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压力很大,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早在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并强调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出台提出了严格的时间要求:此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
近日来,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印发文件,其中包括《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等;自上述电视电话会议之后,短短几天,已经有多个省区市陆续部署落实措施,提出要超前谋划,以超常规力度和手段落实政策。综合起来看,这些政策体现出了迅速精准有力的特点。已到5月底这个重要时间节点,相信这两天还会有大量政策集中出台。
首先,政策出台要迅速。其中原因,经济下行压力大是重要方面,目标明确、时间要求精准也是重要方面。
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上述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既是一个目标要求,也是时间节点要求。二季度只剩下了一个月,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地方都必须尽快落实既定政策,尽快取得成效。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担负着重大责任,中央的政策要严格落实,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潜力,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
其次,扶持政策要精准。由于受到疫情冲击,经济各个层面都受到了影响,但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也有轻重缓急之分。
拿物流方面来说,就是经济发展中的“肠梗阻”。国家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保畅通,但一些地方上的“关卡”仍未完全消除,物流的整体水平仍在持续
恢复,其中很多障碍是人为设置的。如果物流、人流不能畅通,就会对经济稳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上述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推动复工达产。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近日出台稳外贸、扩投资、促消费等方面的文件,都体现了精准施策这一点。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重要的还是保市场主体,为此,国家拿出了更多“真金白银”,包括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预计今年总额为3200亿元等等。
再次,政策执行要有力。应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地方都担负着重大责任。对地方来说,肩负着促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的重任,要守土尽责抓落实。不断解决两难多难问题。这就需要地方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
国务院已于5月26日向12个省份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对各地二季度经济主要指标,将由国家统计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份公布,国务院对相关工作情况予以通报。这都是执行有力方面的重要政策信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省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制定本工作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稳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激发市场活力,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克服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国内国外经济下行不利因素,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紧紧围绕稳增长稳就业保基本民生的中心任务,全面落实助企纾困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千方百计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复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促进工业平稳运行,稳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等关键环节,更好发挥工业在稳增长中的主支撑作用;稳定就业基本面、强化民生保障;确保安全生产,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确保实现全年GDP增长9%的目标任务。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各县<自治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为王”理念。聚焦“四化”、交通、水利、能源、5G等领域,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积极培育增量、精准谋划项目,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力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3.5%以上,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0%以上,民间投资比重达到47%以上,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各县<自治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施落地实施,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研究解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落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我市金融系统积极围绕惠企利民纾困“金融23条”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受困人群等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服务的速度、力度和温度,确保金融纾困政策措施惠及广大企业及个人。
截至4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064.49亿元,较年初增加86.98亿元,同比增长16.81%。高度重视,强化政策落实。2022年以来,我市推出多项纾困措施,先后印发了《雅安市金融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恢复发展十条措施》《雅安市“低碳贷”实施方案》《雅安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雅安市2022年绿色金融创新工作要点》《雅安市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工作任务清单》等,并组织辖内金融机构集中开展金融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宣传周活动,通过线下线上等多渠道宣传金融惠企利民纾困相关政策。
精准发力,强化工具使用。全市金融机构使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普惠小微等货币政策支持工具对重点市场主体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投放。截至4月末,全市支农再贷款余额7.33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12.14亿元,限额使用率分别为93.95%和95.55%,共支持涉农、小微等市场经济主体2206户,加权平均利率5.06%,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达973.5万元。为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我市在全省创新推出“低碳贷”产品,将再贷款资金作为“低碳贷”资金主要来源,进一步支持绿色低碳企业快速发展。截至4月末,累计发放“低碳贷”1000万元,支持减排二氧化碳超2000吨。
应贷尽贷,强化信贷投放。全市金融机构在扩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对照省重、市重项目清单以及全市40个标志性重大工程,逐户逐项对接,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同时,按照“6+3”目标任务考核要求,加大对普惠小微、民营经济、绿色发展、制造强国、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截至4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2.82亿元,同比增长21.3%;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26.7亿元,同比增长6.94%;绿色贷款余额143.78亿元,同比增长18.18%;制造业贷款余额75.76亿元,同比增长15.61%;涉农贷款余额554.8亿元,同比增长12.22%。
靠前服务,强化银担合作。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强,通过创新担保方式和反担保措施,完善应收账款、订单、合同、仓储、物流等资产抵押形式,建立起了担保协调服务机制,主动服务、提前介入,与企业共同筹划资金安排计划,探索实现提前担保授信,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今年一季度,市担保公司完成担保业务246笔,担保发生额共计21.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38亿元,增幅130%,实现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在保742户,在保余额达到63.74亿元,较年初资本金放大6.32倍。
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与省农担公司雅安分公司率先在全省推出创业担保贷款及“政银担”合作“备案制”,围绕全市现代农业“5+3”产业,累计发放农担贷款4.04亿元,支持全市50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应降尽降,强化服务质效。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LPR改革红利,引导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今年4月,全市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81%,较年初下降44个BP,位于全省低位。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8%,较年初下降37个BP。
