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40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汇编汇编

2024-02-07 22:55:25 585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跟进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牵头起草《百色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等,确保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劲头不松、力量不减、工作不断。同时,狠抓乡村振兴业务学习培训,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二)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体系顺利向乡村振兴转换。成立机构隶转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工作体系衔接隶转。5月份,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顺利重组为市乡村振兴局,6月初,市、县两级乡村振兴部门顺利挂牌成立。同时,协调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和15个专责组。推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一体运行,抽调87名得力干将驻办驻组办公,组建了统一、高效的乡村振兴指挥体系。

(三)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率先成立了全区首个市级防止返贫监测预警中心,以及12个县级防贫监测预警中心,全市共调整增加编制65人。出台《百色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方案》,创新推行“三网工作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今年来,全市共摸排并纳入监测对象4986户1633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530户11736人,边缘易致贫户936户274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20户1860人。截至10月底,全市现有监测对象14846户5229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7376户26577人,边缘易致贫户6940户2385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30户1871人;通过落实扶持生产、转移就业、民政兜底等措施,已解除风险7877户29634人,未解除风险6969户22665人。

(四)全力保障脱贫人口务工就业。通过召开2021年全市春季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新闻发布会,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开设专列、专车等方式,成规模、成批次组织保障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46.20万人,占2020年的100.97%。其中,省外务工劳动力20.11万人,省内县外务工劳动力7.88万人人,县内务工劳动力18.21万人。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总人数0.51万人人,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总人数10.2万人。全市累计安置各类扶贫公益岗位25177人,其中:安置脱贫人口上岗人数23458人,安置监测对象上岗人数1719人。

(五)加快项目建设、资金支出和新增小额信贷发放。截至10月20日,全市共筹措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3.66亿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28.86亿元,市(县)本级安排财政衔接资金4.80亿元,累计完成支出25.71亿元,进度为76.38%。全市2021年度纳入计划实施乡村建设项目4819个,已开工4806个,开工率99.8%;已竣工3169个,竣工率65.76%。截至10月15日,全市2021年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0407户4.96亿元,完成“保三”目标的105.57%,完成“争五”目标的63.61%。

(六)全面落实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在市乡村振兴局挂牌设立深百协作办公室,增加人员力量;全市到位粤桂协作财政帮扶资金4.93亿元,实施协作项目127个,已开工127个,资金支出60.47%;引进东部地区落地投产企业累计达59个,年度新增实际到位投资额9.6亿元,吸纳脱贫劳动力1970人;深百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投资47.69亿元,供深农产品交易额达2.52亿元;全市有12家企业的26个产品通过“圳品”认证,是广西获得认证数量最多的市;通过劳务协作新增到广东省就业18208人,其中脱贫人口6380人,到其他地区就业1753人,其中脱贫人口1192人,省内就近就业6150人,其中脱贫人口3493人;通过消费协作组织深圳采购、帮助销售百色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达5.08亿元;深圳向百色选派挂职干部25人、专业技术人才243人;百色向深圳选派挂职干部35人、专业技术人才281人;联合举办各类党政干部培训班27期、培训1540人次;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66期、培训2529人次。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力度。加强动态监测,对纳入系统监测的对象,推动各地精准落实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低保等帮扶政策及措施,帮助监测对象增加收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严格按程序消除风险,杜绝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加强行业部门间沟通协作,定期进行行业部门数据比对,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信息化建设。

(二)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深化粤桂劳务协作,优先保障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务工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加大技能培训,落实奖补政策,发展就业帮扶车间,用好乡村公益岗位。抓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管理,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支持脱贫户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

(三)加强资金项目管理。督促县(市、区)落实本级财政投入责任,确保本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相比去年略有增长。加强和完善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对全市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实行定期监测和调度,推动县(市、区)加快财政衔接资金使用。

(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落实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资产收益重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

(五)持续深化粤桂协作。继续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交流等,加快推进深圳-百色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加大百色农产品“圳品’’认定工作力度;支持建设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公共服务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村和数字示范村试点。积极引导广东的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社会力量等优势资源重点支持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个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六)健全督查考核评估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意见、制定年度考核方案及开展乡村振兴督导检查;指导粤桂协作县(市、区)落实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做好国家、自治区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博望区文旅体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博望区文化、旅游、体育各项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现根据全年重点工作计划将今年工作进展情况及明年计划汇报如下:

2021年度工作进展

一、围绕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加强党建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史学习。一是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制定了《博望区文旅体局党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党史理论学习计划,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二是通过集体学、个人学、红色资源实地学三维结合模式,开展多样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9月18日博望区文旅体局全体党员肃立在抗日英雄纪念碑前,举起右拳,郑重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要求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二)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跟理论前沿和时代步伐,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加强我局全体同志思想和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会议和文件精神,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加强理想信念、权力观、政绩观和党纪国法教育,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积极结对学习,不定期开展共建活动。与区委党校联合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邀请了高级讲师授课,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积极结对学习,不定期开展共建活动。五月底与博望区区委党校联合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邀请了当涂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陶建荣老师授课,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六月底根据博望区委部署开展“七一”前夕走访慰问活动,由分管区长带队前往新联村慰问困难老党员,并代表区委区政府为芮若宇同志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引导广大党员,铭记历史功绩,弘扬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十月中旬前往丹阳镇山河村开展主题党日共建活动,了解村内换届选举情况;上门慰问困难家庭,并督促村内加大宣传,确保全体村民知晓贫困户评定标准。

二、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定《博望区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创新发展八个方面46项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各单位责任。制定数字文化建设方案,创新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博望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建成3个镇、4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配备文化专管员、文化协管员,覆盖率达到100%。

(二)全力推进示范区复查验收工作。丹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丹阳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资源共享,8月底对丹阳社区升级改造, 9月中旬投入使用。区文化馆、图书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工作;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图书册数达到人均1.0册以上标准;新城村、百峰村、临川村、澄心村、釜山村入选市级5个A级文化旅游村;总结形成文化志愿辅导站、新市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融合发展、丹阳镇山里红志愿服务队创新案例。建设4个有声阅读空间、43个数字文化墙;打造区域性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志愿辅导站”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等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示范区复查验收。

(三)推动文化志愿品牌提档升级。打造百峰村山里红志愿服务品牌,“山里红”共有9个志愿服务队,280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政策宣讲、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心贴心的志愿服务。

(四)积极参加文化交流与推选活动。组织创作的书画作品被选送至日本伊势崎市参加“2021年日本伊势崎市国际儿童画展”。遴选推荐熊桂芳等6名同志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指导申报的“新市滚龙”被省文旅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新开展文化志愿辅导站项目,被市文旅局评为马鞍山市2020年度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项目。

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做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一)繁荣文化活动,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繁荣文化惠民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了第六届“魅力博望”群众文化艺术季、第八届“品味书香悦读人生”读书节、“庆祝建党百年舞动盛世华章”广场舞集中展演、第五届“百姓舞台”综艺大赛、“共寻红色记忆,共建美丽博望”红色文化系列展览、“我的书屋我的梦”读书征文、“优秀阅读推广人”“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评比等十多项活动。此外,举办党史学习教育“艺术党课”—黄梅戏《江姐》活动,用戏剧的形式展现党的历史,讴歌党的辉煌业绩,讲好党的故事,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在全市第36届“江南之花”群众歌咏大赛中,我区华菱西厨代表队获得三等奖。全年全区共开展送文艺下基层活动645场,其中演出51场,培训150场,农村电影放映444场

(二)加强非遗保护,做好文化传承。加强非遗保护,做好文化传承。启动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举办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培训班,推荐林春和酥糖制作技艺申报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结合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开展“非遗文化薪火相传”非遗摄影作品展、非遗进景区活动,让辖区居民了解我区非遗现状,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

四、统筹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加大文化旅游品牌营销

(一)坚持旅游特色,推进乡村旅游。丹阳镇双尹村获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智峰生态园获首批安徽省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推选的“丹阳羊肉面”获省文旅厅组织的“安徽美食·百城千味”活动市级招牌菜奖项;横山景区获马鞍山市“十佳旅游景区”称号。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了厨神大赛、宁博一体化全民健身健步行、非遗项目摄影展、非遗产品展销等博望区第七届乡村旅游节系列活动。

(二)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市场营销。邀请专业团队对博望文旅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绘制而成的旅游手绘地图,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博望旅游资源。目前,该地图已在我市及长三角部分旅游推介活动上发放宣传。完成了博望区文旅宣传片制作,组织辖区景点、旅游商品参加2021马鞍山(上海)文化旅游推介会、南京房车展等宣传推广活动,博望旅游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提升。邀请专业旅游设计团队,精心谋划最佳路线景点,编制完成了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策划方案,编制横山景区、石臼湖、百峰村和博望老街等重点景区景点提升方案,分步骤推进旅游服务功能改造和提升,推动线路设置更加合理、线路节点建设更加规范。开展“大美博望”短视频、航拍拍摄展示活动,此项活动将持续至2022年8月,通过四季不同的美景展示博望。

(三)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配合编制《博望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片区规划》,主动对接云鹿文旅、溧阳南山花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旅游企业,力争引入高质量民宿运营企业。制作矿坑宣传册、矿坑520美丽公路推介PPT和博望区文旅招商手册,推介“博望520美丽公路”“矿坑”等旅游资源。持续推进横山里项目。

五、提升治理效能,强化文旅市场监管执法水平

(一)是积极做好文化市场文明创建、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疫情防控等常态化工作。重点督促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影剧院等人员密集、环境封闭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细化实化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严格落实消费者进入网吧、电影院、等场所戴口罩、测体温、二码联查等要求,保持经营场所内通风,做好每日消毒记录及外来人员登记。

(二)是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加强对文化市场日常检查。截至目前,经营户年检换证5家,行政审批公示注销1家艺术团体、1家KTV、3家网吧、5家游艺室、3家出版物零售店,新设立出版物零售店2家、1家KTV法人变更。开展全区扫黄打非工作,与全区31户文化经营户签订《场所依法经责任书》。联合公安、检察院、消防等部门对网吧、歌舞娱乐等场所开展专项检查2次。联合区民宗局对5处宗教场所书籍进行检查。开展校园周边200米整治专项行动2次,结合护苗行动张贴海报14张,分发宣传单100余张,宣传覆盖面达到15余家出版物场所。

(三)是做好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在各项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局多次与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大队以及各镇紧密配合,严厉打击文化市场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检查文化经营单位的不安全因素与隐患,并要求他们及时加以整改。全年共组织出动巡查人员682人(次),检查网吧99家(次),歌舞娱乐场所55家(次),电影院11家(次),出版物154家(次),旅行社服务网点22家(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文化经营单位要求立即整改,整改率达100%。

