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人民日报》评论汇编(46篇)

2024-02-07 22:46:06 581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目录

....................................................................................................................24

....................................................................................................................3416.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声音...........................................37

....................................................................................................................45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这一进程中,无论是超过10亿的网民规模,还是动能澎湃的数字化浪潮;不管是数字鸿沟的缩小,还是数字治理的提速,都彰显着中国互联网的飞跃式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如何顺应趋势、应对挑战,怎样让数字技术应用造福人民,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共同探讨。

——编者

准确识变,认清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科学应变,找准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主动求变,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服务机器人、智能消杀机器人、安防机器人齐上阵,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知识计算平台将各种形态知识赋能机器和人……今年以来,从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到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从中关村论坛,到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相关的各类论坛会议发布一大批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技术、新应用,不仅展现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气象万千,也折射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努力方向。

智能大潮到来,数据是最好的“信号灯”。根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2020年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保持9.7%的同比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3.7%和73.7%,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数字实践火热,场景是最好的“解说员”。柔性生产线可零延时切换生产线、实现多类产品“混产”;数字大棚里的自动化浇灌机集施肥、浇水于一体,还配备有采摘机器人;远程办公、问诊等线上服务新模式蓬勃兴起,智慧物流、远程操控矿山作业、无人港口等新应用不断涌现……可以说,当前互联网发展已经来到全面渗透、跨界融合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握大势,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构建了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措施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各地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幅数字中国画卷加速展开。

这背后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目前,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5G基站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市、95%以上县城城区和35%乡镇镇区;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99%,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夯下基石。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

展,5G、量子计算、高端芯片、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架构、基础操作系统、卫星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为推动数字变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带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前瞻性布局。当此之际,我们需要准确识变,认清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科学应变,找准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主动求变,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迈好这一步,就要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数字产业,怎样破解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慢、质量不高的问题,怎么解决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难题……答好这些问题,需要激活新要素,探索数据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安全流通和应用机制;培育新动能,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探索新治理,建立适应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建设新设施,不断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以改革带动高水平融合,以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既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又为14亿多中国人民创造更加便利、更高品质的生活。

星光不负赶路人。今天,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

从地下到天上……数字生产、数字生活的每一幕场景,都留下了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奋进足迹,也孕育着未来增长的巨大潜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你们的功勋,我们永远铭记”“致敬最可爱的人”“祖国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连日来,电影《长津湖》持续引发观影热潮。截至10月18日,票房累计超49亿元,观众好评如潮,实现了票房与口碑双赢。理解这部作品何以成为“爆款”,对主旋律电影创作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故事题材。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丰富的源泉。《长津湖》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极为关键的长津湖战役,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第七穿插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战斗至最后一刻也要牢守阵地的英雄杨根思,寒夜卧雪哪怕冻死也要保持战斗姿态的“冰雕连”……透过银幕,我们在冰与雪的极端环境中,在血与火的残酷鏖战中,看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无畏无私的血性和精神,也真切地懂得他们何以是“最可爱的人”。“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指导员梅生的这句话之所以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正在于影片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把人物写好,戏才有底气。正如《长津湖》主创人员所言:“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没有惹人喜爱的人物,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关切和共鸣。”《长津

湖》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在每一个具体人物身上下功夫,写出他们的个性”。伍千里和“雷公”渴望战争胜利后回到老家盖房子、有个自己的家;弟弟伍万里也想像哥哥一样当个英雄;梅生本已复员回家,但听到战斗号角毅然选择归队。战场上他们严肃紧张、生死相依,休整时他们活泼有趣、相互鼓舞。正是这些有血有肉、可敬可爱的角色形象,让观众感到他们是和我们一样渴望和平安定的普通人,但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时敢于拼死战斗、勇于奉献一切;正是这种来自平凡的伟大,让这份无私无畏的精神有了持久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动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特色,是《长津湖》打动人的重要原因,逼真的特效技术、出色的视觉呈现,则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两年多的细致筹备,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演,超大规模的服装道具、军事装备准备,超百公里的战役战术设计,一些特效镜头甚至做了11个月才完成……让人身临其境的镜头跟拍、丰富逼真的视觉特效、对战斗场面的生动还原,不仅让故事有了更好的承载,也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今天,中国电影制作整体水准在不断提升,这既对主旋律电影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契机。主旋律电影要传得开、留得下,不仅要题材好,更要讲得好。不断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与时俱进创新制作方法、丰富技术手段,才能让主旋律电影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佳作不断涌现。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父辈》,从《中国机长》到《中国医生》,从《攀登者》到《长津湖》,一大批主旋律电影的“走红”,折射出

