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材料员和笔者交流,说写的材料被领导大段大段地删了,一整页最后只剩下两三句话。自己感觉写得很用心,看起来也很不错,可就不知道为什么老被否?
这是所有材料员基本上都会遇到的情况。笔者当初也遇到过,当然现在也干过不少这样的事。
为什么呢?原因可能很简单,一般来说就是文字不能很好的反映和推动工作。公文写作不比文学创作,目的性很强,一切都是奔着工作去的。不能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工作,哪怕写得再漂亮、再有文采,也没有意义。所以,2015年,盐湖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采用“五言诗”形式,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也成了现代公文写作的一个反面典型。
但是刚接触材料写作的同志,为了找到快速提高文稿写作水平的捷径,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过于注重学习文稿写作的技巧,而在对工作的熟悉和了解上下功夫不足。
网上关于公文写作的攻略,大多也是教授一些怎么抄作业、摞材料、排标题的实用性技巧,有些同志被带偏了,学习写作的时候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技巧上,抄、摞、编、仿、造…写出来的公文看起来像模像样,工整对仗、辞藻华丽…一套一套的,但是往往与实际工作脱节,最后被领导整段整段地划掉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风就是作风,好的文风要务实、简约、管用,多点质朴、少点美颜,多点大白话、少点掉书袋。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直接如实反映工作。因为只有着眼于“辅政”,文字工作才会有价值。所以熟悉和掌握工作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大前提。
昨天刚好看到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写作过程的报道,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他表示:《报告》起草和修改工作高度重视听取和采纳社会各方面意见。可以说,报告起草是一个集众智、汇众力的过程,也是一个顺应社会期盼、不断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的过程。《报告》起草从多个渠道听取和征求了几千条意见建议:
这个起草过程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公文写作导向,就是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征求意见(摸清工作)上,力求能够集众智、汇众力,更好地顺应社会期盼、不断细化实化政策措施,这方面工作做得越充足,文稿的质量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