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16
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二次工作会上的讲话24
在2016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的讲话42
深化认识
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85
关于近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介绍91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会讲话93
在全市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98
坚定信心抓发展
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
布前瞻性高起点之局做打基础利长远之事141
在启东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144
在市州发改委主任座谈会上的发言149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165
在能源年会上的讲话171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任职表态发言173
区发改局局长述职报告176
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182
在向重点和困难企业派驻服务人员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85
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188
狠抓高质量发展政策化项目化落实195
营造稳投资抓项目的强大气场197
在市发改委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200
拟任职发言206
发改委主任述职报告210
县发改局局长任职承诺217
在“蚌埠要崛起,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19
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23
树立信心
同志们:
半年即将过去,请大家来一起开个座谈会,其目的是传达有关会议、政策精神,总结交流上半年工作情况,分析经济形势,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听取大家的意见,克难攻坚、积极作为,全力做好下半年工作,为“十二五”圆满收官和“十三五”谋划打下坚实基础。刚才听了10个县市区的发言,很受启发,很有收获。在今年面临多重压力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取得较好成绩,来之不易,各地亮点和特点突出,值得学习借鉴,各位副主任就相关精神进行了传达安排,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发改系统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克难奋进、创新进取,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推动发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7.3亿元,增长7.5%,完成年度计划的40%;固定资产投资626.3亿元,增长17.8%,完成年度计划的50.9%;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0%以上。
一是积极分析研判,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结合省政府扩投资稳增长若干意见,研究制定《关于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印发实施。
二是发挥政府投资的牵引作用,提请市政府出台《十堰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这是应对经济下行、规范政府投资的重要举措。
三是激发社会资本活力。首批推出57个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目前已启动10多个;遴选上报省库PPP项目69个,总投资660亿元,并向省发改委报送了两项PPP项目典型案例。
四是简政放权,推行一站式受理和网上核准备案,全面落实国家发改委取消18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决策范围的投资项目核准前置要件的精神。
五是加大国家、省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上半年,全市发改系统共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突破10亿元。全面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的清理盘活工作,将清理出来的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资金支持领域的项目。
一是牵头组织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一季度全市133个项目集中开工,投资总额553亿元。
二是抓好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上半年,150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120个,开工率为80%;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占年度计划的46%。其中,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4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8%。
三是加快推进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武当山机场主体工程完工,有望年底首航;武十城际铁路项目将于三季度开工建设;龙背湾水电站投产发电;京能热电、夹河关水电站项目正式核准并全面开工建设。
四是开展新一轮“双十双百”项目策划,结合国家扩投资谋划争取一批项目。目前,全市新规划项目3200多个,项目总投资1.5万亿元。
五是确保“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基本完工。截止到5月底,纳入《丹库“十二五”规划》283个项目已完工237个项目,正在建设46个,开工率为100%,完工率为83.7%,其中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已完工53个,正在建设28个;垃圾处理项目已完工22个,正在建设16个;已完成投资33.91亿元;投资完成率为95.9%。
六是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丹江电力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新三板上市后备企业达90家,13家企业与证券公司签订协议并启动了上市工作。加紧推进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工作。启动了十堰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收益债券等四支债券的申报发行工作,预计可募集资金40亿元。
一是市委、市政府专门听取规划编制汇报,对于下一步规划基本思路起草、重大项目谋划、重大政策把握、重点课题研究、重点规划对接等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有力的指导了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
二是市政府出台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代市政府起草并印发了《十堰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重点任务、工作要求、组织保障等工作要点,指导各县市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中还明确支持郧阳区和竹溪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三是市委常委会两次听取重大项目谋划情况。目前已策划重大项目2647个,投资1.36万亿元,拟定纳入国家、省支持重大政策28个,重大工程15个、重大项目327个,投资分别为1487亿和8319亿。
四是委托省社科院参加规划编制和调研。目前已形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正在全面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
五是召开“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会议,对十三五规划思路初步研究。6月9日,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协调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协调小组组长龙良文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重点听取了全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汇报,以及重大项目谋划、重大课题研究、专项规划编制方案等工作进展情况,对基本思路和重大项目库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六是与东风公司板块“十三五”规划对接。会同市经信委、市政企共建办等部门与东风汽车公司“十三五”规划进行对接,重点掌握东风公司“十三五”主要发展目标、重大项目布局情况、新产品研发计划、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等事项。
