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卓越历史功勋,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历史经验。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把握好运用好,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党和国家事业更好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把握。全书21个专题中,打头的就是“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各个专题和相关文章,也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对把握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入思考和精辟阐述。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只有了解党的历史、懂得党的历史经验,才能知道党从哪里出发、一路怎样走来、要到哪里去,才能知道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为什么伟大、如何续写党的伟大。这种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深谋远虑,贯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也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全部内容。
注重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走向胜利的成功之道。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每当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关头,我们党都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上,在改革开放大潮初起、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先后制定两个历史决议,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分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增进了团结,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始终坚持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在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主持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工作,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方面内容,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有充分体现。比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等文章,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历史的深邃思考,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为全党学党史用党史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启示我们,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只要我们不断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就能无往而不胜。
毛泽东同志说过:“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光芒,是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把握党的历史、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对党的历史的认识与把握,创新性地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大论断,鲜明回答了怎么学党史、怎么看党史、怎么用党史等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在主持起草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对待自身历史上的郑重态度,为我们正确看待历史、总结把握运用历史经验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也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历史创造提供了科学指引。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时代大势,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伟大历史进程。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无论是坚持人民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无论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无论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都体现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新时代党和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创造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为系统总结和发展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供了丰厚滋养,标注了鲜活时代注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启示我们,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只有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用正确党史观对待党的历史,才能排除各种杂音噪音干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境界。我们要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党的历史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节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作出一系列深刻总结。这些总结概括,充分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各个专题和相关文章中,特别是集中体现在第一个专题收录的四篇文章中。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五个重大问题”,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十个坚持”“九个必须”“五个重大问题”“五个必由之路”,它们之间内在统一、相辅相成、各有侧重,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共同构成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有机整体。“十个坚持”凝结着中国共产党过千山、跨万水的百年积淀,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坚韧不拔的百年奋斗,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最系统、最深刻的总结,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个坚持”“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九个必须”与“十个坚持”在精神实质、主要内容、逻辑关系等方面都是根本一致的,每条内容都相互联系、相互照应,也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五个重大问题”是贯穿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重要内容,将理论创新、中心任务、战略策略、自我革命、历史自觉贯通起来,体现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党的自身建设逻辑的高度统一,为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供了科学指南。“五个必由之路”精辟概括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经验,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谁来领导、走什么路、具备什么样的状态、如何继续发展、怎样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成功密码,对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启示我们,历史发展永无止境,党的奋斗永无止境,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也永无止境。对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创造的宝贵历史经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历史经验不仅是总结过去的深刻智慧,更是烛照未来的科学指引。注重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一个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成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顺势而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历史和现实表明,核心就是力量、就是方向、就是未来。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有了根本保证,红色江山基业万古长青就有了根本保证。
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端起历史唯物主义的望远镜细心观望,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勇毅前行。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我们要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我们党要掌握历史主动,首先要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也是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的奥秘所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越是这样,越要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清醒,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启示我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发扬历史主动、增长历史智慧、把握历史大势,用历史之光照亮未来,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林伯海
“亚欧大陆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维护亚欧大陆和平与发展是本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共同期盼,上海合作组织为此肩负着重要职责。”近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上合组织成立21年来运行发展的成功经验,即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五个坚持”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对全球特别是地区治理体系变革的探索创新,是真正多边主义的生动实践,更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成功典范。
坚持政治互信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排外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信任赤字缺口不小。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上合组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自成立伊始就始终坚持政治互信,在政治安全领域防范外部势力策动“颜色革命”,共同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推动解决阿富汗问题,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成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建设性力量,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了前提条件。
坚持互利合作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动力。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发展离不开互利合作、互利共赢。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南北差距不降反升,全球发展赤字问题愈加严峻,成为触发诸多全球问题的原发性因素。发展赤字增添了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障碍,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被排除在外,难以分享全球发展的红利,“马太效应”明显。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互利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宗旨,充分照顾彼此利益诉求、遇事协商一致,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本次峰会通过了涵盖经济、金融、科技、人文、机制建设、对外交往等领域共40多项成果文件,发表了关于维护国际能源安全、维护国际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多元化等4项声明,充分反映了上合组织应对全球性危机挑战的积极努力,彰显了互利合作、互利共赢的“上海精神”,与某些在世界制造分裂和危机的国家和集团形成鲜明对比,赢得了各成员国的高度认同和支持,获得了世界不少国家的肯定与赞誉,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发展动力。
坚持平等相待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成员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反对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解决彼此间的纠纷,提倡通过对话和谈判方式化解争端。然而,长期以来,世界上某些国家却奉行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动辄以武力相威胁,导致和平赤字有增无减。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各成员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始终奉行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的主张;始终秉持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成员国共同商量来办的原则。正因为如此,20多年来,上合组织运转良好,“朋友圈”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地区合作组织,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开放包容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保障。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地球村里,是地球村的一员。进入21世纪,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然而,世界上的某些国家却奉行单边主义,大搞团团伙伙,四处拉帮结派,结成封闭排他的集团政治“小圈子”,走意识形态对抗的老路,制造矛盾与冲突,造成全球治理赤字。长期以来,上合组织始终坚持和奉行多边主义原则,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尊重多样文明、倡导文明对话,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选择的发展道路;秉持和践行开放、包容与合作,谋求抱团取暖、共同发展,成为开放包容的“大家庭”,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根本保障。
