、服务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人员等,是农村基层统战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能够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绵阳江油市方水镇白玉村发挥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人员的主体作用,建成水果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培育种植养殖大户98户,种植特色水果面积占全村总面积80%以上,销售的水果占全村总产量80%,收入8000余万元;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每年吸引上万游客休闲度假,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

四、服务对外开放,搭建合作平台。海外统战工作在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空间、优化国际贸易环境、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和国际分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海外侨胞有着热忱的爱国情怀、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绵阳市依托海外联谊组织、社团机构、商会企业等资源,搭建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联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代表,为其提供投资、创业等机会,促成合作项目,力求实现共赢。


同志们: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严治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切入点。

近年来,我们把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不懈抓整顿、抓提升,党员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展现了良好精气神,得到了上级高度评价。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纪律规矩制度,我们在干部作风建设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下面,就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作风建设等方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作风建设要政治清醒。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抓作风建设必须着力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就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原则,坚决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有的干部不注重理论学习。有的干部对新发展理念学习不够、领会不透,存在惯性思维、经验主义,穿着新鞋走老路,习惯照搬老一套,甚至人为设立条条杠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拒之门外,推之大吉。一是提高站位。要切实找准个人本职工作在服务全市大局中的定位,把为全市重点工作做贡献、做保障作为重要职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主要精力就集中到哪里,工作措施就落实到哪里,决不能当旁观者、过路客、局外人。二是解放思想。“实干”不是按部就班,更不是照搬照抬。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力推动党员干部从保守僵化、落后封闭、自以为是等状态中走出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破除思维定势,强化实践思考,少些纸上谈兵、理论假设,多些求真务实、实践探索。要坚决摒弃一切与加快高质量发展不相符合的陈旧观念,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创新思维、提高效能。三是坚定信念。要切实扛起重大政治责任,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座的都处在抓工作落实的第一线,我们开展的一切工作都事关群众方方面面的利益,完成不好、处理不好就会引发一些舆情事件,各级干部要亲自坐阵、靠前指挥,始终做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掌握情况,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解决问题,第一时间请示报告、抓好落实,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回应关切,做到紧急时刻挺得出,关键时刻不失语、重要关头有声音,坚决防止舆情事件发生、扩散。

二、加强作风建设要工作勤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本职工作上要求真务实,切忌懒散假空。一些干部的拼劲、闯劲、韧劲有所下降,节奏有所放缓,个别部门和人员呈现出“慵懒散”的状态,甚至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等、靠、推、拖、躲、绕”,只为不干找借口,不为干成想办法。个别干部不愿多出力,安排的工作干好干孬无所谓,到点就走,缺少敬业奉献精神。古语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一干部,全市的百姓养活着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勤奋敬业干好本职工作?各部门单位、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把工作岗位作为干事创业的主场、攻坚克难的战场、施展才华的赛场,冲在一线、干在实处,争做标兵、多做贡献。一是提升干劲。要强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对党委、政府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主动作为、提速提效,倡导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风气,决不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更不能听之任之、得过且过。二是坚持韧劲。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布置的任务,不管有多难,都要坚决执行、坚决落实、确保成效,特别是对事关全市发展全局、事关全市群众利益的重点工作,要特事特办、全程靠上、一抓到底,决不能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三是奋力拼搏。要在“拼”字上下足功夫,力争以更大的“尽责指数”“奉献指数”,换取事业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加强作风建设要务实有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解决好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小事,提升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幸福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有的干部抓落实“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很忙,实际上却是“满场跑、不进球,只出工、不出力”。这些都与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下大气力自查自纠、整治整顿。一是压实责任。全体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要敢上、在矛盾面前要敢管、在风险面前要敢闯,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找办法,要勇于当先锋、攻山头。只要有任务没有完成、工作没有起色、难题没有攻破,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千方百计想办法,竭尽所能找对策,真正把工作抓到位、抓出实效。二是强化协。“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全市的发展才能把握机遇、继续向前。全体干部都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决不允许存在“这个工作归他管不归我管”的错误思想,党委、政府安排你了,你就是责任人,就是执行者,要通力协作、相互补位、各显其能,形成抓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三是明确导向。要坚决凭实绩选用干部,不看说了什么,关键看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要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把那些整天混日子、工作没起色、“只会来事不会干事”的干部坚决调整下去,让“李云龙”式的干将、闯将调整上来,这类干部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要积极为他们撑腰壮胆、搭建舞台,鼓励他们打消顾虑、放手大干。

四、加强作风建设要精进进取。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当磨砺自己奋发精进“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比如个别干部觉得年龄大了,工作再拼也没有“意思”了,还有个别年轻干部受消极因素影响,觉得干好干孬一个样,工作平推平拥、得过且过。有的干部在一线抓工作落实时,作风漂浮,把检查当作软任务,搞形式、走过场,有的干部学习意识不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锤炼过硬本领。学习贯穿人的一生,是锤炼复合型人才、锻造多面手干部的大熔炉,个别干部说自己学不会,这个没人信,没有学不会的,只有不愿学的。不论你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学习与实践都是并行不悖的。要苦练内功、学思践悟,对标工作要求提高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做到“强筋壮骨”。要积极参加市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努力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二是努力争创一流。常言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标准不高,成绩自然也不会好。要树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坚决克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心态,干就干出彩,争就争一流,抬高标杆、自我加压、争先进位,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到更好。三是坚持目标导向。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周边地区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理念,科学定位工作、科学定位未来发展。要全面研判,科学制定思路。深入研究现状、政策、趋势,科学提出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指导性、操作性。要结合实际科学选定一个学习的先进,纵向的比一比、横向的看一看,找一找差距,想一想办法,研究下对策,再继续揣着“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心态,那必定是井底之蛙,终将被发展的大潮打散、埋没。

五、加强作风建设要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做一名好干部的最起码标准。清正廉洁就是指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一是严格落实规章制度。要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权,牢固树立“一切按照规矩办,有制度必须落实”的思想自觉。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凡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凡部门单位和基层组织无权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及时请示上级党组织,决不允许自作主张、自行其是。二是始终做到严于律己。在修身和严格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始终做崇尚学习、高尚情操、自我批评、开拓创新等方面的先锋表率,全面带动身边的党员干部形成人人讲修养、个个比修养的浓厚氛围。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用铁的纪律规范言行举止。三是持续遵纪守法。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提升在法律规则边界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要努力用法治化的办法,提高工作效能,破解矛盾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发展活力,让崇尚法治、践行法治成为每一名全市干部的自觉行动。

同志们,全面做好从严治党是作风建设的保障和目标,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基础,两者相互促进。我们要强化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明方向明规矩明底线、强担当强本领强执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苦干实干拼命干,让“拼”成为我市干部身上最鲜明的特质,全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同志们:

今天召集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开会,由我给大家围绕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讲一堂廉政党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做分内之事、应尽职责,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为此,戴河镇党委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取得实效。

