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人民日报》评论汇编:《人民日报》评论汇编(51篇)

2024-02-07 23:11:13 583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1.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人民观点)...............................4

2.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人民时评).........................................6

3.让青春绽放最美光彩(暖闻热评)...................................................8

4.家在变迁,幸福在增添(中国道路中国梦).................................10

5.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治理者说).................................12

6.善于在总结历史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人民观点)................14

7.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人民时评).....................................17

8.方寸之间传承文化遗产(新知).....................................................19

9.用短视频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中国道路中国梦).........................21

10.用耳朵“阅读”与书香为伴(金台随笔).................................22

11.我们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人民观点)...................................24

12.为妇女在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和支持......................27

13.冰雪运动常驻群众身边(微观)...................................................29

14.不断改善群众出行体验...................................................................31

15.“早餐地图”彰显民生温度...........................................................32

16.扫码点餐,服务也须在线(人民时评).......................................33

17.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人民观点)..35

18.检察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发展建设...............................................37

19.校园冰雪运动未来可期(微观)...................................................39

20.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41

21.防治噪声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民时评)...............................43

22.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人民观点).......................................45

23.营养餐带来了什么改变(人民时评)...........................................48

24.把梦想刻写在奋斗的坐标(暖闻热评).......................................50

25.履职尽责守护万家灯火(中国道路中国梦)...............................51

26.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祝福(金台随笔)...............................53

27.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点)......................55

28.一条大通道,澎湃新动能(现场评论).......................................58

29.制造业为北京冬奥提供支撑(微观)...........................................60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人民观

点)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③

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极大彰显,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2015214日,陕西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瞻仰党的七大会址,深有感触地说道:“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这是对历史的精辟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深刻启迪。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真理光芒照亮征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历史成就,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巨大的实践伟力。

思想就是力量。建党一百周年前夕,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真理的味道”展陈前,“镇馆之宝”72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一本《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同志看了不下一百遍,周恩来同志视之为“贴身伙伴”,邓小平同志喻之为“入门老师”……为什么?因为里面有思

想的武器、有真理的力量。百年前,苦苦探寻救亡图存道路的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见证不凡的征程,记录走过的足

迹,写下历史的华章。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甚至曲折中前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低潮,我们党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在世界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高高举起了、举稳了,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崭新的阶段,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极大彰显,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20209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望着书院讲堂檐上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

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人民时评)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稳居世界第一,快递包装问题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压力。2020年,我国快递包装废物总量已超1000万吨。2021年,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超过1000亿件,快递包装废弃物还将持续增加。进一步推动快递包装

绿色化,变得更加紧迫。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对快递包装的绿色治理也在不断深入。从快递运单电子化到包装减量化,从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到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基础设施建设等,我国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明显提升,正在积极探索规模化取代传统包装的路径。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明确了2022年和2025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的量化目标。不久前,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于20221月至202312月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实现可循环快递包装的规模化应用,确实是当务之急。还原到消费场景就会发现,海量快递中可循环包装难觅身影,主动使用的商家仍为少数。有调查报告显示,67.1%的消费者表示未接触过可循环快递包装,不了解也未见过专门的回收网点,一些可循环包装甚至被作为生活垃圾直接丢弃。

围绕包装如何“绿起来”,快递行业已探索出一套技术路径。只不过,无论是回收利用,还是使用环保材料代替,都存在不易克服的成本问题。据统计,如果全部改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装袋、环保胶带,按照2020年业务量计算,全行业将增加187.9亿元成本,占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2.1%左右。有分析认为,使用快递循环箱暂时也没有成本优势,还有附加的社会成本:快递小哥来去匆匆,缺乏时间和意愿承担回收任务,消费者认知水平不同,配合度参差不

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需要全链条发力,从各个环节降本增效。比如,引导寄递企业围绕绿色包装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创新,从源头上降低成本;也可以在减少回收难度上下功夫,比如,国家邮政局正探索构建邮件快件包装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还应加强政策引导,对绿色包装生产、绿色快递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回收设施建设等项目,在资金、信贷、债券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此外,要注重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让绿色消费成为生活习惯。有时需要用激励手段。一家邮政快递企业联合电商平台新铺设1.3万个绿色回收箱,2021年“双11”期间每天准备了50万个新鲜鸡蛋,送给参与快递箱回收的消费者。也不妨唤醒价值认同,比如,在网购下单时,可以增加付费使用绿色包装的选项,相信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环保出一份力。