六、坚持正确导向强化社会责任,推动新闻出版广电事业做优做强

(一)是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区级应急广播指挥中心,区、镇(3个)、村、社区(43个,其中,博望镇村级平台13套,丹阳镇村级平台15套,新市镇村级平台15套)三级应急广播系统平台及629个户外广播终端(含8个视播一体化终端,博望镇户外终端224个;丹阳镇户外终端159个;新市镇户外终端238个)建设工作已全面完成,现已投入使用。

(二)是加强广播电视设施和网络安全保障。做好全国两会等重要保障期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不断提高安全播出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严厉查处违规视听节目网站,依法配合打击查处“黑广播”,净化荧屏声频。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采取“按责分工、统一行动”的方式,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统一部署下开展集中督查整治工作和“无小耳朵社区(村)”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共拆除120套非法安装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发放纸质宣传品1900份,开展非法安装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现场宣传活动97场次。

七、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动体育强区建设。

(一)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加强体育设施管理。完成16套全民健身路径,3套社区俱乐部,2个篮球场、1个门球场,1条健身步道,1套农民体育工程建设。新增体育场地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完成博望区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田径跑道和足球场、体育健身步道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报告,经区发改委申报,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库待审批。建成生态绿道80余公里,打通了城乡之间的慢行系统,完成省体育局下达我区新建体育设施的任务。组织体育设施安全督查12次,拨付三镇公共体育设施维护经费各壹万元,用于公共体育设施的养护和维修。公共体育场地全面免费对外开放,满足了广大群众健身需求,体育活动安全零事故。

(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健身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了博望区红红火火过大年“两节”群众体育登高、拔河、羽毛球、跳绳、飞镖、4人制篮球、象棋、围棋等系列活动,博望区健步行活动,马鞍山市社区运动会(博望站)健身走比赛,2021年博望区“奔跑吧少年”万人活动。组队参加安徽省手球锦标赛、我要上全运武术大赛和安徽省三级联赛,苏皖曳步舞联谊赛、芜湖市友好城市竞技扑克邀请赛等各类体育赛事,均取得较好的成绩。截至目前,共举办健身气功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6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50多人次,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69人,均实行持证上岗。同时,为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作用,开展科学健身“五进”活动,进行了健身气功、太极拳等项目培训。

2022年度工作计划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创建督促、指导力度,全面完成文化强区建设的各项指标任务。加大文化场所免费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文化中心项目完工并对外开放;加强对文化协管员的日常培训和指导,提高人员队伍素质。持续强力推进“两馆一剧场”项目建设。

(二)办好品牌文化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好“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百姓舞台”综艺大赛、“魅力博望”群众文化艺术季、“品味书香悦读人生”读书节等品牌文化活动。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培训等文化下基层活动。

(三)抓好文艺精品开发创作。充分发挥博望区文化志愿辅导站、文艺创作基地作用。加强扶持、指导力度,提升辖区文艺团体业务水平,力争省市各项赛事中取得好成绩。

(四)坚持旅游宣传,加大招商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宣传片、短视频、线上交易平台、参加展览会等多形式、多维度向外推介横望山米酒、博望剪纸、林春和食品等特色旅游商品。配合相关部门加大“诗都横山里”项目洽谈力度,做好空间规划调整等相关工作,争取项目早日签约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推动“博望520美丽公路”“民宿”等旅游项目企业入驻,积极推介废弃矿坑,招引企业投资建设矿坑旅游项目。

(五)坚持服务客群,设计提升游线。精准定位马鞍山半小时、南京一小时、合肥二小时旅游客群,多形式模拟游客抵达博望行程,精心谋划最佳路线景点。分步骤推进该线路旅游服务功能改造和提升工作,坚持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理念,首要完善道路标识指引系统,逐步建设旅游厕所、休憩驿站、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配合区交运局做好《博望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推动旅游线路设置更加合理、线路节点建设更加规范。

(六)强化文旅市场监管,做好文化市场安全工作。继续加强安全宣传力度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经营业主和群众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及各载体,全力做好文化市场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办好群众体育活动。继续举办好长三角城市·博望山地车越野邀请赛、宁博一体化钓鱼赛等体育赛事,进一步宣传和打响博望品牌。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实现运动项目协会智慧化管理、体育场馆和体育公园智慧化服务、线上赛事活动智慧化开展,助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精准化供给,打造全民健身智慧服务标杆。

2021年,岱崮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五大发展目标,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1-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21万元,工业生产总值2874.1万元,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826.1万元,完成贸易销售额1060.4万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19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99亿元,其中长三角资金2.94亿元。

一、主要工作亮点

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全景岱崮”战略,岱崮地貌景区不断提档升级,打造了崮上草原、梯田花海、封山红叶林、知青农场等一大批网红打卡地。先后参与了全市十四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调研,配合县委县政府举办了第十六届桃花文化旅游节及系列活动,举办了“诗意桃花魅力崮乡”征文比赛和摄影大赛;举行了美丽中国·临沂沂蒙崮群邮票发行仪式,岱崮地貌入选“国家名片”;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全面启用,承接了全省人防会议、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班等活动,已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今年,岱崮镇荣获“中国最美旅游乡镇”称号,笊篱坪村、大崮村、马子石沟村获得省级景区化村庄,岱崮全羊、岱崮豆腐入选“沂蒙百味”,岱崮地貌、将军树、岱崮镇丁家庄四合院入选“沂蒙百景”名单。岱崮镇全域旅游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为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岱崮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发展蜜桃、中草药、中华蜜蜂三大特色产业。放大“中华蜜桃第一镇”品牌效应,在更新蜜桃品种上下功夫,今年引进中油蟠13、金霞油蟠、瑞蟠101等新品种1000余亩,为群众增收3200万元以上;成立了3家中草药种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其中东峪村成立的东峪双全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山岭薄地600余亩,种植丹参等中草药,合作社与经销商签订收购合同,保底为集体和股民增收130万元;立足岱崮中华蜜蜂保护区定位和养蜂传统,积极发展蜂产业,镇党委组织养蜂大户召开了养蜂产业发展座谈会,成立养蜂产业联合社,通过搭建平台,整合全镇资源,在养蜂产业上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山东崮里花蜂业有限公司成功打造为第二批长三角成熟蜜供应基地。三是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立足全县建成全国知名的高品质康养胜地的目标,积极发展康养产业,招引康养项目。临沂海联集团投资建设的崮上凤栖居项目、方山(山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岱崮镇文旅综合体项目、浙江古堰画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秘境山居项目、市国投集团和青岛融创集团合作建设的医养结合项目、山东中厚明德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蒙阴健康文化产业园项目等一大批康养项目签约落地,岱崮康养产业已具雏形。岱崮镇通过不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让生态文明惠及全镇百姓。

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岱崮镇全方位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自觉自信当好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和助推产业发展,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提质增效,达到村强民富的目标。同时,与县供销社达成合作协议,打造了镇级领办联合社。目前全镇已有14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步入正常运营,镇联合社正在规范提升。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加快培育现代高效休闲观光农业。按照“果园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耕变体验”的原则,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蒙阴县大崮弘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苹果种植基地荣获第一批长三角果品供应基地。三是坚持人才回引,搭建平台,成立青年创业联盟。搭建人才振兴平台,吸引在外务工经商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实现强强联合、抱团发展,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带动吸引了在外优秀人才变离乡为返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对接成立了青年创业协会党支部,并重点打造成为“两新”组织,为岱崮镇“两新”组织建设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深化改革。一是探索实行“联片包村”制度,联片班子成员负责所联系村的全面工作,真正让科级干部下沉到村、到项目、到企业,减少中间工作环节,达到工作部署短平快的目的,层次更清楚、责任更明确、力量更集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创新开办“农民夜校”。为提升镇村干部、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能力同乡村振兴高标准高要求发展相匹配,深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深化网格化管理,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及时传达到每一名群众,及时发现解决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真正实现网格化管理“能收能放”,岱崮镇创新开办了“农民夜校”,通过面对面和群众交流,第一时间听取群众心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赢得群众支持理解,拉近了干群关系,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民生事业。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县委“学党史、树正气、践宗旨”活动,开展专项整治,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民生保障不断健全。做好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做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和农村卫生厕所后续管护、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完成了河东村、马子石沟村、冶子河村等3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朱郭路改造提升有序推进;对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提档升级,井旺庄村创建为国家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二是医疗服务不断拓展。聘请第三方上门服务,逐村进行电子医保卡激活,方便群众医疗就医;引导群众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筑牢防疫屏障。三是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今年完成了东峪村、石门峪村、冶子河村等三个村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提报了井旺庄村、贾庄村、上旺村、东峪村二期和河东村5个项目,可结余土地指标180亩。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坚守底线工作不动摇。把安全生产、疫情防控、信访维稳、森林防火、未成年人防溺水等底线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党的建设。一是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任务。把村“两委”换届当做今年党建1号工程,精心组织实施,在选人用人上坚持“两大原则、三个有”标准,广泛选人用人,深入分析研判,严把审查关、程序关和纪律关,完全按要求和研判预期目标完成了换届任务,达到了选优配强的目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提高党员队伍水平,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培训,依托党建可视化平台,先后邀请市委党史研究院一级调研员李洪彦、省委党校邱丽莉教授为全镇党员上党课,成立16支党员宣讲队伍,组织专题宣讲16次,开展“七讲七进”7场次。三是通过走访慰问,让党建更有温度,围绕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为全镇342名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当50年纪念章;积极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为15个建国前老党员、30个困难老党员和21个老干部送去慰问金12万余元。四是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凝聚正能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大力发展“桃蜂药”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更新蜜桃品种,实现提质增效;继续发挥生态优势,成立蜂产业联合社,东上峪蜂产品深加工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完善蜂产业链条;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特别是山岭撂荒土地,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引进中草药加工企业,加强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对接,建立校地合作关系。

二是在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深化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把农民夜校继续开办下去,提升老百姓素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三是在双招双引上下功夫。充分认识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争取突破飞地项目;继续招引康养产业和精品民宿项目,打造“南有莫干山,北有岱崮镇”的康养旅游品牌;发展现代高效休闲观光农业,通过青年创业协会的带动,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发展。

2021年度,区供销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社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2021年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现将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党委领导,夯实法治政府建设保障。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单位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供销社年度工作计划。及时召开社党委法治建设会议,研究法治建设重大问题。紧扣法治繁昌建设,着力加强对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领导班子专题学习《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安全生产法》。将巡视整改、审计整改与法治建设结合起来,为深化供销工作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供销社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二是依法而行,规范矛盾纠纷化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针对供销社系统历史遗留问题多的现状,积极与区信访局沟通,及时制定化解工作方案,对存在的问题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对不符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合理诉求坚决反对,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提供坚强保障。同时在化解过程中积极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当事人依法办事。发动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疫情防控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干部依法化解矛盾的能力。