观众对优秀主旋律作品的热切期待,也恰恰说明,“正能量”完全能获得“大流量”。这些作品内容不同、情节多样,却有着鲜明的共性——扎实生动的故事题材,赤诚鲜明的家国情怀,丰富出色的视觉效果。而这些故事的底本、情怀的来源,正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恢弘壮阔的当代实践。这既是素材丰富的故事宝藏,更是激荡人心的精神富矿。从红色历史长河中提炼打动人心的优秀题材,从广袤大地上找寻震撼人心的生动素材,才能让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主旋律电影涌现出来。

让生活更美好③

8.63平方公里的首钢老厂区,如今已是有名的工业元素景观公园,依然矗立的“三高炉”成为新的时尚地标,不远处形似飞天飘带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正静待着冬奥健儿,共同书写由“火”到“冰”的奇妙转换。随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北京市像首钢老厂区这样的一批老建筑展现出新面貌,焕发出新生机,为城市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里的不少老建筑无法发挥原有作用,有的面临拆旧建新式的再生,有的则由于带有特殊历史记忆、具有改造的空间而得以保留并更新。闹市区的破旧院落,腾退后变身文创园区;小区旁的老旧厂房,改造后成为市民的活动空间;高耗能的工业老厂区,重生为新的城市地标……通过更新设施,老建筑在获得第二次生命的同时,更好完善了城市功能,满足市民需求。换新的是肌体,织补的是功能。变化在身边,生活更美好,给人们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瞄准科技,昔日占地20万平方米的北京市天坛家具厂内陆续入驻一批高科技企业,以智能制造为特色的园区已见雏形,目标是在2022年园区产值超过百亿元;开展经营,山东省济南市的小广寒老电影院、老洋行、轻骑厂房等老建筑,被改为餐厅、酒店、博物馆等,创造消费新活力;盘活资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在加快古城振兴过程中,依托古建老宅等历史文化遗存,吸引大批社会投资……事实证明,老建筑改造可以兴产业、促消费、促投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打造新增长点。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这也说明,当城市进入存量提质阶段,一味拆除重建并不经济、也不现实,而存量优化大有可为。这需要政府、企业等多主体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如何促使各方形成合力,需要各地不断探索,为老建筑赋予新功能、挖掘新价值,进而实现共建共享、多方共赢。

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源泉。在城市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老建筑改造必须更好展现时代风貌、回应时代命题。从保留工业遗产到丰富基础设施,从丰富消费场景到导入创新产业,让更多老建筑在改造、修缮和利用中延续生命、重焕生机,就能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重要品格

讲党性、讲原则是对党忠诚的体现,是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不久前,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

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强调“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否则就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

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原则性都是比较强的。然而,也有少数同志不愿坚持原则、不敢坚持原则或对原则坚持不够。有的人认为过于讲原则会影响办事效率;有的人习惯于当“和事佬”,即便发现问题也佯装未见;还有的甚至逾越底线红线,拿原则作交易,搞以权谋私。年轻党员干部理当引以为戒,不能做爱惜羽毛的绅士、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始终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

原则问题无小事,不容小视、不能模糊。如果在原则上发生错误且听之任之,就容易发生一系列实际问题上的错误。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只有从多方面塑造敢于坚持原则的品格,切实增强敢于坚持原则的气魄,才能更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加强党性锻炼,涵养敢于坚持原则的正气。党性如果丢失,原则性就会荡然无存。从近些年查处的贪腐案件来看,一些人正是党性丧失、精神滑坡,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进而原则底线失守,一步步滑入犯罪的深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首先把加强党性锻炼摆在突出位置,把坚持原则作为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注重在党性锻炼中不断提升坚持原则的定力和韧劲。

摒弃私心杂念,增强敢于坚持原则的底气。古人言:“见

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跳出个人名缰利锁的束缚,时刻秉持一颗公心,就会有敢于坚持原则的底气。孔繁森、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在党的历史上,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认可、赢得群众支持,能够一辈子坚守“按制度规矩办事”的原则底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他们始终心底无私,做到了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克服畏难情绪,蓄积敢于坚持原则的勇气。坚持原则、按规矩办事,往往会遇到很多压力,甚至遭受委屈。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员干部越需要发扬压力面前不低头、坚持原则不动摇的精神,越应当坚定战胜歪风邪气的信念和决心。制度面前,只有态度坚定、敢于较真,才能让不讲规矩、不守纪律者有所顾忌、有所畏惧。

