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十年来,地区先后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2021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牢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更加稳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和衷共济画出最大“同心圆”,唱响了新时代阿克苏各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一、以有形之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
走进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园,到处都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展板,旨在教育学生学国史。穿汉服、拜孔子像、向古圣先贤宣誓、跳国学课间操;过春节吃饺子、过端午吃粽子、过中秋吃月饼但凡在该校上过学的学生都知道,这些中华传统习俗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快乐地成长与爱国情怀同频共振。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建设校园文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学生心灵深处,这一理念贯穿于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教学管理之中。
校园里,随处可见《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宣传画,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自2003年学校创办以来,长期开设国学课堂,开展二胡、腰鼓、古筝、围棋、书法等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该校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出新准则:班级每天利用“班班通”播放一部爱国主义宣传片,全校学生每周集中观看一次红色电影;教师每周轮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讲,周末到学生家中走访;学生每月学两首红色歌曲,带动家长学一首红色歌曲等。
获得“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改革先锋称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殊荣的库尔班·尼亚孜认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如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阿克苏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近年来,地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喜迎党的二十大”巡回宣讲,深入实施“旅游+”“民族团结+旅游”,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生态等行业深度融合,编印《阿克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风采录》、拍摄公映《奔腾的托什干河》《我的旗》等民族团结类影视作品和公益宣传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共建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示范区示范单位6个、模范集体24个、模范个人26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2个等。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43.84万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771.5万余人次,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活动10.6万场次,服务各族群众693万人次。
二、以有感之举让各族群众心贴心代代亲
“咚咚咚!”8月20日凌晨2时许,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刚入睡的牙生江·艾力克吵醒。“我孩子急性腹痛病犯了,我丈夫又不在家,只好求助于你了。”一女子急切地对牙生江·艾力克说。
牙生江·艾力克连声应道:“好的好的!”立即开车帮助该女子将孩子送往就近的医院就诊。这样的小事,对于牙生江·艾力克而言数不胜数。他从2009年开始,便开着自己的车免费服务各族居民。13年来,他风雨无阻行驶近百万公里,跑坏了6辆车,只为把民族团结的理念传达给更多的人。
2019年,得知阿克苏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成立后,他欣喜加入。“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人一车宣传民族团结,现在有了组织,大家齐心协力,一定可以让民族团结之花到处绽放。”
阿克苏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的前身是阿克苏王三街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于2018年7月6日正式注册成立,这是阿克苏地区乃至新疆首家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
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的组织带领下,大家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等活动,并通过结对认亲+众筹创业、互授技艺+电融助力、文化融合+爱心联盟等新模式,实现行业结对一批、强强结对一批、强弱结对一批、跨街道(区)结对认亲,产生感情互增、文化互促、发展互帮的良好社会效应,吸引了其他商企甚至是外县(市)商企参与。
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成立阿克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建立健全促进会工作机制,选聘专人担任地、县两级促进会的名誉会长或高级顾问,从统战民宗部门选聘业务骨干40人兼职担任党建指导员,明确职责任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政策有帮助、党务有指导、经费有支持、场所有提供、诉求有回应、困难有解决的工作机制,共同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全地区已成立各级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76个,吸纳会员2万余名,广泛开展各种民族团结融情聚力活动。
从2016年开始,地区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全地区7.7万名党员干部职工与13.8万余户群众结对认亲、走动互动,累计结亲走访各族群众1493.7万户次,线上联系群众108.4万人次,捐款7281.2万元,捐物277.2万件,办实事好事165.1万件,惠及各族群众593.5万户次,开展各类融情活动230.6万场次,覆盖群众3913.7万人次。
十年笃定前行,十年奋楫扬帆。阿克苏各族儿女早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密不可分。未来,各族儿女将同心协力、砥砺奋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以有效之方画出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
8月21日,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农民艾合买提·格力来到汉族兄弟孙志宝家,看望汉族爸爸孙成忠。
今年45岁的艾合买提·格力幼年丧父,家里生活困难,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他7岁时,有一天饿着肚子蹲在孙成忠家的院墙外哭鼻子,闻声赶来的孙成忠把他领回家,给他做拉面吃。
“那是我吃过最香的拉面!”从此,艾合买提·格力就和孙成忠一家生活,直至他结婚成家,孙成忠还拿出5000元帮他置办家具。
2008年,孙成忠因车祸住进了乌鲁木齐市的一家医院,当时孙志宝还在天津上学,艾合买提·格力决定自己留在村里帮忙种地,让妻子去乌鲁木齐照顾孙成忠。
“村里的维吾尔族兄弟也是我们家的恩人。1961年我父亲跟随爷爷奶奶从甘肃来到新疆,定居在甬库团结村,与同村的尼亚孜·奥兰木夫妇成了朝夕相处的邻居,两家关系很好。一年后,奶奶去世,尼亚孜·奥兰木夫妇主动帮忙抚养照顾我们一家人。”孙志宝说。这些年来,像孙成忠、艾合买提·格力这样代代传承的民族团结情随处可见。
阿克苏市兰干街道朝阳社区居民艾麦尔江·尤里瓦斯有个相识27年的哥哥李德奎。1995年,李德奎一家搬到阿克苏市,住到艾麦尔江·尤里瓦斯家的对面。一天晚上,李德奎的妻子突发疾病,是艾麦尔江·尤里瓦斯跑前跑后拦车,和李德奎一起把他妻子送到医院。艾麦尔江·尤里瓦斯说,因离得近,两家人时不时串门,不知不觉把对方当成自家人。“2004年,我妻子因病去世,我带着三个儿子过日子,李哥没少帮我,我们两个比亲兄弟还亲。”艾麦尔江·尤里瓦斯说。
近年来,地区拆除小区围墙,统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解决老旧小区规模偏小等问题。全地区324个老旧小区整合为124个小区,建成阿克苏市英巴扎社区祥和里小区等10个示范小区。各族居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睦相处,凝心融情,民族团结、邻里互助、和谐相处的场景处处可见。
安全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安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徽局对全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
一、各出妙招立体防“三违”
“三违”问题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沉疴宿疾。据统计,安徽省近年来7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反“三违”、严问责,注重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就是把好煤矿安全发展的命脉。
在皖北煤电集团五沟煤矿安全警示教育中心,几名员工正在体验戴眼罩过障碍走、单手穿衣、手指受伤拿筷子夹取乒乓球等。这是五沟煤矿反“三违”的一项创新举措。五沟煤矿要求所有“三违”人员必须到安全警示教育中心进行体验并考试。2019年以来,五沟煤矿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今年1月至7月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事故。截至目前,五沟煤矿累计安全生产超过3600天。如今,安全警示教育已成为皖北煤电集团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该集团要求煤矿副总工程师以上级别领导每月要到分管单位上一堂安全教育课,通过“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面对面地提醒纠错等方式,让员工深刻认识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危害。
中煤新集公司连续4年将“工人违章,干部反省”列为年度安全生产1号文件中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工业视频监管,在对采掘头面、生产系统、重要岗位、灾害治理全过程、检测检验关键环节实现“五个全覆盖”监控的同时,还在零星工程、单岗作业现场悬挂可视化矿灯,采用“固定监控+滚动播放”的方式,对所有摄像头覆盖区域进行监控,形成反“三违”的强大震慑力。
除了开展“工人违章,干部反省”外,淮河能源集团建立起领导和职能部门管技人员带头、安监部门主导、基层区队自主的“三位一体”防“三违”机制,制定实施安全生产违规违纪行为举报制度。此外,该集团还将瓦斯超限作业、严重违章放炮、测气员安监员防突员虚报检查数据、空顶作业、带电作业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严重后果的20种严重违章行为设定为红线,触犯者一律解除劳动合同。
二、引才育才提升综合素质
近年来,安徽省智慧矿山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立一支规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必要。安徽省煤矿企业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基础补短板,实现了从事后补牢向筑基防范的根本性转变。
淮北矿业集团把班组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石,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推行大学毕业生任班队长的机制,建立“招工即招生、入企先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员工补充模式;大力实施班组长“公推公选”,推行员工轮值担任班组长制度,加强班组长培训,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积极开展标准化区队创建,实现班组行动团队化、岗位操作程序化、现场管理规范化,把班组打造成矿井安全生产的坚强堡垒。
作为省级创新型企业的皖北煤电集团,目前拥有4个科技创新平台、2869名科技人才、研发投入3.85亿元。围绕安全高效开采、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围岩治理、防灭火、煤矿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等重大课题项目,该集团积极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进行技术攻关和开发,为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此基础上,皖北煤电集团还积极同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通过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对口单招和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多渠道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大力开展“培训进班组,实操到现场”活动,利用井下废弃巷道、车间空余场地,建立了11个主要技术工种实操教学点,规范员工安全行为。
在健全完善班前会培训制度,抓好实操实训实战培训的同时,淮河能源集团大力实施井下全员“安全+技能”双证上岗制度,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井下岗位人员全员持有安全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从2018年开始,淮河能源集团对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员工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对取得中专(技校)及以上国家承认学历的,根据学历层次分别给予1000元至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
三、探索宣教新形式新方法
安全宣教,是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凝聚安全发展共识的有力抓手。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安全生产超过16周年,是安徽省安全生产周期最长的煤矿。2009年以来,童亭煤矿在认真总结分析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基础上,
开发出PAR“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管理法,形成了班前安全宣誓、亲情嘱托、打旗列队、井口确认、现场确认等管理流程。如今,PAR“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已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习惯。为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淮北矿业集团还开展了“安全直通车进基层”、安全心理疏导等活动。
淮河能源集团积极探索安全宣传新方法,充分发挥工会、团组织、女工组织的作用,通过建设安全警示教育馆、开发辅助学习APP、开发可视化仿真培训系统、编演“三违”情景剧、摄制安全公益广告、制作安全微视频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安全文化宣传和安全文艺活动。
中煤新集公司二矿通过打造安全文化长廊、井上井下安全文化阵地,拍摄安全亲情微电影,组织观看安全教育警示片和参观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馆等途径,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他们定期组织党员、团员和青年志愿者,开展党员安全岗、青安岗以及“零点夜查”等安全检查活动;定期邀请员工亲属到矿座谈或体验生活,交流安全心得,打好“亲情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紧紧围绕“打造教育品牌,建立教育强市”总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同频互动课堂”被推选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7个旗县区在全区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认定,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做法受到教育部肯定;在全区率先实现国家统编教材“应推尽推”,“双减”工作成效明显。