三是公开政务,接受监督。我社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除不宜公开和必须保密的外,积极主动公开信息,实现政府信息工作透明、公开。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微信群等渠道,依法及时公开政务信息,丰富信息公开平台,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完善政务公开内容。

四是提升依法行政决策能力。从安徽君宏律师事务所聘请一名执业律师担任我社常年法律顾问,为我社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争议等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推进我社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合法合规。

五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2021年,区供销社所发文件均不在备案审查范围内。

二、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2021年,我社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法制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优点,认真履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推动繁昌供销改革发展,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一)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普法宣传教育,提升系统法治思维。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宣传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大力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内容。大力学习宣传以国家基本法律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与供销社职能和业务相关的市场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与协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调动系统内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认识,加强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法用法意识,提升依法行政领导能力。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继续推进干部职工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规范政务公开制度,按照事项公开要求,推动相关政策的公开和透明。

近5年来工作总结

自2017年以来,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党组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精致繁昌”重要工作部署,主动压实责任、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持日巡察、周调度、月纠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提升效能,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重点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促进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高、为群众办事实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区奋力打造现代化五大发展先行区提供了应有的基础设施支撑。5年来,共承建重点项目约148项,项目预算约5.988亿元,合同价格4.899亿元,项目总投资逾20亿元;共签订各类合同约1437份,支付工程款约2308笔,共计约8.085亿元。城关二小教学楼工程荣获芜湖市建设工程优良证书(“鸠兹杯”)及市级质量标化工地称号;我中心先后荣获2016年度、2017年度全县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2020年“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考核二等奖,2020年全区防汛救灾先进集体,2020年度招商引资活动绩效考核三等奖,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一、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

(一)建成市政工程30项,累计总长度约15.42km。包括渡江大道、峨山大道、峨溪中路、沿河北路、新峨北路、纬五路、新胡路、繁昌大道口等9处铁路道口平改立、污水管网二期、峨山头特大型滑坡治理工程等。

(二)建成安置房工程6处,累计竣工交付约31幢1429套建筑面积约19.41万㎡。包括横山二期、铁塔B区、戴店安置小区、横山集镇安置房、城西二期项目等。

(三)建成23项公用事业工程,建筑面积约8.33万㎡。包括城关二小、城东小学、规划展览馆博物馆、安徽省春谷3D打印产业园二期研发楼、繁昌窑遗址保护展示大棚、人武部综合楼公寓楼项目,并分别按期交付使用。

(四)建成标准化厂房3项,建筑面积约2.43万㎡。包括粮食产业园扩建项目平房仓库工程、安徽春谷精密快速制造中心标准化厂房,安徽省春谷3D打印产业园二期厂房等。

(五)建成公园景观绿道16项,新增城市绿地、广场面积达48.72万㎡,新增绿道约10350米。包括S334省道(零公里大转盘至开发区纬二路段)两侧绿化提升、市民休闲运动公园、峨山公园、峨山沿山休闲景观带示范绿道一期、峨山休闲景观带、人字洞遗址工程、“繁昌慢谷”人行绿道等工程。

(六)建成停车场13处,新增停车位约915个。停车场用地面积约6.13万㎡,为城市公园、道路、停车场建设配套公厕共9座。如老工商局停车场、市民休闲运动公园停车场等。

(七)建成涉水工程4项。城区防洪墙加固长925米,排洪涵洞长335米、蓄水坝1座。

二、进一步理顺建设与管理工作机制。

(一)完成全部保障性住房竣工验收交付工作。城西公租房1#、2#地块、金亚特公租房、开发区廉租房三期和横山产业新城兴园小区等,共5个项目4944套保障房已全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二)完成安置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对我中心历年来建成的共计20项359幢11711套103.55万㎡安置房,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备案或五部门联合审批,破解了该项工作的历史遗留难题,为我区顺利开展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完成已建成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移交。针对工程移交难的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主动对接区城管局等相关部门,理顺建设管理移交机制,对已建成的33项市政公用设施项目于2020年6月全部完成移交。

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

(一)强化组织领导。每年制订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和末位表态制度,“三重一大”问题坚持集体民主决策。

(二)选好管好干部。在中层干部选拔、推荐、任用等重大事项决策中,严格遵守和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规定。并先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7名事业编制和3名编外工作人员,充实业务力量。

(三)抓好作风建设。开展了“讲重作”“讲严立”“严强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个以案”等专题学习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纪律观念,加强廉洁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地反对和纠正四风。开展亲切服务等专题活动,打造便捷高效、规范透明的服务环境。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共发布信息约1728条,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完善不良行为投诉受理反馈机制,向参建单位发放廉政监督卡主动接受监督,并积极配合区纪委监委加强投诉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维护群众利益。持续深入开展“双联系”,借助技术优势,帮助峨山镇东岛村成功申报美丽乡村、帮办公益事业“2.1行动”项目等,每年开展“两节”、“七一”、“六一”慰问,资助大学新生。做好安置小区公建维修工作,针对安置小区无物业维修基金,安置房保修期满后维修难的问题,于2017年主动联合区建投公司、房管等部门,形成“政府出资、部门联合管理”的工作机制,对城区12处安置小区1万余套安置房维修投诉做到件件有落实。处理各类信访、咨询、投诉等约321件,程序规范、办理及时维护群众利益。

(五)规范权力运行。“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工作开展常态化,做到党风廉政工作逢会必议,及时进行节前廉政提醒。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负责人,定期开展廉政谈心谈话。突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制约权利风险防控”两个核心,做好制度“废、改、立”,对已经形成的46项制度,编印成册,并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先后制订了《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区重点工程工程量变更签证管理的通知》等工作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配合区纪检监察部门,做好执纪问责和纪律处分执行工作,将问责情况及时在党员大会上通报,以案示警。

202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党的建设,落实从严治党要求。

(一)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6月份,按照规定程序和政策要求,完成了支委会换届工作。每周组织学习党史书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通过峨山公园交付使用等九项建设任务,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深入开展双联系活动,走访慰问了4户困难儿童家庭、5户困难党员家庭,与东岛村联合开展迎“七一”活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开展希望工程2021年“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走访慰问大学新生1名。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习教育,深化理论武装,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二)以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为契机,净化优化政治生态。按要求召开了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和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相互批评,深入查摆自身问题,打扫思想政治灰尘。强化警示教育,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发挥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加强节前廉政提醒,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在节假日期间反弹。做到廉政建设工作逢会必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扎实开展巡察发现问题“大起底、改到位、建机制”专项行动。召开党组会议,针对巡察发现的5大类12个方面21个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再研究,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股室、专项行动措施等,做到巡察整改工作责任全覆盖。结合巡察整改及单位内设机构改革工作成果,重新梳理了单位廉政风险查找定级信息、风险目录和防控措施。着力做好内控制度的废改立,结合政策文件调整及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制度约20项,以规范对工程各单位的管理,促进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二、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按照今年区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等,我中心共承建各类新建、续建项目44项,计划建设总投资约7.78亿元,2021年资金需求约3.74亿元。截至目前,签订各类合同共计298份,合同金额约15597.94万元;审核工程款384笔,支付工程款约17749.84万元;维修小区公共设施288处,支付维修资金约70.65万元;处理信访、咨询、投诉案件等72件。

(一)市政路桥及污水管网等配套工程8项,市政路桥总长3.46公里,年内可建成约3.21公里。

1.渡江大道(零公里大转盘至纬五路段)改造工程:已完工,正进行结算审核工作。

2.二中至五中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已于6月完工。

3.纬五路(渡江大道至五华山路)新建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扫尾工作,预计11月通车。

4.区城市公益性公墓对外交通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完成部分路段土方开挖,预计年底完工。

5.西门桥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深基坑支护和基础处理工程施工,预计2022年春节前通车。

6.安徽机电职业学院临时便道工程:正在进行招标工作,预计年底完工。

7.繁昌区繁阳大道跨马仁山路立交桥(二中立交桥)增设声屏障工程:已完成市公路部门审批手续,正在进行清单编制工作。

8.新峨北路在S339增设平交道口搭接工程:已完成市公路部门审批手续,施工单位已进场。

(二)公用事业工程16项,年内可建成建筑面积约3.66万㎡,装修改造面积2.29万㎡。

1.城东小学工程:已于8月底完工。

2.安徽省3D打印产业园二期(春谷激光产业园)装修工程:已于7月完工。

3.城关五小项目:该工程是我区首个全过程咨询服务项目,目前招标工作已完成,预计春节前完成基础施工。

4.繁昌区规划展览馆、博物馆外立面优化改造工程:已于9月完工。

5.粮食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完成挡墙、停车场、配电房及围墙施工,正在进行道路硬化及仓间钢罩棚施工,预计年底完工。

6.繁昌区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目前完成管理用房内部装修、门卫工程外墙砌筑;已完工程量占合同工程量的85%。预计年底完工。

7.原规划馆城市书吧装修工程:因涉及两个主管部门多个施工单位同时交叉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约65%,其中装饰工程完成一层、三层吊顶基层施工,卫生间吊顶等工作;书柜等采购工程正在厂家定制生产;消防改造工程完成一、三楼喷淋消火栓改造;智能化工程完成一楼、三楼布线工作。预计年底全部完工。

8.区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目前正进行中标公示,因原质疑单位对质疑回复不满意,现正在向招投标主管部门进行投诉。因现场有3户拆迁未完成,预计年底进行开工准备和施工围档等临时设施搭设工作。

9.经开区公租房2#楼和人才公寓4#楼维修、装修工程:完成厨卫地坪、墙体拆除、水电管线布设等工作,正在进行厨柜安装制作、墙体及地面瓷砖铺设等工作。预计11月份完工。

10. 三元井外立面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 10月份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完工。

11.繁昌区人武部民兵集训与新兵役前训练宿舍改造工程:已于8月份完工。

12.城关三小西门改造工程:完成通道细石砼基层施工、绿化移栽、文化长廊基础及主体结构安装等;正在进行通道弹性面层施工。预计11月份完工。

13.经开区消防站建设工程:正在进行工程量清单控制价编制,预计年底完成消防站主体施工。

14.繁昌看守所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预计年底开工建设。

15.繁昌市民公园地下人防工程及配套用房建设项目:正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

16.党校新建项目:由区委党校进行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

(三)建设公园景观绿道工程11项,年内可建成公园面积19597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64400平方米;建成绿道10公里;建成蓄水坝50米、排洪涵洞335米。

1.繁昌县“江南慢谷”人行绿道建设工程:已于4月底完工。

2.繁昌慢谷人行绿道提升工程:完成人行绿道沥青摊铺及廊亭地面铺装等施工,正在竣工验收。

3.峨山公园二期工程:完成约200米上山步道、200米路灯基础与管线、60米挡墙施工,正在进行路灯线路管道与游步道施工,同时进行挡土墙施工。预计年底完成90%工程量。