2020年以来,镇党委以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紧抓“责任制”这个龙头,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贯穿于各项工作的一根“红线”,高位推动,履职担责,主动积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监督责任的意识在全镇得到树立,从严治党落实到工作全过程,风清气正的政治风气不断得到加强,反腐态势取得压倒性胜利,为积极推动振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政治保证。

一年来,我们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一是突出政治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结合镇情实际,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分解责任到人,并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之中,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各部门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实行“一岗双责”,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按照分工责任配合抓,责任到村、到科室,分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高度重视区委第二巡查组反馈的各项意见,始终把抓好整改落实作为改进各项工作的具体抓手、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促进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严、从快、从实转好整改落实。通过整改落实,我镇党的建设明显加强,作风建设明显提升,内部管理明显规范,精神状态明显转变。三是监督执纪问责成效显著,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得到加强。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实行每季度同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所辖的28个村、5个社区“一把手”谈心谈话、提醒警示,对履行好分管范围内的“一岗双责”提出明确要求;此外,在镇级制度建设层面,严格把“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和末位表态、任职回避、定期轮岗、离任审计等制度坚持好,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落实有力;同时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镇党委议事规则,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推动班子成员间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增强主动监督、相互监督的自觉。四是落实重点项目监督。在村道公路项目建设、村庄拆改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上,坚持走“三重一大”的规范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做到集体讨论、民主集中、科学决策。其实从我们的工作成效不难看出,主体责任的落实重在强化主体意识、细化责任体系、实化工作举措,大而化之也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交流的主题——“守初心·知敬畏·履职责”。

一、守初心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开始,领导人民先后历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70多年来,又领导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看到我国的崛起,西方反华势力又加大了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和“颜色革命”,包括现在他们伸向香港、妄图分裂中国的“黑手”,毋庸置疑都是绝对不会得逞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以来我不停在思考,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作为我们基层乡镇干部,到底该怎样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并守护这份初心使命呢?我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

(一)结合学习党史、国史,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我们学习领悟党史、国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中有关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就是要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我们党是怎样从建党之初就把初心使命刻在了旗帜上从来没有动摇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自己命运,开始建设自己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共产党人行,别人不行?说到底,这是一个初心和使命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出发,始终怀着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真正与民同苦、为民分忧。2015年2月13日春节前夕,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专程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彻底改变“十年九旱”的历史,河南林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风餐露宿、日夜奋战,一锤一钎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十年修渠中,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用热血和汗水铸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代代的共产党员就是这样用行动彰显着他们的初心与使命。

(二)结合我们的个人成长经历,发自内心地感恩党和组织,增强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在座的同志们每一点进步,既有自己的努力工作,更有组织的关心培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政治担当,给全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怀揣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对组织的感恩之心,来参加主题教育,通过学习教育切实提高思想站位,切实担起应负的责任。要有一种为党分忧、为民尽责的感恩气节,始终牢记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珍惜公权力这个平台,不辜负组织的辛勤培养和殷切期望;要有一种勤勉敬业、执着追求的感恩气度,永葆爱党爱国、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赤诚情怀,把内心深处的感恩和激情转化为砥砺奋进的自觉行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山海关的甲申史鉴馆相信很多人都去过,不知道大家读没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大家应该对1644年的历史事件并不陌生,李自成在山海关功败垂成,倒在胜利的喜悦中。对于其失败的原因,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教育全党“决不做李自成”“决不重犯胜利时骄傲自满的错误”“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继续战斗”,等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视察,并强调指出,我们缅怀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时刻不忘初心和使命,时刻牢记“两个务必”,以更加坚定的清醒和自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二、知敬畏

古语言: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事有所畏,其业必成。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说:“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意思是:凡是有所畏惧的人,就不敢放肆,心有约束,因此能修德养性;如果无所畏惧,“老子天下第一”,为所欲为,必定招致祸灾。

敬畏,是人们处世的一种态度。恭敬而有礼,心存畏惧。知敬畏,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简单说就是用“怕”来约束自己,做到谨言慎行,自重、自省、自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我个人认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包括普通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其中的三个敬畏:一是敬畏人民。权力的本质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利,党员干部在执行权力时必须牢记权力的来源,牢记人民的信任和自己肩负的责任,敬畏权力,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当成自己谋利的资本。二是敬畏党组织。每个党员干部的发展升迁哪一步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如果一个人目无组织,自由散漫,就会犯错误。因此,党员必须强化“组织观念”。应当明白,只要是党员,就要比普通群众有所提高,党员的言论绝不仅仅是代表自己,相当程度上是代表组织和代表,关乎党的形象。敬畏组织,就是说话办事不要忘记自己身份。对组织的敬畏,还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多做党的工作,在工作中实现党员价值。三是敬畏党纪国法。法律既是对个人的约束,又是对个人的保护。我们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对宪法和法律具有虔诚的信仰。一个人如果无视法律,行为就容易出轨,甚至惹上牢狱之灾。敬畏法律,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律观念,始终做到敬畏法律的严肃性。特别是把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转化为自身的信念、信仰,始终做到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行事。

三、履职责

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是党委(党组)的政治责任,是必须履行的政治任务。党委(党组)书记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的理念,既要承担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也要当好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既管事又管人,做到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进京赶考”永远在路上的使命担当,时刻绷紧居安思危这根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落实好主体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当前,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观念滞后,责任意识层层递减,呈现“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尤其是基层,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强,具体行动和措施还不多,还停留在学习、领会和表态阶段,有的领导干部当老好人不想抓,有的光说不练、没有抓。要明确纪严于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的前面,在法律底线之上架起带电的纪律“高压线”,防止党员干部由“小错”酿成“大错”,达到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的目的。坚持运用“四种形态”,逐步使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反对“家长制”官僚作风,对重大决策决定时,作为主要领导只能有一票,没有相对的否决权、拍板权。

(二)强化“一把手”责任担当。落实好主体责任,关键是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担当。管好班子,带好队伍,首先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只有“一把手”真正把责任担起来,把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履行好,才能一级带一级,班子和班子成员履行责任才能真正尽心尽情尽力。作为第一责任人,我将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制度;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班子其他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要切实把责任抗在肩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真正摆上突出位置,与业务工作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的要求才能实现,班子才能履行好集体责任,班子成员才能履行好“一岗双责”才不会落空。

(三)抓好重点责任落实。落实主体责任,必须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以重点责任的落实带动全面责任的落实。一要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加强责任教育,严肃纪律规矩,用制度管人管事。二要选准用好干部。坚持选人用人标准,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不唯票、唯分取人,既选用才干过硬的“能吏”,也选用安分守己的“循吏”,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近几年我镇调整了部分干部,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则进行的,成效显而易见。三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扎紧扎牢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加大对违反制度规定查处力度,着力消除制度执行的“弹性空间”和“死角地带”。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责任分解机制和传导机制。紧紧咬住“责任”二字,扛实抓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戴河镇关于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解等任务分解。去年,工作任务特别多,但我们将主体责任层层进行分解,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建立上下有机互动的责任传导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相关制度,通过约谈、听取汇报、工作检查等方式,将压力层层传导下去,把责任压紧压实。二是印制张贴各科室站所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图,把权力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大家要按照职责抓好落实。三是定责述责。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定期开展述责述廉活动。