我们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有时候不见得是社会成本更低的生活方式,但肯定是更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需要做好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治理,还需要多个环节的商家、行业乃至不同城市、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我们为此付出的每一分努力,不仅是在成就一种更有责

任感的生活,更是在塑造美好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让青春绽放最美光彩(暖闻热评)

【人物】2021年“最美大学生”

【故事】不久前,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1

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刘宸、刘耀东、杨倩、宋哲、张建、阿卜拉江、周杰、周锦宇、黄君婷、梁荣浩等10在校大学生被评为2021年“最美大学生”。他们有的携笔从戎,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边疆;有的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有的矢志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的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最美风采。

【点评】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怀揣一腔热血,刘宸应征入伍,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潜心科研的张建,参加“博士村长”计划,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创制出成熟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当地合作社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用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站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杨倩沉稳自信,凭借稳定发挥屡次扭转战局,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金,留下中国运动员的飒爽英姿……一个个年轻的身影活跃在各个领域,散发着蓬勃朝气,让人们看到了青春的强大能量。

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参与碳化硅陶瓷膜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制备及其集成装备设计方面实现突破,为企业新增效益900万元,这是刘耀东的回答;坐在珠宝加工工作台前,专注于一道道工序,将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是梁荣浩的回答……在“最美大学生”各不相同的青春经历中,一个相同的答案呼之欲出:青春最美的模样,就是矢志追求梦想、为祖国为人民不懈奋斗的姿态。

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理想在创业奋斗中升华。作为

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正瞄准“卡脖子”难题,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征途中留下奋斗的身影。从立足卫星通信测量国家重大需求、攻克北斗系统相控阵天线测量项目中技术难题的宋哲,到数次在国内外大数据挖掘比赛中摘得桂冠的周杰,“最美大学生”身上,无不充满着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志气和锐气,洋溢着在创新创业中服务社会、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的活力和热忱。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每名“最美大学生”背后,都有无数的努力以及日复一日的坚守。心怀家国、心系社会,这是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来源,也是当代青年的精神写照。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更多精彩的青春故事等待书写。从“最美大学生”的事迹中汲取前进动力,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广大青年学生定能让青春绽放最

美光彩,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家在变迁,幸福在增添(中国道路中国梦)

有首歌这样唱道:“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我来说,家的变迁承载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经历,其背后反映出的则是国家的发展变化。

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在父亲单位分配的一套老房子里。墙上糊的是不知道哪年哪月的报纸,早已脱色斑驳。生活并不富裕,但父亲和母亲仍满怀生活的热情。餐桌上,母亲用多余的零碎布料拼凑成桌布,简单质朴。阳台上,父亲用废弃的瓶瓶罐罐种植花草,生机盎然。他们还在窄窄的客厅里为我打造了一方小天地,让我在里面看书、下棋、搭积木、

玩玩具。简朴但温馨,这是小时候我对家的印象。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我们家所在的都江堰也遭受重创,温馨的小家也因此分离。父亲在地震中受了伤,不得不在母亲的陪伴下去南京治疗。年幼的我也只能被送到乡下外婆家,静静等待着与父母早日团聚。几个月一晃而过,都江堰人民在各地援助下重建家园,一点一点让这座城市重新焕发生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带来了许多实打实的帮助。当废墟上迅速建起一栋栋板房,我们一家人也再度重聚。此时的家,仅仅只有小小的一间板房,劫后余生的亲情却越发浓厚。在板房居住的两年时间里,父母继续投身工作岗位,为这个刚刚愈合的家全情付出,而我也踏入了小学,开启了学习生涯。我们知道,眼前的困难都不要紧,只要勇敢面对、勇于克服,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后来,我们搬进了上海援建的安置房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房子还是小小的,但我们有个大大的书柜。时至今

日,我仍记得那些陪伴我走过少年时代的书籍,得益于它们的滋养,虽然那时家的空间并不大,但精神的世界越来越充实广袤。对于常年奔走他乡的人来说,家是始终牵挂的避风港。如今18岁的我,也已经暂别家这个避风港,怀揣着对这个世界、对生活、对人生最真挚的热爱,奔赴充满未知和希望的未来。

多年来,我亲身感知到了都江堰这座城市高速发展的脉动。不仅是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在越变越好,我们身边的都江堰,眼见着也越来越绿色、宜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笑容满面,获得感与日俱增。国家的繁荣富强,带动小家的和

顺安康;而一个个小家的蒸蒸日上,也共同促进了整个国家的欣欣向荣。家在变,国在变,幸福在增添。期待未来的家更加温馨美好,更期待我们的国日益繁荣昌盛!