4.竹丝塔公园景观带提升工程:完成绿化清表及绿化用土换填,烈士陵园段园路原地面拆除及基础施工,部分毛石挡墙砌筑等工作;正在进行绿化及人行步道等施工,预计年底基本完工。

5.人字洞遗址工程:已于5月完工。

6.繁昌窑遗址工程(防洪一期工程):受征迁影响,部分施工区域不具备施工条件,工程量完成约60%。

7.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工程:防洪二期工程箱涵基本完工,正在实施出口段,预计12月底完工。入口基础及配套设施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清单控制价编制及招投标工作。

8.峨溪中路(瑞吉风景园段)两侧环境整治工程:已于2月底完工。

9.繁昌慢谷水调蓄工程:基本完工。

10.城东小学周边绿化工程:正在进行挂网招标,预计11月初开工建设,年底基本完工。

11.峨溪河(中梁、明发小区)南侧景观工程:完成清单编制,预计年底进场施工。

(四)建设安置房及配套工程4项,可建成安置房3幢101套约9307㎡。

1.城西花苑安置小区二期27-31#楼工程:预计年底27#楼、28#楼及新1#楼主体完工;室外附属雨污水、供电等基本完工。

2.安置小区消防硬件完善工程:钢铁厂小区地面修复及停车位、华阳B区路灯更换安装、华阳A区消防设施维修完成工程总量约50%。预计年底完工。

3.戴店安置小区雨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及围墙工程:因改造提升方案变更,增加道路修复及绿化改建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设计优化,预计年底完成招标。

4.城区安置房公共设施维修工程(12个小区的道路及围墙、主管道雨污水、路灯、安防监控、消防等公共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正在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预计11月份完成招标。

(五)实施停车场3项,占地面积41911平方米,年内可建成停车位119个。

1.城关二小停车场工程:公厕已基本施工完毕,停车场能施工部位已完成水稳层及侧石施工,绿化用土已回填。 待拆迁完成后两个月内完工。 

2.鑫盛农贸市场停车场工程:施工单位已场,正在进行临时设施施工。预计年底完工。

3.繁昌区城东(烟冲)货运停车场工程:正在进行招标工作,预计年底完成70%工程量。

(六)前期项目

繁昌区凤形圩片区防涝排水工程,完成控制性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站前路(S334-富鑫路)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及图审。科荟路(繁阳大道至龙亭中路段)工程,完成土方平整工程招标。峨溪河(桃园小区段)南侧景观工程,完成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七)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1.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强化质量意识。按照质量强区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法定代表人和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终身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坚持日巡查、周调度、精细化管理,有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全方位实行质量监督,做好建成工程质量保修服务,保证各在建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100%。

2.强化措施,提高在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时调整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检查66次,下达检查意见单73次,整改安全隐患67条,2021年9月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为专题组织参建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集中培训,确保了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三、 存在问题

(一)征收拆迁等要素保障不到位。部分项目因工期紧,先招标、后拆迁,致使工程参建各方陷入扯皮,且难以协调解决的被动局面。如:城关二小停车场工程,孙伯玺户征迁未完成,部分停车位及道路施工停工已一年多;繁昌窑遗址工程,因征迁影响工程进展缓慢;渡江大道(零公里大转盘至纬五路段)改造工程,孙二子汽修厂占用部分绿化用地及碧桂园领域占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导致无法施工。

(二)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足。

1.前期规划整体统筹不够,部分工程规划红线外存在空白未规划零星地块,项目建设完成后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如富鑫路(福和园、双玺段)周边、新峨北路周边、峨溪中路周边、纬五路周边等均存在这一现象。

2.工程建设项目任务计划性不强,部分工程项目在年度计划安排上,随意性较大,导致勘测、设计、审批、许可等前期准备工作时间严重不足,仓促上马,未经充分论证及认真审查即进入招标环节,项目开工后,给建设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增量及工期延期等现象不可避免。

3.工程项目特别是公共建筑整体发包难度大。在国家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背景下,部分区政府性投资的公共建筑,单体土建、附属、装修、智能化等整体发包招标无法完全实施,给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协调及管理增加难度,造成部分投资浪费,也相应增加管理成本。

(三)工程基建程序繁杂。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批时间长,施工许可办理环节多,不利于政府投资项目加快实施。

(四)低价中标现象突出。已建和在建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项目,低价中标现象突出。中小型建设项目往往采用摇号抽取方式确定施工单位,政府的招投标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中,而库内企业良莠不齐,常常因实力较弱等因素导致工程项目推进缓慢,施工过程中各种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隐患层出不穷,一方面对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项目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低价中标顽症短时间内难以根治,给工程建设管理造成极大困扰。

(五)项目建成后移交管理难度大。

1.自2009年以来,我中心建设的安置房、廉租房项目共17个。目前,除主体工程质保期外,其余质保内容均已逾期,因物业维修基金问题,所有小区维修、维护及保养工作依然由我中心实施,无人接管。因中心人员不足,建设任务繁重,维修维保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无法保障,由此引起大量的居民住户的投诉举报,给政府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2.市政项目建成后移交管理路由不畅,涉及与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及属地政府的项目移交管理工作无章可依,造成建成后项目移交拖拉,部门间扯皮现象严重。

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中心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推进人民城市建设,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全力全面做好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工作。

一、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一是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力求取得实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重点工程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兼顾。开展好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党员活动日等各项活动,努力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二是加强学习思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将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群众办难事、解难题,做好工程建设。三是加强思想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落实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加强思想教育,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强党内监督,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继续落实好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二、坚持建章立制,优化单位内部管理。

结合巡视巡察整改工作,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切实提高业主代表依法管理水平;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营造团结、务实、清廉、高效、和谐、文明的工作氛围。

三、加强项目谋划,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认真谋划2022年建设项目。续建工程约4项,其中城关五小工程建设面积14000㎡;峨山公园二期(峨山沿山休闲景观绿道)工程步道长约1100m;峨溪河南侧(中梁、明发小区)景观工程建设面积约43000㎡;城区安置房公共设施维修工程,对城西花苑等十二个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以上工程的建成将提升该区域内的办学条件,改善城区居民的居住及休闲生活水平,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新建工程约8项,其中市政路桥及污水管网工程5项,包括凤形圩片区排涝排水工程(启动EPC模式招标)、站前路(S334-富鑫路)工程、峨溪北路芜铜铁路桥改扩建工程、纬五路南侧零星地块绿化工程、水云间路工程,2022年拟建成3项,可建成约1.25公里。公园景观绿道工程3项,包括峨溪河南侧(桃园翡翠天境小区)景观工程、峨山沿山休闲景观绿道三期工程、竹丝塔公园景观塔工程。安居房及配套工程1项,即原轴承厂地块安置房工程,将新建住宅22000平方米。

二是提升建设效能。严格执行日巡查、周调度、月通报措施,逐项倒排工期目标,挂图作战、责任包保,督促施工单位全力加快项目推进,主动对接配合单位,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

三是落实项目精细化管理。切实履行建设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基建程序,做深做实工程前期工作。加强工程标后管理,严格施工合同约定,落实工地关键人员在岗情况检查及中标履约约谈。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督促参建单位严格履职,保证工程质量。及时办理工程价款审计结算,对规模较大以及较复杂项目实行施工全过程跟踪审价。加强绩效管理,兑现奖惩。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做到高水准规划设计、高要求建设实施,努力把每项重点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满意工程。

2020年,我局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建设“法治怀远”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夯实平安怀远建设法治基础。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印发《中共怀远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工作要求落实指引》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工作任务分解表》,将深入开展法治怀远建设纳入县委常委会2020年度工作要点,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将法治建设责任落实、依法行政、行政执法纳入全县党政机关目标考核。印发《怀远县2020年“法治建设责任落实推进月”活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二)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严格履行职责,扎实做好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和行政程序中。截至目前,县本级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8件,受理54件,审结45件。代表县政府办理以县政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应复案件3件。切实做好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做到有诉必应,积极答辩。截至目前,共办理行政案件27件,行政赔偿案件10件。全面推行实施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提高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疫情期间成立了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团,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为民营企业依法防控疫情和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为园区38家企业梳理出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多发性法律风险和法律问题5个,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4条。三是扎实推进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全年共审查和向市政府备案规范性文件7件。四是持续深化我县“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开“减证便民”工作,对纳入安徽政务服务网怀远大厅的39家县直单位及乡镇政府网上运行的政务服务事项3000多项申请材料进行梳理,79项申请材料实施告知承诺制。五是扎实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2020年共审查重大决策、招商引资合同等各类请示事项180件。六是认真组织部署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工作。2020年,我县共审核通过140名行政执法人员取得有效执法资格,为7名执法人员补办行政执法证。七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及时印发《怀远县人民政府2020年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

(三)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一是突出重点,“线上+线下”大力宣传《民法典》,全年开展各类《民法典》宣传活动、《民法典》宣讲300余场次。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印发《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工作的通知》,明确宣传责任和内容。利用电子屏、宣传车播放音频,发放宣传册,手持喇叭,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采用花鼓灯、泗州戏、诗朗诵、琴书、大鼓书等多种形式,创作出《抗击疫情保平安》、《团结一致抗肺炎》、《致敬最美逆行者》等一系列凝心聚力、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三是继续拓展法治阵地。征集微视频作品38个,法治故事作品19个。全县“一带二园三路”是乡村法治阵地体系出具规模。建成法治文化阵地三十余个。建成河溜镇毛园村家事法律服务e站和法治文化广场,白莲坡镇法治文化广场,经开区建成两个法治文化阵地。四是做好“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工作。召开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暨“七五”普法评估验收工作会议,对19个乡镇(区)和22家县直单位“七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

(四)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一是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法律援助组织、乡镇司法所等现有资源,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和线上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时空、广覆盖。二是提升法律援助质效。2020年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1209件,为认罪认罚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432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923人次,各项考核指标均符合上级要求。三是不断加强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的指导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律师的日常教育管理,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受理对律师投诉2件,对公证投诉1件,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投诉1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份。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年共开展“百场法治讲座进村居”400余场。四是提升公证服务质量。怀远县公证处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办证流程,公开收费标准,明确一次性告知单,对外主动上门拓展业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办证数量和业务性收入同比增长幅度不明显。