回溯这一路,斐然的成绩离不开全市上下勠力同心,也离不开一支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推进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一、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不久前,在乌拉特中旗举行的2022年全旗幼儿教师专业培训会上,全市教育界专家为参加培训的幼儿园一线工作者送来了满满的干货。“专家以鲜活的实例,从幼儿生活和活动基本要求、体育活动、游戏及区域活动、学习活动等四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这对我们幼儿教师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参加培训的一名幼儿教师说。
振兴教育必先振兴教师队伍,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建设教师队伍。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将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深入实施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选派干部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及上海、天津、无锡等地挂职学习培训,仅市级以上培训人数就达2.91万人次。
教师工作能力、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收获了教学成绩的累累硕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22年,全市本科上线率达到72.5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特别是2019年以来有11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达95%。河套学院建成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一流课程20门,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师之茂,则教育昌。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留住人才就是留住希望。乌拉特前旗一中校长高道斌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0多年,他深刻感受到了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变化:“近年来,我市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学校设施、设备在不断更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市出台《深化中小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向一线教师倾斜,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将班主任津贴发放标准由每月100元,提高到小学每月不少于600元,初中每月不少于800元,高中(含职业学校)每月不少于1000元。同时,通过多方努力,切实解决了已评未聘中高级教师职称遗留问题。
一系列举措让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在河套学院农学系,党员教师中的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专家经常深入农牧业生产一线送科技下乡。从春季品种的安排,化肥、地膜的使用,到冬季农牧民的农技培训、考评示范品种他们一年四季扎根农村、牧区,先后帮助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区、万亩花生产业园;在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推广肉羊胚胎移植扩繁技术、完成种羊胚胎移植300多例,开展节水农业示范,推广种植谷子5500亩,为农牧民创收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
2018年以来,我市采取自主招聘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共招聘教师3136人。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院校60人,教师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累计交流轮岗3506名,其中校长286名、教师3220名,均超过自治区规定比例。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如今,2.3万名教职工在我市393所学校躬身耕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图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为保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市教育系统开拓进取,深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全市教育创新发展大会要求,提振士气、乘势而上,站在对保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来抓,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营造出全社会尊师重教、广大教师奉献进取、优秀典型不断涌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市荣获国家级教育先进集体3个、省级58个、市级23个,推选出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乡村教师、师德标兵和最美教师等先进个人共计2065人。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弘扬高尚师德作为师德建设的第一要务,通过活动引领,共推选出省级师德标兵41人,挖掘培树市级卓越校长6人、杰出校长11人、名校长51人,卓越教师8人、杰出教师20人、名师150人、最美教师100人、师德标兵300人、省级骨干教师98人、市级骨干教师1041人、省级优秀乡村教师32人。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为先、德育为首”原则,通过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师德建设提升年、师德建设深化年、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年等活动,师德教育筑防线、先进典型扬师德、强力整治纠师风、一把尺子量师德、以督促改固成果,构建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保持了教师队伍政治思想的纯洁性和师德素养的高水平,开创了全市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自2009年以来,在我省连续开展的十二届师德论坛征文暨师德风采演讲活动中,市教育局均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全市教师踊跃参与、创先争优,5名教师荣获全省十大师德演讲风采奖。
同时,我市积极构建师德师风监督体制,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了长短结合、疏堵结合、惩教结合、正反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和社会结合的“六个结合”治理机制,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健康良好发展。
二、筑基础增活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我市始终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激发活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线,先后印发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保障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配备工作的通知》《保定市尊师重教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师资保障,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奖励力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办好尊师实事,造就了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市始终致力于教师能力提升,大力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全市先后选派1万余名教师、校长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培训。2022年,建设第二批5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其成员达400余人,辐射到全市所有的县、市、区;选派200名优秀校长赴北京培训,市本级培训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达3000余人。
全市共涌现出国家和省、市级优秀模范教师487人(其中1人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省特级教师143人,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名师7214人,乡村优秀教师448人,省、市级教育家型校长和骨干校长456人,形成了完善的教师队伍梯队培养机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得到全面提高。
我市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保定市教育创新发展大会,进一步深化实施了“1530”工程,启动县域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工程,开展振兴县域教育保定实验基地暑期校长教师培训活动。依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请全国知名基础教育专家100余人次,通过形势报告、政策解读、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等形式对全市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开阔眼界、充电蓄能,全市教师线上线下同步收看学习累计达38万余人次。
三、补短板促改革着力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振兴教育事业是最根本、最基础、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举措。多年来,我市从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入手,出台了《保定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和《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提高农村教师能力水平,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农村教师各项待遇保障,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切实做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多渠道补充乡村优质师资数量,多形式开展教育帮扶,逐步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根本上切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截至2022年8月,我市累计为涞源、涞水、易县、曲阳、阜平、唐县、博野、望都、顺平等9个县招聘特岗教师12350余人,今年计划招聘1350人,占到全省招聘人数的四分之一。自2020年起,我市启动实施了小学全科教师公费培养工程,努力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目前已完成三届共300名小学全科公费师范生招生录取工作。同时,我市认真做好部属、省属公费师范生安置工作,共为278名省属公费毕业生落实了岗位,全部充实到农村一线学校。
我市积极推动市级支教、县域交流,助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2013年以来,通过“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全市累计选派1933名教师到9个贫困县进行帮扶,有效提升了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受援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自2017年起,全市22个县(市、区)全面开展教师校长交流工作,2020年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城乡教师校长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徐水区、高碑店市、阜平县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经验,分别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为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实行职称评聘倾斜政策。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比例分别提高到6%、10%、30%、35%,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岗位设置比例在此基础上继续上浮3%。对长期在乡村和艰苦边远地区从教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放宽学历要求,不作论文、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课题要求;对取得高级、中级职称的,及时聘用到相应岗位,兑现岗位工资。
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向边远乡村倾斜,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设立农村教师津贴、班主任津贴,为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发放乡镇工作补贴等。积极推进乡村教师职称改革,严格落实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的相关要求;在农村任教满25年的教师,符合专业技术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的,可不受岗位设置数量限制直接参评,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广大乡村教师的关心关爱。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州教育系统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振兴教育动能得到全面释放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全州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建立健全州委、州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在州委常委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上听取“双减”、高考综合改革、督导体制改革、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全州办好教育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州委、州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州高考综合改革动员部署会,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为双组长的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压实全州一盘棋思想,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以州委州政府名义召开海西州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对10个先进集体,139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州尊师重教氛围进一步浓厚。