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红船精神党课讲稿汇编(19篇)

2024-02-07 23:05:26 583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而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称之为红船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有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有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纵观党史,“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品格、优良作风的优秀开端,是共产党人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红色基因”。由“红船精神”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优质基因。

‍“红船精神”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传承“红船精神”,重温共产党人烽火岁月里的革命斗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不仅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中国文化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应对各种挑战的有力武器,成为能够激发共产党人内在价值自省的精神源泉。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建党实践和革命活动中,从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到奠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从制定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无不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近代中国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的时代课题。为了救亡图存,早期的先进分子想了各种办法,但无论是君主立宪所主导的社会变革,还是民主革命所主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事实上都没能成功。俄国的十月革命,让处在彷徨中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奋力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思想先锋。他们创办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和十月革命;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立学术团体,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一年后,更名为《新青年》。以《新青年》的出版为标志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使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逐步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北洋军阀仇视新生的苏俄工农政权,把科学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把布尔什维克攻击为“过激党”。因此,面对北洋军阀的封锁,《新青年》《湘江评论》《少年中国》《每周评论》等报纸杂志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热情地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新纪元》4篇光辉的文献,揭开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他在文中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对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他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这一胜利“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是二十世纪革命的先声。”他满怀信心地说:“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凯歌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期“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发表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这期间,李大钊还在《新潮》《少年中国》《国民月刊》《新生活》《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五四运动前后,虽然在中国有不少人介绍过《共产党宣言》,但一直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1920年春,陈望道接受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重任,陈望道回到了家乡,夜以继日地开展艰苦的翻译工作,他时时刻刻聚精会神斟词酌句,一丝不苟,这期间就留下了“吃墨汁”的感人佳话:一天,陈望道的母亲送来粽子给儿子当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爱怜又带几分生气,问道:“吃完啦,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说:“甜,真甜。”经过艰苦的努力,陈望道翻译完成了《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

‍中国革命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而为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更需要大力开展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发起了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经过五四运动锻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的传播。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仅表现在中国先进分子播散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上,更体现在他们积极创建党团组织,开创中国工人阶级先锋组织的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还起草了党的纲领。党纲草案共有十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为此,要通过革命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同年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它曾帮助天津、唐山、太原、济南等地的共产主义者开展工作,对北方党团组织地建立起过促进作用。在上海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和推动下,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较深,产业工人较为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在日本、法国也有由留学生和华侨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中,中国先进分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步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在自己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又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组织,深入工农民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而把坚定的信仰传递到社会基层,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浓厚的理论氛围,培育了一大批革命人才;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因遭到租界巡捕袭扰而遇到挫折时,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红船上完成了大会的最后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曲曲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壮丽乐章。

‍在艰辛的探索中坚定理想。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不屈不挠的探索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树立了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大背景下,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以毛泽东、恽代英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拼命搜寻,学习那些具有进步色彩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学说,搜寻着当时社会上能够看到的各种进步书刊:中国儒家典籍等传统文化、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等方面的书籍。毛泽东最早读的是私塾,“没有进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学的是儒家典籍。这种学习的内容,他说,“对我也有好处,因为我识字便是从这里学来的。”同时,他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并从中发现了问题,这些小说“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为他们所有和控制”。进入新学校后,毛泽东开始接触到《盛世危言》和西方的《原富》等书籍,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十月革命之前,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一度泛滥。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毛泽东后来在自述中说,尽管“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但“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这时“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在那个时候,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毛泽东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的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就一直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理想、追求不仅使我们党内凝聚,同时也是对社会的改造。离开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就缺乏内在的凝聚力,离开了理想信念就没有办法去改造社会的广大群众,我们党就没有力量,就没有基础。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党品质,这个品质对广大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具有奋斗精神,要百折不挠。早期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以及创建之后我们的这段社会历史的实践,充分反映出,理想、奋斗、追求对中国共产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先后尝试过诸多救国救民的方案,做过诸多努力,但都失败了。这时,中国迫切需要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期待着先进阶级和先进政党的出现,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领导人民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1921年3月,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中,公开表达了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强烈愿望:“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就明确规定: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要“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要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奋斗目标,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划清了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界限。

‍1922年6月,中共中央在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明确宣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为无产阶级奋斗,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

‍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统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并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坚定地走向社会最底层,发动和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民众,并把团结和依靠工农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20世纪20年代,面对风雨如晦的黑暗中国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和得失,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奋斗,1949年,终于赢得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解放,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一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和大公无私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红船精神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其中,首创精神是核心,是动力之源。首创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创新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之源。而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要着眼于探讨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回答新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紧密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不断摸索和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精神创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才能时刻保持蓬勃生机和无限的创造活力,走在时代前列。