一是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十堰市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和主要抓手;同时提请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年度工作目标和指标任务分解以及专家咨询委员会2015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组织开展了北京专家对南三县生态建设进行了调研,拟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南三县生态文明建设咨询报告。启动了竹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绿色崛起示范区县指标、“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良好湖泊、生态补偿、区域协调等课题的研究。5月底,配合中国工程院举办了“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湖北省地区调研工作座谈会。
三是组织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会同市委党校、财政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和部分高校就《意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理念进行了研讨。编印了《生态文明建设资料汇编》,供市领导、各有关部门学习参考。今年3月,龙市长带领市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培训班。
四是全力争取项目支持。我市成功纳入第五批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备选城市、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争取财政部安排我市500万元用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合同能源管理建设。
五是做好节能目标自查考核。通过采取落实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实施节能改造、强化节能监察、加大节能宣传、提高节能意识等措施,2014年我市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三个指标的下降率均位居全省第一,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在省政府考核中荣获“超额完成等次”位列第一。
六是积极争取设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机构。
一是印发了《2015年对口协作工作要点》,就对口协作工作的年度目标、工作分工等进行了明确。
二是敲定2015年对口协作项目,共83个,总投资12.5亿元,援助资金2.25亿元。其中援助类项目29个,含产业类项目13个、生态环保项目14个、产业投资项目1个,投资平台建设项目1个,援助资金1.92亿元;合作类项目54个,项目涉及干部人才培训、商务活动、招商推介、技术协同开发等方面,援助资金3300万元。
三是研究制定了《北京—十堰对口协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拟于近期提交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区县对接、商务交流、产业合作、干部挂职等工作有序推进。
四是中关村产业化基地成功挂牌。5月27日,十堰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揭牌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我市举行,这标志着我市与北京在对口协作产业对接方面取得新突破,开创以创新驱动引领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中关村14家企业与我市签约,总投资8亿元。
1、从经济周期来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下行调整期。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于1875年提出太阳黑子理论,太阳黑子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于1862年提出了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的四个低谷分别在1981年、1990年、1999年、2008年,规律性很强,依次判断下一个低谷是在2017年。从前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下行通道,预计明年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后年可能会探底。也就是说,2015年—2017年这三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持续加大。
2、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三驾马车的作用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口和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减小,消费在稳中上升,但其是个慢变量,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在这一形势下,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什么地方,有人提出未来新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城镇化、信息化以及民生建设。
3、从我国产业经济的变化看。1978—1997:从重工型计划经济向产业轻型化转型;1998—2014:从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型/从内贸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2015—未来:从产业重型化向“互联网+新金融”转型。当前,新一轮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我国引领新一轮的创业浪潮。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从我
4、从我市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看,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从1994年10月29日十堰地市合并到现在正好20年零8个月。经过这20年的励精图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经济总量从141.5亿元增长到1200.8亿元(1995年到2014年),年均增速11.9%;地方财政收入从9亿元增长到85.8亿元,年均增速12.6%;城镇化率由14.9%提高到51.6%。我们吃了40多年的“汽车饭”,现在真正感到“狼来了”,汽车产销“双下滑”历史少有,用电量连续40个月同比下降,单月工业用电量最高下降37%,投资最高下滑50%以上。
1、全面落实稳增长文件,憋足一口气,咬定目标不放松。
一是紧紧咬住全年目标任务,不松气、不泄气、憋足一口气,拿出勇气、耐心和不服输的劲头,保持发展的热度不降温、进度不减速,对照年初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查漏补缺,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十二五”圆满收官。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扩效投资稳增长的实施意见》,全力应对经济下行,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
2、抢抓两大战略机遇,推动十堰经济借力发展。
一是抢抓省委两圈两带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结合“一总四专”规划,全面启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报请市政府尽快成立推进汉江带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十堰在汉江带的地位、作用和发力点,力争把十堰建设成为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引领区。筹备好汉江论坛、丹河谷论坛、水生态国际论坛。
二是抢抓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敏感词>“三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做好对接融入,深化京津冀对口协作,承接产业转移,主动对接国家“<敏感词>”战略和湖北省“向西发展战略”,大力支持我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转移富余产能。
3、编制好两个“十三五”规划,为“十三五”全面实现小康奠定基础。