(作者为成都文理学院学生)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治理者说)

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是激发乡村人才活力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近年来,河南洛阳市坚持抓党建促振兴,依靠并用好乡镇党政人才、村党组织带头人、驻村第一书记和乡贤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压实乡镇党政人才队伍的责任。近年来,洛阳坚持用好乡镇党政人才队伍,促使他们扑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富。2021年,洛阳130个乡镇党委换届圆满完成,顺利选出新一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一批熟悉乡村情况、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工作的干部进入乡镇党政人才队伍,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以更大担当、更强力度、更实举措,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见效,才能带领广大基层党员群众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形成强大合力。

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2021年,洛阳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不少退伍军人、返乡创业能人、大学生

进入村“两委”班子。同时,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过实施村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行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等,对包括村党组织书记在内的村干部开展滴灌型、全覆盖培训,帮助其成长为基层治理、助农增收的行家里手,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贡献智慧、挥洒汗水。

强化驻村帮扶人才队伍担当。近年来,围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要求,洛阳坚持队伍不撤、投入不减、管理不松、要求不降,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将脱贫攻坚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当中。此外,洛阳还以驻村帮扶人才队伍为纽带,协调用好各类资源,加强对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关心关爱。只要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就能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精心引进培育乡贤人才队伍。农村有广阔天地,乡村市场大有可为,为乡贤人才队伍返乡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草莓基地、“手绘小镇”、“甜瓜小镇”……这些年,洛阳用心用情吸引乡贤人才返乡创业,一个个创业项目破土而出、拔节生长。以乡贤人才返乡创业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是激发乡村人才活力的重要支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充分涌流,让发展要素和惠民政策泽被乡里,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就一定会加快实现。

(作者为河南省洛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善于在总结历史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人

民观点)

——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①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党员、干部一道,探讨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编 者 

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前不久,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引发广泛关注。《条例》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坚定维护党章,促进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党章意识、严格遵守党章规定,发挥党章作为管党治党总章程的作用,以严明的纪律巩固党的团结统一”。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全会《决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

要讲话,强调“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善于在总结历史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是我们党的成功经验”。

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开展了大规

模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奠定了强大思想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

后,我们党加强在全国执政后的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坚强团结的党,一个为党所确定的正确目标而一致行动、努力奋斗的党,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最重要的保证;进入历史新时期,我们党胜利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

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推动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团结统一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因为全党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消除

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体量巨大、人口众多、国情复杂,求独立、求发展、求富强,必须有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回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面对极为繁重艰巨的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我们勠力同心、攻坚克难、艰苦奋斗,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全党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是纯粹的、无条件的,不能打折扣、耍小聪明搞小动作。毛泽东同志曾说:“全党同志必须团结在中央的周围,任何破坏团结的行为都是罪恶”。新征程上,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忠诚党和人民,忠诚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初心使命,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

自觉。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新的赶考之路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善于在总结历史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

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不断创造新奇迹、书写新篇章。

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人民时评)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不仅更注重环境保护,还在于让经济发展过程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

广东深圳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生活垃圾的全量焚烧和零填埋,资源回收率达42%;安徽铜陵、辽宁盘锦通过“无废矿山”“无废油田”建设,将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再发展旅游观光将其变成“金山银山”;重庆积极创建“无废”学校、小区、机关等,营造共建共享氛围,推动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在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取得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试点形成了“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一批可推广示范模式,当前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前不久,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

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在现阶段,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的有力抓手,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一方面,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大治理力度,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另一方面,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使之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机融合,有助于推动城市加快形成与新发展理念相匹配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事实上,“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与当前我国城市的治理水平和发展方向是相适应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目前,浙江已在全省推开“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建设,对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固体废物治理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对降碳有明显作用。有关机构对全球45个国家和区域的固体废物管理碳减排潜力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提升工业、农业、生活和建筑领域4类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水平,可以实现相应国家碳排放减量的13.7%