坚持公平正义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目标。公平正义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公平正义既包含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秩序的公平正义,也包括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和生态治理的公平正义。尽管冷战结束后,两极对抗的世界旧格局已经不复存在,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形成。然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旧有思维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依然存在,力图以经济、武力甚至文化来左右世界秩序,从而造成了全球治理赤字和危机。上合组织始终秉持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零和博弈和集团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契合了各成员国求团结、促稳定、谋发展的共同心声,从而发展壮大成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有生力量,为维护亚欧大陆以及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正在引领世界朝着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目标迈步前进。
路虽远,行则将至。面对国际风云变幻,我们要把握时代潮流,秉持“上海精神”,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拓展本组织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交往,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亚欧大陆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注入正能量、创造新活力,共同创造亚欧大陆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李少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各领域具体制度的自觉信赖和真实信奉,是一种基于对制度体系高度认同和充分信任基础上的赞成、拥护、支持和遵守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是建立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基础上的自信。坚定制度自信是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制度自信不是无条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备的本质特征、所展现的显著优势和旺盛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由和底气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人民性、有效性和成长性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客观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有其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我们的制度自信是基于制度理论基础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实践的理论源头,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力源于凝结和贯穿于制度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引领力。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从理论上深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基本价值,充分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明价值取向,充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一切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明确目的性。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不断拓展理论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从理论上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何以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讲清楚党如何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转化为制度成果,讲清楚党何以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制度体系的完善发展,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化人们对发展科学理论与建设有效制度的内在本质联系的清醒认识,强化理论对制度实践的引导功能,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指引和思想引领,不断扩大制度自信的理论源泉,让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建立在更为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制度自信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和强大效能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制度优势与效能是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我们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都是我国制度优势和效能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外相对比的方法,引导人们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制度观,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十四亿多人口大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等方面以及在真正解决我国发展问题上所显示的巨大优势,全方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我们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方面所释放的强大治理效能,让人们从国家发展的巨大变化中,从自身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从“中国制度”催生“中国之治”的伟大实践中,尤其是从新时代10年的伟大创造与伟大成就中,从新时代10年所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中,从新时代10年所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深刻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巨大优越性和卓越的国家治理功效,让人民在日益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坚定制度自信,从历史和现实的紧密结合中强化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在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中,不断丰富成长、不断完善发展的。我国的国家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一项极其伟大的创造,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党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在于它的确立和发展既符合理论逻辑,也符合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在于它不断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的有益成果,既不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又超越西方制度模式的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不断完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于制度的发展性和创新性,在于能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变与不变的结合中保持制度活力,保持制度的先进性。坚定制度自信,就要通过制度的改革创新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现,使我们的制度自信更彻底、更久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创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13个“坚持和完善”,将坚持制度自信和推动制度改革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消除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在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赢得比较优势,确保如期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不断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
朱庆葆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巨大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历史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正确的。当前,中国共产党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决定的。一是由其实践性特征决定的。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的现实根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为推动当代中国实践变革而生,又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这就要求坚持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二是由其时代性特征决定的。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产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回应时代现实问题、引领时代未来走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的解决是理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这要求必须结合时代承载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三是由其人民性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证明,处在实践一线的人民群众把握时代脉动最真切、感知实践呼唤最敏锐,因此这就要求及时了解民意、综合民意、回应民意,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丰富而鲜活的养料。四是由其世界性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具有世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责任和担当,也有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世界追求和情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勇立世界潮头,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彰显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思想武器并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加以发展、指导实践,说到底在于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其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揭示,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持续前行的重要精神指南。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仍然需要熟练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以之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自觉推进各项工作,从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穷尽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不断回答和解决不同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人民立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这对于中国革命是有重要帮助的。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命题。实际上,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重要成果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很多内容因为这种结合而变得新鲜活泼、贴近生活,具有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征程上,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四个讲清楚”的要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从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李立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深刻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些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完成党的初心使命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要实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必须具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基于不忘初心使命、厚植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所作出的战略抉择。进行伟大斗争,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走好新的长征路,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一个重大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保障伟大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伟大事业,需要全面从严治党。今天,我们正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征途上,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承担着更大的历史责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篇章,必须把党这个核心领导力量建设好。这就要求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的水平。