为全州教育提质增速注入强大动力,筑牢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引导全州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党建思政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把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和推进海西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标杆党支部”“红旗党支部”“补短板、强弱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等活动,强化教育系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发挥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第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开展全州教育系统优秀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思政工作者评选活动,10所优秀学校,89个优秀个人受到表彰。打造海西教育智慧党建云平台,实现了全州100个党支部1873名党员在统一平台集中管理。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开展思政课提升行动计划,普及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制定《关于深化海西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方案》,州委、州政府领导带头讲授思政课,配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781人,专职辅导员750名。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育引导全州莘莘学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全州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始终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提高教育水平、深化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稳步实施,学前教育购买服务州、市(县)、行政区分担机制落实落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德令哈市、都兰县完成转公21所。推进“安吉游戏”试点工作,乌兰县确定为省级试验区,德令哈市确定为国家级试验区。高标准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全州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大柴旦行委达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标准,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验收。全州高中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23个百分点。中高考平稳有序进行,本科一段上线率比2020年高出7.12百分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取得新发展,柴职院入选“国家现代学徒试点学校”,海西职校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工作,依托海西资源禀赋,融入“四地”建设,围绕盐湖化工、高原特色生物、风光互补、光热发电产业体系,加强化工、机电、清洁能源等专业,服务海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改善办学条件,各级各类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积极争取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能力提升、教育强国、涉藏等项目,全州共实施各类教育建设项目205个,总投资5.05亿元,实施了薄弱学校能力提升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职业学校建设等一系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扩建、新建校舍7.2万平方米、23.6万平方米运动场及道路硬化、管网改造等配套附属设施,共建成79所标准化学校,改扩建、新建幼儿园26所。塑胶操场、多功能教室等硬件配置一应俱全,教育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等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优质资源不断扩大,夯实了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积极争取援青资金,主动加强与援建单位对接,先后落实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天峻县民族小学暖气管网改造项目等教育援青项目18个,落实援青资金5448万元,其中,浙江省援青项目16个、援青资金3464万元,中央企业援青项目2个、援助资金1984万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资金1549万元,覆盖全州各级各类学校79所,在全州打造校园文化示范校,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构建“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选优配强师资力量,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得到激发
我州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立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设立教育教学优质发展综合评价激励资金和教育引才专项资金,成立19个名师工作室,多渠道、全方位补充2272名教师,不断夯实全州教育队伍。主动加强与青海师范大学、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对接,落实218名师范生赴全州5地进行顶岗支教工作;修订印发《海西州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评选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56名,充分发挥教育人才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州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教师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激励教师立足岗位、钻研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生活补贴等制度,建立健全教师人才干部“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机制,涵养“近者悦”“远者来”的教师发展新生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努力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先后争取援青资金220万元、州级教师培训专项经费150万元,共完成培训14期340人次,完成国培、省培教师3200人次,线上培训6500人次,全州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保障每个孩子全部到校上学
我们始终将教育资助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构建教育系统“一人一策”精准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学前教育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等各类资金发放1.6亿元,受益学生达12.4万人次。打出系列“控保”组合拳,制发《海西州教育局关于全州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海西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实施方案》,详细掌握监测对象入学信息和享受的资助政策。先后印发《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实施方案》《随迁子女入学实施细则》,优化简化入学流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学生全面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截至目前,全州共接收随迁子女22.8万人。扎实开展教育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开展全州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和资助资金专项检查,确保资金发放到位,实现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子女无一人因贫失学、因困辍学,率先在全省完成控辍保学清零。
开启海西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能力稳固提升
始终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抓手,根据《海西州“互联网+教育”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9——2022年)目标任务,持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争取智慧教育藏区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1070万元,建设海西州高中学校阅卷系统、海西州新高考综合改革管理平台、海西州德令哈市英语人机对话系统,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组织开展第二届“红柳”杯全州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评选、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等活动,促进全州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海西州、格尔木市、海西州高级中学被确定为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验区、试验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停课不停学”指导意见》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印发《海西州教育局关于做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对线上教学工作提前筹划,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青海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浙江之江汇教育广场资源平台以及腾讯、钉钉、QQ、微信等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线上教学,参加学生达73555人,实现了2022年秋季开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支撑作用,有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系统办学活力不断释放
始终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积极有序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实施方案》《海西州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方案》等,根据《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青海省普通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2022-2025年)》,制定安排了新一轮高中教师全员分批培训任务。健全督导体制机制,中共海西州委办公室、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海西州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分工方案》。做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制定印发《关于深化海西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任务分工方案》,推进全州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优化教育管理体制,为解决德令哈市基础教育体系不完整的问题,制定《海西州高级中学整体移交方案》,目前已完成整体移交工作。持续做好“双减”工作,加强“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印发《贯彻落实任务分工方案》,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共清除无证无照机构23家,注销4家学科类培训机构,目前全州无学科类培训机构。
筑牢安全健康防线,平安校园建设成果持续巩固
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实施学校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校园门卫值守和内部巡查,落实“高峰勤务”“护学岗”“错峰错时错段上学”等措施,实现五个100%目标。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在全州教育系统先后开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稳定”安全生产集中专项整治和校园安全大检查活动,重点围绕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危化品区域、重点特种设备等17项校园安全领域、135项检查内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行动,排查校园周边商铺、娱乐场所、网吧、出租房等治安隐患46项,整改46项;检查校园食堂114家,校园周边餐饮店259家,食品店160家,发现安全隐患51处,已整改50处,及时消除隐患。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学习宣传活动,全州教育系统共悬挂各类安全宣传教育横幅1460条,展板980块,召开主题班会1380次,国旗下讲话340次,微信公众号、微信、QQ群等推送安全提醒等相关信息360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修订完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全州教育系统预案应急演练,累计开展综合演练15次,单项演练990次,实战演练931次,桌面演练74次,切实提高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妥善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以作风建设提升质量助推重点工作再上台阶。
坚决扛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抓好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廉政,做到打铁自身硬。印发《海西州教育系统“找问题、补短板、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进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积极开展“亮党员身份”“树岗位先锋”“比专业技能”等各项活动,树立党员干部、教师的良好形象。建立“党员示范岗”,使党员教师有舞台、有作为,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转作风、勇争先”等作风建设活动,制定印发《全州教育系统开展“转作风、勇争先”作风建设行动方案》,明确问题查摆到位、整改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抓好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后半篇”文章,密切关注“四风”隐形变异、改头换面等新表现、新动向,持续开展学生营养餐、奖补资金专项监督检查,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厚植学校政治生态,确保干部能力和各项重点工作双推动、双促进,推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落实落地落细。巩固和拓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建立机关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推行服务承诺制,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把制度转化为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行动自觉,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人人遵守制度的良好风气。
今后海西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州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五个海西”和海西教育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谱写新篇章。