(五)抓基层阵地建设,发挥人民调解防线作用。一是持续打造司法行政基层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平台。2020年完成龙亢司法所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对万福、兰桥新建司法所项目进行了申报审批,对其他司法所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二是创新调解思路,注重源头治理。通过深化人民调解与法院诉讼衔接相配合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2020年共调处案件381件,司法确认340件,节约了大量的司法资源。组织律师陪同县领导接访,解决接访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引导信访人依法诉讼,对于符合法律援助受援范围的,安排律师给予援助。2020年组织律师接待信访群众400多人次,办理信访类的法律援助案件100多件。以警民联调为依托,建立和完善了纠纷调解机制,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前移,2020年以来调处466件,纠纷化解效果明显。三是培育特色品牌,打造调解亮点。在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我县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人熟、地熟、情况熟、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群众信任、公道正派的优势,在龙亢镇、古城镇、陈集镇等乡镇培育打造特色调解组织,分别建立了“老支调解室”、常坟金牌调解室、“王国状个人调解室”、淝河乡和事佬、徐圩乡圆桌服务站、河溜毛园家事服务e站等调解品牌,他们热心群众工作,根植基层,熟悉社情民意,在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领域各有所长,已积淀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调解特色和鲜明的调解文化,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方式从专一调解向组团调解转变,从单纯调解向多功能服务转变。他们也成为协助党委、政府处理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第一帮手”,为民解忧的“第一平台”。龙亢镇还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把成熟的经验,传授给“优秀的学生”,在提升完善“老支调解室”的基础上,把调解品牌向村级延伸并做实做强,使村级矛盾纠纷及时及早调处化解,极大地减少群众到镇、县的初信初访量。2020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9038件,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调处纠纷1564件,调解成功率99.56%。2020年12月,专职人民调解员支令锋同志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同时被评为蚌埠市2020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六)抓特殊人群管理,促进规范化建设。一是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通过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严格报到程序,新入矫人员需出具半个月内具体活动轨迹,办理报到手续时需要进行体温检测,并全程佩戴口罩。充分利用手机定位、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落实监管措施,确保人员不失控。实行零报告制度,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每日在微信群报送位置信息并报平安,动态掌握矫正对象身体状况。截至目前,全县社区矫正对象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无脱管、漏管现象。二是抓实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组织精干力量,开展走访排查。对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的,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积极解决安全隐患和化解矛盾。强化监管措施,确保监管到位。结合走访排查情况,重新评估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的风险,落实分类分级管理。三是抓严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控。严格执行报告汇报制度和走访谈话制度;强化监管措施,充分利用手机定位、电子腕带和人脸识别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对全县在矫社区矫正对象中无生活来源、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患有精神病等类型的重点人员进行梳理,建立重点人员花名册,并对重点人员警示教育,佩戴电子腕带。严格考核奖惩,落实奖惩措施。对不服从监督管理的,依法采取处置措施;符合法定收监情形的,一律提请收监执行,维护执法的严肃性。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县今年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92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542人,累计处罚社区矫正对象40人。四是稳步推进安置帮教和远程探视工作。我县各级帮教组织不断加大安置帮教工作力度,将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置帮教措施,有效地降低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提高罪犯亲属会见服务质量,协助监狱开展罪犯教育转化工作。积极做好远程探视工作,减轻罪犯家庭的经济负担。

(七)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司法行政队伍精气神。强化党组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及时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活动。认真做好县委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加强监督制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打造政治坚定、纪律严明明、素质过硬的司法行政队伍。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召开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会议。加强法治建设规划和设计。出台《法治怀远建设规划(2020—2025)》《怀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怀远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认真执行法治安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法治建设推进机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完善依法治县工作制度。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

(二)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工作,当好县委参谋助手,及时出台2021年依法治县工作要点。积极探索行政复议与应诉。加强行政复议案件流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完善立案、审查、审议、结案、归档等办案节点的工作内容,做到程序完整、任务明确、责任明晰、措施到位。发挥专家作用,增强案件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及时把握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向动态,学习发达地区行政复议工作先进经验。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以及《怀远县人民政府行政应诉工作规定》、《怀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的通知》,认真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职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定期通报各地各部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组织开展应诉培训工作。

(三)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认真做好“七五”普法验收工作,深入总结“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成果,全面谋划“八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强化执法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探索移动新媒体普法宣传的融合。加强地方法治文化建设,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作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动态管理,继续巩固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村居法律顾问上好法治课。继续推进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重点做好镇村级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推进普法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保障标准。

(四)继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一是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和线上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时空、广覆盖。二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2021年计划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1200件,不断提升案件质量,继续拓展公证业务。三是进一步加强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的指导监督工作。强化对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的日常教育管理,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律师党建引领工作,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加强对全县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训和管理,打造品牌调解室。细化对人民调解案件卷宗的审查评选,提高卷宗质量。

(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按照司法部的统一要求,完善全县司法所的标识标牌制作,新建万福司法所、兰桥司法所,改扩建河溜司法所、双桥集司法,维修提升陈集所、古城所、褚集所,徐圩所、经开所。

(七)进一步加强特殊人员监管安全。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评估、接收、管理、解矫等工作,推进社区矫正基地建设,探索推进购买社区服务工作和智慧中心建设工作。加强刑满释放安置帮教人员管理教育帮扶,严格落实监所刑满释放人员的登记转派工作,在五个中队设立远程探视独立点,建成并投入使用。

(八)抓好自身建设,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风廉政、队伍建设、文明创建、扶贫、双拥等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人力社保局以“1510惠企点办服务”与“人社领域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再深化,稳妥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特色亮点工作

2021年,市人社局创新谋划开展“1510惠企点办服务”机制,开展上门服务150余次,指导解决企业问题需求100余个。成功揭榜省人社数字化改革政策监管试点,为衢州各县市区唯一试点。加速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全市登记失业率1.96%,保持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平稳有序落实养老待遇调整,保持调待期间社会舆情稳定,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始终保持参保率在99%以上。劳动案件呈递增趋势,各渠道累计受理欠薪案件、涉及人数、涉及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73.26%、58.37%、170.11%,在较为严峻的形势下,欠薪与仲裁案件办结率保持在99%以上,保障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全情全心投入城东新城征迁工作,在征迁户数量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在要求时间内完成全部19户征迁户签约腾空工作。主动邀请原人社部副部长、省人社厅相关处室负责人来江指导工作并获其对我市人社工作肯定。

1.主动创新,服务企业再提升

(1)用工保障,筑企业发展之基。一是政策引领,补贴激发动力。牵头出台“用工保障7条”,对来江试岗人员给予交通补贴,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新员工的给予补贴,对招引力度大的给予奖励。通过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激发强化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动引人来江。二是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初定。经过充分考察对接和协商会谈,确定杭州三赢为运营主体,目前已基本完成合作协议,近期将由市政府牵头论证,待常务会议形式通过后落地实施。三是省际协作,劳务基地扩面。组织本地重点企业与沐川、上饶等地人社部门开展对接,在当地开展招聘活动25余场,300余人到江就业。鼓励人力资源机构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设立劳务协作基地,目前累计引进劳务派遣人员1000余名。四是校企合作,实现共建双赢。以中高职院校学生为重点群体,将招聘活动开到中职高校,探索推动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院校与我市企业的合作。目前已与玉山职中、沐川职中、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中高职院校达成合作意向,累计输送实习学生600余人。

(2)引才育才,壮企业发展之源。一是新政策,以真金真情换真才。协助完成我市“人才新政3.0”完善修订,牵头起草完善新政细则9个,完成2020年各类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津贴及人才平台资助共计873.1万元,较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充分发挥人才新政激励作用。二是新平台,引他乡贤才建高地。高层人才平台添新员。完成江变股份博士后工作站建站,指导科力汽配、老虎山建材博士后工作站的推荐申报工作。积极帮助空站企业联系博士和流动站,以高层次人才平台为依托,主动融入大都市人才圈,为我市引进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人才。技能人才平台添新力。完成江山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依托高级技工学校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引进“58同城”、阿里云等平台入校,共建我市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技能人才示范基地,共向衢州市推荐衢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衢州市级企业技能人才示范基地1家。三是新模式,开人才培育新局面。技能培训新方式。依托人社数字化改革向参训人员线上发放电子培训券,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全流程在线服务。目前已发放电子培训券924张,使用率达到98%以上,发放券金额累计138.6万元。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培训55期,培训人员5061人次。技能评价新模式。有重点、分步骤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目前共有11家企业入选认定试点,累计263人取得了技能等级证书。预计到年底将有30家左右企业可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四是新朝气,助新人成长新思路。推荐省、国家“引才计划”人选1人、省“万人计划”人选5人,其中3人通过衢州市初选、“新115人才”人选共48人,其中27人入选、浙江工匠6人、其中3人入选、浙江青年工匠20人。完成新一年324对“师带徒”结对,组织更多新生技能人才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加速新兴人才“登台唱戏”。

(3)工伤服务,保企业发展之本。市人力社保局“精准化、高效化、人性化”打造工伤全周期服务体系。一是预防为主,前端预警精准化。坚持筛查靠前、督查靠前、宣传靠前原则,依托工伤案件管理系统数据筛查,确定工伤预防重点对象并针对性开展职业病预防等安全教育培训和开展专项督查。累计开展专项督查15次,查摆安全生产问题195个,全市工伤事故发生率由2018年的2.25%下降至1.41%。二是效率当先,中端审批高效化。通过数据共享,精简审批材料流程,平均办理时限减少50%以上。整合鉴定资源,在全省率先设立县级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将鉴定结论出具时限由60天压缩至30天内。为行动不便的工伤对象上门鉴定,累计开展上门鉴定服务12次,服务工伤对象43人。三是服务至上,末端服务人性化。扩围参保政策,累计为全市235名超龄工伤人员、退休返聘人员提供工伤待遇保障。加强数据协同,强化就业帮扶,以“智慧招聘平台”+“定期专场招聘”的“线上+线下”模式推进工伤致残职工再就业,累计帮助260余名工伤致残职工实现再就业。

2.便捷多元,服务群众再深化

(1)窗口服务全天“不打烊”。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创新推出“5+X”弹性工作机制,增设“智办窗口”、“预约窗口”和“假日窗口”,确保窗口服务全天“不打烊”,“三个窗口”开设以来累计接待1200多人次。一是开设“智办窗口”全天服务随时办。线下开设自助窗口,保障办事对象可随时办理高频事项,线上着力完善掌上办、网上办等办事渠道及事项,确保办事对象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平台快捷办理各类诉求。二是开设“预约窗口”延时服务当日办。开设预约电话,办事对象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不能赶到窗口办理业务的,可通过电话提前预约时间;社保大厅窗口提供延时服务,方便办事对象在正常下班后办理业务。三是开始“假日窗口”加时服务全科办。在每周六下午提供半天窗口服务,安排前台窗口及后台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轮转办理各项人社业务,解决群众企业有需求时工作日因故不能办理,休息日又无处可办的问题。

(2)民生应用探索“一卡通”。一是需求向下延伸。积极了解群众需求,结合提案议案历年相关内容,最终形成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的“一卡通”应用理念。二是部门横向交流。“一卡通”应用基于城市大脑的智治平台为支撑,实现旅游文化、交通出行、教育体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场景凭卡享受服务,市人社局积极对接交通、文旅等部门,探索应用支撑所需条件。三是积极向上争取。积极对接省人社厅信息中心,了解社会保障卡的应用拓展,配合衢州市人社局完成第三代社保卡发放工作,为社会保障“一卡通”做好前期准备,为下一步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打好基础。