(五)强化问责严肃责任追究。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我和班子成员经常一起探讨分析研判我镇的形势,总感觉到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对主体责任不上心、责任难以落实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追究不到位。要突出问责,让落实责任不力追责问责成为新常态,谁没有落实好主体责任,谁就要受到追究,谁就要受到处理。我特别支持纪检工作,支持纪检部门“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不管是现职还是已经调离或者升迁,都要倒查追究责任,通过问责一个,达到警醒一片的效果。

(六)建设让党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乡镇铁军。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推进队伍建设。一是在政治上,要有铁一般的党性信仰。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忠诚于党的初心使命,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在素质上,要有铁一般的过硬本领。坚持立足主责主业,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谈心、大提升”活动,边学习、边检验、边提高。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找准短板和不足,全面纠偏、充实、提高。三是在作风上,要有铁一般的纪律担当。要把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作为职业担当和使命情怀,要坚持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正确理解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对大家的最好保护。

同志们,今天我这个算不上讲课,就是向大家汇报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如果能对大家有一点启发,也就达到了目的。

谢谢大家!


“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日前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阐述,昭示着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强大决心与信心。

“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字字千钧。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全面从严治党就要跟进到什么阶段”的清醒,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

新时代的这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历经百年奋斗锤炼的最鲜明品格。从1945年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总结“党正是在克服这些错误的斗争过程中而更加坚强起来”,到1981年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明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再到2021年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宣示“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这样的鲜明品格一以贯之。由小到大、由弱及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原因就在于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病症,在革故鼎新、去腐生肌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超越;之所以有勇气、有底气自我革命,根本原因就在于“为人民服务,我们没有自己的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才能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

站立当下,我们已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处在民族复兴伟业关键阶段。越是接近宏伟目标,越要保持冷静清醒。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这是党长期执政必然面临的风险挑战。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决定了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永葆自我革命的精神,回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基本命题,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要增强自我革命的勇气,不怕难、不畏难,义无反顾、动真碰硬,努力在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要砥砺自我革命的能力,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展望前路,既有无限风光,亦有乱云飞渡。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本色依旧,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激流险滩中奋楫向前,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迈进。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科学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为托举强国梦想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一以贯之的追求和信念,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不断为历史增添新的内容。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的“实现国家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的现代化”启程,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拓,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与之相伴,从新中国成立后大约需要100年的时间表,到改革开放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向;从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到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谋划、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为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路线图。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根据事业发展和人民意愿,把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与发展的阶段性结合起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伟业,积小步为大步,以累进求突破。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尤需继续弘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品质。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实践已深刻昭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只有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才能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勇毅担当中不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强起来的中国,必将影响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格局,必然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风险考验,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布局战略谋划,观大势、看全局、抓大事,对潜在风险作出科学预判,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葆有战略定力,又讲求策略方法,善于积极应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勇做开拓者、勇做改革者、勇做实干家,把个体价值写在民族复兴的征程里,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中!


近年来,陵城区委统战部紧紧围绕引领思想、汇聚力量、守住底线工作要求,坚持以“走在前”的目标定位谋划各项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共同思想根基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凝聚思想政治共识是统一战线的首要任务。陵城区坚持“三个强化”,团结引导统一战线成员与党同心同行。强化《条例》学习贯彻。把学习《条例》摆在重要位置,依托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陵听半小时”等载体,开展多形式、各层面、全覆盖《条例》学习,推进《条例》学深悟透。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加大对学习贯彻落实《条例》的督导检查力度,切实让《条例》在基层落地生根。强化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从办公用房、专项经费、活动场所等对民主党派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协助健全述职评议、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强化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组织部、统战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定期研究党外干部工作。科学规划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挂职锻炼等工作,加大党外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推动更多党外干部交流任职。

二、紧扣中心大局,彰显统战时代作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统一战线存在发展的价值所在。聚焦“突破陵城”,迫切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发挥民主协商的政治优势。坚持汇智聚力,支持民主党派围绕全区“十大奋进行动”进行专题调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党外人士通报会、经济运行情况座谈会,在民主协商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发挥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拓宽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渠道,更好地引导支持党外人士围绕重点工作建言献策。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切实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加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统战团体建设,拓宽统战工作领域。不断涵养港澳台侨资源,强化对外联络联谊,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向陵城聚集。发挥政企交流的平台优势。在民营经济人士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百企结百村、公益慈善事业等。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用好政企交流中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大商会建设推进力度,扩大商会阵容,增强商会活力,助力“双招双引”。

三、坚持底线思维,推进民族宗教和谐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持续打造民族团结“和美陵城”品牌,评选出民族团结“和美乡镇”“和美村庄(社区)”。开展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行“民族团结杯”篮球友谊赛、“花开陵城石榴红”艺术团演出等活动,依托临齐街道西街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红石榴社区”,奏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实施10个民族村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依托鲁润、穆禧牛、源兰鼎等民族企业,延伸特色养殖产业链条,加速推进牛羊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进程,助推民族村乡村振兴。强化崇兴街村、李寺村等民族村庄典型引领作用,帮助各族群众加快发展步伐、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少数民族村高质量发展。防范重点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强化宗教界人士队伍建设,开展政策法规培训和宣传教育。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面排查统一战线领域的风险点、敏感点,妥善处置各类倾向性、苗头性和突发性问题。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陵城区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广泛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贡献统战力量。


同志们:

大家好!

按照市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统一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一堂党课。着实地讲,平时我讲话的时间很多,讲课的机会极少,特别是党课,既没有资深的阅历,也没有丰富的经验,更缺乏潜心的研究,与专家没法比,与教授差距大。我就以性格为题,和大家作简单的交流。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呢,我认为,和大家合作共事这么多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党性之外还有个性,性格是指人的性情品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情绪表达,主要表现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好性格是身心健康的客观需要,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团结共事的重要基础。

所以说,我们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性格好坏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党的事业的发展。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克服性格缺陷,有意识地进行“性格培植”,使自己在不断砥砺性格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由于领导工作的特殊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一些与其岗位要求相匹配的性格,总的来说,应着重培植以下十四种好性格。