推进伟大工程,需要全面从严治党。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壮大的历史。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就要求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同一切弱化损害先进性纯洁性的现象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更好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历史昭示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进入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成为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实践充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这是有效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从国际来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局势更加复杂敏感,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冲突和风险隐患急剧上升。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长期变量和短期因素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为之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这是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腐败土壤不铲除,反腐败斗争就不能停,自我革命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我们唯有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确保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赋予我们党更加光荣的使命、更加重大的责任。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不断开辟我们党自我革命新境界,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的根本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对党忠诚体现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实效上。
以思想建设为基础,淬炼自我革命的锐利武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武装越彻底,思想就越敏锐,行动就越自觉。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是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的,丰富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也必须聚焦于坚持不懈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查处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
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社会毒瘤,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现实一再表明,反腐败斗争不能退,也无处可退。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打击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妄图攫取党和国家权力的阴谋行径。坚持“老虎”露头就要打、“苍蝇”乱飞也要拍,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锻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坚持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做到“党建跟人走、人要跟党走”。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建设,使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各居其位、各尽其责,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突出政治标准,强化素质本领,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经常检视自身、常思己过,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进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制度事关根本,关乎长远。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管党治党方式。要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各位阶、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推动各种监督力量优化协同高效。总结全面从严治党有益经验,推进制度创新,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能力和水平。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制度执行力,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反映了党百年来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生动实践,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掌握历史主动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我们党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表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就能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对近代以来的中国极为重要。从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决议》全面总结了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全面反映了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生动实践。从党在社会主义兴起的世界大势中产生,到抗日战争时期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顺应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建立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到深刻洞察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时代潮流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始终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百年来,党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始终掌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也充分表明,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总结必然伴随党和人民主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断深化,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必然伴随对历史经验认识的深化得到进一步发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增强了全党团结,激发了全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思想,使党进一步掌握了历史主动,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决议》概括提炼的“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得出的科学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十条历史经验“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的高度,深刻理解“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是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所在。
始终注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掌握历史主动,根本在于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从“坚持党的领导”到“坚持自我革命”,“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比如,“坚持敢于斗争”这一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这是我们党自身的独特优势。又如,“坚持自我革命”这一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这是我们党自身的独特优势。我们党注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当外部条件有利时,能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党和人民事业高歌猛进;当外部条件不利甚至出现危机时,依然能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通过顽强斗争,在一次又一次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中不断掌握历史主动。
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能否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关键看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十个坚持”历史经验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强调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牢牢掌握历史主动。
始终保持政治上的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每一个坚持都是重大政治问题,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全局性战略性错误。百年来,我们党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推动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保持政治上的主动,就能牢牢掌握历史主动。
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是党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出发点,也是党坚持历史经验的重要落脚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个坚持”历史经验,将其作为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运用“十个坚持”历史经验,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不断巩固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和运用“十个坚持”历史经验,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始终锚定既定目标。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有目标的,目标是调动人的主动性的重要动力,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人处于主动或被动的重要标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的既定目标,也是我们党总结“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根本指向。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推进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努力振奋历史主动精神。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坚持和运用“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领导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必须坚持和运用“十个坚持”历史经验,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郭庆松
阅读提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为邦本思想、整体性思维、入世求实观念等思想理念,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手段和治国之道方面需要汲取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家主体性的特点。坚持独立自主和国家主体性特点,并不是闭门造车,是要走既“不忘本来”,也“吸收外来”,更“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现代化。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新途径。
现代化在古老中国大地上早有萌芽。现代化孕育在中国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中,现代化追求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安邦的基因中,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国古人的价值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中国古人有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损有余而补不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化根基;中国古人所强调的“天下和平,则灾害不生”“为万世开太平”“先王之道,以和为贵;贵和重,人不尚战也”等重要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中国古人所秉持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等基本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为邦本思想、整体性思维、入世求实观念等思想理念,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手段和治国之道方面需要汲取的重要思想资源。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文化、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植于中国古人智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焕发出无穷的时代光芒和强劲的精神动能。