(3)全力治欠安薪“促和谐”。市人社局“三到位”确保农民工“安薪”,保障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部门合力,组织保障到位。通过成立多部门联合专项治理小组,摸清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一项目一方案”、“一企业一策略”,通过“个性化症疗”手段,切实保障治欠成效。二是行动发力,全域治理到位。以企业工薪平台使用抽样、欠薪线索核查系统数据筛选、在建项目实地督查为主要形式,全方位全领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累计开展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16次,督查主体完工项目46个,在建项目113个,现场发放问题告知单80余份,提出整改建议300余条。督促建设单位拨付工资性工程款3起,帮助148名农民工及时收到被欠工资185.08万元。处置建筑领域欠薪案件32起,为75名农民工讨回工资263万元,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三是举措有力,系统谋划到位。持续畅通维权渠道,以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浙江“安薪”投诉码、24小时值班热线、欠薪预警平台等为载体,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维权渠道,通过监察兜底、仲裁速裁、人民调解、司法协助等,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3.立足本职,服务基层再夯实

(1)基层服务队伍再壮大。一是不折不扣完成江山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累计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招聘74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27人。二是指导完成校园招聘与定向培养。指导协同教育、卫生部门完成校园招聘、提前批招聘,共106人,指导文化、教育、卫生、林业、农业部门开展定培养招聘工作,拟培养基层服务人员68人。三是开展第一期编外用工统一招聘。计划招聘编外人员66名,进一步扩充基层服务队伍。

(2)重点群体帮扶有成效。一是做好就业帮扶工作。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为就业帮扶对象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累计提供爱心福利岗位需求87个,帮扶技能培训200余人。二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推进返乡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通过创业培训、举办创业创新大赛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创业组织者“催化剂”的作用,发展壮大乡村基层特色产业。三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联合扶贫开发指导中心、残联等部门协同开发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已安置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577人,上岗数量已超去年全年上岗数量,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群体生活。

(3)数字监管试点顺政策。一是主动对接,争取试点项目。主动与争取省级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最终确定由衢州市人力社保局和江山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申报“政策监管”试点项目,并成功揭榜。二是积极对接,主动谋划举措。坚持试点建设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要求,与上级部门及本级司法、大数据部门研讨政策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和服务对象需求,明确政策监管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步骤,三是理顺政策,建好政策法规数据库。按照“谁制定、谁管理”的原则,共梳理文件41份,其中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23份,废止失效规范性文件18份,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3份,为基层服务提供完整有效地政策支持。

二、2022工作计划

2021年,江山市人社局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也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22年,江山市人社局将继续以“突出一个中心,紧抓两个重点、深化四项职能”为目标,履行部门职责,创新服务方式,为建党百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满意答卷。

(一)中心工作跑出“加速度”。全力抓好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推进江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落地并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招商,争取早日投入运营,切实缓解我市企业用工和群众招聘“两难”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党史教育、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创卫创文等中心工作,为我市建设县域治理现代化先行市和“江山大花园”添砖加瓦。

(二)重点抓手提升“满意度”。以“1510惠企点办服务”和“人社数字化改革”两项工作为重点抓手,切实提升人社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1.常态开展企业服务。深化开展“1510惠企点办服务”,以“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工伤预防、劳动保障”五大核心业务为主,完善“一点即来、五大类服务、一周一次、零距离一次性办结”的服务机制,动态掌握在江人才和企业的实时情况,滚动调整问题困难,将人社部门变成人才留江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宣传员”、建议“收集员”、破难“解困员”、发展“指导员”。

2.深入推进数字改革。谋细抓好政策监管项目试点,协同衢州市人社局推进人社系统政策法规数据库建设,争取在年底上线相关功能应用。结合为群众和企业在提供人社服务时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按照“小切口、大牵引”的要求谋划新的应用场景,积极开展纵向争取和横向对接,打造“民生一卡通”、“电子培训券”、“数字化就业”等数字化改革“金名片”。

(三)四项职能深化“履职度”。

1.社会保险兜底“保民生”。完成我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衔接政策出台,平稳推进我市被征地农民参保,保障被征地农民群体利益。按要求落实各项养老待遇调标,保障各类养老待遇享受群体第一时间享受调整福利。

2.就业创业援企“稳岗位”。一是强化用工保障。依托用工保障政策和人力资源产业园投产,开拓劳务协作领域范围,构建省外劳务基地。继续促成企业与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依托院校生源和企业资源,开展嵌入式的人才定制班、冠名班,推进生产实习和就业用工互促互利。二是推进数字就业。搭建江山“云招聘”平台,引入“互联网+”招聘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招聘体系,实现求职者与企业需求动态互通和招聘动态聚焦。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档案接收和转递“跨省通办”。三是推进基层就业。持续推进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创建,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依托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就业岗位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0%就业。扎实推进公益性岗位工作,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四是联动创新创业。探索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争在年内新认定一家创业孵化基地,搭建起更多更高质量的孵化平台。筹办创新创业大赛,以返乡农民创业基地为依托,组织开展乡村合作创业带头人培训,切实提升乡村创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3.强化人才引培“添动能”。一是提速政策兑现。加速做好人才津贴、奖励兑现工作是加快江山市人才集聚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目前申报工作基本完成,待前期流程全部完成够第一时间予以发放。二是建强人才平台。努力做好江山市专家工作站建设,开展第八批江山市专家工作站的评选。做好博士后工作站创建和博士进站工作,主动对接,为企搭桥,力争引进研究人员,减少空站率。加强对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指导,实现技能人才平台提质增效。三是铺开培训竞赛。持续开展新型学徒制、项目制培训、“山海协作”技能人才培训,力争实现职业技能培训0.85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好2021年度江山市职业技能大赛和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力争在规模和规格上有新突破,激发广大人才“比学赶超”的热情和潜能。四是推进试点扩面。重点指导已完成试点备案的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全市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力争达到30家以上。

4.理顺劳动关系“保和谐”。一是畅通渠道压实责任。以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浙江“安薪”投诉码、欠薪预警平台、24小时值班热线等渠道为载体,通过监察兜底、仲裁速裁、人民调解、司法协助等,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同时,压实各乡镇(街道)属地责任,以监察、仲裁、调解“三位一体”,全力消化劳资纠纷,确保矛盾不出属地。二是强调底线提升能力。牢固树立稳定是底线的思维,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在出现因劳资纠纷引发的重大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协调处置,防止事态蔓延扩大,严防发生冲击底线的欠薪案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强化速审速裁机制。针对案件标的较小、争议不大的劳动争议类案件建立劳动仲裁速裁机制,将办案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做到立案立结,便于及时高效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四是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加强对乡镇调解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逐步提升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员的积极性,力争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掐灭在苗头,保持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021年上半年,市人社局各项工作开展高效有序、成绩显著,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下半年,市人社局将继续加倍努力,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抓执行、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为推动江山大花园建设而努力奋斗,为建党百年交出满意答卷。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主动服务,优质高效保障,科学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机关事务后勤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1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办公用房管理工作。

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填报了全县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及技术业务用房相关信息数据报送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为办公用房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真实详尽的数据基础。

(二)机关食堂管理工作。一是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机关食堂的卫生标准、设备安全、采购贮存、食品卫生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要求逐一整改到位。二是切实做好厨房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优化食堂服务运营模式。三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指示精神,加强食堂各项日常监督管理,坚持每日一巡视,每月一总结,科学合理搭配食谱,严抓食材卫生和用餐质量,确保机关干部用餐安全。四是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加强厨师技能培训,紧抓食堂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机关事务系统服务技能竞赛活动,充分展现地方特色,不断提高供餐服务水平。

(三)公共机构节能及垃圾分类工作。

持续推进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推行绿色办公,引导干部职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全县节能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完成了2021年度全县67余家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二是组织县商务局和县供销社参加了由国管局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八期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网络远程培训。三是倡导“节约型机关”意识,牵头分批次开展全县节约型机关创建,2021年全县18家单位完成了本年度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四是及时组织全县各公共机构开展了2021年“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日”等活动,同时还协助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和县粮食局做好了“碳达峰 碳中和”公益宣传活动、“世界地球日”、“中国水周”、“绿色出行交通月”、“世界粮食日”等一系列节能宣传活动,提高了公共机构的节能参与意识,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节能环保意识。五是每季度协助城管局按照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考核标准,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检查考核工作,及时督促各单位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四)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做好了县体育馆疫苗接种点、江钨隔离点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了县医院医护人员、防疫站工作人员每日近200余人次的用餐需求。二是优化疫情期间会务服务,在公共厕所、电梯内及会议室入口处等公共区域配备了洗手液和消毒液,全方面阻隔病毒传播机会。三是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用餐需求,采用报餐制、打包就餐等形式,保障干部职工用餐安全。

(五)机关大楼安防工作。一是落实高密度的“人防、技防”措施,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凡进必测”的原则,在县政府大楼和食堂设置了红外测温仪,对所有进出机关大楼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未按相关要求做好防护人员坚决禁止进入办公区域,确保了大院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转。二是加强与县公安分局的联防联动,完善了政府大院安防设施。三是实现了政府大院视频监控全覆盖。

(六)公务用车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编制、配备、使用和监督管理要求,提升公务用车管理水平。一是公务用车严格落实平台化、信息化、标识化“三化”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和定点加油。二是严格审批程序,做好县直单位和乡镇公务用车更新、配备及处置工作。审批同意全县更新购置车辆26辆(公车中心更新采购公务用车5辆,含新能源汽车一辆)。三是加强司勤人员的教育管理,组织开展“安全驾驶和车辆维护保养”培训,引导驾驶员安全出车、文明行车,提升公车服务形象。四是强化公务用车科学调度,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截止至9月底,公车平台共出车5625单,行驶里程达485226公里,安全运行58012万小时,完成了县委政府交办的重大活动接待任务以及保障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的车辆保障,为全县公务出行提供了优质的交通保障服务。

(七)会务服务工作。一是增加和装修了原公安局6楼会议室,可容纳130余人参会,有效解决了会场紧张的问题。二是加强了会务的服务与管理,强化会务人员服务素养与素质。三是做好了市艺术中心靖安厅和县一、二、三会议室的改造装修,完善了会议室音像系统的配置。增截止目前,我局约完成了中小型会议约950余场,高质量的完成了我县中小型会议的会务保障服务。