工会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昌宁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来,各级工会在县委和市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工运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日常工作出经验、重点工作有亮点、自选动作创特色、整体工作上台阶”的思路,围绕全县发展大局,聚焦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着力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强化维权服务,夯实基层基础,组织引领广大职工,不断开创昌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这五年来,大力开展群众性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深入推进形式多样的“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广大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以“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组织职工群众开展演讲比赛、职工诵读、征文比赛、宣讲报告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建参赛队代表保山市参加省总工会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歌朗诵比赛并获奖;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我为党旗添光彩——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活动,参赛和获奖人数均为全市第一;开展“百年奋进、劳动最美”主题征文比赛,开展以“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为主题的摄影及征文比赛,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发现劳动美”为主题的短视频征集大赛,开展“颂党恩、咏经典、传家声”亲子诵读活动,开展“快乐运动强体魄、全民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职工工间操比赛,组织了2届职工气排球比赛,组队参加保山市第二届职工气排球“中国保交行”杯周末联赛,男子组代表队荣获第三名。
这五年来,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会同人社、工信、卫健、教体等部门开展多种形式劳动技能竞赛,参加职工人数达3000余人,动员全县广大职工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级、国家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派昌宁遐尔茶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参加全国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八的好成绩,选派该公司代表保山市参加全省职工创新成果展并获三等奖。
这五年来,大力弘扬劳模、劳动和工匠精神。共选树省市级劳模13人,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章14人,省市级工人先锋号3个,市级五一劳动奖状1个,保山工匠2人;昌宁天和医院外科工会小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模范职工小家;与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劳动者风采》专栏35期,宣传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会同县教体局开展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巡回宣讲16场,有效助推全县师德师风建设。
这五年来,积极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培训,完成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等级证书培训1263人,农民工职业技能引导性培训8887人。认真落实为企业减负政策,对已建立工会组织并足额申报缴纳工会经费的9家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已上缴工会经费。联合农商行、邮储行开展创业担保、“贷免扶补”贷款工作,共为91户失业人员、创业者和农民工办理贷款1115万元。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共拨付资金24.62万元,全力协助挂钩社区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这五年来,用心用力用情服务职工。开展“春风行动”,会同人社等部门举办3场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招聘会;开展“春送岗位”红色劳务活动,为外出务工人员发放爱心礼包;开展“夏送清凉”活动,对参建重大项目一线职工(农民工)、长期从事户外劳动和高温作业的一线职工(农民工)等进行慰问;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提供资金帮扶,助力大学梦;开展“冬送温暖”活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劳动模范、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等。还举办“爱心托管班”“职工心理大讲堂”“缘聚七夕、情满茶乡”青年职工联谊活动、疗休养活动。昌宁县职工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即将投入使用,建成户外职工驿站3个、职工之家5个、妈咪小屋4个,让职工在细微之处感受工会的温暖。
这五年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初显。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确定昌宁县金润供排水责任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昌宁分公司、昌宁县橄榄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昌宁职业技术学校、昌宁遐尔茶品有限责任公司5个单位为改革试点,拨付工作经费,指导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这五年来,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为主题,不断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全县累计签订企业工会集体协商合同90份,覆盖企业183户,覆盖职工4972人;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23份,覆盖企业61家,覆盖女职工450人,在已建会企业中《女职工专项保护合同》的签订率达100%。
这五年来,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结合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联合县委组织部同步推进全县村(社区)建会工作。目前,全县124个村(社区)、6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均已建立起了工会组织,扩大了工会组织的有效覆盖。以货车司机等8大群体为重点,扎实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未来可期。昌宁县总工会将紧紧围绕迎接和服务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攻坚克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踔厉奋斗,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扛起新时代工会人的新担当,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旗红,事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守正创新,选贤任能,强基固本,严字当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守正创新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理想信念是根,根深则叶茂。10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和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厚植对党忠诚思想根基。10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并推动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引深“我为群众办实事”“学习身边榜样”“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实践活动,全市1.03万个基层党组织、22.6万名党员接受了精神洗礼,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力量。
突出“凝心聚魂”开展培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10年来,我市共举办政治建设专题培训班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次114期,线下培训干部31.2万余人次,1562人次干部参加省级以上组织部门举办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坚持常态长效从严要求,加强政治历练党性锤炼。我市出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意见》等文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选贤任能凝聚事业发展中坚力量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10年来,我市以积极构建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为抓手,着力建设适应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突出政治标准精准识别干部,出台《大同市干部政治素质评价标准及办法(试行)》,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分别制定正反面清单,结合干部考察和年度考核,进行“全面体检”和“靶向识别”,不断提高知事识人的精准度,在市县乡换届中,选好配强关键岗位干部,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结构进一步优化。
突出实绩导向激励担当作为,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2016年以来,全市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1568人,评选市级担当作为干部792人,营造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突出接续发展培育年轻干部,我市出台年轻干部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并在科级干部职数审批中实行年轻干部专项预审制度,精心选派8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乡任职“墩苗”。10年来,新招录县级以下基层公务员2025人,连续6年向北大、人大、南开等重点高校定向招录经济、金融、规划等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86名。
突出严管厚爱管理监督干部。2016年以来,共查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2300余人,受理信访举报544件,做到防微杜渐,抓早抓小。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效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强基固本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10年来,我市坚持压责任、育队伍、创载体、提效能,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党建责任。我市实施“两级三责法”,通过抓实本级、督促下级,清单化明责、项目化履责、规范化问责,把压力传导到基层每个党组织。推行“周例会、月调度、季观摩、年评比”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闭环管理,确保有序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效。
注重分类施策建强基层队伍。我市以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为牵引,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和“农村后备干部定向培养工程”,为农村发展培养接续力量,全覆盖充实“两新”党务工作力量,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推动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创新形式载体提升组织功能。我市针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不同特点,分领域创建载体,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农村、社区、国企分类开展“争旗提档”“创星升级”“五星联创”等活动,各领域党建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工作效能。始终坚持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大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建好网格、开展“清化收”、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等方式,解决基层组织作用弱化、治理体系不健全、治理能力不适应、治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我市相关做法多次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山西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
人才强市持续优化爱才用才环境
1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强化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持。
坚持和改进党管人才工作。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制订《关于强化党管人才优化创新生态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和专项述职,构建起“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全链条机制,稳步推进省校合作,通过加强领导、组建专班,挂图作战、推动落实,与62所省内外高校签署了115项合作协议。先后成立了云冈研究院和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大力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我市聚焦人才工作和生活需求,高标准建设转型汇智创新城,设立人才专项经费,组建青年就业创业联盟,出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大同发展的就业指南、优惠政策,实施“十百千”青年人才选拔计划通过一系列举措,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百舸争流千帆进,阔步高歌新征程。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一项项喜人的成就,凸显着我市党的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拼搏奋斗、真抓实干,为奋力谱写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大同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调试水电消防、地面面层处理、栽种花苗9月11日,安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8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为保证工程准时完工,这个假期大家放弃了休息。”安平高新区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朝说。
不仅在工地,也不只是项目,节日期间,我市的众多劳动者步履不停,和这座城市一起拼搏前行。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衡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拼搏奋进,只争朝夕,推动了一系列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大事,干成了一系列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要事,办好了一系列造福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开创了衡水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十年,我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积蓄了跃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总量呈现出积极变化。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88.6亿元,到2014年跨越千亿元大关,2021年已达到1703.1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6.9%。人均GDP稳步提高,2021年人均GDP达到40561元,是2012年的两倍。