45.2%。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尤其要注重动员全社会参与,让“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但推进策略可以差异化,各地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制定实施路线图,

落实好技术支撑、市场培育、资金保障等。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不仅更注重环境保护,还在于让经济发展过程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将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方寸之间传承文化遗产(新知)

【现象】翻动书页、调测曝光、脚踩快门、为文献“拍照”……近年来,许多图书馆借助缩微技术抢救、保存珍贵文献。一本本珍贵的古籍文献转化为缩微胶片,可在恒温恒湿的库房中长期保存。缩微技术因胶片储存占用空间小、保存寿命长、便于转化利用等特点,在文献保护保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点评】

古籍保护,有着接续历史、传承文脉的重要功能,包含介质保护和内容保护两个层次。对于前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复并将其置于合适的存藏环境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翻阅触动。而后者则要求将文献上的内容有效利用好、传播好,真正发挥出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缩微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为有效的珍贵文献长期

保存手段。一方面,保存缩微胶片所需空间远小于纸质书籍;另一方面,比起保存期短的磁盘、光盘等介质,缩微胶片能保存500年以上,有显著优势。缩微拍摄后,古籍原件可以被更好地保护起来,古籍的内容也能“化身千百”、广为传播,而不是被“束之高阁”。很大程度上,缩微技术解决了古籍文献“藏”与“用”的矛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文献长期保护,尤其是珍贵古籍文献的抢救、保存、保护和传承。

利用缩微技术进行古籍保护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早在1985年,我国就正式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开启了利用缩微技术规模化抢救保护珍贵文献的进程。截至目前,全国文化系统文献缩微抢救工作已完成8800余万拍,胶片长度达7000公里,累计拍摄抢救各类善本古籍、普通古籍、民国书报刊约20万种,书页约1.5亿页,其中不乏《赵城金藏》、敦煌遗书这样的国宝级古籍善本。不断累加的数据,照见我国古籍文献缩微工作的丰硕成果。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籍,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保护好古籍文献,不能只靠缩微技术“单打独斗”,还需要与古籍数字化和影印出版等携手并进。对古籍进行数字化转化,可以方便更广大的读者群体进行检索阅读;影印出版,有助于让古籍走向更多读者,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同方式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才能兼顾古籍的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长久地保存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古籍既是文物,也是珍贵的不可再生文献资料,不仅诉说着过去,也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小小胶片,不过方寸大小,却可以记录古圣先贤的智慧,传承源远流长的文脉。得益于

缩微技术、数字技术等广泛应用,如今越来越多古籍文献“寿命”更长、“人气”更旺。面向未来,推动更多古籍文献“活起来”、火起来,定能让珍贵文献代代相传,为全社会提供

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滋养。

用短视频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中国道路中国

梦)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课堂上,一个学生曾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时代,还有哪些是我们要去好好关注和展现的?”思索片刻后,我对他说:“乡村——我们的美丽乡村。”

1979年,我出生在一个东北小屯。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我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亲身参与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每年返乡的时候,当坐在高铁动车上,穿行在东北大平原的千里沃野,看到或耕耘或丰收的盛景,我都感慨万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可以说,在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只有汇聚起全社会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才能建设好亿万农民幸福生活的美丽家园。

返回城市和工作岗位,我想把乡村振兴的故事讲好,讲给更多人听。于是,我面向大学生发起了“用短视频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主题创作项目。从村容村貌到民俗民风,从现代农业到富农产业,我们充分发挥短视频微记录、轻传播、社交化等特点,透过一草一木、一家一户的变化,记录乡村的变迁,讲述乡村的故事。

这里有火热的新生活。拍摄过程中,我们关注脱贫致富的变化、美丽乡村的建设,亲历乡村发展的进程。我们鼓励新时代大学生走进乡村、走近农民、走入农业,进行“‘三农’体验式”短视频创作。从播种、插秧、田间管理到收获、生产、加工,这种体验式的创作经历,让更多人能够切身感受到红红火火的乡村生活,找到心中的“乡愁”。