一、刚中有柔、刚柔并济

《三国演义》有言:“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对于打仗来说,刚中有柔、刚柔并济是一种很好的克敌之法。从事领导工作也一样,过刚易折、过柔则靡。一个地方、单位,人员众多,性格迥异,一味地宽厚仁慈,就会难以约束,形不成战斗力;如果对人太过严苛,让人战战兢兢,就没有亲和力。刚中有柔、刚柔并济才可以更好地驾驭工作局面。一张一弛,刚柔有度。刚如利剑,但易碎则是其致命缺陷;柔如流水,但一味柔顺也难以持久。领导干部过柔,就会政令不通、带不好队伍;过刚,则会使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度原则”,把握好“度”的平衡,才能使管理顺畅而有效,否则就容易事与愿违。要准确把握刚与柔的辩证关系,刚而不露、不直、不愎,柔而不弱、不娇、不软,既要形成一定的压力,又要使下属不过于紧张,坚持有张有弛、灵活适度。严管厚爱,恩威并施。恩不施无以立威,威不施无以治事。刚柔并济关键在于不偏私、不失信,赏要赏得众望所归,罚要罚得心悦诚服。要善用激励之法鼓舞士气,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让奋进者脱颖而出,用好容错免责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善用惩罚之法鞭策下属,用好监督问责武器,把制度机制作为立威明矩的“压舱石”,使守纪者畅行,给散漫者订立边界。

二、知人之明、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大智慧的人能够洞察别人的优缺点,以他人为镜,审视自己秉性之长短,择善而从。知人是必要前提,领导干部若不能知人善任,就会贻误事业。刘邦能知人,根据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特点,才尽其用,最终成就了大汉盛世。自知是更高修为,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只有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找到自身症结,从而对症下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天下没有无用之物,只有用之不当之物;世间没有无用之才,只有用之不当之才。知事识人是基本功,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领导干部担负着识人用人的重任,必须摒弃个人主观上的亲疏好恶,拓宽选人视野。从事业需要、工作需要出发,坚持“研究人”与“研究事”相统一,知事识人、依事择人。把功夫下在平时,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全面、历史、辩证地认识干部,做到用当其时、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脾气秉性、人格修养、能力水平,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从而扬长避短。要勤于自省,时刻剖析自身存在问题,反省工作中存在的过失。饱满的穗子总是低着头,骄傲的人容易失败。不要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有权但不弄权,有个性但不任性,时刻虚怀若谷、放低姿态。

三、机动灵活、善于应变

时势在胸,才能把握根本;运筹帷幄,方可从容应对。领导干部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跟上形势变化、干事创业是机械死板还是机动灵活,决定了工作成效甚至成败。只有头脑清醒、知形识势、机动灵活的领导干部,才能时刻根据客观变化调整主观行动,在下“先手棋”中布局“一盘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长胜之道在于多变,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领导工作也是一样,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必须跟上形势的变化,拘泥于老经验老做法、简单机械套用政策规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想问题、办事情不能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而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解决新问题,那么越是苦干蛮干就越是南辕北辙。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自然界亿万年来“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都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机械保守、因循守旧,不与时俱进,肯定要被踢出局。要增强世界眼光、历史眼光、战略眼光,善于随着身边事物变化而调整适应,不断破除与新时代不适应、不相符的思想、理念、思路和方法;要认识规律、找准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变被动为主动。当然,灵活应变不是见风使舵、放弃原则、当“墙头草”“变色龙”,而是在不断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守原则底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借势而起、乘势而上,从而开拓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四、平易近人、关心他人

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平易近人”这个成语,形容领导干部为人平和谦虚、和蔼可亲。很多身居高位的领导,不喜欢摆架子,会发自内心地为他人着想,于无声处显关爱。反倒有一些职务不高的干部,常常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懂关心爱护干部职工,不会关心体恤百姓疾苦。好干部,必须先是一个好人,一个懂得平等待人、关心他人的人。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领导干部作为人民中的一员,要始终坚守做人本色,淡化“官念”,拒绝“特权”,把平易近人融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做和蔼可亲的好领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领导工作靠权力压是不行的,现代管理中频频出现领导危机,很大程度在于人心的流失。用“春天般的温暖”对待群众、像亲人般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位同志,才能形成凝聚力、影响力。既要盯住给群众雪中送炭的大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要多做送温暖的小事,让身边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温暖,真正成为知寒知暖的贴心人、解忧帮困的热心人,达到依靠人格魅力凝聚人、领导人的高境界。

五、乐观自信、向上向善

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永远有一颗乐观自信、向上向善的心。这是一种巨大的正能量,是个人成长进步的意志基础,也是国家民族生生不息、昂扬奋进的力量源泉。乐观自信的人,不会轻易被困难挫折打到,他们善于从困难之中孕育希望,从挫折之中点燃亮光。领导干部身上的乐观自信,具有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感染力、穿透力,可以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直接影响工作的成效甚至是成败。要始终保持积极昂扬的态度,在千斤重压下提振精气神,在矛盾问题前挺起胸膛,真正把问题踩在脚下,把困难甩在身后。向上向善是一个国家昂扬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道德滋养,它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是灵魂深处最美的音符,是基于全体人类的价值取向。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有一分热要发一分光。要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把向上向善融入日常生活,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扶危济困、救难暖心,让“人人皆可为尧舜”的理想变为社会现实。

六、自立自强、不等不靠

依靠别人的拐杖永远走不出自己的路。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无论工作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先要从自身想办法。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人不自助,天将弃之。要想获得成功,关键还是要自己付出努力,这样才会得到“天时”和机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好运不会从天而降,与其等靠要,还不如努力向前,撸起袖子加油干。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生活也从来不会亏待实干的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输在一个等字上,如果什么都要等到万事俱备,别人早就笨鸟先飞、捷足先登了。

七、刚毅无畏、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当官避事平生耻。刚毅无畏、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从政本分,也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领导干部是要冲锋陷阵、担当干事的,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干不出一点成绩来,那就愧对领导干部这个称号、愧对党和人民的信任。狭路相逢勇者胜。干工作就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这样才能在困局、危局、难局中“杀出一条血路”。要做“狮子型”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强化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啃最硬的骨头、涉最危的险滩,面对矛盾和问题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于较真、敢抓敢管,用刚毅无畏迎来“柳暗花明”的发展前景。事不避难,义不避责。当干部一定要承担与职务相对应的责任。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干事不避事、担责不塞责,而要以“燕子垒窝”“蚂蚁啃骨”“老牛爬坡”的劲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险阻、奋勇搏击。

八、求实求新、积极进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改革开放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又要勇于创新、敢闯敢试,不能干了几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干在实处闯在新处,才能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能力,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是否干实事求实效,是否敢创新、会创新。求真务实是成功最大的秘诀,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吃透上情、把握下情,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同时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奋勇争先敢为人先,才能日新日进。进取是不满足于既有成就、坚持不懈地追求新目标的表现。要牢固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观念,以坐不住、等不起、拖不得的紧迫感,锐意改革,主动创新,敢于否定和超越前人,进行更多新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九、简洁干练、坚决果断