同时,严格落实减费让利相关政策,在手续费“应免尽免、应降尽降”的基础上,扩大降费群体,增加降费项目,加大降费力度,实实在在为企纾困解难。截至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减免各类手续费7689.61万元,其中免收费项目类6470.27万元,下调收费标准类1105.31万元。
25日,在全国、全省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后,南京市召开续会,研究部署全市稳住经济大盘工作,强调要更大力度做好稳增长各项工作,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更大力度保主体、稳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南京有超过160万市场主体,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就业和生计。近期,受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疫情多发等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增加,迫切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其纾困解难。留住青山才能赢得未来。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激活“一江春水”,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稳就业与保民生才具有可持续性。
更大力度保市场主体,各项政策要落细落实。今年以来,国家出台降准、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省、市也推出“苏政40条”“助企纾困20条”“服务行业纾困解难10条”等举措。只有加快落地、“一竿子插到底”,才能更好发挥“真金白银”的政策效应,更好稳住经济大盘。一方面,我们要抓好“两头”。既全力保障重点企业供应链,使之充分释放产能,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平稳运行,也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精准帮扶力度,各项纾困、稳岗政策能出尽出、帮扶到位。另一方面,要“输血”与“造血”并重。退税减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截至5月20日,我市已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3万笔,及时为企业“输血”纾困。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加强自身“造血”功能,让它们及早走出经营困境,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稳就业是实现稳中求进的重要基础。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我们要多措并举,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做好“六稳”“六保”,执行好缓缴社保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措施,努力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排忧解难。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和增量较往年均创新高,在宁高校毕业生逾27万人。我们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稳就业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坚持政企同向发力,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空间,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更好促进青
年人就业。
又到一年夏忙时。全市上下要清醒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更大力度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以高水平服务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确保交出二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6月2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吹风会,发布省政府制定的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
政策吹风会上,省政府常务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王素文介绍,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全力稳定经济增长。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落实,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全省视频会、省长办公会等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省政府制定了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可概括为“1+20”政策体系,即1个总体文件、20个配套文件。
总体文件,就是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8个方面、43条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包括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落实政策性融资担保等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加大稳岗支持力度10项具体政策。
金融政策,包括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性投资基金作用,推动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7项具体政策。
稳投资政策,包括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重点地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服务、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5项具体政策。
促消费政策,包括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3项具体政策。
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包括健全完善粮食受益保障等政策、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提高煤炭储备能力、加强原油和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5项具体政策。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包括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阶段性免除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促进企业更快复工达产、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完善环境保护支持措施、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7项具体政策。
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包括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积极吸引外商投资2项具体政策。
保基本民生政策,包括实施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4项具体政策。
20个配套文件,分为五大类:围绕深化细化我省8个方面的一揽子政策,提出了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8个政策文件。围绕推动产业发展,提出了稳住工业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以及支持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旅游业5个政策文件。围绕支撑稳增长和服务企业发展,提出了用地、环保、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法治环境5个政策文件。围绕保就业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围绕调动市县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提出了激励市县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政策文件。
这次出台的“1+20”政策体系,打出了一套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政策“组合拳”。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高三强”。
含金量高。政策措施实打实,满满的“真金白银”,既有减税降费让利政策,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又有财政资金奖补支持项目建设、保障基本民生,还有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指向性强。政策措施紧扣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和促进发展,既全面落实国务院6个方面33条政策措施,又聚焦河北的突出问题,不面面俱到,力求做到靶向施策、精准滴灌。
时效性强。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重点是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多数政策实施期限截止到今年底,且政策措施落实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目的
是早落实、快见效,确保政策红利短时间释放,及早为市场主体“雪中送炭”。针对性强。“1+20”政策文件,不穿靴戴帽、只捞“干货”,便于市场主
体、重点群体和基层单位对政策措施“对号入座”,更好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提振发展信心、稳定经济大盘。
下一步,我省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密切配合、全力攻坚,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督导,建立完善企业诉求快速反映和问题解决机制,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并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省重点工作大督查范围,推动政策措施快落地、早见效,力促二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20530: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经济运行素材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95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