这里有一大批“新农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业科技专家、管理人才、能工巧匠……随着拍摄的深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乡村、来到乡村、留在乡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他们用汗水和努力,浇灌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

这里有很多新变化。近些年,乡村养殖业兴旺。很多乡亲都靠牲畜养殖日益富足,有的开上了小汽车,有的在县城买了楼房。但是,市场行情波动起伏,产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我们尝试用短视频的方式,分享农家生活、农民故事、农业前景,给乡亲们出出主意,努力为当地优质农产品找到销路。

40多年前,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今天,乡村振兴正在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能用好手中的纸笔和镜头,记录发展历程,讲述身边故事,凝聚乡村振兴的更大力量。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用耳朵“阅读”与书香为伴(金台随笔)

近来,一座座具有灵活多样性以及全场景优势的“有声图书馆”,正在各地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乃至社区、公园、地铁等处“崭露头角”。“有声图书馆”虽然占地面积不大,

资源储备却很丰富,人们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轻松享受内容丰富的听书服务。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每天可阅读的信息令人目不暇接。虽然现在阅读形式更加多样、阅读方式更为便捷,但心无挂碍地坐下来潜心阅读,对不少人来说仍是件奢侈的事。正因如此,从上下班路上听听资讯、小说,到空闲时闭上眼睛听听在线课程,再到加入“有声图书馆”,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听书”。调查,2020年我国有三成以上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有声阅读规模持续扩大。从“看书”到“听书”,从“无声”到“有声”,有声阅读让书香更加沁人心“鼻”。用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读书“姿态”。

某种程度上,有声阅读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双眼,优质的声音、顿挫的情绪还有助于增进用户对内容的认知,让阅读成为“悦读”。与此同时,每个人的阅读需求不一样,传统的纸质书很难满足大量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而有声阅读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一方面,今天的有声阅读内容十分丰富,它不局限于传统广播的有声小说、评书,还包含了党史学习、经管人文、少儿教育等分类更加细化的产品。另一方面,有声阅读使得获取知识更加便捷,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行业特点的人群都能够寻找到符合各自需求的产品,增强文化获得感。

更为关键的是,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情不自禁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能够静下心来潜心读书、耐心咀嚼知识的时间颇为有限;而有声阅读因其便捷化,适应了个人移动通信工具普及的大趋势,加之存储方便、容量大,能

够满足人们即时阅读的需求。不必时刻捧着书本、专门找时间读书,只需灵活利用吃饭、通勤、户外娱乐等碎片化时间,就能随时随地开启阅读模式,用耳朵感知书里的精彩、体验阅读的愉悦。

需要正视的是,尽管有声阅读已经成为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伴随产业快速发展而来的,还有有声阅读市场上游资源分散、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此外,特殊群体无障碍使用有声资源的目标还没有很好实现。只有规范发展,建立完善规则与标准,有声阅读行业才能拥有更好未来。对于个人阅读而言,也需要不断拓展阅读的边界。从阅读体验来看,有声阅读更适合通俗易懂的书籍,比如小说、人物传记、历史科普等。如果人们渴望深度思考、阅读学术著作或者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或许还需要回归到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

无论是读书还是听书,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变阅读方式,却改变不了知识积累与学习的规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的关键词从来都是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规律不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声作品帮助人们走出了“因声而听”的第

一步,但“因听而思”“因听而悟”还得靠读者自己。

我们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人民观点)

——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②

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

从一大会址复原场景到遵义会议复原景观,从开国大典影像到创办经济特区图片,从脱贫攻坚数据图表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模型……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场景,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让参观者从内心深处感受震撼,升腾起昂扬向上的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

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正是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领导人民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就要从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百年风霜雨雪,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

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这份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绩单,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循大道,至万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信心坚定、豪情满怀,“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

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

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容不得喘气歇脚、松劲懈怠。前进道路上,

我们要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越是艰险越向前,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百转千回,百炼成钢,百年风华正茂;千山万水,千磨万击,千秋伟业在胸。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满怀豪情一起向未来,接续奋斗,勇毅前行,我们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

大的胜利和荣光。

为妇女在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和支持

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健全数字经济从业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才能促进更多女性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并从