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进而干脆利落、坚决果断地去开展工作。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常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一是没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抓不住重点,二是私心作怪、怕担责任。领导工作纷繁复杂,若不能化繁为简、坚决果断,就会忙忙碌碌而又碌碌无为,甚至错失发展良机。大道至简,人生宜简。奉行了这个原则,才能练就简约简单的人生态度,步入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化繁为简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从看似一团乱麻的现象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从而有效应对,果断决策。要能够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把握要点,集中精力抓关键人员、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问题,确保程序简易规范、过程便捷高效,避免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要追求简单的生活,不搞特殊、不讲排场、不图奢华,注重品格、崇尚节俭、清白传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滑铁卢战役期间,法国元帅格鲁希正是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在继续追击普鲁士军和回援拿破仑之间犹豫不决,结果既没能阻止布吕歇尔的普鲁士援军,也没能及时驰援拿破仑,最终错失战机加速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决策面临的情况瞬息万变,任何犹豫不决都可能错过最好的时机。要发挥“主心骨”作用,当问题摆在面前时,能第一时间找到症结所在,抓住决策的黄金期,当断则断,敢于“拍板”。

十、谨慎守严、一丝不苟

谨慎才能走远、细节决定成败,成大事者只有以谨慎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约束自己,才能一步步扩大人生局面。任何思想上的麻痹松懈、行为上的偏差纰漏都可能影响工作运转,甚至影响发展大局。领导干部如果脑中没有绷住一根弦,心存侥幸、用权任性、大而化之,必然会阴沟里翻船。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谨慎的人,会充分考虑事情的发展和细节,小心评估利弊得失,并且时常反思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汲取经验教训。从古至今,举大事必慎其始终。要谨慎做人做事,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坚持底线思维,小心仔细、思虑周全,事前充分考虑后果,事中敏锐察觉细节,事后及时归纳总结。要安分守己、克己奉公,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让从政之舟避开礁石和险滩。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谨慎地对待容易的事,就可以避免危难;慎重地处理细小的事情,就可以远离大灾,做人、谋事、创业,都要不弃微末。要注重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对质量精益求精、对完美孜孜追求的“工匠精神”,牢记祸患常积于忽微、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立起细节标准,精心打磨、臻于至善,每一项工作都要追求完美和极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

十一、宽容豁达、合作共进

宽容豁达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品格,体现的是一种胸襟和气度,是合作共进的必要前提。若无宽容豁达之心,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则易被他人疏远,难以合作,共进困难。共进是宽容的有利结果,齐桓公不记恨射箭之仇,才能与管仲共同强齐图霸;唐太宗重用得罪自己的魏征,君臣才能共创贞观之治。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被迫害入狱27年,在他当上南非总统后,并没有报复迫害他的人。他解释说:“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工作中要拎得清、看得淡,以“同理心”来对待人和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他人的错误要公正看待,对于他人提出的批评反对意见要合理吸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圆融才能无碍,包容才能共进。能够接纳他人,不求全责备,才能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成就一番事业。“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要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容人容事心胸,不断提升自身格局,赢得友谊、获得信任、得到支持,与身边的同志求同存异、团结友善、精诚合作、携手共进。

十二、沉稳大气、坦荡从容

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厉害,可以待敌。”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处变不惊。领导干部更应如此,任何时期,各种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会层出不穷,这时慌张、害怕、胆怯、责怪、隐瞒是没有用的,必须沉稳大气、坦荡从容,想办法一一攻破。手里有招心不慌。做任何事情,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精心规划,才能对遇到的各种未知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行之久远。否则,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必然手忙脚乱、仓促应对、问题频发。任何时候都要用实力说话,有真正的实力才能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大气才能干大事。凡大气者,皆有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亦能挑大梁、干大事、成大器。越大气的人,往往见识越高、涵养越好、能力越强,能让人舒心舒畅,也让人敬重敬畏。一个人如果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和人民,做人就襟怀坦白,干事就激情满怀,人生的舞台就会宽广无限。人生总有遗憾,所得自是幸运,失去也可坦荡。既要以事业为重积极努力作为,又要学会坦然面对结果,不强求不执念,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能活得敞亮坦荡,过得轻松自在。要正确对待职务和权力,任何情况下都能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时刻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利益冷暖记在心头,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十三、客观理性、公正无私

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公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经常面临公与私、情与理、义与法的两难选择,客观理性、秉公用权、公平公正是最起码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是一心只想谋私利,结果是害人又害己,还会侵害党的肌体。偏见是客观理性最大的威胁。偏见往往源于无知和非理性,会影响人们正确地认识、决策和行动。一个人不能客观理性地分析评判事物,往往会表现出过于主观的看法、选择性接受以及意气用事等特点,有的会根据心中的条条框框对他人进行分类、贴标签,有的会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决策、不考虑后果。只有坚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凭个人好恶取舍、不主观臆断、不先入为主、不偏听偏信,尊重规律,全面历史辩证地观察事物、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才能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客观公正地对事对人。用权如衡,唯公唯平。“权”从诞生之日起,其本源要义就是“公平”。用权公平公正,说话、做事才会有底气,做人才会有正气。要让权力回归公器本质,始终秉持公心,事事出于公心,时时怀着公心,处处依照公心,公平公正公开办事。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一切按制度来、按程序走、按规矩办,公道正派,不看亲疏远近,不搞内外有别,不拿原则做交易,不让投机钻营者有可乘之机。

十四、不忘欣赏、不吝赞美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渴望欣赏、爱听赞美,是一种正常的精神需要,是渴求上进、寻求鼓励的表现。领导干部重视对下属的精神激励、满足下属精神需要是必不可少的,精神上的激励有时远远比物质上的激励更能打动人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为之感动,产生进取之心、向上之志、奋发之为。欣赏赞美之心于人,如阳光之于万物。欣赏展现的是对别人的肯定,赞美也一样,有时候一个赞许的眼神、几句称赞的话语,都会让人充满力量,激发希望。领导干部欣赏、赞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下属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自身胸怀境界的体现。反之,一味地批评教育,不愿欣赏、不会赞美,往往会挫伤士气,导致团队缺少凝聚力、战斗力。只有善于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赞美是有技巧的,要让对方毫无疑义地感知我们的赞美。赞美要适时适度,称和时机、恰如其分的赞美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过度恭维、空洞吹捧的场面话,只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反感、厌恶。赞美要真诚中肯,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显现它的魅力,要对那些被压抑、自信心不足或者总受批评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寻找优点多表扬。

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按照公司工作安排,今天我以“强化纪律观念,严守规章制度”为题,为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讲一堂党课。今天的党课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严守规章制度是对每位员工的基本要求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学校还是机关,无论是单位还是公司都必须有其管理的规章制度,所有员工都要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可以说,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公司各级单位或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

一是规章制度是企业建设发展的基石。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制定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公司的基础工作,每年都在抓紧实施,直到去年我们汇编出台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而且随着公司的建设发展,这项工作还在不断的进行中。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体系。