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的现代化,还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和拓展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人就已经开始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并提出了要“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实践探索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开始提出并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的重大举措;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正式提出并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伟大革命。早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向也是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我们不断拓展并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在内容上加进了“美丽”二字,体现的是丰富发展的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无论从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看,还是从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看,中国共产党都是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自己的重要手段和奋斗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社会主义。一个相对落后的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一个有权威、有力量、有作为的政党来领导,这个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也离不开一个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正确制度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与此同时,党的领导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现代化生动实践的有机结合,这就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个特色主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淡化“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走出一条立足于中国本土、完全不同于西方、属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相对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所有国家总人口大约为10亿人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实现的覆盖14亿人口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前所未有;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共同期待;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存在的物质富足、精神贫乏问题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强调的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共同追求;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达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可谓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依靠海外掠夺、殖民扩张的手段来实现现代化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强调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可谓不代表人类情怀。以上所有这些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其根本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解决的“元问题”和逻辑起点是什么?这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的是中国特色,而且展现的是中国创造,同时昭示的是中国方案。
走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三个方面的重要支撑。
一是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现在我们说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本质上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引领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重点就是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指导和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统回答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了逻辑严密、框架清晰、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领导力量、核心主题、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根本价值、总体目标、战略步骤、重点任务、根本动力、推进路径、思想方法、战略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实践推进中必须遵循的。
二是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有理论自信;只有具备理论自信,才有行动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家主体性的特点。当然,坚持独立自主和国家主体性特点,并不是闭门造车,任何现代化道路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取得成功。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走既“不忘本来”,也“吸收外来”,更“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走出活力;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走下去。不走老路和邪路,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我们才能把握自己命运、掌握发展主动。
三是需要发扬斗争的精神。国家现代化也是一个充满斗争的奋斗历程。仅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一些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自己的发展历史、路径经验甚至意识形态立场,理论上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国家现代化理论并以此充当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来对其他后发国家进行说教,实践上对外依然抱守着恃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等强盗逻辑,对试图走出一条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采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手段;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脱离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没能推动国家进步和现代化并出现政治动荡、经济停滞等局面。尽管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他们未必都能从自身失败的教训中走出来而进行重新选择。对于前者,我们需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对于后者,我们要尊重其选择权,同时在其需要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总之,尽管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对外不掠夺、不殖民、不称霸的立场,与国际社会和平共处,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这是需要我们在斗争和争取中实现的。
贾英健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中,曾重申了这句马克思对哲学的经典理解。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出自马克思《〈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阐明了这样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与时代发展要求协同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于对时代精神的精华认识基础之上的创新理论和开放体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先导。结合时代,这也是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遵循,激励我们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时代之基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其所处的时代所决定,是在时代的变化中孕育、生发、应对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源于构成该时代的社会存在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它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发展的历史性。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随着社会历史从一个时代跃进到另一个时代,哲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发生巨大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表现出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征。这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实践之间,既存在着张力关系,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不断发展的时代和实践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实践中彰显真理伟力开辟了广阔前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在回答时代之问中推进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抓住现实世界发展中的矛盾,致力于从时代提出的问题出发把握时代、认识时代,回答和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善于从时代问题出发认识和把握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时代特征、把握时代本质,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不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标注了时代精神的高度和境界。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关系运动必然性出发,从时代的本质和特征出发把握时代精神,对时代精神作了最普遍的、最深层的、最本质的系统阐发,集中体现了“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分析解决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彰显出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把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实现了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在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充足而丰厚的文化滋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了推动时代变革的精神主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的产物,既是对时代之声的回应,服务于自己的时代需要,为人们提供廓清思想迷雾、把握正确前途的引领作用,也推动时代向着符合人民需要和真理道义的方向进行变革,展现出“改变世界”的思想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在于我们党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使理论在实践中获得了最大的主动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在继续走好新长征路中面临的一场“大考”,我们要想圆满完成这一“大考”的时代答卷,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险阻,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胜利,就要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实践,继续提高把握和驾驭时代的能力和本领,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焕发出强大的精神主动,使现代化强国目标早日从梦想照进现实。
陈金龙谢章典
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和讨论呈现出热度不断上升的态势,产生了一批理论水平和学术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为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改革开放启动,改革开放史研究就已经开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研究和评价改革开放史提供了基本依据。1988年改革开放10周年之际,理论界举办了系列研讨活动,形成了一些理论成果。从此,以十周年纪念为主要时间节点,改革开放史研究成果集中呈现,成为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贯通性相对较弱,甚至出现了简单将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对立起来的片面化倾向。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这是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新起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史的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改革开放史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围绕加强和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改革开放史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改革开放史研究应当注意把握的立场观点方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等问题上形成了初步共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定位与评价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史研究确立了新的对象、内容与方法。由此,改革开放史成为研究热点,吸引大量学者参与研究和讨论,产出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理论阐释作品和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新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定位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党的十九大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召开,改革开放史的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热度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史研究兴起热潮,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口述史的整理开始启动、地方改革开放史研究兴起、改革开放史的学术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也有所提升。对改革开放史本质规律的认识、对改革开放史基本框架的建构、对改革开放史核心内容的把握是这一时期学术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标志着改革开放史的学术思考从一般性过程叙述与成就评价深化至本质与逻辑层面的思考。