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对党员干部而言,敢不敢坚持原则、善不善于坚持原则,既反映着德行品格,也体现着能力水平。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含糊、决不退让,始终坚持原则,应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高度自觉的行动和终身不渝的坚守。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经过岁月洗礼,留存下许多具有唯一性、独特性的经典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价值,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的造型理念等。我国创意产业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有必要充分挖掘经典画作的多维度之美,运用好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宝藏,才能以原创性、时尚性和独特性在世界创意潮流中大

放异彩。

展现经典之美,赋能创意产业,要注重原创。原创性是创意产业能否行稳致远的重要因素。如果创意产业只是在重复甚至抄袭国际上过时或正火热的元素,而没有沉入到本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中去挖掘,肯定行而不远。经典画作内含的文化意蕴,能够给设计师带来不同的设计思维,打开想象的广度与深度。好好挖掘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重构,我们就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底蕴的设计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创意的华美乐章。

展现经典之美,赋能创意产业,要注重时尚。时尚性不是简单的流行,而是各个文化元素之间的融合与碰撞,具有引领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魅力在国际舞台上也与日俱增,东方元素在时尚设计中运用得越来越多。把握时代审美心理和流行趋势,充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我们就能在世界叫响中国设计,甚至以东方审美引领时尚潮流。

展现经典之美,赋能创意产业,要注重个性。个性化不是天马行空的另类,也不是故弄玄虚的标新立异,而是在生活化基础上的创意巧思。这个“巧”,是设计师在其作品中独具慧眼与独特个性的综合体现。要想达到这一高度,就离不开设计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作品的深刻理解。从历史背景入手,全方位了解古人画作的创作年代、生活习俗、表现手法、审美理念等,然后再对照现代审美、现代潮流,创作出契合当下生活的设计作品,这既是古为今用的推陈出新,又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更是融合中国传统与个人才能的创新性发展。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国的经典绘画作品中有太多可供挖掘的资源与素材,且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只要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流动的数据、流畅的体验,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正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政务服务正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从“线下跑”向“网上办”、由“分头办”向“协同办”的趋势更加明显

坐在视频监控系统前,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查看辖区各个内涝点状况,及时做好应急调度工作;在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的居民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大中专学生毕业户口迁移等;通过社区“一网通”系统,工作人员接到群众上传的违规存放煤气罐的线索,一举端掉多个“黑煤气”窝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种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折射着这样的趋势:基层治理精准化,便民便企服务智慧化。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入数字政府建设,“掌上办”“指尖办”成为政务服务标配。云平台再造政务流程,“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

等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数据跨地域协同管理,“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省通办”正在照进现实。根据《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2018

年的第六十五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四十五位。流动的数据、流畅的体验,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正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致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习近

平主席强调要“增强数字政府效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如果说过去主要解决了政务服务“一网”的问题,那么今后更大的突破在“通办”。前者是基础条件、物理变化,后者则是实现流程再造、效率提升、治理优化的化学反应。只有群众可以在指尖划动中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市场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一站式审批”,才能把增强数字政府效能转化为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转化为经济活力的激发、治理能力的提升。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公共服务领域正发生深刻变革。一方面,政务服务正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从“线下跑”向“网上办”、由“分头办”向“协同办”的趋势更加明显。比如上海推出的“随申码”,当人们出入公共场合时,它是“健康码”;乘坐地铁时,是“地铁码”;到医院看病时,可以当医保卡用……部门联动的“一网通办”持续走向纵深,新的应用场景还在应需开发。另一方面,政府治理方式获得极大拓展和创新,数字应用促进民生服务、企业发展、灾害预测、应急管理等领域更加高效。比如优化

营商环境,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比例达到82.13%,全国一半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40%。实践证明,利用数字技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治理转型,能够更好满足公众对政务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

增强数字政府效能,需要抓住数据共享这个“牛鼻子”。放眼现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医疗卫生资源调配,基层治理中“上面千条线”与“下面一根针”的高效精准对接,长三角覆盖41个城市、实现100多个事项同城化的“一网通办”,哪一项都离不开数据的整合与共享;面向未来,便民服务同城化的不断拓展,申报审批进度的进一步压缩,应急风险的感知、预测和防范,也都需要打通信息壁垒、消除部门阻隔。只有以改革创新打通“数据底座”,以制度完善加固协同共享,才能让政令一键到达、执行一贯到底、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屏掌控。