为什么我们对规章制度建设这么重视,还专门聘请信息咨询公司帮助建设?这是因为只有规章制度建立了,公司的劳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职工奖惩才能正规开展,公司各项建设发展才能走上正轨。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任何一个知名的企业,都有一套健全而科学的管理制度。有些企业的规章制度甚至是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总结完善的,这其中包含着它们成功的经验才及失败的教训。也正是有了这些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得那些企业在管理上有章可循,效益倍增。与那些大公司相比,我们公司的规章制度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可以说,对一个企业来说,建设发展多长时间,制度建设就需要多长时间。

二是遵守规章制度是员工素质的体现。企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目的就为了规范企业的运作和员工的行为。可以说,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对员工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名员工加入企业就意味着他能够接受这个企业的理念、宗旨和价值观,这其中就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试想,一个连企业的规章制度都难以接受的员工,如何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价值,与此相对的是,那企业又如何能接受这样的员工。

我们都知道企业与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为员工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更为员工提供了相应的报酬,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源于每个员工的劳动和创造,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正如“大河涨水小河满”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一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因此,员工与企业密不可分,那么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员工的分内之事、必要之事。要知道,企业的规章制度也规范了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比如,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明确了领导的行为准则:以德服人,廉洁自律;公正无私,坚持原则;知人善任,举贤荐能;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员工行为准则:爱国爱企,遵纪守法;诚信为人,踏实做事;尊重他人,团结协作;敬业负责,高效求精;把知识变能力,把能力变效益;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

对于我们公司的员工,要把遵守规章制度作为自己份内之事,作为对自己个人素质的一种要求,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部门、个人岗位职责,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认真贯彻,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自觉。

三是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事关企业的兴衰。一个国家的管理靠法制,一个单位的管理靠制度,这基本上是人人皆知的常识。象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制体系,是没有办法管理的,就这样全国人大每年还会就相关领域,出台相应的法律,以保证任何事情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参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作出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国家层面对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部署。

对企业而言,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

全国知名企业家海尔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刚接手海尔之前,那里还只是生产电冰箱的小工厂,由于当时资不抵债,即将濒临倒闭。工厂车间里面的工人不是还没来就是来了在打瞌睡,甚至有人告诉他,就算到了上午十点,你在大院里扔上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因为根本就没人嘛。为了剔除这些陋习,张瑞敏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改革,推行了十多条规章制度。制度是有了,但员工一向是散漫惯了,哪管那些呀,规定公布以后,直接被员工们给无视了,大家该干嘛还干嘛。甚至还有人比原来还大胆,扛了原材料出去卖。这可把张瑞敏气坏了,第二天直接通报全厂把那个人给开除了。杀鸡儆猴的效果还不错,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员工敢这么光明正大的和规章制度作对了。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年海尔的前身工厂之所以走到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境地,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有着漠大的关系。而海尔公司能够从小到大取得发展,与他们逐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分不开的。

由此,可以看出,规章制度对一个企业的兴盛与衰落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呀。

对我们公司来说,目前虽然初步建立了规章制度体系,但最重要的是落到实处,否则,这些规章制度就是一纸空文。我们公司目前还处于发展壮大的重要阶段,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公司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公司将把规章制度落实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抓紧抓实。

二、当前公司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表现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章制度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那么,我们公司规章制度落实的究竟如何呢?总体来说,我们公司绝大部分员工思想觉悟比较高,纪律性比较强,落实规章制度比较自觉,公司规章制度落实整体较好,但从日常工作中存在一些现象来看,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方面遵守日常纪律不严格。公司的这些规章制度中与员工关系最密切的不外乎劳动纪律、请销假管理、6S管理等制度,从日常情况看来,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遵守劳动纪律不好,主要表现在有的上班下班迟到早退,有的学习教育、开会迟到或无故旷课,这两种问题现象在公司最普遍,也最难得到彻底的整改。甚至,因为人员到会不及时,受到上级领导的委婉批评。这种情况经常是强调一下,能好一阵子,过段时间,就又开始反弹了。还有的遵守请销假制度不严,正课时间外出不请假,也不填写临时外出登记,有的不管单位工作安排,以自己的事为主,说不来,就不来;还有的休年假不按规定的程序请假,不填写相应的报告单,说一声就走了,到假了也不按规定销假。在落实6S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个人办公桌散乱、不按规定摆放的现象屡禁不止。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公司真实存在的,而且还没有得到有效整改的。在这里讲出来,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另一方面履行岗位职责不认真。这是另一个在我们公司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不按部门或岗位职责办事,大局意识差,推诿扯皮,这种现象在我们公司已经多次出现,而且大多发生在工作任务相对比较重,完成难度相对较大的时,有的人员不从部门职责出发去考虑工作,主动承接,而是能推尽推,给领导出难题。还有的对公司部门安排的任务不配合,对要求报送的资料,报送不及时,甚至需要催促好几遍才能报过去,为此,我还专门在会上就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但还没有得到彻底整改。还有的对公司明确的会议流程、承文办事流程不学习,每次在提交议题、承办事情时,总出现资料不全,程序不正规的情况,出现反复承办、反复上会的情况,影响工作效率。还有的不能主动按照部门或岗位职责主动工作,或围绕公司重点任务思考谋划自己的工作,经常是领导催促了、事情紧急了,才能慌忙完成,而完成质量也难尽人意。这些问题虽然没有给公司的工作造成大的损失,但也影响了工作的效率,长此以往就会损害公司的作风和形象,进而影响公司的建设发展。

三、心存敬畏,严守制度规定不逾矩

公司的制度规定是确保公司正常运营的最基本条件,也是硬性要求,对此,我们每位党员干部和职工要从思想上树立底线思维,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心存敬畏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

一是要严守制度规定。关于规章制度听过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说规章制度就像马路上的警察和电子眼,当每位司机在马路上一遇到警察和电子眼时就会想,怎么这么讨厌,哪都有你们。可,当我们发生堵车时,就会想这警察都跑到哪儿去了。我们可想而知,如果路面上没有警察和电子眼,车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飙车就飙车,那路面上一定一团糟,车祸也将会成倍的增加,这将是多么的可怕呀。所以,规章制度虽然是用来约束人的,但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保证了公司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作为公司中的一员,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不论你是谁,都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我们公司去年时专门汇编印发了厚厚的两大本《制度汇编》,为使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对公司的制度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每周组织制度宣贯,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公司的基础建设,促进了公司的正规发展。

我们每位员工要借机认真学习各项制度规定,特别是对与个人业务联系紧密的制度规定,要深入学习理解,把基本内容、落实要求、基本流程等了解清楚,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使之成为自己的工作指南,一种行为自觉。