‍奋斗精神是支柱,是胜利之本。奋斗精神首先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无所畏惧,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不屈服,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只有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认定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奉献精神是本质,是德政之基。奉献精神的关键在于党的一切决策和措施都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保持根本性质、恪守根本宗旨、牢记根本使命,才能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正是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党由小变大,从弱到强,推动中国革命在艰难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一条红船见证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创建历程,引领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前进方向,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光辉起点。

‍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辉煌的成绩,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之源。‍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贯穿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1.发挥首创精神,‍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开启全面从严治党

‍新的伟大征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幵长期执政的党。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一以贯之的首创精神。‍不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从不因循守旧,‍敢于突破前人,‍不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伟大事业必须靠党的领导,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个新气象新作为首先是全面从严治党要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管党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历史征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实践证明,正是靠着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增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让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淬炼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全面从严治党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它不是简单的自我修复,‍而是从里到外的深刻改造、‍深度重塑,‍是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不断实现自身跨越。‍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抓住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坚韧的战略定力,‍发挥首创精神,‍勇于自我革命,‍积极探索出一条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使党永葆先锋队的政治本色。

‍2.持续奋斗精神,‍以共产党人的奋斗姿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向纵深发展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胜利之本。‍回顾建党‍97‍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奋斗不仅仅是行动,‍更是一种状态。‍奋斗精神已经融入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内化为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成功密码”‍。

‍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记“两个务必”‍的政治嘱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正本清源,‍拨正船头,‍确保全党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经过不懈奋斗和努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对党、‍对国家、‍对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清醒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重整行装再出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持续奋斗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品质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气魄,‍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紧紧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对腐败,‍努力夺取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3.弘扬奉献精神,‍以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正确政治方向

‍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肩负为人民谋利益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就了一个大国大党的风范担当。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并失政权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站稳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作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党风政风显著好转,‍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我们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倾听人民呼声,‍接受人民监督,‍坚持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特别是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自觉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经验,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推进管党治党工作,‍真正管出习惯、‍抓出成效、‍成风化俗,‍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初心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什么不能忘记初心?‍因为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原因。‍唯有不忘初心,‍才能赢得民心。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

一、“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

红船是中共一大纪念船,‍中共一大因遭法租界巡捕的干扰,‍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共一大在这条船上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由此扬帆起航。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犹如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基于发现的问题,‍促进整改,‍提高被审计单位的治理水平。‍在审计整改阶段,‍审计党员应当发扬服务宗旨和奉献精神,‍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

二、‍审计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审计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是严肃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做好经济卫士,‍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美丽‍x‍县保驾护航。

三、‍在审计工作中发扬“红船精神”

1、‍转变思想、‍敢做敢为的创新精神,‍始终站在审计工作发展前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面对审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审计党员应当不断地自我革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审计党员,‍我们要做到两个转变一个提升。‍红船是我们党的“母亲船”,‍之所这么说,‍是因为在这艘红船上,‍诞生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的革命事业焕然一新,‍尽管经历了‍无数激流险滩、‍艰难曲折,‍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追根溯源,‍今天的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发源于这艘“母亲船”。‍首先,请大家跟随我一起从历史的视角来回望“母亲船”。

要讲好我们党“母亲船”‍的故事,‍就必须说说我们党的创始人南陈北李(陈独秀和李大钊),‍要说好南陈北李,‍就必须说说他们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因此,‍今天我们就从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袁世凯发起的尊孔复古运动说起。(做皇帝也要玩套路)‍尊孔复古运动是袁世凯‍1912‍年到‍1916‍年发起的一个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他做皇帝预热铺垫,‍所谓的尊孔复古,‍也就是尊孔祭天,‍大致意思是说,‍百姓们,‍孔子说过做人要尊礼,‍罢免曹张陆。‍五四运动目‍的全部达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当干柴遇见烈火)‍回溯历史:‍洋务运动我们学技术,同样的洋枪洋炮就是打不过小日本,‍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学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这么好的制度,‍到了‍中国就预备立宪,‍下一任总统我指定,‍失败!‍辛亥革命暴力革命,推翻了‍清朝,‍可袁世凯不满足,‍还要尊孔复古做皇帝,‍失败!经历了‍这么多‍尝试和努力‍,‍南陈北李看到了‍新文化启‍迪民智,‍改变人的思想,‍速度太慢,‍不行!‍又怎么办?‍南陈北李陷入了‍沉思。