增强数字政府效能,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数字素养和数字治理水平。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数据的爆发增长,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上拓眼界,在“思”上下功夫,在“用”上见实效,增强利用数字技术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与此同时,多用“数字”之所能,也要多察“数字”之不能。社会上还存在跟不上数字时代步伐的群体,党员干部需要正视“数字鸿沟”,让数字政府建设惠及更多群众。唯有如此,才能把数字政府

建设的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刀耕火种到声光化电,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制度体系和治理方式的变革。顺应数字文明的浪潮,不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评)

在河北雄安新区,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创新局面;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带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快速成长,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更加凸显;在广东中山,深中通道施工繁忙,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与“软联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区域协调发展的和谐乐章正在奏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科学决策,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性举措。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统筹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高质量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从国情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应对这一重大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以黄河为例,这条横跨9省区、全长

5464公里的母亲河,所在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怎样协调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发展诉求?如何统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作出系统谋划,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如今,一个个国家重大战略加速实施、逐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的“经络”,各大区域板块发挥比较优势、良性互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和问题。比如,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同时,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

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今年6月,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实现旅游通航。大运河的复航,有利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助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聚众智、集聚众力,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一定能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书写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让生活更美好④

雨污分流、管道通畅,江西南昌通过改造排水管网打通堵点,化解了老旧小区“逢雨必涝”的尴尬;水清竹绿、曲径闲幽,广西南宁澜湾九里小区的下沉式绿地解决了地下管网排水不畅的问题,雨后形成“水体景观”还引来居民驻足观赏。时下,不少城市聚焦排水管网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在很多城市成为现实。

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任务,海绵城市建设是增强防洪排涝能力的可行路径,而排水管网改造正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限制,一些城市在扩张的同时,排水管网建设没有跟上。有的由于开发建设时序不同,没有系统规划,形成多方向汇流、

大管套小管的复杂情况;有的则因为各类管道所属部门不同,多头管理难以统一调度形成合力。排水管网“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把城市排水管网改好、管好、用好,地下的“毛细血管”才能畅通无阻,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作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方式,海绵城市建设必须着眼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城市内涝问题。近来,许多城市对排水管网进行“家底”摸排,进而开展管网改造、解决“硬件”问题。有的城市运用排水地理信息系统,对排水管网统一管理运营,联动水利、住建等部门,结合气象、水文等信息,优化排水流向,提升排水能力。调整做大增量与优化利用存量并举,使老旧管网得到有序更新,更好排除城市安全隐患。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就建设海绵城市而言,它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多方面的优势,治理内涝只是其中一方面。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必须树立全局意识,推进系统改造。改造排水管网,必须做好科学系统规划,在建设、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做到技术明确、标准统一,同时与提升河道管护水平、建设维护海绵设施等其他措施做好协调配套,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城市更新,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案。天津南开通过补建绿地、下水管网雨污分流,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江苏如皋在护城河两岸绿地建设起多座海绵停车场,提升了排水防涝能力;广西南宁通过修建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化改造措施,使南湖公园生态景观更加灵动……面对不同的城市水情,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新技术、新方案助推海绵城市建设提速,打造更加宜居的现代城市。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夜幕渐沉,喧嚣渐悄,村头的半截矮墙上,一个孤零零的小身影一直在等待。身后50米处就是家,但不论谁劝,她都不愿意回去,因为父母还没回来。这个小孩就是十几年前的我。

我是一名“95后”。在我1岁那年,父亲因工伤留下病根,不能干重活,这让他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回村后也只能做做零工,收入不稳定。母亲要照看年幼的我,还要顾着地里的庄稼,没法外出务工,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等我上学后,没有一技之长的父母做起了小生意,每天

早出晚归,收入可以勉强维持生活,但我却因此经常一人在家。父母把我托付给邻居家的姐姐,让她带我一起上下学。那时候我不喜欢放学,因为别人家都灯光明亮、炊烟袅袅,迎接我的却是黑黢黢、空荡荡的房间。所以我才会每天在村头守着,因为在那里能早点见到父母。

2007年的一天,村里广播通知,附近的公交线路计划招聘驾驶员。父亲正好符合条件,家里一合计,决定拿出积蓄供父亲去考驾照。有了一技之长,父亲也顺利被录用。这对我们家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在那之后,父亲在稳定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我们的生活也日益红火。