一是“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立足新常态,谋划“十三五”发展,以“四个全面”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围绕建成“两都两区”(国际商用车之都、全国养生旅游之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区域合作典范区),谋划好“三个重大”:争取我市有一大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能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项目库;编制好两个清单:三个重大项目库清单、年度项目实施清单,确保策划入库“十三五”及中长期项目总投资突破1.5万亿元;描绘好社会民生、产业发展、交通工程、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五个布局图。深化“十三五”基本思路研究,全面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写,确保9月底前完成纲要基本框架。规划编制要体现高和实,即定位高,落地实,能操作,可实施。
二是跟踪对接并积极配合国家编制《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全力争取将五河治理、重要水源地生态隔离带、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15条不达标河流等九大工程纳入规划,力争项目投资达到200亿元。
4、推进两大试点,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第一,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到五个到位:一是顶层设计到位,牵头开展生态文明专项行动方案、体制机制创新的谋划和设计;二是宣传贯彻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开展“内修人文、外修生态”课题研讨活动;三是组织实施到位,抓好各项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实施;四是考核督办到位;五是专家咨询作用发挥到位。
第二,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方案。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研究制定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确保主体功能区方案落到实处。通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实行“多规合一”提供依据,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取更高的空间开发效率,让该发展的地方充分发展,该保护的地方严格保护,从空间上指导各类部门规划编制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空间影响评估和审核,重塑空间规划体系。
5、用好两个抓手,为实现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扩效投资稳增长的实施意见》、《十堰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确保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全面清理盘活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三是进一步服务好省市重点项目,确保投资进度同步。加快京能热电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武当山机场年内通航;武十高铁十堰段三季度开工;争取将武西客专十堰至西安段、十宜铁路等铁路纳入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四是大力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确保完成20亿元的目标任务。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大力推广并运用好PPP模式,研究制定具有我市特色的PPP投融资实施办法。
第二,全力以赴深化对口协作。一是认真筹备好市领导赴北京的拜访活动。二是深挖北京产业转移项目,加大京津冀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完成每个县市区全年对接不少于5个项目、投资3000万元以上落地的项目2个的工作目标。三是做好新一轮干部挂职工作。四是落实组织好今年援助项目的实施。五是编制“十三五”对口协作规划。
6、推动两项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第一,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制定《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十堰市2015年本)》。二是取消18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决策范围的投资项目核准前置要件必须全部到位。三是配合全市“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四是落实中介服务费用 “谁委托、谁付费”的规定,推行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目录管理。五是加快与全省投资项目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对接,力争2015年实现市、县全覆盖和功能拓展,建成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第二,加快推进机构改革。理顺职能工作,整合力量,建立健全生态文明、铁路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机构。在项目谋划争取、服务监管等方面,探索建立大科室制度。
7、主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进一步提质提效。
第一,更加注重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善于突破发展改革中的难点,把握发展改革中的重点,打造发展改革中的亮点,把抓日常工作与谋划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第二,更加注重自我革命、简政放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真正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设计、从单打独斗向纵横协管的转变。
第三,更加注重提高执行力。坚决克服为官不为的思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在状态、有激情,创新狠抓工作落实的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督查督办和考核问责,做到重要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第四,加强团结,凝聚工作合力。切实增强团队精神、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善于通过自力、借力、合力来推进发展改革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第五,加强学习,克服本领恐慌。要重点加强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建设。
新春伊始,省政府就召开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晓东省长亲自出席今天的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张通副省长出席并主持会议,这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促进湖北“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具体行动,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工作要点作简要发言,供大家参考。
为适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形势,国务院于2012年7月正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单位,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按照国家第一次工作会议的部署和省政府的要求,我委会同人行武汉分行就贯彻落实国家会议精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做了一些工作。
此外,省信用办还在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筹备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做好国家督导组来鄂检查督办工作、研究省信用信息中心组建方案、协调落实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和做好此次电视电话会议筹备工作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以上这些工作为全面启动和整体部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
