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握三个着力点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奋进新征程,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已成为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好的一道“必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改变着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在这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产业变革面前,我们只有紧紧跟踪并把握科技前沿变化,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思想解放是先声。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变革,谁在思想观念解放上先行一步,谁就能在形成新的经济竞争优势上抢先一步;谁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谁就会拥有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一是在生产力质态上,要勇于挣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困扰,坚持以创新为主导,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提高基于数字信息系统的体系生产力,通过加速科技创新,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抢占新一轮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二是在生产力自身系统性上,要敢于打破不符合新质生产力生成规律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紧紧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升级,把发展未来产业作为换道领跑的关键,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在生产力的呈现特征上,要坚决破除阻碍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利益固化藩篱,把数字化和绿色化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拆除阻碍创新的“篱笆墙”,打通促进创新的“快车道”,以敢试敢闯的精神充分调动各类要素活力,积极推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产业,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找准契点是关键。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通过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新兴技术去催生新的产业、新的动能,还包括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舞台很广阔,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契合点和耦合点。契合点找到了,就可以拥有空间、大有可为。其一,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促进新质生产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多层次布局和协同发展。其二,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和绿色产业。其三,要注重数智赋能,做强数字核心产业,一体推进补芯、引屏、固网、强端,培育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光电、先进计算等产业链,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拓展“人工智能+”、“5G+”等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等等。不同行业和企业,其发展战略和阶段也不同。在新质生产力赋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路径,培植新动能的生长点。要明确自身的技术路线和攻坚目标,前瞻布局、积极动作,促进技术更新换代,推动生产力提质发展,就能够确保见诸实效。
——科学方法是密钥。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载体是产业,核心引擎是创新,本质是一个选择科学方法推进成功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包括四个要素:一是新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二是新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三是新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四是新型基础设施。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同时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提供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用高科技或以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去赋能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一方面,于企业而言,要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去完善构建生态,找出自己的细分市场和生存空间,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技术储备、人才储备以及细分领域的状态,积极融入新质生产力布局。另一方面,于政府而言,要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健全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机制,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确保产业政策精准发力,包括研发、公共技术补贴更加精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加快培养能够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让创新型人才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推动者。
三个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明确指示,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基本原则、施策方法。必须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全面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科学认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原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长期的生产力发展实践以及现阶段新发展格局而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具有非常鲜明的问题导向与现实指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为理论框架,结合我国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基本原因。
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与中国国情高度契合。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根据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任何脱离现实的具体的前提条件,盲目地“跨越”或“忽略”生产力发展的必经阶段,都是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都很可能造成生产力的降低、停顿甚至倒退。例如,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算力供小于求,如果因市场原因而将大部分数字基础设施转移至东部地区,势必会造成数据资源的结构性紧张。因此,之所以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因为我国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起跑线”不同,在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因地制宜”准确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思考,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内部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等客观现实,在实事求是中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正确道路。
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承认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不意味着生产力发展只能任由规律支配。历史唯物主义表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式。世界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佐证: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率先发生在欧洲并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所有权制度以及日益精细的劳动分工、日益扩大的机器生产规模等要素的支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据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恰恰是为了破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多能够让各种数字资源充分涌流的有利条件。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性保障,全国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准确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准确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不仅有助于从学理上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和适用情形,而且对于在实践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是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特定逻辑前提而加以使用的,离开了这一特定的逻辑关联而将其泛用、滥用、误用,则很可能在实践中迷失方向。严格地说,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形成方式不同,新质生产力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促进我国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符合地区实际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是简单粗暴地通过行政命令或绩效考核实施的强制性发展,既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也不能搞机械论、唯工具论,而是要立足地区现实情况,循序渐进地推动差异化发展,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区域优势互补实现整体性发展。简单地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优势特色,采取差异化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
第三,采用先进科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新质生产力是伴随科技创新而出现和发展的,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发挥着关键作用。回顾历史,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再到互联网,屡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及其所引起的生产力变革都是由科技创新所驱动的。因此,只有牢牢紧抓科技创新这一关系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扎实的技术条件,加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全面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且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同的演变趋势和发展潜力,这种区域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地区之间新质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严格遵循“因地制宜”这一基本原则,在保证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量体裁衣”,制定针对性的新质生产力长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