因为经历过,所以我懂得陪伴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以及职业技能对农民就业的重要性。夜幕降临时千家灯火、万户饭香,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毕业后我的选调之旅因此开启。

到村工作第一天,村支书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便把童

年经历讲给他听。关于村里就业工作,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2018年,村党支部推动成立的合作社开始运营,带来了产业项目、就业岗位和专业技术。在这里,老师傅将技能倾囊相授,村民只要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就能捧住“饭碗”;在这里,特色农业与现代工业珠联璧合,不仅可以资金入股,还接受土地入股、技术入股。村民增收有了保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留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这也道出了千家万户的心声——致富有项目,增收有门路,家门口就业带来稳稳的幸福,也为小康生活铺上暖心底色。日暮时分,夕阳余晖洒在房前屋后,走在乡间巷道,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嬉笑声、打闹声、说话声飘进耳畔。家门口就业,给无数个我们这样的村子带去更多烟火气。

短短十几载,“家门口就业”不断优化,印证了农民返乡留乡就业形势的向好发展。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要继续砥砺前行,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有稳定的就业、稳定的增收。

(作者为山东省莱阳市委组织部干部)

前不久,山西运城一家饭店门口挂起横幅——“老板救灾去啦!暂停营业两天”,赢得网友称赞。原来,当地发生洪涝灾害,这家饭店的店主带着员工和自愿加入的邻居,用10个小时做了1000个肉夹馍,然后驱车近70公里,把救灾物资送到了稷山抗洪一线。发生在山西抗洪救灾中的温暖一

幕,也是无数凡人善举的缩影,传递着温暖人心的正能量。近期,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季降水过程,

带来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专家表示,强降雨发生在主汛期后,极端天气和叠加强降雨是导致山西受灾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进入9月份,山西的平均降雨量是常年

同期的4.18倍。气象条件等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形成不小破坏力,这警示我们着眼长远,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今年以来,河南、山西等地均遭遇强降雨,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把防灾减灾作为重要课题,抓紧抓实相关工作,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切实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防灾救灾,考验着一个地方乃至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能力。山西灾情发生后,当地启动省级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针对险情较重的太原、吕梁、晋中、运城等地,调集救援队伍165支、13535人;设立845个临时集中安置点,发放帐篷、棉衣裤,安置受灾群众。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也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山西紧急预拨5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帮助山西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实践证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落实救援举措,确保有条不紊、全力以赴地抢险救灾,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不仅是应急之举,更应当进行长远谋划。这需要更加科学地认识致灾成因、防灾规律,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在尽早防范、尽力化解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强常态化的气象、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盯住容易出

现隐患的薄弱区域和重点区域;另一方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同时,防灾减灾要从我做起、全民行动,加强社会共治、引导群众参与,有效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从长远来看,灾害是一时的困难,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既注重应对单一灾种也注重综合减灾,既考虑减少灾害损失也兼顾减轻灾害风险,既强调灾前预防也注重灾后救助,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上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千方百计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们就能凝聚起建设好、守护好美丽家园的强大力量。

(作者为本报山西分社记者)

数字社会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活力,也在优化服务供给、改进治理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创新动能

上下齐心,左右协同,推动数字生活更丰富多彩、数字服务更有温度、数字治理更有精度,就能让数字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浙里畅行”“浙里视听”“浙就业”“浙里好玩”……不久前,浙江省政务服务软件“浙里办”上线“数字社会专区”,用户随时随地能查看周边生活服务和社区、乡村服务;大到迎战台风“烟花”,小到治理“高空抛物”,上海城市运

行数字体征系统提升了超大城市社会精细治理能力。近年来,受益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创新。

在致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优化数字社会环境”,为深入推进数字社会建设提供了遵循。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10.11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智能小区……从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到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助残等重点领域,数字化服务迭代升级,数字生活新形态不断涌现,数字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数字技术改变着时代场景,也创造着未来生活。深入优化数字社会环境,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将有更充实的获得感。

适应数字技术变革,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有助于扩展社会服务覆盖范围和用户群体,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比如,在教育领域,以慕课为代表的大量优质视频课件资源、在线答疑和互动社区,为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提供更多途径;再如,在医疗方面,远程诊疗、远程手术的出现,帮助更多患者及时便捷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又如,在社会治理方面,随着网上听证、网络民意调查等方式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平台日益成为民众公共参与的重要渠道,等等。可以说,数字社会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活力,也在优化服务供给、改进治理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创新动能。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应用层出不穷,挑战也接连不断。