财政实力明显提升。201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亿元,到2017年突破百亿大关,2021年达到136.6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1.6%。政府财力的增强,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81%,比2012年年末提高15.1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8个百分点。2012-2021年城镇人口年均增加6.3万人,有效带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8.2%,比2012年年末提高15.1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这十年,我市着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第一产业较为稳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加速发展的新格局。
农业农村经济态势良好。随着“果蔬进京”“中化来衡”等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农业丰收、粮食保障的“定海神针”作用持续发力,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49.5亿元,较2012年增加88.9亿元。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优势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75.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1.2%。2021年粮食总产44.1亿公斤,创历史新高。2021年年末,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较2012年增加23家。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13-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焕发出澎湃活力,2018-2021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22%的高速增长。
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市呈现出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现代物流、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与商务居民服务等公共服务业成为新亮点的发展新格局。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8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7%,占比较201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三、需求结构不断改善
这十年,我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深化对外开放,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内需,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坚持“项目为王”,坚持全生命周期抓项目建设,全过程抓项目管理服务,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公路、公共事业等领域项目建设,多元带动保持投资快速增长。2013-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9%。亿元以上建设项目个数由2012年的259家增加到2021年的327家。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大数据、移动支付的兴起活跃了消费市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7年和2021年分别跨越500亿元、600亿元大关,2013-2021年累计消费4463.8亿元,2021年达611.3亿元,较2012年增加294.9亿元,年均增长8.6%,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全市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1年旅游总收入达141.3亿元,较2012年增加107.9亿元。
对外贸易发展成效显著。我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活力日趋增强。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39.7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出口总额217.1亿元,年均增长2.7%。
四、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这十年,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与日俱增。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0.3∶43.7∶36.0调整为2021年的14.0∶34.3∶51.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5.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明显快于传统产业。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61.3亿元,较2012年增加20.7亿元,年均增长1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1.4%,较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由2012年3.9亿元增加到2020年17.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1.1%提高到2020年的6.2%,提升了5.1个百分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度不减。2021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4家,总数达到636家;新增8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7268家。全市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家、重点实验室3家。全市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232项。专利授权6513件,有效发明专利1092件,商标注册13338件。签订技术合同数由2012年的8份提高到2021年的415份,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2年的302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26.1亿元。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这十年,我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惠民为要,城乡居民获得新实惠,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城乡收入大幅增加。我市坚持重点发力、精准落实、多措并举做好城乡居民增收工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504元增加到2021年的35748元,增加了17244元,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167元增加到2021年的16912元,增加了10745元,年均增长了1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3.0降至2021年的2.11,缩小了0.89。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坚持把稳就业和保就业放在首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各类就业培训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2021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较2012年下降0.28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有效开展。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5.3万人,较2012增加3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1.6万人,较2012年增加1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0.9万人,较2012年增加27.5万人。
六、共享发展拉高“获得感”
这十年,我市加大医疗、教育、文化领域投入,民生保障在共建共享中取得重大突破。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大幅增加,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890个,卫生技术人员2.8万人,较2012年增加1.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万张,较2012年增加0.8万张。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4所,主城区普通高中统招人数增长25.5%。2021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5万人。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在校生分别为40.4万人、36.8万人、12.5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加14.9万人、4.5万人、4.8万人。
文化事业呈现新气象。全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2021年年末,全市有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2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不可移动文物点1193处,世界文化遗产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
七、生态环境更美更优
这十年,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湖清的美丽衡水,环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生态优势更加彰显。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聚焦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8%,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体现了全市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支撑了更多的经济发展。万元生产总值电耗下降0.32%,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9.03%。
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大。2021年我市完成营造林2.1万公顷。截至去年年底,全市自然保护区达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由2012年的80.35%提升到2021年的99.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绿化覆盖面积13895.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57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2微克,下降17.6%,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0微克,下降15.7%。
回首十年路,踔厉奋发的足迹历历在目,湖城大地高质量发展长卷如画。展望新征程,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风帆高悬势正扬。聚焦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衡水儿女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先进位,勇闯新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响应云南省委政法委的号召,即日起,昆明市委政法委在昆明日报开设“奋进新征程云南更平安·昆明篇”专栏,全方位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政法系统“守一方平安、护一方发展”的硬举措、新成效、好经验,讲好政法好故事、传播政法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深化平安法治昆明建设营造优良的舆论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中心任务,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推动春城政法事业在新时代勇立潮头、奋楫扬帆,为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
昆明政法系统毫不动摇坚持政治建警,全面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筑牢政法队伍政治忠诚。昆明市根据市情,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的具体办法,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并健全落实政法政治督察、政治轮训、干部“协管”“协查”、纪律作风督查巡查、请示报告等制度体系。
在乡镇(街道)党组织配备政法委员,是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推动“党管政法”在基层落地落小、在一线落地落实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0年3月,昆明市在全市141个乡镇(街道)配齐配强政法委员。五华区华山街道政法委员田晓东发挥身处一线的优势,了解群众诉求,整合基层资源力量为辖区百姓办实事。在党工委的领导下,华山街道推出“小巷管家”志愿者群防群治模式,143名“小巷管家”每天在辖区楼院和街巷巡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小问题当天解决,大问题由社区协调职能部门共同解决,管理更精细,居民更安心。
同时,昆明市打通“中枢链”,推动综治中心建设实体化。目前,三级综治中心已完成办公、会议等硬件设施建设,并建立横向连通、纵向贯通的综治视频调度(会议)系统,实现“一张屏”指挥调度。
二、常备不懈防风险
昆明市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打暴恐违法犯罪,深化反邪防邪斗争,筑牢维护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
昆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的建设,夯实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昆明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按照“前台后处”模式设置功能区,前有受理窗口,后有调处区域,依法专业、便捷高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021年底,全市实现县(市)区及乡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应建尽建、全面覆盖。
同时,昆明市探索“互联网+纠纷化解”,推进矛盾纠纷网上流转、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司法确认,打通“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纠纷化解双渠道。运用“智慧人民调解·云智调系统”,力促人民调解由传统纸质向智能化模式转变。
目前,全市建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156个,建成人民调解组织2032个,人民调解员9356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0.82万余件,化解率达99%。
三、打防管控护平安