这时候我们不防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列宁站在巨人马克思恩格斯巨人的肩‍膀上,‍建立了‍苏联共产党,‍1917‍年率先在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俄国,‍成功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理论上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上有俄国十月‍革命,进而列宁提出全世界都会连锁式爆发革命,‍摧枯拉朽推翻资产阶级。‍随着时间流逝,‍不仅附近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继而连三失败,‍而且俄国快被资本主义包围了‍,‍还要顾及远东安全问题。

当列宁看到中国五四运动后,‍为确保远东安全,‍迫切需要实施革命输出的战略,‍我们要有“社会主义兄弟”,‍而回望国内,‍当南陈北李听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再看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系统理论,‍瞬间被征服,‍我们有思想武器了‍,也有经验可借鉴了‍。

‍党员教育培训中要解决好“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就必须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让教育培训活动“热”起来,达到效果。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党课讲稿弘扬红船精神供大家参考选择。

‍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红船精神”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重温‘红船精神’,重在不忘初心,要在牢记使命,贵在自我革新。”认真学习了弘扬“红船精神”座谈会的报道后,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肖纯柏教授心情激动。他说,“红船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在中国历开启了领导骨干与群众长期保持血肉联系之先河,开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之先河,开创了工人阶级政党领航中国梦的历史先河。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把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摆在‘红船精神’深刻内涵的第一位,今天我们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新时代的前列,就要继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年接着一年干,重视历史经验,改革但不改向,创新不忘初心。”肖纯柏说,“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既登高望远、保持定力,又居安思危,永不停滞,勇于变革,奋力开拓新局面。”‍作为一名浙江的党史工作者,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曾林平对红船怀有特殊的感情。“我因为工作原因多次瞻仰红船,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曾林平说,回顾党的历史,他深深地感受到,“红船精神”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他看来,大力学习弘扬“红船精神”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正是凭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我们党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凭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正是凭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坚决拥护,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同心协力、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把‘红船精神’研究好、阐释好、宣传好是我们浙江党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曾林平表示,接下来,他们要继续深入研究党的光辉历史特别是党的创建史,为新时代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作出浙江党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76‍岁的乐清市蒲岐镇东门街村老党员周仕明再次重温了“红船精神”。“‘红船精神’不能忘、忘不得,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更需要‘红船精神’。”入党‍51‍年的他深有感触地说,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推动。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永葆生机与活力,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赋予的无穷力量。“‘红船精神’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勇于拼搏。我们要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站在新时代的高处,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党课讲稿弘扬红船精神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红船精神是我们启航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受艰辛而斗志更强,千锤百炼而更显刚毅,其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有红船精神的支撑和引领。

‍弘扬红船精神,必须不忘初心。“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船精神的精辟提炼,也是对党的初心的深刻表达。红船精神贯穿党的‍97‍年奋斗历程,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也是激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求大同的初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贯穿党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只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弘扬红船精神,必须不忘奋斗。奋斗是一切事物的始段,没有奋斗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更没有今天的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奋斗史,从嘉兴南湖到南昌起义,从遵义会议到井冈山,从延安到全国解放,从社会改造到改革开放,直至今天。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使我们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进入新时代,我们将迎来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历史节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越是任务艰巨,越是长期执政,越要铭记红船精神,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

‍弘扬红船精神,必须不忘奉献。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近百年来,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才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周总理心忧天下,勤政爱民,用一生的勤勉奉献,诠释了“为民情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铭记早期共产党人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不怕苦、不怕死,以身许党,舍身报国的奉献精神。要以周总理为楷模,不忘奉献,不怕牺牲,在发展的曲折中,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实现幸福的梦想。

‍百年航船,千秋伟业,“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充分彰显新时代“红船精神”的强大威力和永恒价值。

‍党课讲稿弘扬红船精神‍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所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今天我在此讲解题为“不忘初心勇立潮头‍红船再出发”的党课,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温“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首先,我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红船精神”的内涵。

‍先讲一讲红船的由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就是在这条游船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建国后,南湖引起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1959‍年国庆节,这条仿制的纪念船正式对外展出。当地群众则亲切地称之为“红船”。久而久之,“红船”就成了这条纪念船的代名词。之后,“红船”就一直停泊在南湖烟雨楼前湖心岛东南岸边的水面上,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生动历史场景。

‍下面再讲一下“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一大会址、南湖红船。这一行动、体现了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了我党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坚持坚守。习总书记再提“红船精神”,也是进一步强调十九大报告中所要求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主观世界,把主观世界改造好了,把内在精神世界的秩序建构起来了,才有利于改造外部世界。