只有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社会新形态。一方面,涵养与虚拟网络相匹配的安全观念、道德规范、文明新风势在必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数字世界”也要遵纪守法。从直播短视频平台的价值导向,到在线教育课程的内容规范,再到网络论坛社区的风气引领,都需要推动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提高与智慧生活相适应的学习能力、治理水平、服务意识事不宜迟。数字社会突飞猛进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数字鸿沟”。在扫码点餐、预约问诊、语音视频等生活场景中,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享受到数字红利,以人性化服务、精细化治理满足多元化和差异化需求,是推进数字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作出相关部署,特别强调“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为数字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不少社交软件推出“关怀模式”,确保老年用户看得见、用得好;火车站专门设置“无健康码”通道,为手机没电、不会操作手机的旅客提供解决方案;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主体责任,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规则,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上下齐心,左右协同,推动数字生活更丰富多彩、数字服务更有温度、数字治理更有精度,就能让数字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数字新科技、应用新场景、治理新理念……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一系列成果彰显了人们对数字社会的畅想和期待。展望未来,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我们必将迎来生活更加舒适、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具效能的数字社会。

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是许多家庭近距离出行的选择,保有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电动两轮、三轮自行车保有

量已超过3亿辆。但在方便之余,因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飞线”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注。

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火灾隐患整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既需要从源头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严查不按标准或降低标准生产、私自拆改装的违规行为,把好产品质量关,也需要从末端重视小区管理这道关键“防火墙”。从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来看,居民住宅小区是高发场所之一。有的居民回到小区后,习惯带着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或“飞线”充电,有的甚至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给小区带来安全隐患。

管好电动自行车,小区当有大作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于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后,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现象有所改观,但在一些小区,进楼入户问题或多或少依然存在。消除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不仅要靠“人防”,而且要靠“技防”。过去,不少小区在加强电动自行车

的停放和充电管理方面,主要通过业主反映或是小区物业张贴宣传画报、进行防火巡查并劝阻制止。如今,一些小区给电梯安装智能识别系统,一旦居民推着电动自行车进入,便会触发语音警报,有的还带有“梯控”功能,监测到电梯内有电动自行车后,会自动停运。实践证明,创新升级治理方式,才能更好堵住相关漏洞。

还要看到,违规上楼、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问题的存在,固然有个人安全意识不强、抱有侥幸心理的因素,也有“楼下充电设施少”等客观因素。充电需求摆在面前,但一些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数量多、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没有或者不足,有的居民只好选择冒风险上楼入户充电。一边是群众有需求,一边是安全有隐患,怎么办?关键在于创新思路。

只有疏堵结合,才能提高治理成效。管好电动自行车、消除安全隐患,不仅要堵住上楼的漏洞,也要提供楼下的相应配套服务。当前,不少小区都在探索建设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比如在上海,今年要为5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

自行车充电设施;为老旧小区内既有的100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将有效缓解居民充电难的问题。

解决了电动自行车楼下停放和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还要加强后续管理。充电棚建成后,有的电动车不充电也占着位置,谁来管理?集中停放不等于没有安全隐患,如何做好防火、防盗?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资金从哪儿来?这些问题,有赖于有关部门、小区物业、业主等多方共同探索、逐一破解,形成共赢方案。实际上,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

不少好思路、好办法。比如,有的地方采取财政支持加居民自筹的模式,有效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一些小区配备了具备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充电设施,让安全充电有了保障……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做好配套设施建设,方能真正治理好电动自行车。

安全无小事,须臾不可松懈。相信通过多方努力、精细治理、疏堵结合,做到宣传入户、管理严格、配套完善,就能更好消除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这些国家都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重点,加快打造教育和人才竞争新优势;都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基因技术、先进制造、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加强前瞻部署,加快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前沿科技、未来产业、高质量教育和人才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为此,我们要把握战略主动,加快建设世

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截至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累计为国家

培养输送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研究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氢弹之父”于敏,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和天宫一号总体设计团队等,都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但是,我国在人才质量、人才结构和人才全球竞争力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校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们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世界主要国家都经历了从强调贸易、工业、技术到重视基础科学、源头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发展过程。历史表明,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同时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与科技创新企业,打造一批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科学中心,涌现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引领性科学成果。为此,我们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这是千里马竞相奔腾的新时代,这是创新潮波澜壮阔的

