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在全市行政机关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2024-02-08 14:13:06 583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在全市行政机关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非常高兴地与大家见面。刚才X作了很好的动员讲话,把这一次的办学目的、意义都讲清楚了。大家是科级干部,平常我们交流的机会比较少,那我就从这次办学的目的,联系到X今天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干等几个方面讲一讲,先把源头讲清楚。什么是人才,作为一个人才有哪些含义呢我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人才有四件事是最重要的,就是读什么书,走什么路,做什么人,干什么事

一是读什么书

要成为一个有用之才首先要读书,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要有才气需不停地学习累积,学习要安静下来不能浮躁,不能像小猫钓鱼,坐在那里像读书但是脑子已经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了,不能这山看见那山高。读书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静的功夫很重要。非学无以广才,非学习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华,学习才能广博学识。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学习成功。过去讲富不过三代,曾国藩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他的后代也有很多成才之人。他的儿子曾纪泽,后来是中国第一代的外交家。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之气质本由天生,实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意思是人的气质天生很难改变,但是通过读书就可以改变,曾国藩觉得他儿子从小走路轻浮不够厚重,就通过这句话教育,让他改进。西方哲人培根也讲过,大家都熟悉,读史使人明智,读历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诗歌、唐诗、宋词可以使我们灵秀,让我们领略古人的神韵;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吴晗先生说过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对于读书的重要性,余秋雨先生说得很好,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要做一个摆脱平庸的人就必须读书。读书要读什么书,我建议大家要多读经典,少读流行。我们现在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网上有很多流行东西,信息实在太多了。我们面对那么多的诱惑和选择,但那些都是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就和流行服装一样,过去就烟消云散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现在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小学学的东西到了初中就没什么用了,初中学的东西到了高中就没什么用了。大家回想一下,确实是这样的。从小打造人生的基本功,国学要求从小就开始背《三字经》、《颜氏家训》、《论语》、《孟子》,年轻时下功夫多背一生都忘不了。到我这个年龄是今天的记不住,以前的忘不了,该忘的忘不了,老是回忆过去,今天记的马上就忘,过目即忘,大家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圣贤的治学之道,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合,就是用权威的知识告诉人们文化的根本在哪里,做人的基点在哪里。我感到古人太伟大了,人生的哲学问题从来就没有新问题,伏羲画卦大约是在7000年前的时代,那时还没有文字记载,是用符号记录的,这就是为什么《易经》里用的全是符号。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伏羲就创造了《易经》这门学问,这是打开宇宙人生奥秘的钥匙。他太伟大了,他所说的问题我们今天来看仍然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孔夫子在五十多岁读《易经》时是这样评价的,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早一点,五十岁时读了《易经》,就可以少犯过错。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的圣贤,孔夫子在世时没有被重用,甚至有人称其为丧家犬,我觉得这是亵渎圣贤。他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地传播学问、整理文化的精神是可敬的。以前的六经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散落的,一根竹简也刻不了多少字,将散落的六经修订好就是靠孔夫子。如果没有他的整理,先古文化就失落了,就不会传承到今天。虽然他未被当世所用,但是成了千秋的圣贤。孔夫子当时翻《易经》韦编三绝,读易老而忘忧,韦编为之三绝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当时的竹简是由牛皮绳编在一起的,代表多,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夫子翻《易经》翻的把牛皮绳断了很多次。老夫子呕心沥血地整理中国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始终站立在世界的高峰。所以说中国人都是中国文化人,是吃中国文化长大的,经典就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进行人格的修炼,如何做到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不断圣化的过程,向圣贤学习。古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非不能也,不为也。不是不可能做到而是不去做,所以要读圣贤之书少读流行,当然流行的也可以在网上看看,浏览一下天下大事,但是不能整天沉迷在那些东西里,快餐文化有色素还有其他不好的东西,就像现在的小孩子不该胖的胖起来了,就是因为饮食中有激素,这违背了人生之道,违背自然之道。我觉得要沉下去读些经典,比如《易经》、《论语》、《孟子》等。其实现在的经典很好读,有好多的注解。我建议大家读《论语》时读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他是中国当代唯一称得上的国学大师,他去了台湾以后几十年都没有中断国学。台湾没有搞文化大革命,国学没有中断。我们是从五四运动开始,当时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有革命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五四运动就是年轻人的事业,打倒孔家店,鲁迅先生讲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当然是针对封建糟粕而言的。今天冷静下来看,我们的国学中还是有好多精华。如何来传承文化,如何向古人学习圣贤之道,加强人格修炼,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家要下功夫好好读些经典,只有读经典才能感受到人类的智慧、思维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能感受到伟大的思想体系和经典的精神力量,这样才能有文化的底气,才能有文化的基础。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基本功,垫底的就是国学的基础,要有基本的了解,当然不是要求大家当专家。过去好多古人皓首穷经,一辈子也学不出个结果。今天大家要知道,不是做知识分子,而是做知道分子,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知道做人应该怎么做,人格理想是什么,对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这些基本功还是要练好。过去讲儒、道、佛三家,中国可以把所有外来文化都同化为中国文化,包括佛教文化也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文化。作为发源地印度的佛教文化已经衰落了,真正的佛教文化现在中国,是中国化了的,是把儒家文化引到佛教文化中使它进一步成长。儒道佛三家对人生都是有用的,所以叫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所谓以佛修心是指出家人看淡名利、淡泊人生;以道养生是指道法自然、顺应自然来养身,与四时合其序,符合自然天道的变化,符合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符合天道、地道、自然之道;以儒治世指儒家是入世的事业,佛教是出世的事业。我们提倡以出世之心对待入世事业,以看淡名利的心情来对待入世的事业。读经典要把经典当做一种终生旅行的方式,人的生命方式,在人生的旅行中有经典的伴随将会是一个快乐的人生。有人总结读经典有三个过程:首先是忍受,读经典时不可能像读小说那样快乐轻松,半醒半睡都可以读,读经典时要头脑清醒,深刻思考,忍受寂寞和枯燥;第二是接受,由忍受到接受就进入了新的境界;最后是享受。明代王艮说乐学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不学不是乐,不乐不是学,意思快乐是因为学习经典,学习是学习经典的快乐;不快乐就不叫学习,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穿越千年和古人对话是一大快乐。曾国藩讲,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读经典同时还要读有关业务的书,干一行爱一行,要爱岗敬业。干哪一行要成为那一行的专家,最起码不当知识分子也要当知道分子,不能一问三不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一个单位的领导经常一问三不知,那怎么当领导呢读书首先是进行人格的修炼,人格的修炼是非常重要的,还给大家举那一个千古师表,人生楷模,他是一个标杆,在几千年历史中他就是一座高山,还是曾国藩。他终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炼,在道光二十年,也就是他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了课程表,其中有十二项内容,后来被称为曾国藩的读书条规

二是走什么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1225:在全市行政机关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943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