二是要常怀敬畏之心。规章制度是刚性的,只有尊重规章制度,才能做到遵守规章制度、执行规章制度。我们许多人一听到规章制度,马上就会想到被人管理、受人约束,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因为人天生就喜欢自由。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有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其实也告诉我们自由只是相对存在的,世上就不存在没有约束的自由。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人出生后就是在遵守规定中慢慢长大的。即使在幼儿时期,父母也教育孩子不能乱吃东西、不能吵闹,到入学以后,老师们教导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能说话,要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可以说,纪律规定伴随着我们成长,也将伴随我们的一生。也正是有了各种规定的约束和保护,才有效防止了我们被他人伤害,也才塑造了我们尊重他人、尊重规定的素质。去年上映的一部电影《中国机长》,在电影最后,机长说的三句话让人印象极其深刻: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作为我们公司的每位员工,既然加入公司,就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但从前面讲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我们部分人员在遵过规章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可能存在其他原因,但我想思想上的不重视,心存侥幸心理可能是主要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各级干部要切实负起责来,在抓部门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抓好纪律建设,防止本部门出现违规问题。人才资源部、纪检监督室等职能部门要按照要求搞好劳动纪律、作风纪律的考核,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人员要视情节进行严肃处理,以此来教育和警示我们全体员工要严守制度规定。

三是要踏实履职担当。实干兴邦,实干才能成就未来。作为一名国企的党员干部和职工,要把遵守制度规定与实干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履职担当,用苦干实干,务实求实,不断提升“实干”能力,用“实干”促发展,用“实干”创品牌。当前,我们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上级党委对我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年初给我们提出了要打造“全业态物业”的目标,就是要健全服务职能,由住宅、写字楼物业向产业园区、公共设施物业等领域拓展,还要扩展服务内涵,挖掘和创新服务模式。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新的课题,过去涉入的比较少。面对上级的要求,对我们来说,只有拿起学习的武器,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学习中开阔眼界。我们要保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理念,学习知名物业公司的工作经验、业务模式,学习书本上、文件上的各种知识,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我们还要发扬延安精神,以及近期中宣部正在大力宣传的“三线精神”,向上世纪60年代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学习,正是他们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大西北和大西南,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才华、心血和青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的建设奇迹,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干事创业、发展企业的不竭精神之源。

去年以来,我们公司通过招聘、内部调整等方式,进了不少干部职工,给公司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活力。古人云“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无论是公司的老职工,还是这些新进入的职工,都要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在本职业务上狠下功夫,吃深吃透各项业务相关政策,对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把平凡琐碎的工作做到极致,把棘手难办的业务做到“门清”,真正成为本职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安排,以及我们公司的规划,秉承超越创新的宗旨,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我们公司稳步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屋建瓴、视野恢弘、内涵深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不仅对中国法治建设和中国法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具有重大世界意义。

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前所未有的法治实践为中国法学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中国法学创新发展,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法学理论,而应对中国正在经历的深刻而宏大的法治变革实践作出自己的学理解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植根中国土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法治国家的实践经验、历史成就。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科学指引中国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提炼出“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体系”“司法责任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对法治的作用、法治发展模式等法学理论作出阐释,指引中国法学拓展新的研究视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增强了中国法学的主体性、原创性,极大提升了中国法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话语权、影响力。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总结中国法治经验、指引中国法治实践,而且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力量。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个别国家坚持冷战思维,推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使国际法治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人类前途命运,深刻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有关经济发展、和平安全、生态建设、全球治理、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倡议,凝聚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广泛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我们在世界贸易、全球安全、气候变化、网络、深海、极地、外空等众多国际治理领域积极贡献中国方案,对国际法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法治力量。

为人类对法治道路的探索贡献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指引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证明,只有这条符合我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为丰富人类法治文明增添了充满活力的中国元素,也为各国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贡献了中国方案。


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做好思想引导、汇聚力量、议政建言、服务大局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是新一届沈阳市政协开局之年全部工作的主题。

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一以贯之全面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主导的学习制度体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要持续开展讲好辽宁故事、展示良好发展预期界别活动,挖掘故事和建言献策相互促进、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围绕群众思想认识的困惑点、利益关系的交织点、现实矛盾的易发点,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的工作,多鼓团结奋斗、共促发展的干劲。

必须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人民政协必须始终遵循的履职理念。要进一步提高协商建言质效,关注粮食安全等“国之大者”,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民生改善、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专题做好调研协商建言献策。要进一步健全政协协商制度,在多协商、会协商、真协商、深协商上持续用心用情用功,致广大而尽精微、建真言而谋实策,力戒形式主义走过场,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要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紧贴民生福祉的改善聚智赋能。综合运用提案、专报信息、社情民意、大会发言各种载体和途径,持续开展民主监督,重在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靠的是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政协性质定位的长期坚守,靠的是在完善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培育协商文化、提高协商能力上的不断创新。要深入总结运用好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政治组织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实现形式和实践载体。善于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找方向、找方法,善于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中找路径、找措施,善于在履职实践中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广大政协委员深入界别中,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出实招不空谈,以各自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讲好振兴发展故事,发挥先锋作用。

必须加强两支队伍建设。要以建设模范机关为抓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机关干部队伍。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进机关日常管理和委员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健全完善各项议事规则、工作规则、实施细则,增强制度服务的靶向性,加强干部培养使用的导向性,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发两支队伍的斗争精神和干事创业激情。要以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为价值导向,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专委会主导作用,建设“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政协委员队伍。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决杜绝“庸懒散”现象,树立“勤严细实”工作作风,鼓励勤勉敬业、积极奉献,让积极履职尽责、干事创业蔚然成风。从领导班子做起,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抓好专项行动、重大事项、工作专班和重点项目推进的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层层传导压力,使每名干部、每位委员都明确自身职责,主动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勇于创优争先,奋力追赶超越。

必须做好“大团结”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东北、辽宁振兴高度重视、深情牵挂、亲切关怀,省委作出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支持沈阳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沈阳因时而动,乘势而上,行进在奔跑的路上,迫切需要团结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有效运用制度优势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深刻认识每位委员都是团结的重要力量,界别群众都是自己的团结对象,努力做担当者而非旁观者、践行者而非清谈者。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更多力量汇聚到振兴发展的实践进程之中。要善于运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以同心同向的真诚协商,推动形成自内而外、由知到行的工作格局,引导大家更好理解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精准有效做好理顺情绪、引导预期、坚定信心的工作。要克服工作举措形式化,坚持践行群众路线与推进政协协商相统一,立足实际探索就近就地联系群众的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创新高效服务群众的方式,推动广大政协委员更好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思想政治引领者、界别群众贴心人,推动形成全市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力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的生动局面。


“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团结一致向前进,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10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一仗接着一仗打,经受住了多方面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光明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万众一心、团结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历史告诉我们,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当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正需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6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全力办好自己的事,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同志们