昆明市持续巩固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安全。
据统计,全市刑事警情从2012年的9.73万余起下降到2021年的7.12万余起,降幅达26.79%;“两抢”警情从2012年的日均发案12起,到2021年实现“零接报”294天,全市4984个小区和城中村实现接触性刑事案件“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从2013年的77.33%上升至2021年的95.09%。
2021年12月15日,石林县被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石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抓好平安建设,解锁一个个“平安密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关系友好和谐。全县上下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老百姓的生活有温度、更有质感。这一荣誉是对近年来平安石林建设工作的肯定,也是平安昆明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五零”平安小区、“七无”平安村(社区)、“九个不发生”平安乡镇(街道)和“八无”平安单位昆明市树立目标导向,以“小平安”汇聚全市的“大平安”。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县区级平安乡镇(街道)91个、县区级平安村(社区)1013个、县区级平安小区1355个、县区级平安单位2260个。
四、优化治理提质效
昆明市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谆谆教诲,以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位推动试点工作,全力以赴争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能冠军”。
昆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居全国第4位,公共服务体系高效便捷,社会治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效能”转变;全市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数跃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风险防控体系关口前移,社会治理由“应急灭火”向“源头防控”转变;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实现“一网统管”“多网合一”,基层基础体系联动融合,社会治理从“封闭作战”向“全域贯通”转变;“幸福圆桌会”、村规民约“红黑榜”、红色物业、“百佳小区”等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社会动员体系广泛深入,社会治理由“单一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昆明市通过系统探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昆明模式”。
近年来,昆明先后获评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应急能力A级城市,2021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和“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城市”,成功创建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连续三年上榜央视“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五、厉行法治促发展
昆明政法机关扎实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应用,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健全落实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等制度,建成全省首家刑事诉讼案件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设立全省首个行政复议服务中心,推动一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助力稳定发展。
全市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784件,以法治呵护“春城绿、昆明蓝”,保障绿色发展;加大民生领域执法司法力度,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843个,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促进共享发展;创新建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法律服务园区”,设立多元解纷及国际商事仲裁服务“双中心”;做好磨憨托管有关政法工作,推动开放发展,以法治智慧、法治力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探索打造全方位、全链条法务生态圈,推动营商环境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不断迈进。
六、持之以恒抓队伍建设
昆明政法系统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春城政法铁军。
昆明市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的多发性、顽固性、典型性问题,建立和出台制度机制744个,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同时,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进一步纯洁政法队伍。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昆明政法机关推行932条便民利民措施,赢得了春城市民的认可。
近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先后有1524个先进集体、5347人受到国家、省、市级各类表彰,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杨章亮、“全国优秀公诉人”秦云、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贺丽远、“全国四大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杨江红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
秋风拂面,漫步涪江,蓝天白云相依相伴,绿水青山温婉可人,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大路延伸脚下。夜幕降临,公园里、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沉醉在浓浓的幸福喜悦中。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平武县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10年。10年来,平武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县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平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2亿元,相比2012年上半年的12.52亿元,增加了16.8亿元。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上半年的3.57亿元增加到2022年上半年的12.52亿元,增长近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上半年的9904元增长至205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上半年的3084元增长至8479元一项项精准的数据,足可说明过去十年平武人走过的辉煌历程!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势头不断向好
晚秋时节,原本已近新鲜猕猴桃采摘尾声,而在平武县古城镇青羊村衢江——平武猕猴桃产业园,这里的晚熟猕猴桃才刚到采摘时节。9月8日,记者来到猕猴桃产业园,放眼望去,一片片藤架错落有致地遍布在坡地,一颗颗饱满的猕猴桃才刚刚去掉包裹的纸袋展露真容,该产业园种植户陈浩正在指挥村民采摘、搬运新鲜摘下的猕猴桃,现场一片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青羊村猕猴桃产业园作为衢江——平武东西部协作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后期还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因此,猕猴桃产业园在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帮扶效益。
古城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猕猴桃属于劳动密集型种植业,200多亩的猕猴桃产业园,人工需求量巨大,从前期的栽种,再到授粉、采摘,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工,仅一般情况下的除草工作每天都需要20多人同时在岗,这对当地脱贫户和困难群众增收帮助极大。”产业兴则百业兴,抓产业就是抓根本。
平武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基础工作,因地制宜实施产业项目,工业经济不断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达百万亩。“平武县果梅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市级先进农业产业园区,“三品一标”产品达100余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十余个,获评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更加显现。
同时,平武县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明确树立“全域规划、突出特色、龙头带动、联动推进、全域覆盖”为方向,逐步形成以平武绿茶、平武核桃、平武中药材为清漪江片区、九环线片区和上山区3大片区支柱产业;以及以平武大红公鸡、平武黄牛、生态黑猪、平武食用菌和高山蔬菜为5大跨域产业的乡村振兴全面发展良好态势。
在平武,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使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山野岭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温床,狭窄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文化广场、道德讲堂、乡村童园进入了阔达乡,电脑、轿车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群众面貌精神振奋、笑声朗朗。
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村面貌美丽嬗变
乡风文明入农家,村容村貌展新颜。在平武,随意走进一处村落,脚步所至,目力所及,尽是美丽乡村的绚烂图景:一栋栋房屋干净整洁,一条条通村道路笔直平坦,一盏盏路灯温暖明亮,一排排花草吐露芬芳
走在平武县水晶镇青龙村的通村路上,整条道路就像一条缎带飘扬在青山绿水间,串起一个个村庄院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青龙村的通村路与平松路相接,全长10余公里,主路面宽约4.5米,全部由混凝土路面铺就而成。这条路的建设通车,让水晶镇到青龙村最远村民小组的车程由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个小时。
“这条路修好了,我们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从此以后,我们自家种植的中药材就能够直接运到镇上的市场上,卖个好价钱。”青龙村脱贫户包悦平尝到了道路改造带来的“甜头”,打心底里高兴。
事实上,青龙村的通村路不仅是一条“脱贫路”,也是一条“致富路”“幸福路”。
公路建成后,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开始种植中药材。水晶镇党委政府、青龙村两委也多次召开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会,邀请驻村农技员现场传授药材种植技巧,讲解药材种植优势。同时,由政府牵头,完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从基础道路硬化到区域灌溉覆盖,再到土壤无害化处理,青龙村的药材规模化种植条件日渐成熟,不少村民更将药材种植作为家庭第一大产业进行发展。而这,也仅仅是平武县夯实脱贫之基,筑牢发展之本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武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强化项目监管和效益发挥。仅“十三五”时期,平武县累计完成投资155.3亿元,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增至1920.9公里,互联互通的乡村路网加快构建,以“二高二横三纵两环”为骨架的县域交通“主动脉”和通达村组的毛细血管路网基本形成。同时,九绵高速、广平高速两条高速大动脉都已进入最后的建设冲刺阶段,便捷平武即将成为现实。
3.生态文明建设给力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2020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举行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单位授牌仪式,平武县被纳入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同时,平武县还成功入选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
据悉,为积极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基地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集大熊猫保护、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等联动推进、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示范和典型,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2021年6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启动了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态体验小区推荐评选工作。经各管理分局积极申报,各省管理局组织推荐,平武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
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周山区与川西高原过度地带和川甘两省的交汇点和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腹心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宜人的气候、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奇特的地形地貌:476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生态覆盖率达74%以上,常见优势树种23科、37属、78种,优势建群树种等32种,草被植物有96科、332属、573种一组组数据形象地说明了平武林业生态资源的富集。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功能区,平武县始终坚持“绿色打底,生态先行”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县域经济发展相互融合,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经
过几年的规划发展,如今,随着各类生态农产品的热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次次在平武县得到印证,“绿色打底生态发展”的理念也牢牢刻印进平武老百姓心中。
同时,平武将绿色低碳旅游理念与“大熊猫、大峡谷、大康养、大报恩、森呼吸”旅游品牌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拓景扩容、提质增效”,建成绿色低碳的“熊猫家园生态旅游目的地”。立足培育和提升“熊猫家园·秘境平武”旅游形象,优化“一城两轴四带”全域旅游总体布局,规划静养瑜伽、颐养服务、温泉度假、森林康复、越冬集训等绿色低碳的文体康养项目,丰富绿色低碳的文化旅游产品、生态康养产品,将生态“植入”文旅产业发展脉搏,让建绿、爱绿、护绿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
4.民计民生极大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你看,水龙头一打开就是干净清甜的自来水,现在再也不用为了吃水发愁了。”8月12日,平武县古城镇阳南村村民王加奇老人正和老伴雍福珍在院坝里打扫卫生,当记者问及易地搬迁带来的感受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做梦都没想到,到我这个年龄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全靠党的好政策!”
