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县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全县乡村振兴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全力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多重优势
共同富裕尤其强调全民富裕和全面富裕,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其中产业、文化、生态能够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及生态需要,组织与人才则为产业、文化与生态振兴提供重要保障。**县多样的资源类型为产业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为文化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县委县政府秉持“绿色立县”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主导和科学规划,打造生态品牌,为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多样的资源类型:产业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我国农村改革xx余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农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汇聚,也才能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进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县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当地良好的资源禀赋,使其具备了产业振兴的显著优势,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利于延伸资源产业链条。**县境内已发现的矿有18种,其中煤、铝矾土、铁储量较大。煤炭预测总储量xxx亿吨,可采贮量xx亿吨,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xx%;铝矾土储量x.x亿吨;铁矿储量xxxx万吨。二是山地野生资源种类多、产量大,特色农业发展空间很大。**县境内野生乔、灌、草本植物就有965种,盛产黄芩、党参、柴胡、连翘等xx多种中药材,享有“北药之首”的美誉。三是森林资源独特。**县林地面积达xxx万亩,森林覆盖率达xx.x%,居全省之首。其中天然林xxx万亩,占全省的x.x%,树种xxx余种。四是水资源丰富。**县境内有沁河、汾河两大水系,年均径流量x.x亿立方米,地上地下水总储量x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xxxx万立方米,享有“北方小江南”的美誉。五是牧草资源丰富。**县境内天然牧场面积xxx万亩,牧草xxx类,载畜量xx万羊单位,为畜牧业、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充分而优质的资源。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振兴的精神源泉。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与“魂”。一方面,繁荣向上的乡村文化能够激发农民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农民素质、乡村文明程度和乡村治理水平。**县显著的人文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源泉与精神动力,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县北魏时期依河而设,漫长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无数古遗址、古建筑,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故事,形成了独有的民歌小调,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渊源与现实载体。二是作为曾经的抗战阵地,拥有强大的红色文化支撑。**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国抗战时期太岳军区的驻扎地,“家家出过八路军,户户住过子弟兵”,书写了辉煌的革命历史,革命遗址星罗棋布,记录着**县人民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英勇故事,激励着当代人艰苦奋斗,创造新的辉煌。**县丰富的红色文化所承载的革命历史是全县人民的共同记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以红色资源开发引领乡村振兴能够唤起群众共鸣,激发群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把精神激励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自觉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强大的振兴合力。
(三)优美的自然风光:生态振兴的重要根基。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承载着建设宜居环境的使命,是农村最珍贵的财富和最大的优势。**县始终坚守“绿色立县”的发展理念,为县域经济建设铸牢资源之基,为产业发展提供环境之容,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和阶地相对较少。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交通发展,但也因社会经济建设与产业开发水平有限,而使得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县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家园建设,始终将“生态”置于发展的首位。境内自然风光秀美,黄河支流穿城而过,水质清澈。沿河流域更是鸟类的天堂,吸引了众多珍稀鸟类栖息繁衍。县域外围的草甸和森林景区,则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远离喧嚣的休闲胜地。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县带来了诸多荣誉,仅2018年就获得市级以上荣誉xx项,连续七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而且是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这些荣誉充分证明了**县优良的生态环境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四)稳健的规划部署:优势转化的引领保障。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需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载体和支点。总书记明确指出:“县级党委和政府是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因此,“作为国家代理者和政策实施者的县级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县凭借卓越的政策承载力、灵活的调适能力以及高效的资源统筹力,紧密围绕县域绿色发展实际,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县委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门领导小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发力的领导机制,为该县乡村振兴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提供财政支持和金融保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支持及奖补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和金融机构贷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三是注重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四是积极践行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构建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全力培育中草药、食用菌、草莓种植与研发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五是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推动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现开发与保护和谐共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绿色循环海绵型生态水系治理项目、绿色低碳建设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等,科学构建现代城乡水网体系大循环格局,推进全域循环生态体系建设,提升环境竞争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条件。综上所述,**县的丰富资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对于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很重视,干部有热情,政策很给力,资金能到位,但乡村内部却显得有些死气沉沉,缺乏乡村振兴的生机与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振兴陷入了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困境。
三、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进**乡村振兴的紧迫感责任感
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其主体性作用发挥程度决定着乡村振兴的进度与效度。农民主体性在乡村振兴中的内涵表达,是指农民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有机统一。由此,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没有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乡村振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策再好、支持再多都难以推进,甚至会造成农民依赖性强、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最终导致乡村振兴陷入农民主体性缺位的困境,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农民缺乏自主性
自主性作为行为主体所具备的主体特性之一,意味着行为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即能够自由表达意志、独立作出决定以及自行推动行动的进程等。自主性需要自主意识的觉醒,农民自主性体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就是农民群众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能够自由表达振兴意志、独立作出乡村振兴的相关决定,并自行推动振兴行动的进程。然而,在**,丰富的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谋生渠道,对乡村振兴没有期待和追求,未能认识到自己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自主意识淡薄,呈现出参与主体缺位的样态,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保护、政治参与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一,农民发展集体经济意识淡薄,产业振兴主体缺位。农民参与项目制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途径。目前,多数村集体经济发展依赖政府推动,农民参与意识淡薄,认为政府推动的产业项目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如某村草莓种植项目之所以宣告破产,就是一些农民觉得采摘工作过于艰辛,导致大量草莓成熟不能及时采摘,项目最终难以维持。
第二,农民的文化传承意识淡薄,文化振兴主体缺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了现代化进程,城乡文明的交汇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农村原有的文化生态。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主体的农民,往往没有意识到乡土文化和红色文化对村庄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不主动维护村庄的文化遗址,甚至在私下改造自家农房时,破坏了一些革命遗址和古村落。
第三,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振兴主体缺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生态振兴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无法清晰认知村居环境建设与自己的密切关系,也认识不到野生资源对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系统破坏。
第四,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薄,治理主体缺位。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为或多或少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他们采取的行动而进行的合法活动。**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县域,与非资源型县域相比较,其丰富的资源禀赋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来源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联系并不紧密,从而造成了村民对村庄公共事务关心程度相对较低,参与度也随之降低。
(二)农民缺乏能动性