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广大人才必将以昂扬的姿态和卓有成效的业绩,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篇章。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都要落实在基层。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

敢于迎难而上、担当作为,才能真正把基层工作做好。刚到街道办上班时,我就曾因基层的“麻烦事”而焦头烂额。为配合城区发展,我们要动员辖区村庄进行空间规划和土地整备,如果处理不慎,极有可能引发矛盾纠纷。我们无惧困难,细致推演、周密布置,分成若干专班,分片到户做工作,经过数十日耐心诚恳的政策解读和思想沟通,村集体股份公司和大部分村民终于积极表态,支持城市更新工作。

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要有责任担当之勇,也要有破解难题之智。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没有哪本教科书能逐一讲授,只有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才能磨砺出担当重任的真本领。今年9月,我们所在的城区开展城中村用电安

全大攻坚,花大力气把各类城中村入户电表前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整改,设置了多级漏电保护装置,其中第四级漏保装置需要入户安装,是住户安全用电的关键,也考验基层干部和群众沟通的能力。经历了一遍遍“扫楼”后,我们终于摸清了情况,并根据安全排查结果制定出了更优化的方案。这也更让我们明白: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基层干部不仅要成为有能力的干部,也要成为有温度的干部。记得在进行安全用电排查期间,一开始也面临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有的人觉得上门排查是“无端打扰”,有的人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面对劝说却不以为意,等等。后来,我们调整工作方式,在上门排查时突出关心关爱、弱化管理气氛。改变都在细节里,情感更在毫微中,慢慢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在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体谅群众的所忧所难,不仅有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也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心。

基层辛苦,收获更多。我深感,通过基层一线锤炼考验,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深厚,对党的事业使命更加坚定。在未来工作中,会更坚定地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有为、务实担当,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作者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党工委书记)

思路一变天地宽,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沙海也能翻绿浪,荒山也能成宝地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的荒凉景象。站在乌兰旦达盖沙漠的东北角放眼望去,2万余亩蛋白桑林郁郁葱葱,为大地披上了绿装。乌兰旦达盖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据当地农户说,乌兰旦达盖沙漠北边紧邻阿拉山口大风口,每到刮风的季节,“一天吃进二两沙”。遇上春播时节,地里刚覆上的地膜都会被大风掀翻,棉花幼苗经常被风沙掩埋侵蚀,往往要反复种上好几茬。在风沙的影响下,沙漠面积每年都在扩张,不断侵蚀着当地群众的家园。

在与风沙的搏斗中,一个共识渐渐清晰:防沙固沙,改善生态,势在必行。下定决心就立即行动,精河县人民开启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治沙行动。封沙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一个理念逐步明确:不仅要防沙固沙,更要治沙用沙。乌兰旦达盖沙漠沙表层土质含量多,且靠近精河,昼夜温差大和干燥气候为蛋白桑、枸杞等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兼顾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完全可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如今,在乌兰旦达盖沙漠边缘,2万多亩的蛋白桑林不仅实现了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还吸纳了周边农牧民长期就业。桑林每年产出的桑叶、桑葚等产品经过加工,年产值可达上千万元;桑林遮挡了风沙,周边农户的葡萄等作物也能免受风沙侵扰,年年增收。10万余亩枸杞已经成为精河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产品畅销国内外。与此同时,沙漠的自然风光,正在成为当地一张新的旅游名片。各项沙漠旅游项目越来越受欢迎,成功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曾经苦于风沙侵扰的人们,如今“点沙成金”,

端牢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探索出了一条人沙共生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从长远来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重要资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能让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过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度制约了新疆不少地方的发展,如今,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山川披绿、林海生金。天山脚下,万顷薰衣草田经济效益良好,“紫色经济”造就了远近闻名的三产融合产业园;群山环绕之间,赛里木湖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进一步提升景区颜值,吸引更多游客纷至沓来;在阿克苏,“风拂杨柳千顷绿,水润桃杏万园红”取代了“漫卷狂风蚀春色,迷梦黄沙掩碧空”,增加了生态“含绿量”,提升了经济“含金量”……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让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思路一变天地宽,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沙海也能翻绿浪,荒山也能成宝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我们就一定能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让“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成为现实。

(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

无论是消除数字壁垒、减少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930:《人民日报》评论汇编(46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15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