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智者顺时而谋。
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4.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5.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6.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7.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10.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11.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12.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13.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1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5.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20.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21.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2.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25.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26.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27.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30.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31.人间正道是沧桑。
3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3.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34.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3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6.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37.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38.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39.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40.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42.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4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4.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4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46.隔江犹唱后庭花。
47.为政之道,修身为本。
48.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9.育材造士,为国之本。
50.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51.夫孝,德之本也。
52.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5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5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55.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56.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57.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58.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59.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
60.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
61.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6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63.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64.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
65.语不惊人死不休。
66.人间万事出艰辛。
67.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6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9.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70.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71.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72.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73.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74.郡县治,天下安。
75.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76.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77.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78.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79.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80.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81.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每日用典第三季
第一周
1.智者顺时而谋。
出处:﹝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一首》
原典: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邦也。
释义:聪明的人顺应时势进行谋划,愚蠢的人悖逆时势而行事。
用典:当今世界,发展和变革风起云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同时,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环境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智者顺时而谋。”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认清世界大势,把握经济脉动,明确未来方向,解答时代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机遇共谋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2018年11月18日)
用法:这句用典意在说明应当顺应时局而谋事。大变局呼唤大格局,大时代需要大智慧。“顺时而谋”就是一种大智慧、更是一种远见卓识,“时”蕴含着“时势”之意,历史大势必然浩荡向前,要审时度势、精心谋划,深入认识和把握发展大势,才能在更高的战略定位上赢得主动、赢得先机、赢得未来。
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出处:﹝明清﹞《增广贤文》
原典: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释义: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
用典1: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2018年11月18日)
用典2: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用法:这句用典强调尊重多样性、包容差异性,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精神。以“繁花共生同长”的自然法则,来寓意国家之间、组织之间、事业之间共进步、同发展、齐繁荣,最终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局面。
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出处:﹝东汉末﹞孔融《论盛孝章书》
原典: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释义: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
用典:“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9年马上就要到了,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2018年12月31日)
用法: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开篇引用了这句古语,在表达时光飞逝的同时,鼓励全国人民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向前进。此句常用于文章的开篇,后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表述。也用于强调要珍惜时光,与其意相近的还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流年似水,韶华易逝”等句子。
4.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出处:﹝清朝末年﹞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原典: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释义:旭日东升,前程光明。
用典:“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相信,只要中非友好的接力棒能够在青年一代手中不断相传,中非命运共同体就一定会更具生机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非洲人民团结振兴的非洲梦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2018年9月3日)
用法:常用于段首表达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也常做对青年的寄语。比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今日之青年,明日之栋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广大青年要牢记复兴使命,践行时代担当,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不断书写青春出彩华章。
5.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出处:﹝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原典:……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况今时则易然耳。
释义:根据形势变化审时度势,凡事深思熟虑后再付诸行动,如此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用典:“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要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2014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用法:此句算是“顺时而谋”“审时度势”“谋定而动”的结合,多用于强调打破不能与时俱进的思维定势,以助于我们牢牢掌握主动权。面对错综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更需要做到胸有谋略、动有章法。
6.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出处:﹝清末﹞刘鹗《老残游记》
原典: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释义:人人都追求公正,就会天下太平;人人营私舞弊,就会天下混乱。
用典:公正用人,公在风气。“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是格格不入的。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整治,选人用人风气有了明显好转,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并没有销声匿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6日)