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意义和经验,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新标识,将改革开放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党的百年历史包括改革开放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改革开放史进行了新的阐释与评价,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引领。2021年是党史学习教育年,也是“四史”学习教育年,对改革开放史研究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新时代改革开放史研究进入高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历史观的引领下,在“两个不能否定”原则指导下,改革开放史研究持续深入推进,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与启动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在20世纪70年代启动,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国际环境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合力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启动的原因是综合的,动力是系统的,这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重要结论,也是海内外学者在改革开放史研究上达成的学术共识。有学者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从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与实践困境,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性展开,真实再现当代中国大转折时期改革开放酝酿和启动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改革开放的发生逻辑与开启动力进行了深刻分析:“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这是研究改革开放启动原因与背景的基本遵循。有学者指出:“‘四个基于’是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基本依据”。
改革开放史的阶段划分。总体来看,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连续性的思想理论变迁和实践探索深化过程,改革开放史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行动是比较稳定的,但改革开放的策略、政策与行为效果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由于阶段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也不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改革开放史的阶段划分进行了基本阐释,为改革开放史的阶段划分提供了基本原则和依据。理论界基本达成了以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为时间节点进行阶段划分的共识。
改革开放重大成就和历史意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的论断,是对改革开放重大成就和历史意义最深刻、最精准的定位,成为新时代研究改革开放重大成就和历史意义的基本前提与重要依据。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成果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和系统,形成的学术成果十分丰富,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最精彩部分。第三个历史决议在这一重要论断基础上,对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和历史意义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论界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创造了世界发展史的奇迹,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走向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关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不能否定”的论断之后,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得到澄清,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两个历史时期的联系与贯通。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第二,改革开放前所形成的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所继承,并且得到了创造性发展,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两个历史时期都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重大区别,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改革开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历史过程,面临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发展与稳定任务,需要高超的政治驾驭能力和协调控制的策略智慧。改革开放史研究在这方面有很多深刻总结和准确表达,是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一个亮点。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越来越显著,国内外理论界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关注与总结越来越重视。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这种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产出了不少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领域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如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的总结;二是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方法论总结;三是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如有学者从现代化的视域审视改革开放,认为它既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发展历史上的奇迹,也贡献了中国现代化的学理智慧。中国改革开放重新激活社会主义,彰显社会主义对于现代化的独特价值;重新界定市场经济,彰显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属性;确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彰显其对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精神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改革开放精神的命题并进行了阐释:“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理论界围绕改革开放精神这一重要命题开展了初步研究,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和结论,为改革开放精神的进一步凝练打下了基础。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中始终引领人们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是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改革开放精神。还有学者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精神,是蕴含于改革开放精神之中的核心理念。
从实践需要、理论逻辑和研究规律三个维度来展望,未来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将在五个方面形成突破和创新。
多学科会通的改革开放史整体研究。作为一项整体性社会行动,改革开放历史规律与精神特质,不能仅仅从单一视角与方法上进行考察和分析,这是因为:一是改革开放的史学研究经历了资料收集整理和观点提炼阶段之后,从整体上把握其内在规律是深化研究的必然要求;二是改革开放的当下状态与未来发展,其整体性与系统性会更加突出,艰巨性也会更加突出,需要从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规律中得到启迪。这种启迪不是碎片化的,而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加强改革开放史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研究,必须从多学科融合与交叉的维度进行综合,以提高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水平与质量,得出更加符合历史真相并且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结论。有学者提出:要深度理解改革开放,一个必要的途径是进行多学科对话,特别是关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相关讨论,借鉴其方法和成果。学科界限并不是不可突破的壁垒。之所以特别强调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多学科对话,是因为各学科都在研究同一个对象,只是观察视角和方法不同,历史学者不能无视这些研究自说自话。
大历史观视域下的改革开放史贯通研究。大历史观是将历史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广阔空间背景进行总体性评价。从改革开放史研究看,大历史观具有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贯通性原则。既有时间上的贯通,又有空间上的融会。时间的贯通,就是将改革开放史放在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整体结构框架下来考察与认识;空间融会就是将改革开放史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以及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的高速发展与变革之路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只有在贯通的原则下,才能认清改革开放史的格局与方位。二是本质性原则。对丰富的史料作整理和分析,提取核心要素,概括本质规律,发展底层逻辑。本质性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大历史观时提出的根本原则和要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
各领域的改革开放史多维研究。综合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没有深入分析的综合只是形式简单相加,而不是内容上的本质融会。所以,改革开放史的大历史观必须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贯彻和落实。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个全方位的深刻变动过程,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是上层建筑的制度调整,是思想观念的解放。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来考察和分析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就需要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治理机制、思想文化创新等各个领域进行研究,以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本质规律与根本经验,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有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色,而这些特色都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的。例如,关于对资本的认识、运用与调控,既是对外开放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经验的选择,同时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两面性特征的原理,特别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正面利用引导和规范约束的有效理念、政策和行为,保证了资本和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又约束和克服了其自发性与盲目性。其中包含的规律是十分深刻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只有将规律揭示出来、将经验总结出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容把握才会清晰。
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呈现的改革开放史诠释研究。通过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开放特征,要从理论特别是实践上说明,中国之所以成功走出了一条独特现代化道路,在于改革的精神和勇气,以及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勇于变革与创新有其必须遵守的理念与原则,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效率与公平结合、坚持独立自主等。这些理念和原则及其实施的政策策略,需要在研究中进一步具体化展开,使其更好地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与外在特征,让国际社会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到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的内容。
国际学术对话的改革开放史交流研究。改革开放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启动和推进的,改革开放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坚持国际合作的理念和原则。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的两个要素之一,改革开放史的研究也必然要放在国际视野下深化,在国际交流和对话中拓展,参考“他者”的声音和方法。实际上,国际理论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十分关注,发达国家理论界希望从改革开放史研究中找到中国发展进程的决策思路与行动理念,以便为与中国的各个领域交往提供认识基础;发展中国家理论界热衷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研究,希望从改革开放史的研究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参考与借鉴。应该说,国际理论界对中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深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另外,还需要中国理论界在国际对话中,加强对国际理论界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的引导。国际理论界在取得一些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在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模糊认知甚至错误观点,这更需要中国理论界以严密的学术逻辑、有效的学术话语进行说明、引导和批驳,使国内国际学界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过程中保持良性互动,共同推进改革开放史的研究。