(八)机关后勤基础实施建设工作。一是对政府大楼内外墙进行了粉刷装修,政府大楼形象明显改观。二是做好了县领导周转房的装修,配齐了相关生活设施。

(九)机关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改进作风,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一是立足工作实际,抓实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促进,对标对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创建、节能宣传、扶贫帮困等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党建活动质量。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推进工作落实。紧抓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深入社区和挂点村开展志愿活动100多余次,贴近群众、深入调研,征求意见7条,已解决5条,争取年底前全部解决到位。三是重视思想教育,加大学习宣传。利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加强宣传手段,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按要求组织观看红色电影60余人次,观看央视综合频道《党课开讲啦》系列节目等,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爱党爱国,严守党纪,珍惜幸福,努力工作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党员结构。一是加强党员后备力量建设,2名年轻干部已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为党员队伍后备力量注入年轻活力;二是抓好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机关工委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做好支部换届改选工作,确保支部各项工作有效衔接。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少数机关干部节能意识还有待提高;二是部分单位公共机构节能专项经费和节能改造经费投入不足;三是由于充电桩不够普及,导致我县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购买数量少之甚少。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局机关工作人员力量严重不够和老龄化严重,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一是继续加强政府大楼的各项管理和维修改造工作。二是继续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申请、审批,确保公务用车公开透明,保障好全县公务出行。三是强化机关食堂就餐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消费扶贫的宣传力度,让扶贫农产品进入机关食堂,发挥好机关事务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职责和作用。四是进一步做好会务、安全保卫等工作。

(二)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进我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新突破。2022年,协助第三批共19家单位完成创建材料整理、硬件整改和送审工作。截止年底,全面完成我县53家公共机构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

(三)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工作。加强对全县办公用房督查检查力度,增加自查、检查的频率。创新工作方法,逐步实现办公用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根据我县办公用房实际,切实做好单位办公用房的合理调配。

(四)党建工作。一是抓实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学习成效。二是抓实党员管理,筑牢信念根基。把思想建设摆在党建工作首位,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抓实廉政建设,筑牢底线根基。加速引进人才,加大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党规党纪各项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各项规章制度,洁身自好,防微杜渐,高标准严要求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五)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继续加强学习教育,大力抓好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专业思维、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狠抓作风建设,培育实干担当干部,为机关事务工作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武装和智力支持。

一、2021年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共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新建项目八项,总投资1.43亿元。续建项目2项,总投资6979万元,年度完成投资1627万元。

一是实施静宁县威戎镇、仁大镇、甘沟镇等6乡(镇)农村水源提升改造工程。投资4100万元,对秦安调水和深沟西山2处外县调水工程进行水源切换,更换各类输配水管道406.2公里,新建高位调蓄水池7座,新增供水能力8.09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威戎、仁大和甘沟等6乡(镇)33个行政村1万户4.27万人的饮水问题。

二是实施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后期扶持项目。投资715.62万元,在司桥乡实施美丽家园、道路交通和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投资完成率100%。

三是实施狗娃河(八里镇段)河堤治理工程。投资700万元,治理河道2.12km,新建生态河堤2.08km,新建排水涵管2座,工程建成后可形成统一的防洪体系,可在设计洪水标准下保护八里工业园区115亩果园4953人的防洪安全。

四是实施高界河(高峰渠首至下坝村段)河堤治理工程。投资1615.40万元,治理河道5.08公里,治理河岸10km,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高该河段的防洪能力,可在设计洪水标准下保护界石铺镇继红、西川2村13社2249人2281亩耕地的防洪安全。

五是实施山洪沟治理项目城川镇王家沟、高湾沟治理工程。投资630万元,规划治理沟道2条总长度2089米,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高所处沟段山洪灾害的防洪能力,可在设计洪水标准下保护5110亩耕地4675人的防洪安全。

六是实施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静宁县项目。该项目分为三合-原安、红寺-细巷和余湾三个片区,工程概算总投资856万元,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71公顷,配套生产道路4公里,田间道路27.6公里。

七是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计划投资3600万元,实施坡改梯1.8万亩,因地适宜配套蓄排引灌、田间生产道路等措施。目前,项目计划已下达,正在组织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八是实施静宁县新建淤地坝工程。计划投资1239万元,在司桥酸刺、红寺丈子、古城老庄各新建大2型淤地坝一座。目前,项目计划已下达,正在组织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九是实施续建项目葫芦河(滨河西路段)生态堤防建设工程。总投资1750万元,治理姚柳大桥至渝河口段河堤2.3公里,疏浚河道600米,新建两岸堤防3.9公里,力争9月底全面完工。通过对河道综合治理,可形成水美岸绿,保证城市防洪安全的同时,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十是实施续建项目静宁县城区供水改扩建工程。总投资5003.31万元,新建取水及配水管网系统,敷设管道15.52公里;完善活性炭车间,安装电气自控设备,新建反渗透车间1座、综合办公楼和仓库及机修间各1座。目前工程全部完工,水处理规模达到1.6万吨/天,全面保障了城区及周边6乡镇近20万人的饮水安全。

二、2022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立足县情实际和黄河上中游水土治理水沙调节、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重要职责,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指示要求,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发展理念,聚焦项目建设和行业管理,坚持上中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加大河湖管护力度,大力保护修复水生态系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研究提出“一个目标、两大抓手,三个补齐、四大攻坚,五个安全、六大提升”的流域生态大保护工作思路和“抓、治、控、调、引、防、供、管”(抓好源头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入河泥沙,优化资源调配、积极引水补充、防御旱洪危害、提升供水保障,强化行业监管)八项举措,聚力实施“四大工程”、构建“四大体系”,形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奋力推进全县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三、2022年重点项目谋划情况

秉承发展所需、民生所盼、饮水为民理念,将项目建设作为水利行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器”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坚持干字当头、好字当先,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工作调度、技术指导等多方发力,积极细化落实举措,全力加快水利投资计划执行,统筹研究谋划500万元以上项目11项,计划总投资4.45亿元。

1.计划投资6200万元,对原有供水工程与静宁县引洮二期配套工程管网进行对接利用,力争全县人民早日喝上甘甜干净的洮河水。

2.计划投资1800万元,实施静宁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对现状供水工程各类短板问题,进行升级改造,更换改造老旧管网340km及相应附属设施。

3.计划投资5700万元,实施葫芦河主要支流(李店河)生态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长12.54公里,清淤河长8.2公里,新建生态护岸20.61公里。该工程建成后可提高静宁县李店河(治平镇段)的防洪能力,可有效保护9500人的生命及其财产安全,可保护耕地0.95万亩。

4.计划投资2800万元,实施甘沟河(四河村至王河村段)河堤治理工程。新建河堤总长9.823km,其中左岸河堤5.158km,右岸河堤4.665km。新建排水涵管10座,左岸4座,右岸6座。工程建成后可在设计洪水标准下保护3056人、9157亩农田(果园)及沿线道路的防洪安全。

5.计划投资4136万元,实施东峡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规划坝体整修,清除上、下游坝坡干砌石、碎石层,重新填筑和更换块石护坡,对上下游坝坡进行处理,清理输水洞、泄洪洞闸前淤泥;维修加固输水洞、泄洪洞;更换输水洞、泄洪洞不同规格、类型闸门及相应启闭设施和机电设备。

6.计划投资1400万元,实施王湾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加固坝体,维修输水泄洪洞,新建输水泄洪洞渠道,疏浚大坝下游河道;对张峡水库加固坝体,增设坝后排水棱体,疏浚坝后河道,维修输水泄洪洞、闸前清淤。

7.计划投资1.8353亿元,实施山洪沟道治理项目。一是投资1.7049亿元,对界石铺、城川、甘沟、司桥、威戎、八里、李店等乡(镇),共计44.99公里沟道进行治理,其中修建排洪渠39.94公里、过路管涵23段800米、进地涵20座、过路箱涵79座、排水箱涵14座620米、消力池17座、排水陡槽3座0.22公里、护堤3.4公里,回填沟头17处,浆砌石谷坊12座,加固维修暗渠250米,栽植行道树6690株。二是投资1304万元,治理界石李堡、威戎杨桥、八里闫庙、新店秦王等4乡镇7条沟道5km,主沟道均采用格宾笼生态斜坡式护堤结构,新建两岸护堤;钢筋混凝土板涵2座;安装钢筋混凝土防护防泥栏杆及喷塑防护栏杆3000m;种植黄花草绿化植物5600㎡。

8.计划投资1200万元,实施东峡水库库区移民项目。

一是硬化牟沟村前咀设广场4320㎡;牟沟村前咀社新建护坡1500㎡;新建牟沟村以坝代路坝面防护网220㎡;维修坝面背水坡坡面300㎡。计划投资193.62万元。二是在司桥乡司桥村新修文化墙750㎡硬化广场及道路4202㎡;挡土墙1210㎡;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19户、太阳能路灯100盏、太阳能光伏电站31台套;修建活动中心80㎡;修建景观亭1座;购置文化器材等。计划总投资525万元。三是在南坡村新建日光温室15座,配套卷帘机,滴灌等,修建管理用房4间;修建仓储用房4间;砂化园区内道路2km;硬化通园区道路1km。计划投资522.5万元。

9.计划投资2200万元,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修建梯田11000亩,配套田间道路等其他措施。

10.计划投资1237万元,实施新建淤地坝项目。在界石铺镇水鱼、新店秦王、红寺庙河分别新建大2型淤地坝1座。

11.计划投资800万元,实施界石铺镇牡丹岔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封禁治理,栽植水保林,配套田间道路,排水渠,水保小型拦蓄工程等。

三、2022年重点工作落实举措

一是不遗余力抓重点、补短板,融合推进水利管理。全面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提高人饮供水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定完善水费收缴工作机制,力争全县水利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着力深化水利改革。全面梳理优化水利投融资和“放管服”改革,加强项目整合包装,探索建立跨县区、整流域、综合施治的项目谋划运作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利用专项债券、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办水。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做好规划框架,统一接口标准,着眼互连互通、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推进智慧水务平台建设。积极衔接县财政局,加快局属3户企业资产评估进程,确保按期完成改制任务。饮水安全全面达标。紧盯农村饮水安全各项标准,以补齐农村饮水工程短板、提升水源稳定性、着力改善水质、强化运行管理等为重点,组建成立专项工作督查组牵头抓总,组建应急抢修队伍跟踪落实,全面排摸饮水安全现状,分类建立问题清单,逐项制定方案整改销号,对32处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按季度常态化开展循环抽样检测,对10处水源地每月检测1次,确保水质达标率100%。稳步提升农村人饮。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坚持“以水养水”,严格水费计收,建立完善县、乡、村、水管员和农户“五级管理体系”。积极衔接县财政,足额落实“两费”资金,对部分亟需维修的农村人饮工程及水库进行科学管护,确保不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断水问题。积极推进省级“千吨万人”水厂星级达标建设,力争年内创建星级水厂2个。下大力气提高水费收缴和人员队伍建设力度,明确责任主体,全面优化水利工程和运行管理机制,倾尽全力推动行业管理能力晋档升级。突出抓好度汛准备。及时组织修订完善山洪灾害防御及13座水库安全度汛、应急抢险等预案,对水库、河道、在建水利工程等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开展汛前隐患排查,逐一建立台账,及时补齐短板,降低灾害风险。对重要应急抢险物资金及时补充储备。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在岗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大与气象等部门衔接力度,加密预报频次,及时通报汛期雨情水情,全面做好汛期各类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着力提高群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能力。常态监管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加大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做到项目开工与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同步进行,加强在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完善报批手续,强化项目前期至竣工验收全阶段监督检查,对辖区14座水库(闸)、堤防、在建水利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于发现问题一律限时整改到位。同时,结合安全生产宣传周和质量月等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促使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意识深入人心。