‍归纳起来,“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主要有三点‍一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的磅礴精神力量。从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烽火硝烟中挺立脊梁的主心骨,再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员,在这条前后相续的道路上,我们党初心如磐,以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点燃照亮中国的燎原之火,拉开赶超世界的改革大幕,开启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98‍年前只有几十人的中国共产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拿出只争朝夕、敢于担当的拼劲,才能在十九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

‍二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奋发前行的坚毅精神支柱。脚步不歇,前行不止,98‍年来,我们党从奋斗起步,更靠奋斗发展,成就了一项又一项伟业。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刻印在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建设年代的广阔天地、改革年代的风起云涌,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我们以五年来历史性的变革与成就,把中国的发展带到了新的方位,更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崇高道德信念。一大旧址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誓词激荡信仰,有着“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的共产党人,矗立起民族的精神丰碑。从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到李保国、廖俊波、黄大年,我们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正需以奉献精神召唤亿万人民接续奋斗,永远把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红船精神”的内涵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反映的是我们党内在的文化标签,反映的是我们党内最核心的一种价值要求。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于‍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的“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这篇文章中,用两句话对“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做了一个明确而又深刻的概括“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中国革命精神,既包括民主革命时期,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改革发展,在这个时代浪潮中所产生的种种精神就是中国的革命精神。但这种革命精神的源头就在共产党的创建所蕴含的这种红色基因,今天我们称之为“红船精神”。我们今天共产党开展先进性建设,我们需要用我们精神的源动力,它的源动力是什么就是早期共产党人给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所提供的这种精神风范,这种风范我们称之为“红船精神”。这两句话具有内在的相同性,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从历史的内在逻辑来阐述的,而党的先进性之源更多的是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角度。

‍下面讲第二部分,“红船精神”对我党的重要意义。

‍(一)“红船精神”是思想武器。这个思想武器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在于要正确地认识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我们党不断的发展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以及我们党对待理论的正确态度——与时俱进。我们党的各个历史阶段,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红船精神”给我们的一个现实启示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引,没了理论就没有方向,没了理论我们就没有一个思想的武器,没有理论我们的前行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指引。所以“红船精神”给我们的很大的现实价值意义,就是我们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引。

‍(二)“红船精神”是精神支柱。“红船精神”给我们的现实价值意义还在于它的精神支撑。这个精神支撑更主要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怎样来坚定理想,怎么来坚定信念。我们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也是早期共产党人包括共产党在各个革命建设时期不断前行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所以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我们的精神支柱,显得尤为重要。

‍(三)“红船精神”是道德力量。对每一个共产党人来说,“红船精神”对我们的价值意义就是我们说的道德力量。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群众,一方面靠的是我们有利于群众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另一方面,靠的是共产党道德的感召力,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道德风范感染了群众,感召了群众。我们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谆谆教诲,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

‍最后讲一下如何弘扬“红船精神”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首先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嘹亮号角。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机关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其次要赓续精神‍汲取动力。当好学懂弄通、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现阶段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在新征程上,结合新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党员干部充满信心与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再次要砥砺前行,善作善成。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服务群众无止境。基层党组织要得人心,得民心。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标杆,也是我们今后开展工作要遵循的准则。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着力营造一个服务全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社会,使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再上新台阶。要不断完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身边事。

‍最后要忠诚核心,紧跟领袖。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保证。“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确立和维护全党核心,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党运国脉军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必须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好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排头兵。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红船精神”都永不过时,红色基因都会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它仍将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历经苦难,百折不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在考验与检阅中一路升华,在机遇和挑战中奋勇前行。“红船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使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随着今天中国步入世界舞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红船必将驶向更广阔的世界,铸就更加辉煌的伟业。

‍谢谢大家!

