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通知》(中发〔2020〕28号)和《中共XX省委关于印发〈XX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XX发〔2021〕16号)要求,加快推进XX市法治社会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书记考察XX、考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人民权利得到平等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XX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法治基础。
(二)主要原则。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坚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坚持目标导向和实效导向。
(三)总体目标。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XX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法治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市情、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
二、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
(四)维护宪法权威
1.深入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宣传宪法基本内容与宪法实施,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氛围。
2.切实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宪法教育。坚持不懈抓好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宪法教育,组织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原原本本学习宪法文本。
3.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全面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XX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就职宪法宣誓常规化。
4.实现校园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持续开展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推进宪法学习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深入持久在全市院校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5.推动宪法宣传活动制度化。实行“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组织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五)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6.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度化。明确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目录,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
7.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宣讲工作。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讲活动,积极组织疫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生活安全、禁毒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8.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大力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将《民法典》纳入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目录,编辑出版民法典学习辅导读本,组织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旁听与政府相关的民事案件庭审,推动民法的理念、原则在XX生根发芽。
9.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持续推进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制度,健全日常学法制度,强化法治培训,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工作,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不断增强全市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10.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配齐配强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队伍,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健全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机制,增强青少年守法意识。
11.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公司律师制度,广泛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示范企业创建等活动,切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
12.加强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法治解读评论。紧盯社会热点案(事)件,第一时间进行法治解读评论,传播法治正能量。
13.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切实运用发挥好baoku1893法网·如法网的作用,强化微信公众号等普法平台的建设运用。
(六)健全普法责任制
14.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年度述职评议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深入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建立以案普法常态机制。实现全市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清单全覆盖,把案(事)件依法处理的过程变成全民普法公开课。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注重加强对诉讼参与人、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等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深化理解,强化认同感,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15.增强普法的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普法举措,引导和帮助社会关注的公众人物、进城务工人员、妇女、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群体,切实增强法治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6.充分利用地方立法向社会普法。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起草制定过程中,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要向社会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创新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新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解读和宣传。
17.充分发挥法律服务队伍在普法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法律服务人员的专业优势,在公益法律服务和办理案件等活动中,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法治宣传。
18.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对优秀自媒体普法作品的制作和引导,充分发挥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在普法宣传教育中的优势,引导其自觉履行普法责任。
19.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普法。积极运用志愿力量强化社会普法,加强普法志愿者组织和队伍建设,发挥大学生普法志愿者作用。制定普法志愿者服务工作指引,健全评价制度,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最美公益普法集体(个人)、最美守法公民专题宣传活动,推动普法工作社会化、项目化。
(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20.着力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恪守法治原则,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加大对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行为的培育力度,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1.加强对法治文化作品(产品)的培育力度。组织开展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产品)、“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配合全省开展“你学法我送票·锦绣潇XX任你游”活动。在元旦、春节送法下乡、“三下乡”等活动中,组织法治文艺下基层。组织各地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22.大力推动地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突出XX特色,打造一批全国、全省、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实现法治精神向社会文化生活的全面渗透和深度融合。厚植XX法治文化、红色基因,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质现有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向乡镇、村(社区)延伸,有效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
三、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
(八)完善重点领域立法
23.加强地方立法。紧扣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地方立法权限内,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健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规章,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