王易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方略,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组织领导与管理日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壮大、社会服务与社会影响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全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组织管理,为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全面领导。一是抓好班子成员,强化党政领导班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研判形势、举旗定向,积极推动高校党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深度融合。二是聚焦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人责任和要求。高校压紧压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和校长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讲思政课、带头听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保证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工作。三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和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一是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二是坚持“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统一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制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21年底,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有1400余家,其中37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相继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时一批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含高职高专类院校)先后涌现,逐步形成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牵引,各类马克思主义学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体推进的发展局面。三是坚持开放办院、建立协同机制。秉持协同育人理念,深入政府机关、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开展理论宣讲、调研实践、志愿服务等,积极构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形成院校联动、一体推进的良性态势。部分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不断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生活、先进典型等实时联动。
不断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工作的制度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编订符合思政课建设需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求的发展规划,做到每学期有工作计划、每学年有工作总结。二是以党建工作为重点,健全各项工作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推举、学习优秀支部榜样,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院的基本功。教育部通过开展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先后培育创建出全国党建示范高校20所、标杆院系199个、样板支部1655个,评选建设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0个,创建了两批“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三是加强二级教代会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做好二级教代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民主建设和制度建构,坚持院务公开,使二级教代会有章可循、富有生命力,成为共谋共促学院发展的有力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政课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强化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学组织。在教材使用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均采用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一组织编写和修订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同时定期组织教材使用培训,以引导思政课教师吃准吃透教材基本精神,全面把握教材重难点,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工作。在课程设置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课程学分及对应学时、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本科阶段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博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健全课程体系,打造思政课建设的特色经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保持思政课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及北京、上海、黑龙江等省市部分本科院校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一是改进教学模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把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广“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有特色的品牌课。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教育部委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整合贯通9大支撑系统,建设覆盖每门思政课、服务一线教学的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以及在线示范课程库等资源库。三是完善评价机制,逐步改进完善考核方式。逐步革新考核方式,以学生获得感为评价导向,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用大思政课,把思政课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一是拓展实践载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残奥会等重大时间和事件节点,不断拓展思政课途径和载体,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实践基地,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其中,本科从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专科划出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增长才干。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疫情、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持续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实践活动。三是打通学段衔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不断强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通过结对共建的多样形式开展大中小学跨学段交流研讨,促进教学内容和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全面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引领作用。
把准学科定位,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到104个,一级硕士点增加到279个。一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发展。规范和完善二级学科设置,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化、学理化,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重点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原创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积极推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相关学科联动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协同发展,挖掘回应时代需求的理论和学科生长点,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
凝练专业方向,推出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一是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严格落实本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年不低于40元、专科院校按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思政课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坚持开展科研成果评优奖励,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支持力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繁荣计划”设立了思政课研究专项,3年累计立项近1000项,支持经费近3亿元。二是加强学术阵地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保障。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的学术阵地建设,将中央报刊以及地方主要党报党刊列入学校重点报刊目录,发表相关文章纳入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三是注重成果质量,形成系列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推出多部重量级的研究成果。
提升培养质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增设本科专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8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首批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从无到有的突破。截至目前,已有46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生。二是完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三是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2018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并逐步按需增加招生培养指标。马克思主义学院严格落实相关规定,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注重选拔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致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学识渊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理论功底和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打好师资队伍建设基础关。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国各高校的努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数量、结构以及影响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观。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显著增长。马克思主义学院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齐建强教师队伍。截至2021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比2012年增加7.4万人,教师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素质明显优化。专职思政课教师年轻化成为新态势,49岁以下教师占到77.7%,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同时,选聘高水平专家担任特聘教授,统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不同队伍登上思政课讲台。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一是践行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教育部成立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主动担当、有效作为,在教师培训、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职工理论学习中,增设师德师风建设和考察机制。二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把思想政治、廉洁、法治、心理健康、安全等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教师培训全过程,创新师德教育形式,增强师德教育实效。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宣传表彰及考核评价。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工具,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活动,集中表彰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此外,还制定教师师德规范及评价方案,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在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优评先等方面,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增强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一是完善集体备课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体系,通过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学习、讲示范课、互相听课,促进思政课教师互学互鉴。二是举办思政课教师研修班。依托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开展理论研修,依托高水平师范类院校开展教学研修等,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三是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育人成效为标准,不断完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符合思政课教学内在要求、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决策咨询和理论宣讲,开展社会服务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影响力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建言献策,着力提供决策咨询。