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道“村(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开展“村(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换届后各村(社区)干部队伍现状,以及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决定实行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社区)干部的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创先争优,为X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下面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的意见,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村(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抓好这次活动的紧迫感、责任感
过去的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街道党工委领导的带领下,在在座的各位特别是村(社区)干部的努力下,X街道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三年来,在刘书记为班长的班子带领下,我们街道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业农村工作惠及大众,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截至X月底,X街道实现地方财政收入X万元,同比增长X%,占全年任务的X%。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X亿元,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利税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X%。上半年科学发展观摩点评名列第一,为历年最佳成绩,在上次X组织的镇街区满意度测评中名列第二。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街道历届领导的关心帮助,更是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也代表刘书记表示衷心感谢。这次换届调整之后,新的领导班子在总结我们街道近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市委市政府总体发展思路指导下,结合实际,坚定不移地抓好旧村改造,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
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业经济发展,壮大X经济规模;坚定不移的抓好三产服务业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第三级;坚定不移的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群众福祉;坚定不移的抓好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环境,增强群众满意度,继续做好我市镇街发展排头兵,保持第一梯队发展良好势头的总体思路。以上为我们街道大体思路,待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出台后,我们再根据我们的实际进行调整,确定后印发给大家遵照执行。
要实现工作思路中确定的目标,就需要我们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在街道总体思路框架内,在座的各位,特别是村(社区)的主体干部埋头苦干,争创一流,奋勇争先,发扬雷厉风行、一抓到底、不畏艰难、拼搏奋斗的工作作风。
应当说我们街道的干部队伍总体上说主流是好的,做出了巨大贡献,成绩突出,有目共睹,但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照广大群众的需求,对照市场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干群之间存在“两个距离”。一是感情距离,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事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一些村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二是认识距离,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点和共同点越来越少。群众关心的事,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如有些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村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俺们偏向西。
2.对新的形势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村干部依然承袭或运用着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爱用简单办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也有的村干部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一些人还流露出埋怨群众难管的情绪;二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不适应。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却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法制意识不适应。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村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3.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一是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部分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做,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部分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工作上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损害干部形象,最终丢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学习的精神。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情。四是缺乏长期发展的艰苦奋斗精神。因为体制政策上的一些原因,许多村干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比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加上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决问题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埋下隐患,留下包袱,为下任工作开展带来阻碍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