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部署,省信用办结合湖北实际,对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认真研究,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四”,即覆盖“四大领域”、构建“四层机构”、夯实“四大基础”、用好“四个抓手”、把握“四个结合”。
2014年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之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我们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前不久,在领导小组印发三个推进工作文件的基础上,省信用办又专门印发了《关于近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鄂信用办〔2014〕2号)。下一步,省信用办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领导小组的工作计划组织各地、各部门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同志们,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积极主动与各地各部门加强协作,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今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实施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启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规划纲要》尽快落实到位。潘行长刚才做了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深入领会,认真落实。
负立信之责,不作为就是不诚信。我们要以极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和做好信用建设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在我们呈报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关部门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要继续从战略高度抓好这项系统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推进重点领域运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中,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充分把握好“五个机遇”: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扎实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当前,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社会成员信用记录严重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服务市场不发达,服务体系不成熟,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机构公信力不足,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缺失;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全社会的诚信缺失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治理,诚实守信的风气还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弘扬。
凡此种种诚信缺失的问题,凡此种种信用体系不健全的表现,都需要靠我们的主动作为来作出改变,这是我们的使命,是我们的职责。这些年虽然大家做了一些工作,但从全国来看,还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创新探索,很有成效;有的地区和部门进展比较缓慢,甚至没有出台工作意见和规划,没有建立可供查询的信用记录,没有启动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没有制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的具体措施,连工作力量也没有落实到位。
历史赋予我们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使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全社会对我们寄予很高期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不作为就是对失信行为的放任,就是让诚实守信的人吃亏;不作为就是对“山寨”、“欺诈”熟视无睹,就是助长市场不公平竞争的歪风;不作为就是为失信行为提供空间,让失信者继续大行其道;不作为就是辱没了使命职责,辜负了社会期望,错失了良好机遇。我们不积极作为,本质上就是政府不讲诚信,失信于民。从这个意义上讲,负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门、负责社会体系建设的同志们必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大作为。
践立信之职,不务实就是不作为。我们要从作风建设的高度认识和做好信用建设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为抓手,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切实抓好“六大核心任务”: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务求实效,突出抓好“六项重要工作”: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有所作为,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如果不务实,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那信用记录就建不起来;如果不务实,决策部署停留在会议上,政策措施停留在文件里,那联合惩戒就实施不了;如果不务实,就会让社会上诚信的人继续吃亏,失信的人继续得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一定要务实,才能真正在信用建设上有所作为。
开诚信之风,不具体就是不务实。我们要从方式方法的角度来认识和做好信用建设工作。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要重点抓好“五个突破”、“十个落地”。
首先,要在五个方面力争突破:
有十个方面的具体任务要落实落地:
务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体现在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上。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做的工作很多,可做的工作也很多。务实干事,就要有务实干事的方式方法,必须抓具体、抓细节、能量化、可考核。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通过明确目标、严格进度、跟踪考核等具体措施,才能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务实推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以上“五个突破”、“十个落地”,年底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并进行考核。
希望今天与会的同志,回去以后要向省(区、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本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认真汇报此次会议的精神,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进度要求。我们将适时对此次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抽查,并向上作出汇报。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事关全局,非常重要。当前,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当前的良好机遇,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将全力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衷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值此2016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关政府部门、煤炭产运需企业的同志们、专家学者,对煤炭行业改革发展特别是对行业脱困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交易会正值煤炭行业严重困难时期,参加这次会议,一个重要目的,是想听取大家对行业脱困的意见和建议。刚才,显政会长、晓林副局长、元明副局长和各位领导都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成。借此机会,我就煤炭行业脱困和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作一个简要发言:
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与煤炭行业广大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一道,深入推进煤炭行业脱困。有关产煤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在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分流富余人员、关闭小煤矿、加大信贷支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广大煤炭企业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加强生产组织,强化内部管理,推动降本增效,努力克服市场下行带来的影响。有关运输和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企业对煤炭行业给予了宝贵支持。
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煤炭行业脱困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0.5亿吨,同比减少1.2亿吨,下降3.6%,同时,煤炭进口1.7亿吨,减少0.7亿吨,下降30%,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1-11月,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4起、死亡66人,同比分别下降69%和68%。由于需求大幅下降、社会存煤连续45个月处于3亿吨以上造成的刚性预期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企业经营困难持续加剧。目前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370元/吨,比年初下降155元/吨,如果考虑到运费上调因素,实际煤价下跌更多。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2%,国有煤炭企业整体由去年盈利300亿元转为亏损223亿元,企业应收账款还在增加,融资难度加大,资金运转紧张,减发欠发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情况上升,行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对于煤炭行业遇到的困难,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关心和重视,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协调缓解煤炭企业困难的措施。目前我们正在围绕化解产能过剩、改善供求关系、依法加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防范社会风险、推动企业重组以及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完善煤炭脱困相关措施。把煤炭行业作为降本增效的重点,统筹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关系,着力抓好脱困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着力解决运行当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解决煤炭行业当前的困难,需要综合施策,但当前最重要的是改善供求关系,尤其是加强供给侧管理,要扎实推进“四个严格治理”。
一是严格控制违法违规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产煤地区要加强对未核准擅自开工建设煤矿的监督检查,督促项目单位落实停工措施,防止擅自复工复产。对拒不停产整改、擅自建设生产的,由地方组织实施关闭。二是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核查发现,全国还有约225处煤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煤炭企业要坚守“不安全不生产”的理念,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是冬春季节,企业更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决不能麻痹大意。三是坚决治理超能力生产。2014年,约有318处生产煤矿存在超公告能力生产。要全面落实产能公告和依法依规生产承诺制度,必须严格按公告产能组织生产。四是严格治理劣质煤生产消费。坚决停止劣质煤资源开发,从严控制劣质煤的生产和销售,严格限制劣质煤进口,促进大气治理和环境保护。
希望各产煤地区、煤炭企业明年以更大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敢于动真碰硬,特别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和联合惩戒的力度,确保“四个严格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务求取得实质性实效。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经济增速换档、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换为重要特征的新形势,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对煤炭需求出现的新变化。一是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入中高速,经济增长难以再出现两位数以上的速度。二是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已从第二产业即工业为主导,调整到第三产业为主。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1.4%,而其单位电耗仅为第二产业的1/7~1/8左右。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带来的是能源消费强度的降低。三是能源消费向可再生、低碳化发展。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市场增长迅速,产业技术进步非常明显,成本大幅下降,竞争力越来越强,水电、核电等其他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优先发电,清洁能源新增发电量已能满足全国用电需求3-4%乃至更高的增长。我们要有充分准备,清洁能源不仅将占有能源消费的增量,而且要越来越多的顶替存量。
煤炭消费零增长或低速增长,不等于煤炭行业没有发展空间,关键在于下决心调整转型。为有效应对这种变化大势带来的挑战,行业上下都要主动认识和适应,加快调整我们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化挑战为机遇,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实现浴火重生。针对煤炭企业主体分散、小煤矿过多、上下游融合度弱、清洁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当前着力推进三个方面的结构调整:
一是向整合兼并重组方向调整。“十三五”煤炭发展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引导资源枯竭企业、落后产能、劣质煤产能有序退出,总量上严控新增产能,结构性新增产能要为退出的产能埋单。目前我国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还有7000多处,产能5.7亿吨/年;9万吨/年以下的有5000多处,产能3.1亿吨/年,这些煤矿一方面生产力水平较低,安全保障程度不高,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市场主体过多也加剧了市场无序竞争,因此,客观上需要加快推进小煤矿关闭淘汰和兼并重组,总结和推广一些地区行业有效的经验,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对中小型煤矿进行兼并重组,壮大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办矿标准,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二是向上下游特别是煤电一体化的方向调整发展。多年来,煤电矛盾反复交织出现、行业效益此消彼长,主要原因是两个行业未能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目前持有电力资产较多的煤炭企业,以及煤电完全一体化的企业来看,其抵御煤价波动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企业。因此,应在电煤市场化改革成功实施的基础上,鼓励发电企业和煤矿通过控股或参股,真正实现煤电一体化,减少煤炭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促进煤炭、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向煤炭清洁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转型发展。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严格限制高硫、高灰劣质煤生产使用。对尚未开发的高硫、高灰煤,要暂停煤矿项目核准,已核准的要暂缓建设,正在建设的要压缩规模,已投产的要减少产量,立足就近销售,不得长距离运输。发挥煤矿用电多、负荷稳定、网架现成的优势,利用废弃的工业广场及其周边地区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也可以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对于下一步将关闭的煤矿,可考虑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其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是向煤炭深度加工转化调整。这方面,许多企业都已经并正在积极的探索。煤炭行业的转型调整尽管艰难,但前景光明,需要全行业和上下游共同努力,国家相关部门将全力加大对调整转型的政策支持和综合服务。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是煤炭领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的具体体现。