用法:强调公心,公正,公开,也常作为廉政警句使用。孙中山也曾将此句改曰“人人为公天下太平,个个营私天下大乱”。自古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只有一心为公,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明。
7.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出处:﹝战国﹞《韩非子·显学》
原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释义: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中锻炼出来的,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
用典1: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引用(2013年3月19日)
用典2: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韩非子也说过:“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古往今来,将才良相大都经历过艰苦环境的磨炼。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欠发达地区、工作复杂的地方、挑战性强和困难较多的领域是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部位,也是选人用人应关注的地方。哪一个干部能在这些地方和广大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做出成绩,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就应该受到称赞,他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也会不断地得到提高。贪图安逸、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的干部,或者即使去了也讲价钱、闹情绪、不安心工作的干部,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干部。
——《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练干部品质》(《之江新语》第115页)
用法:此句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的道理。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从一线和基层做起,才能更接地气、通民声、懂国情。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出处:﹝春秋战国﹞《论语·微子》
原典: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释义: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
用典: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世界正处在快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我们要洞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找准方位,把握规律,果敢应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7年11月10日)
用法:多用作鼓励之辞。面对过去种种困难,与其做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不如从经验教训中发现规律、汲取智慧,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9.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原典: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释义: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
用典1: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3月28日)
用典2: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国与国之间的确存在相互不理解的问题,但这就是生活。既然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制度、发展水平、生活方式,那就肯定会存在一些相互不那么好理解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一切看上去不可理解的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要想去理解并努力去理解,而不要排斥。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2015年9月22日)
用法:用于强调事物的差异性。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一片沙漠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沙粒。我们需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情。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包容并蓄的精神,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促进协同发展。
10.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原典: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xī)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释义: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用典: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人也常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各级领导干部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主仆关系不容颠倒》(《之江新语》第252页)
用法:《之江新语》中引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均强调要以“民心”代替“已心”,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民意、解民忧、汇民智、聚民心,真正把人民群众凝聚在党中央周围、习近平总书记周围。
11.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出处:﹝宋﹞苏辙《上皇帝书》
原典:陛下诚能择奉公疾恶之臣而使行之,陛下厉精而察之,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则其以私罪至某、赃罪正入已至若干者,非复过误,适陷于深文者也。
释义:去掉老百姓的祸患,如同除去自己的心病一样。
用典:“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议政的这句话,今天依然值得借鉴。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
——习近平著作《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1989年1月)
用法:群众利益无小事,用典将百姓疾苦提升到除已“腹心之疾”的高度,意在说明“去民之患”刻不容缓,并强调要与民同忧,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
12.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出处:“百舸争流”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原典: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释义:众多大船在激流的江水中航行,奋力划桨的会在最前面。
用典1: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11月17日)
用典2:“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脱贫攻坚道长路远,即使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敢保证绝对稳操胜券,来一场脱贫攻坚“大比武”恰逢其时。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比”就是竞争,甘于担当责任、找准路径方法、抓实干部作风、提振精神状态。这场“大比武”,不是一场简单的“以武会友”,也不是高手过招的“点到为止”,而是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你追我赶,在“比中”学习、提升和赶超,更重要的是实现“共同进步”。
——贵州日报文章《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用法:也可以表述为“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强调当前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只有奋力拼搏,勇往直前,才能挺立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
13.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出处:﹝明﹞戚继光《望阙台》
原典: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释义: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用典:“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用法:此诗句以形象化的手法抒发丹心热血,多用于表达对家国和民族的一片赤诚之心,只求奉献不索回报的大公无私精神。
1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出处:﹝战国﹞《孟子·尽心上》
原典: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释义: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
用典:“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的讲话(2018年6月10日)
用法:多强调人的眼界、视点和格局要不断寻求突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句子均阐释了登高望远,才能掌握全局;明辨大局,才能顺势而为的道理。
15.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出处:﹝南北朝﹞庾信《徵调曲》
原典: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翶翔于礼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释义:吃到树上的果实就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就想到了河水的来源。
用典: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有句古语叫“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2017年1月18日)
用典2: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
用法:成语“饮水思源”就来源于此。多用于强调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不忘本来,懂得感恩回报。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出处:《礼记·学记》
原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释义:璞玉不经雕琢,难成美器;人如果不学习,则不明白道的存在。
用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日)
用法:此用典浅显易懂、寓意深刻。用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老笔头倡导“积尺寸之功,搭进步之梯”,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勤于耕耘,少问收获”,学习的点滴之水,终将汇聚成海。
17.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出处:孔子《论语》和老子《道德经》
原典:《论语》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道德经》第十二章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释义:既不要被蝇头小利所引诱,也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迷惑。
用典: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8年3月10日)
用法:该用典化用了“慎微”和“慎欲”两种思想。常用于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小事小节中恪守原则、彰显党性、坚守人格,培养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携笔同道:网站和头条号每天分享精彩范文,告别加班熬夜
www.xiebitongd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