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对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深入分析研判、科学谋划,投身资政服务工作。在调研咨询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围绕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调研并提交咨询报告,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重要文件、报告等起草工作,参与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使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资政服务、社会治理、政策制定等方面体现出重要价值。在社会兼职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担任社会兼职,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主动发声,积极开展理论宣讲。一是累积宣讲次数和受众人数逐年增长。据相关调研结果显示,仅2020年,参与调研的302所高校就举办了1.7万场次的理论宣讲活动,听众覆盖数273万余人,有效地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加强理论宣讲团建设。组建理论宣讲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通过理论平台推进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走进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注重理论成果宣介。鼓励教师积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在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上解读方针政策,在引导社会舆论、批驳错误观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但是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必须将学习、研究、教育、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作为学院建设的重要目标,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立党兴党强党的重大意义,揭示出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有力指导。
我们党坚信马克思主义,始终不渝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同组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其中,最具革命性意义和原创性价值的是被称为“两大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引起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也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坚持真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道路,是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后作出的正确历史选择。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国家就无法实现繁荣富强。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带领中国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党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注重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和强大优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引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是我们党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就在于它是发展的理论,就在于它与具体条件相结合,不断被运用于发展的中国实践。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为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选择真理、坚持真理,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始终成为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在于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关注和解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只有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比如,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新发展;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出新发展;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出新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作出新发展;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党领导人民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越是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关头,越是在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的关键时刻,就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需要我们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做这一重要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就,一个个亮丽闪光的数字,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景,记录和标注着新时代10年党和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付出的辛勤汗水、留下的奋斗足迹、取得的宝贵成果、开创的广阔天地。纵观古今中外,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我们的道路自信更加坚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的道路自信,来自伟大的社会变革,来自丰硕的实践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而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走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彻底打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科学指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让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越性,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前所未有地推动人类进步,也前所未有地推动文明发展。我们党深刻把握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牢牢立足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创造性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领导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让伟大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时代光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协调发展的文明新形态,不仅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上都有新的创造,而且推动实现五大文明内在统一、协调发展。这是独立自主开创的文明新形态,不是对任何其他文明形态的简单模仿或“再版”“翻版”,也不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的局部修补和改良,而是在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发展道路、人文精神、社会实践等方面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文明体系。这是激活中华文明强大生命力的文明新形态,打破了西方文明关于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重视挖掘5000多年中华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入中国现代文化体系之中,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是和衷共济、天下大同的文明新形态,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文明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又一次伟大的文明创造,在人类文明谱系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走在世界文明进步潮流的前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郑重宣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掷地有声的话语,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的前进步伐,变成可见可感的发展硕果。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出关键一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断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断创新,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日渐成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空前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日益强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思想光芒照耀奋进之路,理论力量激扬复兴气象。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的科学认识,为坚定道路自信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相统一。风雨不动安如山,赖有砥柱立中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10年,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引领中华民族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相统一,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形成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的局面,才能把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才能把14亿多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团结奋进。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道路刻印奋斗足迹,连通远大理想;承载过去,通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新时代10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牢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经过近代百年的不懈探索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我们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新时代10年实现了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正是因为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才能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新时代的开拓性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战略安排,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明确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路线图”“任务书”,而且符合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10年,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大力度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扎实迈进。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才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才能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坚持弘扬中华文明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立足中国独特国情、着眼解决中国问题而内生出来的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彰显鲜明中国特色;同时,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挺立人类文明发展潮头。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新时代10年,我们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正是因为坚持弘扬中华文明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既更好发展自身,又更大造福世界。