要进一步完善合同签订方式。煤炭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都要相互理解支持,着眼长远合作,签订符合煤炭产品特征、供求关系固定、数量相对稳定、价格动态可调的长期合同。各煤炭企业之间要依法竞争,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煤炭;价格部门要依法查处低价倾销行为。供需双方要遵循市场原则,商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价方式,保持煤价合理水平。铁路、港航企业做好运力配置和相关服务工作。
要加快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各类煤炭交易平台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为交易各方提供信息、物流、金融、担保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既满足市场主体需要,又便于政府调节和监管。鼓励引导大型供需企业和运输企业进入交易平台,签订年度合同与中长期合同。
要完善煤炭应急储备机制。深入推进中央、地方和企业相结合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建设,根据应急响应级别,相应启动收储、动用和补贴工作,在不影响应急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应急储备成本。
推动煤炭行业脱困,需要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更离不开行业自身加强自律,共渡难关。
要持续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煤炭工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广大煤炭企业凝聚行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形成一致行动,推动协同控产,做了富有成效的艰巨的工作和努力。下一步,要持续密切跟踪形势,深入了解行业情况,积极反映企业诉求。进一步发挥信息咨询和智力支持,研究细化政策,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煤炭行业脱困和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各个方面都要支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
要探索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越是在困难的时期,行业自律的任务就越重。各产煤省区和煤炭企业都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行业一盘棋的思想,坚持理性竞争,杜绝不正当竞争,更不能以邻为壑。国有煤炭企业要讲政治、顾大局,在这方面发挥表率作用。要健全重点地区和企业协同控产机制。晋陕蒙三省区和神华、中煤集团,是我国煤炭生产供应的第一梯队,产量占全国2/3以上,要持续发挥和提升表率作用。各有关地区和企业要研究具体措施,制定工作目标,定期考核通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和有效控产这篇文章。
要加强行业信用建设。落实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煤矿联合惩戒办法,对存在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行为的煤矿,要在项目核准、土地供应、矿权出让、融资授信、火工品供应等方面给予坚决限制,促进建设生产秩序规范。加强煤炭合同兑现监督检查。要增强契约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合同内容和责任的严肃性,对供需双方签订、运输企业配置运力的合同,要认真履约,除不可抗力因素外,都应该兑现。对诚信意识缺乏、未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向社会公告并实施联合惩戒,督促提高履约水平。全面落实煤矿产能公告和依法依规生产承诺制度。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等媒体,及时做好煤矿产能公告和依法依规生产承诺,接受行业和社会监督。
我们相信只要全行业齐心,上下游合力,各部门大力支持,煤炭行业一定能够度过严冬,实现健康发展。
祝愿2016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取得圆满成功!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发改系统如何更好地发挥“总规划部、总参谋部、总协调部”作用,深入开展“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力争在驾驭发展能力上上水平,在重点工作上出亮点,为建设沿海强市、和谐沧州做贡献,表态如下:
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尤其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获批,使我市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市政府提出开展“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非常及时、必要。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沧州、发展沧州的热情,必将推动各级各部门顽强拼搏、积极创新、争做贡献、多出亮点,必将加快建设沿海强市、构建和谐沧州的步伐。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全市发改系统将以此次活动开展为契机,将思想统一到省委、市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市政府对活动的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实施“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战略,坚持做到“四个不动摇”,积极抢抓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京津冀一体化的机遇和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的机遇,强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按照“四个干”的要求,干出成效、干出亮点。
全市发改系统将从三个方面推进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我们将以活动开展为动力,锤炼作风,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活动收到实效。
深化认识
非常高兴来到信阳,与大家共同探讨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昨天,我们先后到工业城、平桥、上天梯、潢川、息县等5个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目睹了信阳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区的可喜变化,深受启发,深受鼓舞。今年新春伊始,省委、省政府就利用3天时间对全省产业集聚区进行了集中观摩,并召开了全省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产业集聚区建设在全省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会后,各市都迅速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采取不同形式,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按照郭市长的要求,结合信阳市发展实际,下面,我重点汇报三个方面问题,供大家参考。
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对未来发展战略和实现途径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里,我重点讲四个方面情况。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10930:各级发改委领导讲话汇编(3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5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