中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这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妇联组织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引领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女性的角色不可或缺,女性的力量不容忽视。近年来,全国妇联积极引领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妇女就业创业。2015年起,全国妇联连续出台指导意见、工作方案,促进妇女发展,保障妇女权利。同时,持续安排专项资金,与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及电商平台,对妇女开展电商培训、网络直播带货技能培训。各级妇联还组织开展直播大赛,带动了一批巾帼电商达人、推广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培养了一批妇女带货能手。此外,培育了“吉林网姐”“龙女电商”“楚凤优品”等一批电商品牌,帮50多万妇女通过新经济新业态实现就业增收。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对女性更好更全面参与数字经济发展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数字经济为妇女获得更多就业创业机会、缩小城乡妇女发展差距、提升妇女就业创业质量带来新机遇。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占比达55%。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可能会造成新的问题。比如,数字平台上的灵活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灵活就业一定程度上会模糊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等等。

促进更多妇女在数字经济领域大显身手,展现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女性力量,首先需要优化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环境。近期,全国妇联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了“数字经济女性创业就业”调研,形成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我们

将通过合适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灵活就业妇女生

育并照顾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育儿补贴、社保缴纳补贴政策,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妇女更加充分、公平、高质量就业创业提供保障和支持。其次,要注重培训赋能,提升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能力。全国妇联将协调争取各地各部门的课程、资金、师资等资源,组织妇女积极参与各类数字技能培训,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建设,提升妇女数字素养。

数字经济时代,女性迎来了更多机遇,也需要更多扶持。要开发更多适合妇女的岗位、创业项目促进就业,为数字领域企业及从业妇女提供招聘、就业对接服务;多开展普惠金融、创业培训等方面的孵化扶持,引导农村妇女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让更多妇女进入数字经济就业创业。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

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健全数字经济从业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才能促进更多女性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并从中受益,为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为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冰雪运动常驻群众身边(微观)

——相约北京冬奥会④

在室内滑雪场,戴上滑雪头盔,踏上滑雪板,手持雪杖,

从高坡上跃起后俯冲而下……曾经,滑雪爱好者要等到冬季来临,才能享受风驰电掣的快乐和雪花飞扬的美妙。如今,随着冰雪运动设施不断完善,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冬季低温环境,群众能够随时拥有冰雪体验。

即将开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在北京,不少市民在家门口的滑雪模拟机上就能体验滑雪乐趣;在重庆,滑雪爱好者在旱雪场感受飞驰的速度;在吉林省吉林市,市民可以到人防工程改建的“四季如冬”的真雪场畅玩……近年来,各地通过科技手段构建起冰雪运动新场地、新场景、新项目,冰雪运动正在贯穿四季,常驻群众身边。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离不开冰雪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过去,我国冰雪场地设施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北京市石景山区体校业务副校长刘晓丹表示,几年前开展冰雪运动时,石景山既无冰场,也无雪场,第一次组织学员冰上训练不得不借用外区的室外场地。近几年,石景山区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引进社会投资“两条腿”走路,建成市民冰雪体育中心、旱雪中心等,形成“十冰六雪”场地场馆设施布局,让体校学员在家门口便可开展冰雪运动训练。当前,以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为重点,全国各地积极建设包括室外天然冰雪场、可拆卸式冰场在内的各类冰雪场地设施,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

通过构建冰雪运动新场景,能够吸引群众随时随地参与冰雪运动。近来,一种厚约几厘米、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旱

雪毯”因携带方便、铺装简单、滑雪效果好而广受消费者青睐。以“旱雪毯”为代表的特殊材料应用,不仅打破了滑雪的季节性限制,也让冰雪运动突破了场地限制。便携式的替代性材料和设施,让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场地,使得冰雪运动场景越来越丰富。现在,冰雪运动在不少地方实现了城里能玩、商场里能学、公园里可体验、社区里能感受。这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知晓率及参与率。

当前,各地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发展冰雪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冰雪健身活动。在北京,冰雪运动项目日益多样化,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冰雪需求。群众性冰雪运动蓬勃开展,推动冬奥文化和冰雪运动进机关、进部队、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针对一些爱好冰雪运动的残疾人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发特殊冰雪项目,让他们得以体验VR实景冰雪运动、桌上冰壶、地推冰壶等。

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临近,冰雪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冰雪运动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在大江南北发展起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0223:《人民日报》评论汇编:《人民日报》评论汇编(51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5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