今年70岁的王加奇老人和67岁的老伴雍福珍共育有三子,现都在外工作,大部分时候都是二老在家相伴生活。虽然家中只有他们二人,但居住在同一个院落的邻居们却丝毫没让他们感到生活的孤单。
“自从搬到这里来以后,不仅生活变得更热闹了,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王加奇向记者介绍,他们原本的房屋在大山顶上,通村道路时常会发生垮塌,出行十分不便。加之山顶没有水源,饮水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们一家。
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落地,王加奇一家被政府列为易地搬迁户,在距离他们原来房屋几公里远的村落给他们择址重建房屋。然而,房屋修建容易,想要说服老人搬迁却困难重重。王加奇老两口虽说明白原住地并不适宜居住,但奈何故土难离,说什么也不愿意搬迁。最终还是在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帮扶单位的轮番引导下,才答应易地搬迁,下山来居住。
进入新房后,两位老人马上就被新房的条件感动了,钢筋混凝土的主体结构、洋气的转角楼梯、宽敞的客厅以及明亮的窗户,一改老房子的破旧样貌。“开始儿子告诉我们新房条件好,但我们没有想到,能有这么好!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回忆起刚搬进新房时的场景,老人雍福珍依然十分激动。
事实上,王加奇老人家的故事仅仅是平武县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平武县把扶贫安居项目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确保农村困难群众“搬得出、建得起、住得好、能致富”。
“我们统筹财力物力优先解决贫困群众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等问题,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平武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仅脱贫攻坚以来,平武县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152.84万元,完成搬迁712人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实施C/D级危房改造539户、破旧房修缮改造645户,实施地灾搬迁337户,“四改两建”2.7万户,全县群众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过去十年的砥砺奋进是为了下一个十年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站在时代的风口,平武县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强的力度乘风起航,书写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年间,青阳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0.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64.4亿元,年均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1.4:49.6:39调整为8.7:42.9:48.4,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11亿元增至2021年的19.2亿元,年均增长6.3%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跨越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景象。
一、工业量质双增赋能县域经济
2011年落户青阳县经开区的安徽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是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高精度称重传感器、称重仪表及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品研发生产。
“公司从十几名员工到近千名员工,从租赁厂房到自建300亩厂房,日产传感器从不到200台到9500台,员工平均工资从3500元到6500元。”江苏人饶明龙2011年作为老员工来到青阳,从一线员工成长为车间主任,也见证了公司这些年的发展变化。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柯力电气从原来的传统衡器行业延伸到目前的非衡行业和物联网相关传感器,年产各类传感器350万台,销售额达3.5亿元,成为集团公司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可以说,全球卖出10个钢制传感器,有7个是‘柯力牌’,其中5个是‘青阳造’。”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柯力电气的跨越发展同样见证了青阳工业经济由小到大、由量的积聚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紧扣一体化、高质量,抓产业强特色促升级,推动形成镁铝轻合金材料、高端钙基新材料、现代机电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健康养老和绿色食品及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产业的七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6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
截至2021年底,全县工业增加值达60.1亿元,是2012年29.9亿元的2倍;规模工业企业户数由2012年的76户增至136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高于GDP增长1.7个百分点。
青阳县制定七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宝镁轻合金项目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清单。“我县以镁铝轻合金材料、高端钙基新材料、现代机电装备为代表的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大转型、大提速、大发展战略机遇期,预计2026年可实现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青阳县发改委负责人说。
二、文旅融合发展描绘“诗和远方”
青阳生态环境优越,文旅资源禀赋独特,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近年来,围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该县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业态更新和公共服务改善,“九华圣境、灵秀青阳”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这里变化真大!”时隔多年,重游九子岩景区的游客王静,感叹这里的大变样。近年来,九子岩景区新修建停车场、景区道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市场营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升服务品质。
刚过去的暑期里,九子岩景区迎来了一批批游客。“我们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预计增加收入180万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倍以上。”景区负责人姚胜林说。景区内游人如织,景区外民宿火爆。在九子岩景区龙头带动下,周边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现在店里平均每月能挣上7万多元哩。”去年回乡创业的朱备镇东桥村村民王雨生笑着说。由该村28家民宿结成的九子岩民宿联盟,营业总产值已超800万元。
“十年来,青阳县文旅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依托自然山水、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非遗产品等资源优势,我们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民宿发展、旅游驿站提升、标识标牌完善。同时,发掘乡村特色展演项目,充实民俗旅游产品,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该县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上线“一部手机游青阳”小程序,建立“快进慢游”风景道游览体系,安装全域旅游标识标牌,新改建94座旅游厕所。同时,健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引进德懋堂、荣玺温泉等亿元以上项目34个,成功打造朱备禅修小镇、陵阳全国摄影小镇等,建成星级酒店9家、精品酒店120家、特色农家乐300余家、乡村民宿74家,开发圣武雕塑、九华水磨玉骨绢扇、九华黄精等15项非遗文化旅游商品。
十年来,青阳县先后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安徽省旅游强县、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接待国内外游客由2012年的631.66万人次增至2021年的1380.4万人次,年均增长9.1%;旅游总收入由68.68亿元增至174.6亿元,年均增长10.9%。
三、城乡美丽如画增进民生福祉
位于青阳城区的天柱路市民公园,是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健康的好去处。“这里原先都是破旧老房子,经过更新改造,变成一座漂亮的公园,我经常来这里散步。”65岁的蓉城镇富阳社区居民查富荣告诉记者。
十年间,土生土长的青阳人李晶晶从工作结婚到生儿育女,亲历了家乡的巨变,“回老家的路从泥泞的乡间道变成了三车道的柏油路,大宝二宝都是就近就便入学入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
出行方便了,环境整洁了,娱乐丰富了,市民素质提高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朴实的话语表达了青阳普通居民对青阳城市面貌变化的肯定。2010年,青阳县启动南部新区建设,先后实施重点工程30余项,建设市政道路20余条,新城路网框架全面形成,城市商业综合体、芙蓉湖公园、青中新校区建成使用,新区4.39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成形。“近年来,青阳县立足高品位建设旅游城的发展思路,重点做好新区拓展、旧城改造、拉开框架、提升品位四大核心工作,南部新城快速成形,老城区功能不断优化,城市框架面积由8平方公里拓展至12.5平方公里。”青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说。
城市更新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在木镇镇南河村,青阳县华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1050亩九华黄精正茁壮生长;在庙前镇高源村,农民文化乐园广场上村民载歌载舞、有说有笑;在乔木乡东源村,村道整洁、花木成畦、塘水清澈金秋时节,走在青阳乡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青阳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精准靶向发力,全力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青阳县聚焦九华黄精主导产业,同步推进青阳土鸡、九华绿茶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1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4元,增幅10%。今年上半年,全县11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计3168.8万元,村均28.8万元。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达到国家等级站水平,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建成农民文化乐园8个,每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320场。完成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8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开展党员“1+1”亮牌工程,科学划分服务区987个,成立志愿服务队伍867支,为村民提供“陪办服务、帮办服务、代办服务”600余件,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回顾十年历程,青阳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兼党工委书记、青阳县委书记巩文生表示,青阳县将聚焦“两个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做大做强工业与文旅“两大支撑”,发挥“大项目”“大交通”“大品牌”三大优势,全力打造“两山”理论示范县,奋力开创现代化“九华圣境、灵秀青阳”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建强,发展强。只有党的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起筑梦前行的磅礴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重点,以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关键,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为保障,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十年来,我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常态化开展系列主题培训,自2017年以来,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4396期、培训58.35万人次。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更加统一、行动上更加一致。打造珠源百姓宣讲团品牌,开展宣讲10万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十年来,我市着力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曲靖铁军。不断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挂职锻炼、交流轮岗、顶岗锻炼、跟踪培养一体化链条式育人机制,着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十年来,市级举办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890期、培训各级干部17.1万人次。创新举办“珠源大讲堂”,与中央党校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培训,培训党员、干部31.5万人次。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送教下乡助推脱贫攻坚”活动,累计到贫困乡镇培训基层干部7600余人次。2015年以来,选派76名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上海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21名干部到省直机关、省属企业挂职锻炼。
十年来,我市持续夯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连续8年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接续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和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五好五规范”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9110个党支部全部创建达标。整乡推进“五强五好”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建设,在46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立基层党组织274个。实施城市基层党建“书记领航”项目283个,在专业市场、商业街区等区域组建党组织2632个。全域开展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珠源红烛先锋”党建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全力打造“五力协同、城乡一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曲靖模式,纵深推进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城市建设。