今天这堂课总共分为三部分,红船精神的提出、红船精神的历史内涵、红船精神的价值意义,探讨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继承甘于奉献的“红色”基因。

第一部分红船精神的提出

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要弘扬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首先要清楚“红船精神”是如何提出来的。

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建党条件也基本成熟。

经过积极的筹备后,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正式开幕。出席者共有13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有序进行,直到7月30日晚,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会议刚开始几分钟就被迫中止,各代表及时转移才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摆在一大代表面前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迫切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来继续开会?当时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建议:会议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继续召开,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的理由是:

(1)嘉兴离上海很近,我们国家第一条铁路,是1909年开通的沪杭工铁,嘉兴就在中间,从上海到杭州中间就是嘉兴,距离近方便转移。

(2)嘉兴南湖,不光风景优美,更主要便于党的一大代表能够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在湖中继续开会。

(3)嘉兴有着悠久产业发展的基础,跟上海产业发展有着天然联系,另外嘉兴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比较好。

基于以上理由,王会悟的提议得到了一大代表们的一致同意,代表们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

7月31日,一大会议在嘉兴南湖缓缓划行的画舫上开始了。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嘉兴南湖的会议从上午11点开始一直到傍晚结束,大概只有半天的时间,但这半天时间的会议却非常重要,产生了三个“第一”:

(1)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也就是党的一大纲领。一大纲领在上海会议过程中起草,在嘉兴南湖的会议上得到通过。

(2)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工作任务的决议,决议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要马上组织开展工人运动。

(3)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当时叫中央局有陈独秀、张国焘和李达三人组成。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党的纲领的诞生就意味着政党的诞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嘉兴南湖这次会议宣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嘉兴南湖的这条小船也就被赋予了“红船”这个名字。

这是红船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红船精神的提出是我们后来对党创建了这段历史所反映的这种精神面貌的概括。红船精神的提出跟习近平同志有着很深切的关联。

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到浙江工作不久,他就来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在红船边上,习近平同志深情地提出了八个字“精神传承、思想升华”。2005年,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期间,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在文章中第一次公开阐述“红船精神”,同时对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历史内涵以及现实的意义也做了系统的阐述。

第二部分红船精神的历史内涵

红船精神是我们后人对前人的概括,这种概括里面既包含了早期共产党人在追寻革命事业中所反映出的一种精神、一种状态,又包含了我们后人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怎么来传承这种精神,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所以,当年习近平同志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对红船精神的内涵概括了三句话: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1、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之源,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早期共产党人的追求,和他们改变近代中国社会的迫切愿望。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建党实践和革命活动中,从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到奠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

从制定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无不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近代中国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一个全盛的封建帝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近代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救亡图存。

关于怎么救亡图存,早期的先进分子想了各种办法。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主要有君主立宪和民主革命两个,代表人物分别是严复和孙中山。但无论是君主立宪所主导的社会变革,还是民主革命所主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事实上都没能成功。当然这里面有包括封建势力的强大、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等等在内的很多因素,但根本性的因素就在于没能够找到一个先进的思想武器,没能够找到一个先进的阶级依靠,所以近代中国广大先进分子处在一个彷徨困惑时期。就在这时候,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俄国的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影响,不光是让处在彷徨中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一丝曙光、一丝新的希望,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奋力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思想先锋。他们创办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和十月革命;

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成立学术团体,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一年后,更名为《新青年》。以《新青年》的出版为标志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使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逐步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北洋军阀仇视新生的苏俄工农政权,把科学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把布尔什维克攻击为“过激党”。因此,面对北洋军阀的封锁,《新青年》《湘江评论》《少年中国》《每周评论》等报纸杂志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期“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发表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发起了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经过五四运动锻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的传播。

值得一提是,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然而在中共一大和二大会议上,他却连中央委员都不是,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李大钊为党的事业奉献的积极性。1928年4月28日,李大钊在行刑时慷慨激昂的说:“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这位共产主义战士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了,这一年,他才38岁。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五四运动前后,虽然在中国有不少人介绍过《共产党宣言》,但一直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1920年春,陈望道接受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重任,陈望道回到了家乡,夜以继日地开展艰苦的翻译工作,他时时刻刻聚精会神斟词酌句,一丝不苟,这期间就留下了“吃墨汁”的感人佳话:一天,陈望道的母亲送来粽子给儿子当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爱怜又带几分生气,问道:“吃完啦,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说:“甜,真甜。”经过艰苦的努力,陈望道翻译完成了《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仅表现在中国先进分子播散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上,更体现在他们积极创建党团组织,开创中国工人阶级先锋组织的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还起草了党的纲领。党纲草案共有十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为此,要通过革命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同年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它曾帮助天津、唐山、太原、济南等地的共产主义者开展工作,对北方党团组织地建立起过促进作用。在上海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和推动下,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较深,产业工人较为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在日本、法国也有由留学生和华侨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孕育诞生了一个新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个政党来组织劳苦大众,推翻反动的专制政权,建立我们自己的民主政权。所以红船精神中说的敢为人先、开天辟地指的就是这么一个社会历史条件以及这么一个客观的历史运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1225:红船精神党课讲稿汇编(19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33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