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理那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要全面做好XX的各项工作,加速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必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鲜明的导向、更加健全的机制、更加有力的举措狠抓落实,努力在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脚踏实地干工作、掷地有声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第一,中央省市领导关于抓落实的重要论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要有务实的作风,再好的主意,不落实等于是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关键在于落实》重要文章,专门对抓落实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还针对文风特别强调,“提倡短、实、新,反对长、空、假”。省委书记XX到XX就提出了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四个特别”要求。省委常委、宣传部长XX时任XX市委书记时曾提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事必问责的“三事精神”。市委XX书记相当务实: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表态讲话即明确提出“重实干、抓落实、求实效”,到XX视察轻车简从,看、听、问非常细致具体;当发现X区X镇环境综合整治不力时立马问责,对党委书记立案调查。近年来,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省市党政领导多次深入灾区一线调研指导,其务实的作风为各级干部作出了表率。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和各级领导的要求,切实做到在思想上真正重视抓落实,在行动上坚决有力抓落实,自觉用抓落实的效果检验能力水平。
第二,当前干部队伍中不落实的具体表象及原因。总体来讲,我县的各级党员干部素质高、状态佳、作风实,特别是“关键在于落实”作风整顿活动开展以来,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有了一个整体性提升,较好地落实了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但客观地讲,“不抓落实、抓不落实”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地影响事业、贻误发展。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具体表现为“五个缺乏”:一是缺乏“想抓”的意识。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干部包括领导干部都非常缺乏落实意识,一项工作安排者忘记了,被安排者也没做,直到遭督查或者被通报了才想起;一些干部在其位而不谋其政,遇到问题是能推就推,能躲则躲,能将就就将就,有风险的工作他不愿意干,有困难的工作他不去干,得罪人的工作他更不想干;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乐于迎来送往、用心于窝里斗、停留于议来议去,上班时间要么关门办公,要么干与工作无关的,值班工作不落实,服务态度庸懒散冷,甚至做些“出格”的事。二是缺乏“敢抓”的勇气。面对具体矛盾和困难,抱着“少说话、慢开口,遇到问题绕着走”的心态,信心毅力弱、畏难情绪重、不敢得罪人、害怕担责任,缺乏主动落实的精神,缺乏“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胆量。三是缺乏“会抓”的本领。一项工作主观上想抓好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抓。平时习惯念稿子,从不独立思考,在重大决策中毫无主见,在面对困难问题时拿不出管用的办法,在应对复杂局面时,要么六神无主、惊惶失措,要么迟疑不决、决而不断,要么胡乱拍板、瞎指挥,当“三拍”干部:在重大问题上靠拍脑袋决策,在决策进行可行性论证时靠拍胸脯作保证,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后就拍屁股走人。对一些事情特别是群众矛盾纠纷,处置不讲原则、不讲法律、不讲科学,把小事整大,最终难以收口。四是缺乏“真抓”的作风。“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搞一般号召、层层转达,问题就是“谁来落实”,表面上是在抓落实,其实是在真应付;表面上是都在抓,其实根本无人抓。汇报表态讲得头头是道、热血沸腾,就是落实起来行动迟缓、久不见效。有些工作有安排、有措施、有目标、有要求,但就是检查督促不到位,导致一项工作有始无终、虎头蛇尾。五是缺乏“齐抓”的氛围。有的单位和干部,本位思想、个人主义严重,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至上,从来没有从全县大局的角度出发来抓工作,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推着办,不互通信息,不相互支持,不协调配合,不能形成工作推进的合力。个别干部经不起诱惑,在行使公务的过程中,吃、拿、卡、要,滥用职权,甚至搞权钱交易,根本不管发展大局、不顾投资环境。
第三,主动落实与被动落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