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根据x联社统一安排,x月x日—x日有幸参加了x联社在北京举办的20xx年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务第一期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师资力量雄厚,特邀资深公共关系学者、“临床型”危机管理专家x教授及其管理团队,中国银监会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杨东宁等国内舆情应对顶级专家授课。培训采用“专家讲座+模拟演练+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全面,案例丰富,实操性强,令人印象深刻,收获颇多。从现场效果看,专家老师的讲授方式灵活多样,讲授内容生动实用,特别是能够结合理论和案例进行一对一访谈、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实操演练,极大地提升了参训人员应对声誉风险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增长了实战经验,为今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加强舆情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通过本次培训,立足农信社、农商行工作实际,根据以往的舆情处置经验,结合本次培训内容,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舆情管理和应对工作。作为县域资产规模最大、人员网点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我们时刻处于客户及社会的舆论焦点,如发生负面舆情未能有效应对或妥善处理,放任舆情不断发酵,就会导致大规模不良言论或消极情绪集中爆发,企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就立刻轰然坍塌,甚至有可能发生挤兑等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恶性事件。从以往声誉风险管理情况来看,员工对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负面舆情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对一些可能引起负面舆情的风险隐患,存在不报、漏报、瞒报、迟报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培训,以实际发生的案例为启示,提高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对舆情管理和应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好事难出门,坏事传千里”、“十件好事的影响力敌不过一件坏事的杀伤力”,实践表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舆情应对工作。
第二,要全力抓好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于之前对舆情应对工作接触、了解较少,缺乏实战经验,对舆情应对的原则、方法了解不够透彻。通过专家教授的培训,以及亲自扮演新闻发言人进行实战模拟演练,对如何有效应对舆情突发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是要不断完善舆情工作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优化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梳理并优化应对处理流程,促进舆情工作严谨、完善、科学、准确。加强公司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建设力度,经常性发布企业发展动态信息,舆情出现时及时发出权威声音。二是要加强员工培训。使全员熟悉掌握基本的舆情处置方法和流程,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至少要知道发现舆情该如何做?遇到记者采访该如何回答?等等。三是要加强同政府宣传部门、主流新闻媒体的联系,经常开展业务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紧密互信的合作关系,适时借助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发出权威声音以正视听,弱化媒体对负面舆情的推波助澜作用。四是要正确应对舆情。一旦爆发舆情,尤其是面对网络舆情时,一定要及时公开真相,采取主动、开放、灵活、审慎的态度,加强策略性疏导,坚决扭转目前普遍存在的“捂着压着、硬堵截、软回避”等现象出现,避免刻意隐瞒、一昧敌视、妄加辩驳、主观臆造、粗暴对待。在初步了解有关情况后,应及时主动出击,主动约见媒体记者,通过扎实详尽的证据材料,发布真实信息,通报事件真相,正面回应,清楚地阐明立场和态度,必要时可以引进第三方介入调查,以增强说服力,化解公众不信任感,缓和紧张气氛,有效平息舆情势头。
做好舆情监测和危机管理工作,是品牌保值的基础,同时也是树立、维护品牌形象的前提。其实,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舆情也不例外,一些看似负面舆情,只要处理得当,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中后期完全有可能转化为正面效果;同样,一些起初看似正面的事情,处理欠妥反而容易造成公众误解,从而产生新的舆情。总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舆情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措施得力、管控有方,舆情就不会再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而是各项业务发展的“助推器”。
银行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20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联社在北京沪蒙农培训基地举办的20xx年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务专题培训班,开始了重返校园、温故知新的学习和生活。3天的培训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却有幽默睿智的分享;没有照本宣科的理论,却有灵活运用的方法;没有纸上谈兵的空谈,却有互动共享的案例。3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留给了我无尽的回味和眷恋,在培训中,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更收获了说不尽的快乐和激情,实现了人生的二次飞跃。
八位国内新闻界的一流专家教授分别从大企业媒体关系管理策划与实践,全媒体舆论引导3.0——新平台、新战略、新标配,与主流媒体打交道的实务与技巧,在复杂舆论环境下召开新闻发布会,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规律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解读和模拟指导,尤其是培训过程中采用的“专题讲座+模拟演练+专家点评”的“接地气”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国传媒大学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进行的模拟电视台“面对面”演播室访谈,到北京沪蒙农培训基地进行的模拟“新闻发布会”;从“记者”的犀利提问,到各位“市长”、银行工作人员的沉着回答,都使我对农信社的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了系统化、条理化、专业化的思考和认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近年来,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银行收费、高利润、信贷违规等问题时常形成舆情热点。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三微一端”的传播新态势,具有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舆情危机如果处置不力,极小的负面消息就可能因“蝴蝶效应”而放大,使金融机构的声誉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也应看到,农信社相对于大型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来说,从规模、抗风险能力及品牌接受度来说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农信社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应加倍重视声誉风险及舆情管理,要快讲事实、重讲态度、诚讲措施、慎讲结论。
一、思想认识到位,加强舆情监控。一是树立舆情危机意识。农信社要进一步提高舆情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声誉风险防范知识,在全社上下形成以声誉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切实增强员工舆情意识。二是加强负面舆情监控。第一时间掌握涉及农信社的负面舆情是处理应对工作的基础,尤其是当下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舆情的传播加快了速度。所以,农信社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加强对负面舆情的监控。三是转变传统思维方式,适应新媒体时期的媒体监督环境。要以正面的方式面对媒体,以公开透明的姿态接受媒体采访,利用媒体向公众传达己方观点和态度,通过沟通达成意见共识。