根据培训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围绕“坚决扛起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为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如何担当起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和党中央多次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综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始终坚持回应发展之需、人民所盼、时代之问,与党的成熟壮大相伴相随,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成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法宝利器。就如何发挥好党内法规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依规治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牢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这是对依规治党历史规律、宝贵经验、目标定位的重要总结,是新时代治党必依法规、党规必成体系、执规必须严格的根本遵循。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推动制度治党工作,坚决扛起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坚定法治信仰,令在信、法在行,方能明其所依。党内法规的权威来自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衷心拥护、真诚信仰、自觉尊崇和严格执行,体现着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高度统一。只有把依规治党作为一种内心信仰、工作理念和行为习惯,扎根在头脑里、落实到行动中,才能确保依法依规治党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坚定法治信仰、树立法治思维,才能形成法纪至上的理念、提升有规必依的力度、涵养内化于心的氛围。有权任性、用权任意等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法治不彰的表现,党内法规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却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中。确保依规治党有效实现、平稳运行、长期稳定,一方面要把树立法治理念的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使党内法规制度刚性约束变成执行者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突出强调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只有做到“以上率下”扛责尽责、“关键少数”引领带动,才能够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依规办事、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监督的新风正气,推动形成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奋进局面。

二是要完善党规体系,规成圆、矩成方,方能明纪严规。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提高依规治党水平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为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工作,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明立法、破旧法、立新法,统筹推进各项党内法规制度间的衔接配合,不断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质量。与时俱进修订党章,以党的根本大法为“纲”统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出台准则条例,搭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配套法规,及时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添砖加瓦。伴随着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党内法规制度的出台,党的组织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法规制度逐渐健全、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日益完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持续加强。有纪可依才能纪律严明,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备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增强党内法规的系统调节和整体推动功能,为依规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夯实重要的制度基石。

三是要有效贯彻执行,彰其效、显其威,方能久安长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之要,在精在细;制度之效,在落实与执行;制度之威,在实用与有效。让铁规生威、铁纪发力,必须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用党内法规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党内法规制度保障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不论谁在党纪国法上出问题,党纪国法决不饶恕。”这就要求全党必须按照党内法规制度要求,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确保党内法规成为管党治党的硬约束。担当作为,恪尽职守,不能不作为、乱作为;严格执规,令行禁止,不得打折扣、搞变通;公正执规,坚持党内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不得搞特殊、开后门;规范执规,按照规定的主体、权限、程序等执行党内法规。

四是要坚持自我革命,内发力、持久功,方能兴党强党。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而全面从严治党又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基石和保障。从“依规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分析看出,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开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路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窑洞对”,他说:“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依规治党、强化监督、防止腐败、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执政活力和政治本色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探索出的一条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之路。当前,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依然存在,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必须一以贯之推进依规治党进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亮出不敢腐的利剑、织密不能腐的篱笆、筑牢不想腐的堤坝,抓紧抓牢抓实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严治党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不懈进行自我革命,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纯洁可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同志们:

今天由我为大家授课,我讲的题目是《共产党员要严守党的纪律,做维护党的纪律的忠诚卫士》。

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在实践中自觉锤炼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优良品格呢?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严守党的纪律。围绕“严守党的纪律”这一主题,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充分认清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深刻认识党的纪律的基本特征

第三、新形势下要守住党的纪律底线

第四、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

本次授课的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党员进一步明确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对党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纪律意识。授课的重点:通过授课,夯实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促进忠诚于党的实践转化,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政治环境。

首先,讲第一个方面:充分认清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纪律是党内各种规章制度、条例和决定的总和,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

(一)党的纪律是维护党团结统一的“凝固剂”。

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除了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依靠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以外,必须有严格的纪律作保证。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纪律,才能凝聚全党意志,提高党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

前苏联共产党垮台,固然有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苏共党内出现了不同声音,党员纪律涣散,在关键时刻军队不听党的指挥,内部出现严重分裂。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深刻体会一下其中的教训。

(播放完毕)从刚才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关键时刻党员和军队的不听号令,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政令不出克里姆林宫”,那么最后,苏共也“无力回天”了。这是一个很沉痛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居安思危。其实,不仅仅前苏联解体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在我党的历史上,陈独秀、张国焘、王明、林彪和“四人帮”等,无视党的纪律,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今天,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9191.4万党员、468.1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这里有一组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1921年11月,中央局发展党员至30人,成立区执行委员会,并依党纲成立正式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已发展近5.8万名党员,领导着280余万工人、970余万xx、3.5万共青团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员人数达到448.8万名;2007年,党员人数达到7239.1万名;据2020年最新数据统计,如今我党党员人数达到9191.4万人。

我们再看一下基层党组织数量发展图,1922年6月二大召开前,党的基层党组织为14个左右;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的基层组织已经发展壮大到19.5万个;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基层组织总数增加到211.6万个;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生动实践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恢复和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党的基层组织总数为389.2万个;而据2020年最新数据统计,我党的基层党组织总数已达468.1万个。

从上述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30多人的小党发展到现在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充分显示了党在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没有铁一般的党纪,是不可能形成一个如此坚强的组织的。

目前,在一些党员头脑中,党章所规定的理论基础、政治主张、整体意志、共同理想已经不那么牢固,讲政治的要求、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的意识逐渐淡化。有的党员甚至觉得,政冶纪律是一种“软约束”,触犯了关系不大。一些人对党的方针政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自由散漫,我行我素。这些思想和行为极大地危害到党的集中统一。须知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长期执政,越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因此,我们每名党员都要自觉以党的纪律为准绳,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勇于同破坏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切实以严明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部门、本单位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保证党始终高度集中统一。

(二)党的纪律是战胜一切敌对势力的“杀手锏”。

毛泽东曾经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严明的纪律是我党我军的特有优势,是战胜一切敌人的“杀手锏”。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未变,但单边主义已经抬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但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日渐突出;世界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纪念,各国之间矛盾和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无论是合作还是斗争,在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更加复杂多变。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强大,制造“中国威胁论”,在政治上压制,军事上牵制,影响我国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呈现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思想状态更加复杂;改革和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就越大。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的考验。我认为,越是到了这一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党员,越是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号令意识,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坚决防止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毫不动摇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不给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者任何可乘之机。

(三)党的纪律是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防火墙”。

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不及时纠正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纯现象,党在实践中生成、在奋斗中赢得、在发展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现在一些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侵蚀和影响不断加深,成为瓦解民族意志、侵蚀党的肌体、动摇人们信念的毒瘤,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和产生一切丑恶现象的祸根。少数党员放松了纪律约束,走向了腐化堕落,最终受到了纪律的严惩。实践证明,严明党的纪律是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根本保证。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既在于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长期的党性修养锻炼,也离不开严格的监督和严明的纪律这道“防火墙”。每名党员都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言行,切实对党的事业负责,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负责。

二、深刻认识党的纪律的基本特征

党的纪律是按照党的纲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形势任务和建设实践的需要而制定的。党的纪律内涵十分丰富,领域非常广泛,覆盖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活动的所有范畴,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外事纪律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看,党的这些纪律都具有共同的鲜明特征: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111616党课讲稿、理论文章汇编(127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5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