新时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意气风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坚定道路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在重大时刻凝聚共识、果断抉择的关键,是党团结统一、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各项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种危险”,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前进道路上,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一以贯之,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就一定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二者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才能厚植共同富裕基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只要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坚定的决心、信心、恒心,以强大的志气、骨气、底气,昂首阔步迈向未来,就一定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对于破除西方现代化弊病、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方向、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破除西方现代化弊病的重要途径。纵观近代以来世界历史,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模式导致西方社会的物质文明失衡与精神生活危机。一方面,资本无休止的逐利本性造成了两极分化和物质主义膨胀,使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引发了严重的阶级对立和社会混乱。另一方面,西方现代化始终伴随着严重的精神危机,在所谓的自由、平等、宪政、人权等虚饰下,金钱自由取代了人的自由,形式平等掩盖了实质不平等。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要克服西方现代化的种种弊端,必须立足本国历史和实际,走自己的路。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路径。共同富裕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两极分化的根本否定。与此同时,共同富裕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不断用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成效,是中国式现代化优越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重要表征。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起实现共同富裕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宏大战略擘画才能一以贯之,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瞩目当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进一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魅力。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键载体。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标识。共同富裕在不断“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分好蛋糕”,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又防止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统筹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安全、物质繁荣与精神文明等提供了全新选择。当前,以共同富裕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关键是提炼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共同富裕基因,汇聚起共产主义信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合力。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理想。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因子,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筑牢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的精神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必将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史上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易刚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致贺信,指出“各国青年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总书记的贺信,表达了对中外青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殷切期盼,寄托了对各国青年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美好愿景,展示了中国对全球发展进步的坚定支持。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全球青年在参与全球治理变革中注入青春之力。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大变局、大动荡、大变革使全球治理体系不堪重负,全球治理困境亟需新理念新思想来引领。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释其基本内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引领了人类进步的潮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其中,以和平发展理念引领全球治理理念变革,以公平正义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民主自由理念引领全球治理方式变革。应当看到,“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因而,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世界的未来也属于青年。然而,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可从根源上解决全球治理“治理谁、谁来治理、怎么治理”等系列问题。必须鼓励中国青年以主人翁的姿态,与世界各国青年一道,寻求破解全球治理困境之策,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难题,让青年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参与全球治理变革中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需要各国青年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中注入青春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养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蕴,创造性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打造了国际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多来,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147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大写意”转为“工笔画”;8年多来,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们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致力于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还应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理念、原则、目标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要求是相契合的,既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又顺应了各国民众的诉求。为此,可以把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平台。面对新的征程,各国青年要继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各国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经济政策相互协调,推进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使“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为世界共同发展开辟新机遇、增添新动力,让各国青年们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凝聚青春力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还需要中外青年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注入青春之力。众所皆知,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重要特质,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源泉。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生发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对待人类文明,应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之原则,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互学互鉴、求同存异,才能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新的文明观需要新的价值观来引领。全人类共同价值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兼收并蓄、和而不同、聚同化异,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纽带,是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桥梁,是实现人类民主与自由的载体。世界的未来和希望在青年,中外青年应勠力同心、携手行动,用平等、尊重、爱心来看待世界,用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不同文明,架设更多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努力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民众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努力做推动人类交流互鉴的热心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模范践行者,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为人类进步事业汇聚青春力量。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未来的世界,关系到各国青年的前途命运,也取决于各国青年的拼搏奋斗。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各国青年应团结起来、携手同行,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来应对世界共同的挑战,用自己的青春和奋斗共同打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进步注入自己的青春之力。
戴剑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关注世界青年发展之愿,倾听青年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之声,汇集智慧、凝聚共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习近平主席在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成为世界青年助力全球发展、全球共促青年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世界人民团结发出青年之声”。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世界青年健康发展,推动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塑造世界共同美好未来,积极回答“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为世界人民团结发出青年最强音,刻不容缓、正当其时。
担当贵在言必行、行必果,青年担当之声的价值追求,凸显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政治主张。历史不断证明,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保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是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生力军。通过论坛交流,世界各国青年彰显出捍卫世界和平、共谋世界发展的大视野、大智慧、大情怀,以实际行动发扬团结精神和创造力,为推动青年发展和全球发展建言献策。
面对气候变化、地区冲突、通货膨胀等紧迫挑战,世界各国青年围绕多样化、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担当之声。青年有担当,世界有希望。“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各国青年积极倡议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呼吁真正践行多边主义,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时代赋能中国青年发出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中国之声,既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反对战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特别是文化霸权主义,又能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讲明“和则两利”的大道理,讲清“包容互惠”的大道德,讲透“互利共赢”的大道路,归根结底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携手共创和平、繁荣、可持续的美好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造福各国人民。”
立场问题至关重要,青年之声的立场选择,事关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历史反复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和实现者,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通过青年发展论坛对话交流,可以让更多青年懂得“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明白公平正义是全世界民生之需,从而为助力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追求公平正义发出青年最有力的声音,鼓舞世界各国人民为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奋进不止。
面对如何为青年营造更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的迫切需求,世界各国青年相约论坛,平等对话,从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等视角发出向往公平、正义的立场之声。在大是大非面前,青年要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敢于说话、共同表达,同心助力世界人民团结奋进,奋力实现公平正义,努力确保弱势和边缘群体享有平等机会。通过新时代中国青年之声,更能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公平、正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特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团结世界人民,鼓舞青年士气,高质量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尽心尽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立场。
梦想引领未来发展,青年之声的目标指引,代表实现什么民主、追求什么自由的目标导向。历史已经证明,人民民主是历史的飞跃,民主和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最终建立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各国青年借助发展论坛开展民主讨论和自由发言,凝聚追求人民民主、人人自由的大共识,让青年意志得以合理表达、青年权益受到有效保护、青年发展得到有力促进,青年活力由此竞相迸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21013:2022年党建理论文章汇编(5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23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