二、组织领导到位,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做好舆情应对处理领导工作。农信社应成立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小组成员,高度重视舆情工作,组织和部署各网点要以开放、积极的态度,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导向正确的原则,做好舆情工作,把舆情工作视为为人民群众服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改善金融服务,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主动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舆情事件,避免负面舆情升级和损害单位声誉。二是逐步健全舆情应对工作组织体系。要成立舆情应对处理小组,负责各业务条线的舆情监测工作,要搜集调查传播源头和路径;要掌握传播范围,对舆论态度、评论、诉求有全方面充分认识,发现舆情第一时间及时上报。三是形成舆情处理应急预案。在重大舆情事件或可能引发重大舆情事件的行为和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升负面报道响应速度,降低负面影响程度,力争尽快将负面报道转化为有利报道。
三、舆情处置到位,及时科学化解。一是抢占及时回应先机。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的发展都将经历形成、扩散、高潮、平息这四个阶段。在第一时间监测到舆情的前提下,要抢占及时回应的黄金先机,不回避、不拖延、不包庇,在负面舆情形成阶段,要敢于向公众澄清事实。二是建立专门的网评队伍。在发现负面舆情时,第一时间启动网评队伍力量,迅速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分析,与正面宣传、新闻引导相结合,形成战斗合力,共同应对负面舆情。三是加大社务公开工作力度,畅通消费者申诉举报渠道,建立集录音、录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访接待室,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系统内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人难找、事难办”等现象,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农信社履职工作的满意度。
四、舆论引导到位,树立良好形象。一是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对农信社业务特点、经营业绩、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等进行宣传报道,提高“三支银行”公共形象。二是强化新闻发言人制度,遇到突发事件时,确定一个熟悉本单位情况和拥有丰富媒体接待经验的人来接待记者,统一管理和发布重要信息。三是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媒介沟通平台,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发布正确信息,并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反馈公众对事件发展的各种问题和质疑,从而达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四是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公众金融素质,增进公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同时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精准扶贫、义务献血、爱心捐助等各类公益活动,为地方发展积极奉献力量,树立勇担当、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
五、队伍建设到位,提高处置能力。面对风起云涌的各类舆情,部分人员在舆情应对时存在认识不够、方法不当、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四种错误思想:一是“封堵”思想。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坚守“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对人民群众和各类媒体进行封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许多事情相反越封越散,越堵越大,最终见诸于网络,刊发于报端。二是“躲逃”思想。在出现大舆情的时候,特别是媒体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信奉“少说为佳,不说为妙”。虽然躲避了一时责任,但把事情拖大了,也拖坏了单位的形象。三是“敷衍”思想。态度上漫不经心,话语上模棱两可,偶有回应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三言两语,闪烁其词。四是“欺瞒”思想。时常抱有侥幸心理,对媒体不敢讲真话、实话,求得所谓的“稳定”,殊不知,一旦事实真相曝光,反而会给工作造成更大被动。因此,农信社要对舆情信息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解决好“本领恐慌”,不断提高其对“大局、大事、大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有关政策的把握能力,真正培养一批能够从容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以这次培训学习为契机,正确运用学习成果,认真借鉴先进经验,紧密联系x县联社实际,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做好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农信事业稳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真正使内蒙古农信这艘诺亚方舟风正帆悬,航行万里。
银行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20xx年9月28—9月30日,x旗联社按照参训要求指派一名分管副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参加了“舆情(应急)实务培训班”,现将培训心得报告如下:
一、课程安排紧凑、内容形式多样
x联社为充分利用难得的培训机会,在为期三天的舆情应对的专题培训中,为广大学员安排了舆论引导、声誉风险处置、突发事件处置等多项学习内容,特别是授课老师多以案例的形式,对舆情事件进行了再次诠释,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更明确了对事件处置的流程。
二、团队经验丰富、学员热情颇高
此次x联社组织的舆情应对专题培训,邀请到的授课老师都是在新闻宣传、媒体传播、舆论引导与处置方面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专家教授,特别是x老师更是国家级的实战专家。各位授课老师结合实际舆情处置案例的讲解,使理论知识不再空洞乏味。全员参与的实战演练,更是让全体学员亲身参与其中,让学员印象深刻。
三、坚持学以致用、加强舆情监管
x旗联社将以此次专题培训为契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关注网络舆情,正确对待和及时处理网民对我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认真学习网络媒体知识,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发展,熟练运用网络媒体,确保网络舆情管理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二是创新网络舆论管理工作机制。整合各种力量,明确工作责任,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发布机制,善于抓住关键时机,及时公开信息,提升网络舆情管理能力。三是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测,重点监测和搜集本地区范围内与农信社工作有关的各类舆情信息,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及时进行分类整理,有针对性地做好网络舆论应对工作。
银行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20xx年9月27—30日,x联社在北京沪蒙农培训基地举办了20xx年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务专题培训班,我作为x农商银行新闻发言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有效提高了我个人舆情应对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对我的实际工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x联社邀请了具有丰富经验的新闻发言人、资深媒体人、声誉风险监测人对舆情、突发事件、声誉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通过对非洲牛郎门事件、青岛“11.22”事故、香港聚丙烯漏撒事件、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典型舆情案例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如果真有舆情、突发事件出现,传统的冷处理(依法依规的删、堵、封)不仅门槛高、成本高,而且不能有效消除负面影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传播的负面信息还存在于看到、听到的人群当中。敢于坦诚的面对事件,有效的热引导,才能更快、更多、更好的引导舆论向正面信息传播。通过少量、多次、高频率的边做边说的形式,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的点击量、转发量,将及时、正确的信息传播给受众,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将负面的信息扭转为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处置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