十年来,我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涵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48525件,处置问题线索19876件,立案9882件,党纪政务处分9927人。创新制定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办法和市管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问题直报办法。探索推广新乡贤和民情观察员参与村(居)务监督等监督模式,基层监督体系更加健全。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市、县两级党委共开展巡察164轮次,巡察党组织2602个,实现巡察全覆盖。县级交叉巡察、“助攻式”对村巡察和问题线索“双清”机制得到中央巡视办肯定推广。推动9个清廉单元建设和7个专项行动迭代升级,开设“清廉曲靖”电视频道,打造具有曲靖辨识度的清廉建设新样式。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东北振兴的坚强保证。”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要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走进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寄语广大基层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到社区、进农村、访百姓,在不同场合对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辽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躬身实践,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在抓基层、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牢牢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格局。
辉煌成就,见证不变初心;百年梦想,激荡磅礴力量。如今,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起点上,辽宁将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让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补钙铸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欲事立,须是心立。办好辽宁的事情,关键在党。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研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省委组织部精心谋划、强力推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固根本、利长远的重大工程,纳入全省工作大局一体研究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全省各级党组织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深入实施补钙铸魂工程,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今年1月,全省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在沈阳召开,对加强政治建设、树立强基导向,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出明确要求,彰显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既要“造形”,更要“铸魂”。我省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作,依托辽宁社区工作者学院等教育培训阵地,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推动党员日常教育培训全覆盖。
行动有了“魂”,执行有了“纲”,沈阳市建设“两邻”学院,加强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丹东依托抗美援朝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锤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了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找准方向、抓住根本、夯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184.4万人次、党务工作者202.3万人次、党员4264.2万人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二、强筋壮骨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在不畏生死的抗击疫情一线、在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中党的要求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着眼提升基层组织覆盖力,持续在创新设置方式、扩大有效覆盖、激发支部活力上下功夫,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
在农村、在城市、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机关、在国企、在学校,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阜新在全市17个街道成立强基工作队,分3批选派780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下沉194个社区。人民群众清晰地看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扑下身子、踏实苦干,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头雁”。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我省坚持把做好顶层设计作为建强支部的“先手棋”,把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作为建强支部的“总章法”,制定实施《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决定》,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活动,“严”与“实”的要求向基层延伸,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更加强健,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愈发牢固。
“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我省坚持把强化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全过程,是承诺、更是实践;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作为重中之重,是标准、更是严尺。通过派出省委巡回督导组,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规范换届,采取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回访抽查等方式,以铁的纪律确保基层党组织换届风清气正。
新面孔多了、年轻人多了、能人多了、学历层次和结构功能优化了、平均年龄下降了这是基层群众的普遍感受,也是我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实现“三增两优一降”的目标。在选优育强基层干部队伍、稳步提高党员队伍质量的过程中,磨砺骨干能力、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执政之基更牢固、力量之源更丰沛。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新发展党员超过76万名,遴选推荐24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4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32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孙景坤同志2021年获颁“七一勋章”。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110.5万名党员干部投身抗疫一线,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713人。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融入党内,正源源不断为党的肌体补充新鲜血液,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三、培元固本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坚强堡垒
谋长远之计,行固本之举,方能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精兵强将派往基层,真心实意关爱基层”全省各级党组织突出强基导向,强化基层投入,推动钱往基层投、人往基层走、政策往基层倾斜,以党建引领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切实提升基层综合服务兜底保障能力。
——基层干部待遇提高了。2022年全省财政增加支出1.4亿元,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预留事业编制专门用于解决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人员身份。
——基层资金投入增多了。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向村级组织下拨村干部基本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平均达到14.3万元。2017年至2020年省管党费连续4年列支资金支持全省农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累计投入1.39亿元。
——基层活动场所宽敞了。全省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室内建筑面积达到200平方米,室外文体活动广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达到
1365平方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达到524平方米。
一个接一个的政策措施、一项接一项的财政投入、一次接一次的保障服务,释放了省委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激活了基层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全省各级党组织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等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农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国企,扎实开展强党建兴国企行动,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两新”组织,深入实施扩面提质行动,推动党建引领助企纾困,协调解决困难问题1.1万件,优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5300余项;在学校,开展立德树人服务振兴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从省、市、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累计选派3.5万名干部驻乡村工作,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建强一个支部就是筑牢一个“堡垒”,提升一名党员就是擦亮一面“旗帜”。全省各级党组织深入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把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根植改革发展、融入日常工作,特别是在2022年疫情防控中,全省17万名居家党员到社区(村)报到参与防疫,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派驻14.3万名干部到社区(村)开展防疫工作,关键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力量。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省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确定14.9万项实事项目纳入清单管理,立项破题、推动落实,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一种认识更加清醒: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这个关键,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承载时代与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一种信念更加炽烈: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持续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支部用力,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山水之城,善治之都。十堰,一个人人称道的地方。纵览古今,讲道明理、崇德向善早已深深嵌入城市基因和血脉。
近年来,我市在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统筹推进夯实基层基础
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之盼。翻开“平安十堰”建设成绩单,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让人倍感欣慰:近年来,全市治安、刑事案件数和信访量同比大幅下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位列全省前三;连续12年获评“平安湖北建设优胜单位”;我市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市州前五,并持续提升。
百姓平安幸福,源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力护航。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统领全局、协调各方,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示范区”“高水平平安建设试验区”建设。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作出《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三中心三城市”奋斗目标,将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市域治理样板城市放在同一纬度统筹推进。
积极构建社会治理“24365”工作体系,推动社会资源、治理力量和服务重心向基层倾斜,实现党政主导、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便捷高效的社会治理综合体。把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高标准建设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治理中心,努力让群众办事“只进一门、只找一人、最多访一次”。
二、务实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2022年3月14日,张湾区汉江路街道水堤沟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队员王贤兵在汉十高铁十堰东站防疫卡口值守。例行查验中,他发现一名旅客行程码异常,当即予以劝留。经检测,该旅客被确认为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全市疫情防控应急体系立即激活,迅速将该旅客转运、隔离。不到5个小时,近3000名风险人员全部纳入管控,实现了精准预警、源头防控。
茅箭区二堰街道高校园社区有常住人口1.7万余人、流动人口1200余人,纠纷多、警情多。人民路派出所创立“10号球员”警务室,联合辖区17个物业小区及上百家商户,消除治安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目标。
郧阳区推行乡(镇)村“平安指数”发布制度,把社会治安真实情况与直观变化“晒”出来,倒逼乡(镇)村不断改善地方社会治安环境,引导群众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郧西县深度整合城市党建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社会治理中心,20家县直单位派员入驻,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累计化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91起。
房县依托社会治理中心(工作室),推行“三官巡村”“五长治城”,通过走村入户、拉拉家常,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信访超市”“律师246”“平安义警”“均州拍拍吧”“全民反诈”我市各地根据实际,培育打造了一批有鲜明特色的社会治理工作品牌。三、“五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作用,多措并举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十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