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机制,防止“两类人群”返贫致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部脱贫,并不是说就没有贫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是指脱贫攻坚的历史阶段完成了。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帮扶困难群众的任务永无止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保障“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两类相对贫困群众不返贫是关键之一。对此,XX各地不断探索建立有效机制,突出“两类人群”,预防返贫致贫。
1.建立实时监测机制。XX市依托“线上”的XX城市大脑“扶贫不落一人”应用场景加强防返贫动态实时监测,同时依托“线下”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的精准摸排,对“两类人群”及农村因突发灾难事故遇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状况进行重点监测。XX市通过农户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监测、系统比对等途径,及时把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对象精准识别出来,实行动态检测预警。XX市建立一套排查核准程序,明确“遇困即扶”对象的排查方式、标准和程序,不分指标、不下任务,重点排查、及时认定,对可能致贫返贫的遇困群众做到应扶尽扶;重点排查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X.X倍、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五类群体,通过村级评议、乡级审核、县级审批等程序认定,动态信息每月至少调度一次。
2.建立帮扶救助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困户加强监测,不能等他们返了贫,再补救。因此,采取措施提前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XX市建立快速发现和及时扶助机制,用好“防返贫保险”“清洁脱贫帮帮团”“临时救助政策”等创新举措,落实精准帮扶,实现“遇困即扶”,严防各类返贫致贫风险。XX市建立了一套应急救助办法,对象认定后,立即通过救灾救济、临时救助、大病救助、防贫保险等一系列应急救助办法,保障遇困群众基本生活。同时,建立一套专项帮扶措施。对落实应急救助后仍难以摆脱困境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落实产业、就业和其它帮扶措施,增强遇困群众的发展后劲。此外,建立一套保障措施体系。明确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对本地“遇困即扶”工作负总责,建立县级联席会议制度,每县每年安排资金进行扶持。
强化“两业”扶贫,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