二是久久为功抓保护、强监管,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坚持把河湖长制作为“国之大者”,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岸线利用项目、“春雷2021”河湖管护、“聚焦小微边 共建幸福河”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抓实各级各类反馈涉河问题整改落实,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机制初步形成,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涉水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县水生态管护水平明显提升,一些“疑难杂症”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推行巡查管护日常化。针对河湖“四乱”岸线利用项目、河道采砂、取用水、质量安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涉水事务监管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依法监督体系。严格落实河道采砂管理“四个责任人”职责,强化重点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监管,坚决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履行好河道管理责任。全面推广运用甘肃河湖长制App巡河,加大督查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协调解决好各类问题。建立健全“河长+”平台,用好考核“指挥棒”,加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严格规范涉河建设项目许可,全力以赴抓好全县河洪沟道巡查监管。持续加强水资源利用规范化。按照“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系统治水”工作要求,严控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能力“三条红线”指标,扎实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整改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以安装计量设施、健全用水台账、加大水资源费收缴等为重点的取水口规范化建设,强化取水许可审批和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巡回检查、设备维护、用水计量等用水管理制度。对70个取得取水许可证的用户再次核查管理,对53家节水型单位和12家居民小区加强用水监管力度,依法依规关闭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源井,充分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大幅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加强全民治水护水宣传教育,持续印发《静宁县河长制宣传手册》,“春季清河护河专项巡河倡议书”、宣传画,及时更换河湖长制公示牌,发布“清四乱”各类信息、下发督办件和工作简报,全面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良好氛围。

三是持之以恒抓基层、强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为全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第一时间学习传达、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倾心打造“上善若水、利为民生”党建品牌,优化创新“办好六项实事、争当六水先锋”实践载体,常态落实党建工作信息化、“四抓两整治”措施,充分利用QQ、微信群等载体,加强“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学习使用情况的督查调度,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强政治监督、专项督查,深挖细查“四风”问题。持续转观念、强作风,适时组织开展“厘职责、找差距、补短板、促落实”自查活动,对照法律法规,梳理工作职责,查找履职依据,补齐弱项短板,促进工作落实。及时提醒约谈党员干部,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高效办理涉水信访事件,共同打造涉水供需双方共治共管新局面。持续巩固水利行业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

2021年区人社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创新中突破、在改革中深化,取得积极进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四区一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局成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由办公室牵头,其他科室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具体负责法治建设的组织、计划、协调和实施。加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明确各部门依法行政的工作任务,确定责任人,确保依法行政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做到逢会必学。加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结合人社工作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强政策法规培训。参加上级组织的劳动监察员执法培训班,在系统内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梳理完善党建和行政共7大类34项制度,合订成册,人手一本,全局学习执行,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建设促进人社服务。

(二)加大简政放权,推进职能转变。一是牵头梳理局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对权力事项名称和依据等内容逐一修改完善。牵头开展局公共服务清单动态调整统一规范工作,逐项编制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服务指南。及时将局权力事项责任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向社会公示。着力抓好“清单”建设和落实,树立清单意识,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按照清单里的“规定动作”不走型不变样地行权用权,权力规范运行,阳光操作,切实解决了行政职能越位、错位、不到位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材料、优流程、缩时限。开展了“减证便民”整治申请材料多专项行动,压缩办理时限。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告知承诺制等,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和告知等环节均在网上进行,网络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三是深入推进“一网、一次、一门”。按照区政府“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一网、一次、一门”工作,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本级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大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实现了“应进必进、一门通达”。

(三)规范文明执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大重大违法用工查处力度。2021年以来,检查用人单位1086户,接待举报投诉案件186件、市长热线299起,调解540起,立案6件,结案6件,行政处罚6起,共处罚4.3万元,帮助325人讨回劳动报酬800多万元。特别加强对区境内企业非法用工检查,发现违法使用童工案件2起,共涉及四名童工。对违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苏宁广场胖哥俩肉蟹煲”和“万达广场镜湖区小猪小牛烤肉店”分别进行了行政处罚5000元和15000元。有效遏制了辖区内非法用工的苗头,营造良好的社会用工氛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二是加强农民工工资标准化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实名制、工资支付保障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公示工资发放情况和投诉电话。对15家建筑工地项目开展宣讲活动,提高用工单位和农民工对《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知晓度,增强合法用工和依法维权意识。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成功化解“薛信泉”市级挂牌督办重复信访案件。

(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镜湖区人社局全面优化“四最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打造快捷、便利、尊商、安商的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创业创新工作不断深入,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提升经办服务,提高窗口服务效能。创新就业服务,引进急需人才技术。深入企业宣传,构建劳动用工和谐。为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难题,我局早早谋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充分利用各小区的电子屏、宣传栏进行广泛宣传。及时摸排群众求职和培训意向以及辖区各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部门联动,及时掌握审批复工的企业数据,并通过云媒体将复工任务和注意事项传达给各街道、产业园、人力资源企业。对复工企业采取点对点、面对面宣传,做好企业用工需求登记,指导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我区开展企业精准用工服务。严格落实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等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及个人申报各项就业创业补贴。深入各创业载体、商业圈写字楼、沿街店面,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企业新增就业岗位一次性补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等政策,解决创业融资、复工复产等难题;结合“四进一促”工作,进企业开展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解读,做到政策落地,服务到位;丰富就业创业活动。利用众创和孵化基地第三方服务平台,举办创业沙龙、项目路演、培训等活动。增强创业者创业意识,提升企业创业功能,为成功创业提供支持。为进一步帮助企业稳定用工,设立服务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五)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主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宪法、民法典、党章等,参加网上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宪法法律知识测试,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制度意识,依宪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开展人社政策进企业活动,集中组织新百、苏宁、八佰伴、星隆国际、万达、吾悦广场等商贸综合体的负责人及人事经理,宣讲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介绍典型案例,围绕合法用工及人社服务相关政策进行推介,现场答复咨询。通过在服务大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解答居民疑问等形式,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区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对法律法规和人社政策的知晓率,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六)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规范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联合各街道对辖区内人力资源市场领域展开摸排。通过多途径宣传“黑中介”的现实危害性以及摸排整治的必要性、重要性,营造强大的声势和氛围。自摸排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并未发现涉及人力资源市场领域“黑中介”的相关线索。开展“乡村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群”“退捕渔民”等专场招聘活动128场,744个单位提供了11502个岗位,20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450个,为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等特殊人员以及失业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强化宣传培训,增强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能力。把禁毒知识教育纳入全区就业培训体系,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有创业意愿人员创业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全区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禁毒知识教育,提高对毒品的认识,增强拒毒防毒意识。以《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宣传活动和国际禁毒日为契机,会同有关单位,通过悬挂禁毒标语、发放资料和网络宣传等方式,开展面向社会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拒毒防毒意识。重视戒毒康复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及时掌握培训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积极推广互联网+服务和智慧人社APP。深入城乡居民家中,开展城乡居保政策宣传,大力营造参保缴费的良好氛围。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一卡通运行。立足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在三代卡使用、服务等重点环节,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拓宽服务渠道。狠抓工作作风,树立窗口良好形象。制定一系列服务规范,杜绝慵懒散等现象。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网参保23.27万人,失业保险在网参保6.71万人,工伤保险在网参保6.78万人。机保参保单位122户,参保3435人,退休人员3329人。城乡居保参保缴费人数完成8499人,缴费完成率达109%。

二、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深入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按照市人社局的统一部署,力争实现企业和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打包办理,梳理全部高频服务事项,并在规定办理时限基础上提速,用心服务企业、群众,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感,以常态化的服务,确保行动常效。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证照分离”“双随机、一公开”等要求,制定事中事后监管计划,整合监管事项,集中人员和力量,统一开展执法行动和业务培训,强化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将人社业务延伸基层和线上办理。

三是化解人社领域行政争议。进一步加强案前调解,做好行政争议案件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行政争议案件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同时,加大维权执法和争议调处力度,全力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同。

四是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共同打击人社领域内违法犯罪行为。推行重大执法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用行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继续落实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档案管理,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和培训率保持在100%。

五是持续开展学法普法活动。按照“八五”普法规划和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制定学法普法年度计划,明确学法主体范围,突出学法重点内容,创新学法方式方法,强调学法结果运用,从制度上规范和促进人社干部学法,确保全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的不断提升。全面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在普法中的责任。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促进“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和宏观政策科学精准落实,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全力打造“四最镜湖”作出积极贡献。现将1-10月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1-10月审计工作总结

    根据审计项目计划安排,2021年共安排了八大类22个审计项目。我局已完成审计项目16个,已完成审计实施阶段项目4个,正在实施阶段项目2个,预计全年审计项目计划全部完成。另外1-2月,按照审计署安排,我局派员参加了全市统一组织的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目前已完成。1-3月按照审计署统一部署,根据属地原则开展了镜湖区税务局2019-2020年度预算执行审计,配合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开展了镜湖区税务局收入征管审计疑点核查,目前已完成。8月我局派员参加了全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项目,9月派专人参加芜湖市天使投资基金专项审计调查项目。

(一)认真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1、继续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继续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上下联动审计,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截至目前完成了对镜湖区前两个季度政策落实的跟踪审计。按照省厅要求,2021年度安排的所有审计项目都把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审计内容。

2、扎实开展财政预算和收支审计。紧扣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促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财政资金安全规范绩效,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为目标,重点关注预算收支、决算草案编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落实厉行节约和过“紧日子”要求,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盘活、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绩效管理、重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重点项目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区委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以及其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

3、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干部履职尽责。以促进部门科学发展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用权、干净干事为目标,以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用权、干净干事为目标,重点关注贯彻落实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本部门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执行及效果,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及效果,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

4、依法加强投资审计。积极贯彻审计署开展投资审计不规范问题整治工作部署,今年从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民生工程选取工农路改造工程、解放西路小学二期新建工程进行了决算审计。

5、开展专项审计,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针对区属国有企业,围绕国企改革后规范管理,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为主线,重点调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完善法人治理、合规经营和防控经营风险等方面情况。

(二)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指导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1225:(40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汇编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8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